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儿童 教育 英语
查看: 4079|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这种理念怎么样?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5-10-18 16:07:4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这个帖子本来是要放到里屋的&ldquo;经典争鸣&rdquo;里的,可是不知道怎么跑到这里,谁能帮着移到里面啊?<strong />- 人教论坛 (http://chat.pep.com.cn/lb5000/leobbs.cgi)-- 中学语文教育论坛 (http://chat.pep.com.cn/lb5000/forums.cgi?forum=40)--- 中学语文教师论坛 (http://chat.pep.com.cn/lb5000/forums.cgi?forum=34)---- [建议淡化文言文教学(三) (http://chat.pep.com.cn/lb5000/topic.cgi?forum=34&topic=6778) <table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0" width="90%" align="center" border="0"><tr><td><hr />-- 作者: 桃花源-- 发布时间: 2005/09/06 03:58pm [这个贴子最后由桃花源在 2005/09/08 12:36pm 第 2 次编辑]淡化文言文教学(三) 一 关于几个概念(一)文言文言是一种语言,也叫古代汉语,是古代社会的书面语。从语用角度来说,文言跟口语是对立概念。文言来自于口语,最初,两者是很接近的。后来,口语求变化,文言求稳定,久而久之,两者的距离越来越大,最终变成了两种语言。在封建社会,文言是进入社会上层的通行证,所以文言崇拜,是封建社会的主流意识之一。从时间范畴来说,文言跟现代汉语是对立概念。文言和现代汉语是两种不同的语言,现代汉语是在近代口语甚础上发展形成的中华民族共同语,它在语音、词汇、语法等方面跟文言具有明显的区别。(二)文言文用文言写成的文章(包括诗词歌赋)叫文言文。由于书写不便和文字有限等原因,文言文大多都有文字简约的特点,至于通假字,原本是古人误写,后来竟变成了定式。文言文跟京戏,国画、书法一样,都是中国的国粹,它既有教化作用,又有欣赏价值,是最具中国风味的文化艺术品种之一。(三)文言文教学文言文教学是以文言文为凭借,以学习文言为根本目的的教学活动。文言文教学跟白话文教学相比,既有共性又有个性。它们的教学目的都是学习一种语言,不同点在于,文言文教学的目的是学习文言,培养阅读浅近文言文的能力,白话文教学的目的是学习现代汉语,培养现代汉语的听说读写能力。 二,关于继承传统文化问题继承什么文化,不继承什么文化,是具有完全行为能力的成年人的事,不是中小学生的事。人生的各个阶段各有不同的任务,在人的一生中,中小学阶段是打基础的阶段,即基础教育阶段,所以学习基础知识,培养基本能力是中小学生的根本任务。什么是基础?在各学科之间,语文是基础,在语文学科内,现代汉语是基础。如果学生的现代汉语学好了,听说读写能力过关了,不要说学习文言文,学习甲骨文才好呢,技不压身,知识还怕多么?可实际情况并非如此,社会上对语文教学&ldquo;误人子弟&rdquo;、&ldquo;祸国殃民&rdquo;的指责言犹在耳,这说明中小学生的现代汉语听说读写能力并不过关,在这种情况下还分出时间,分出精力去学习文言,既不符合教育规律,也不符合生活逻辑。这种做法是对基础教育的误解,是对现代汉语教学的冲击,对中小学生的发展是极其有害的。如同相信市场具有调节能力一样,我们应该相信社会具有选择文化的能力,文化大革命那么批林批孔,&ldquo;学而时习之&rdquo;、&ldquo;已所不欲勿施于人&rdquo;等主张还是照样深入人心,同样,不管近年来一些学者如何宣传儒学儒教,&ldquo;三从四德&rdquo;、&ldquo;三纲五常&rdquo;这些观念永远不会为广大群众所接受。好的文化反也反不掉,坏的文化扶也扶不起,每个中国人都应该相信中华民族具有学习继承、发展创造自己的民族文化的能力。某些人动辄担心中华传统文化会夭折,会灭亡,这是没有民族自信心的表现,是杞人忧天。让未成年人背负承传民族文化的重担,不仅于理不通,在法律上也未必说得过去。通过往青少年头脑里灌输文言文的办法继承传统文化,事实上也未必行得通,因为孩子会长大,他们迟早会具备成年人的独立判断能力,那些与社会发展不相适应的东西,既使灌进去了,他们也照样会弃之如敝履。当然,中小学生也需要优秀的传统文化的浇灌,但是,获取这些传统文化的有效渠道是各种通俗易懂的故事和生动有趣的文艺节目,而不是文言文。 三,关于淡化文言文教学问题文白之争,是中国文化发展史上的一个大事件,是中国近代历史中的一道亮丽风景。文白之争,实质是创新与守旧之争,前进与倒退之争。文白之争的结果是文言退出交际舞台,由白话取而代之,应该看到,这不是哪些人的选择,而是中华民族的选择,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现在我们正在进行的关于淡化文言文教学的讨论,是文白之争在教育领域的继续和发展。现代汉语要不要学?要不要学好?怎样才能学好?是不是不学习文言就学不好现代汉语?这是讨论中涉及到的一个尖锐问题,这个问题实质上是过去文白之争的继续。我们是应该在全社会普及文言教育还是应该只培养少数文言工作者?这是需要讨论的实质问题,这个问题是对过去文白之争的发展。对以上问题,淡化派旗帜鲜明,其主张是:(一)现代汉语(白话)要学,而且要花大力气去学,因为它不是随便可以学好的。培养现代汉语听说读写能力,是基础教育的职责,反之,如果中小学生的现代汉语听说读写能力不过关,则是基础教育的失败。不学文言就学不好现代汉语的说法,跟不学毛笔就写不好钢笔字的说法一样,是不能成立的。白话作品未必都直白,文言作品不一定都有文采,作品的质量直接取决于作者的质量,跟语言何干?为什么近几十年来没有出现鲁迅、曹雪芹那样的大文学家?应该从人的身上找原因,把责任归到现代汉语身上去,完全找错了对象,是缺乏常识的表现。(二)鉴于现在多数工作都与文言无涉的实际情况,我们的教育目标应该定在培养少数文言工作者上,而不是全民普及文言教育。事实不容回避,由于没有相应的语言环境,文言比较难学,还是因为没有相应的语言环境,学会的也很难巩固。所以,全民普及文言是劳民伤财,是一种巨大的浪费。培养少数文言人才,由他们去整理古代文献,开发其中的优秀文化,并且负责宣传普及工作----这个办法不但易于操作,而且容易见效。 四,如何淡化?(一)小学和初中不接触文言散文,只背记古典诗歌,而且只要求整体理解,不逐词逐句解释。中考不考。(二)高中开始系统学习文言,文科可适当强化。工科高考不考。(三)大学可开设文言专业,也可以建立文言学院,培养文言专业人才。(四)初中、高中和大学都可以编写文言选修教材,开设文言选修课,供爱好文言的学生选学。</td></tr></table>此帖由 tiantian03 在 2005-10-18 16:13 进行编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
发表于 2005-10-18 16:13:35 | 只看该作者
每个理论都要具备生存基础楼主如果不是教育部的主管,估计是白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发表于 2005-10-18 16:14:39 | 只看该作者
谁能帮着移到里面啊?斑竹可以建议你自己当斑竹比较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148|

小黑屋|手机版|新儿教资料网-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 闽ICP备19010693号-1|广告自助中心  

闽公网安备 35052502000123号

GMT+8, 2025-5-4 23:11 , Processed in 0.173338 second(s), 28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etjy.com!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