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儿童 教育 英语
12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爱我中华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呜呼,几月未来,P论何其多也——反对读经者请进!

[复制链接]
11#
 楼主| 发表于 2005-10-13 17:56:06 | 只看该作者
Nikki and Felix+2005-10-12 01:01-->引用:Nikki and Felix @ 2005-10-12 01:01 这么恶浊?
谢谢谬奖!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2#
发表于 2005-10-15 08:56:56 | 只看该作者
楼主自己先读经去吧, 你让读经楼有味道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3#
 楼主| 发表于 2005-10-16 09:23:16 | 只看该作者
独孤求败+2005-10-15 08:56-->引用:独孤求败 @ 2005-10-15 08:56 楼主自己先读经去吧, 你让读经楼有味道了
早就有味了,老大不太敏感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
 楼主| 发表于 2005-10-16 17:51:39 | 只看该作者
该说的差不多,都在老鼠那座“中医”论战楼里面说得差不多了,这座楼,洒家封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
发表于 2005-10-25 19:55:13 | 只看该作者
爱我中华+2005-10-16 17:51-->引用:爱我中华 @ 2005-10-16 17:51 该说的差不多,都在老鼠那座“中医”论战楼里面说得差不多了,这座楼,洒家封了。
好痛快!
虽然恶浊,但对付那些无知的恶浊之辈,有效!
本人极力赞成读经,《论语别裁》是我读过的最能开人智慧,广人心胸的书!
爱我师,爱我中华!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6#
发表于 2005-10-27 19:27:58 | 只看该作者
我儿子10岁能背诵论语,学习也很好,没坏处的,能传下来的都有他的道理,何况是好的经书,读完了才知好坏,.你说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
发表于 2005-10-28 23:35:13 | 只看该作者
关于读经应该是各有各的体验与理解,这牵涉到家庭教育问题,不同的家长之间互相多交流。如果志不同,各走各的路,这没有什么可争论的问题,大家在这里只不过交流互相学习,不是学术讨论。纵然是学术讨论,也应该以事实为依据,也是互相切磋并进才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8#
发表于 2005-10-29 11:27:32 | 只看该作者
是啊,读也好,不读也好,只是每个人的看法而已,小时候也是很不喜欢老爸在我面前老是三字经,但真的到啦社会上,发现多知道些不同的知识会让自已在与不同的人交往时多些话题,像我这种做业务的人来讲,在第一时间知道客户的兴趣在哪,往往会有意想不到的成果。我有个客人就是特别喜欢三字经,可巧我知道些皮毛,就跟他聊,聊到最后办事好方便喔。我也希望我的小孩长大后能够有多方面的知识,能够在工作中生活中对他有意想不到的帮助。有的东西学了不一定用得上,一旦用上啦,效果是你以前所不能想到的。所以读与不读看各人的家庭想法和观念。但我不赞同一定要小孩背,了解就好,有兴趣当然更好,自已愿意背那是求之不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9#
发表于 2005-11-3 12:42:45 | 只看该作者
赞成读经。中国的文化精髓中国人都放弃了,今后的中国文化从那里立足?看看人家韩国。大长今80来集有没有一集是少儿不宜的?可人家所推崇的都是咱家的中医、咱国的历史和汉字。都是儒家的优秀传统。不服不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0#
发表于 2005-11-18 15:46:16 | 只看该作者
不反对读经,虽然我不认为中华文化是可以靠读经光大的。不过确实不喜欢楼主消化不好时要来这里发表意见。 <img src='images/smiles/rolleyes.gif' smilietext=':rolleyes:' border='0' style='vertical-align:middle' alt=':rolleyes:' />  


爱我中华+2005-10-12 00:07-->引用:爱我中华 @ 2005-10-12 00:07 论坛改版以后,颇觉不适。几月未曾登陆,然而这个论坛毕竟是国内最好的儿童教育论坛,舍不得不来。

然而进来后,突然发现很有些好事者,ZT大块文章,反对读经,否定中医,颇有甚嚣尘上之感,论坛浮躁得可以了,所以洒家只好以浮躁对浮躁了。

开宗明义:知识分子意见之争,纯粹练嘴皮子的功夫,多以不了了之。所谓吃饱了撑的,消化不好,乱放其P是也。

中华文化其神髓在于自己做人,儒释道三大家都以“修道”为做人最高准则,合于道的过程,是一个身心不断变化的实证学问,而此实证非洋人之实证也,高尚道德最终是为自己服务的。在《论语》中反复强调学习不是记问之学,而是一个“变化气质”,需要经历种种身心境界的治学道路。没有内在精神世界的实证功夫,耍笔杆子的“学问”属于雕虫小技,本不入中国文化的正途,但是三家道统失传已久,后世文人学者之流,以不知强为知,穷经皓首的做起了“记问”“考证”等治学之道的末流学