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儿童 教育 英语
楼主: tiantian0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经验总汇】我是这样和孩子读经的

[复制链接]
31#
发表于 2005-10-15 20:04:55 | 只看该作者
有朋自论坛来不亦乐乎!哈哈,能从论坛认识这么多有感性、有知性的妈妈是我和孩子福气,也是缘分啊,我曾把这个论坛推荐给好多我熟悉的妈妈,呵呵,就是没有多少妈妈能在这学到这许多东西啊,有的看看就不来了,有的连来都没来。不说这些了,田田妈,我有个大胆的提议,不知道可行不可行,就是我一直考虑想用英文的圣经教孩子英文,这可不是听听就算了,而是像做大字的中文经典书一样把英文圣经也打印出来,然后边看边念给孩子听。这只是个想法,还没试行。而且我现在想中国的这些儒家的东西教给孩子后如果再教英文的圣经对做人处事上会不会冲突呢?我大略看过圣经的中文版本,我记得读过李泽厚的一本《论语今读》,他认为西方的基督教崇尚“罪感文化”,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崇尚“乐感文化”和实用理性。我没有这么高深的悟性,田田妈谈谈你的看法。此帖由 霏霏 在 2005-10-15 20:12 进行编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2#
 楼主| 发表于 2005-10-15 21:38:10 | 只看该作者
霏霏+2005-10-15 20:04-->引用:霏霏 @ 2005-10-15 20:04 有朋自论坛来不亦乐乎!哈哈,能从论坛认识这么多有感性、有知性的妈妈是我和孩子福气,也是缘分啊,我曾把这个论坛推荐给好多我熟悉的妈妈,呵呵,就是没有多少妈妈能在这学到这许多东西啊,有的看看就不来了,有的连来都没来。不说这些了,田田妈,我有个大胆的提议,不知道可行不可行,就是我一直考虑想用英文的圣经教孩子英文,这可不是听听就算了,而是像做大字的中文经典书一样把英文圣经也打印出来,然后边看边念给孩子听。这只是个想法,还没试行。而且我现在想中国的这些儒家的东西教给孩子后如果再教英文的圣经对做人处事上会不会冲突呢?我大略看过圣经的中文版本,我记得读过李泽厚的一本《论语今读》,他认为西方的基督教崇尚“罪感文化”,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崇尚“乐感文化”和实用理性。我没有这么高深的悟性,田田妈谈谈你的看法。
这个呀,如果是研究学问的人呢,就敢说了,我自己说实话真的不敢说,不太了解是一方面,另一方面,我觉得真实的东西在最高处都是相通的。就像站在山顶可能会面,但沿途却会有不同的风景。像佛经里说的盲人摸象,就是这个道理。儒家的、道家和佛教本质上好些方面相通,比方印光大师同时就是儒学大师,台湾的李炳南居士以前也一直上儒学方面的课程,就是因为好些东西总要落实到生活中的点滴中,这样儒家就最切合。作中国人,也是一种因缘啊。说这些,就是说,的确文以载道,选择材料的时候要慎重。圣经我不是特别了解,这个问题恐怕回头让贤妻良母过来给说一说就好了。这里她回了一个帖子,你先看一下。http://www.etjy.com/showthread.php?t=47780有经验大家一起分享,好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3#
发表于 2005-10-16 00:03:30 | 只看该作者
tiantian03+2005-10-15 21:38-->引用:tiantian03 @ 2005-10-15 21:38 这个呀,如果是研究学问的人呢,就敢说了,我自己说实话真的不敢说,不太了解是一方面,另一方面,我觉得真实的东西在最高处都是相通的。就像站在山顶可能会面,但沿途却会有不同的风景。像佛经里说的盲人摸象,就是这个道理。儒家的、道家和佛教本质上好些方面相通,比方印光大师同时就是儒学大师,台湾的李炳南居士以前也一直上儒学方面的课程,就是因为好些东西总要落实到生活中的点滴中,这样儒家就最切合。作中国人,也是一种因缘啊。说这些,就是说,的确文以载道,选择材料的时候要慎重。圣经我不是特别了解,这个问题恐怕回头让贤妻良母过来给说一说就好了。这里她回了一个帖子,你先看一下。http://www.etjy.com/showthread.php?t=47780有经验大家一起分享,好吗?
谢谢田田妈,看完这些心里其实有点底了,回头再让贤妻良母说说就好了。有经验希望能和大家一起分享,现在新开的这些版不错,可以说话了。此帖由 霏霏 在 2005-10-16 00:04 进行编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4#
发表于 2005-10-16 14:12:02 | 只看该作者
tiantian03+2005-10-15 21:38-->引用:tiantian03 @ 2005-10-15 21:38 这个呀,如果是研究学问的人呢,就敢说了,我自己说实话真的不敢说,不太了解是一方面,另一方面,我觉得真实的东西在最高处都是相通的。就像站在山顶可能会面,但沿途却会有不同的风景。像佛经里说的盲人摸象,就是这个道理。儒家的、道家和佛教本质上好些方面相通,比方印光大师同时就是儒学大师,台湾的李炳南居士以前也一直上儒学方面的课程,就是因为好些东西总要落实到生活中的点滴中,这样儒家就最切合。作中国人,也是一种因缘啊。说这些,就是说,的确文以载道,选择材料的时候要慎重。圣经我不是特别了解,这个问题恐怕回头让贤妻良母过来给说一说就好了。这里她回了一个帖子,你先看一下。http://www.etjy.com/showthread.php?t=47780有经验大家一起分享,好吗?
  有点释禅的味道。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5#
发表于 2005-10-16 18:05:05 | 只看该作者
谢谢楼上诸位妈妈的分享我来打岔几句,我女儿十九个月大,说话较早,现在接电话时简单的对话基本上能对话了,平常我们放儿童歌曲给她听,加上她妈妈唱给她听,还有我们基督徒经常唱的诗歌,短歌,一段时间过来,大概有十几首,只要起个头,她就独自能哼下来,当然中间会掉词,或者吐字不清,但每首歌,还是能唱的下来,其中有好几首是完整的唱完.昨天晚上,她妈妈有事出去一下,她中途睡醒了,没看到妈妈,大哭,这孩子不喜欢跟我,我怎么哄都哭不停,我对她说,妈妈到阿姨家还没回来,这一讲,她却边哭边唱起歌来了,"小兔子乖乖,把门开开,................不开,不开,我不开,妈妈没回来,,,,,,,",哭的我好伤心,^_^平常我们给她读圣经,短的圣经节,教她几次,我们读上句,她会接上读下句.对于大家所说的读经,我是第一次看到这帖子,不大懂,在这里多多向大家学习了,谢谢大家!!打岔你们了,抱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6#
发表于 2005-10-16 20:03:05 | 只看该作者
我孩子今年六年级 五年纪开始读经 有点晚 已背完弟子规 老子 论语正在背大学 由于准备奥数 六年级仅要求背大学 中庸 孙子兵法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7#
 楼主| 发表于 2005-10-17 09:58:48 | 只看该作者
wcd108+2005-10-16 20:03-->引用:wcd108 @ 2005-10-16 20:03 我孩子今年六年级 五年纪开始读经 有点晚 已背完弟子规 老子 论语正在背大学 由于准备奥数 六年级仅要求背大学 中庸 孙子兵法
能说说具体做法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8#
发表于 2005-10-17 10:27:47 | 只看该作者
我的方法不太一样,可能没有那么有效,大家评评:

自己先熟悉,然后,平时遇上一定情景的时候,就引用一句,讲给孩子听,向她解释,所以,都是片断。举个例子:

有一次,孩子跟别的小朋友学打人,我教育她,给她讲关于“己所不欲,勿施於人”的道理,这句话里的每个字都跟她解释了一遍。小家伙理解得不错,立马就跟妈妈说,“达达打自己的头,可以!”言下之意,是达达打自己的头,是自己打自己,属于自愿。我想了一下,才反应过来,连说:”对对。“然后,小家伙又跟妈妈念这句话。出乎我意料的是,没念两句,小家伙改词了,改为”己所不欲,勿施於己。“ 我知道她是懂了,还活学活用。小家伙2.5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9#
 楼主| 发表于 2005-10-17 10:55:39 | 只看该作者
Liangl+2005-10-17 10:27-->引用iangl @ 2005-10-17 10:27 我的方法不太一样,可能没有那么有效,大家评评:

自己先熟悉,然后,平时遇上一定情景的时候,就引用一句,讲给孩子听,向她解释,所以,都是片断。举个例子:

有一次,孩子跟别的小朋友学打人,我教育她,给她讲关于“己所不欲,勿施於人”的道理,这句话里的每个字都跟她解释了一遍。小家伙理解得不错,立马就跟妈妈说,“达达打自己的头,可以!”言下之意,是达达打自己的头,是自己打自己,属于自愿。我想了一下,才反应过来,连说:”对对。“然后,小家伙又跟妈妈念这句话。出乎我意料的是,没念两句,小家伙改词了,改为”己所不欲,勿施於己。“ 我知道她是懂了,还活学活用。小家伙2.5岁
楼上说的很好,这就是读经的两个方面,一个是读,是背,这不是目的,另一个更重要的方面是行,身体力行,这才是目的,这样自己不会在现实中碰钉子,才有乐。有了这个好处,就欲罢不能,所谓智者利仁,仁者乐仁。从楼上这个例子,也可以看出,我们想当然认为孩子什么都不懂,实在是太武断了。谢谢分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0#
发表于 2005-10-17 11:58:38 | 只看该作者
弟子规背了1个月 道德经3个月 论语8个月 每天早上起床时听光盘下午放学回家读 由于历史比较熟 学习了以后效果很好 五年级评上区三好 行为习惯得到规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840|

小黑屋|手机版|新儿教资料网-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 闽ICP备19010693号-1|广告自助中心  

闽公网安备 35052502000123号

GMT+8, 2025-5-4 18:52 , Processed in 0.078867 second(s), 26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etjy.com!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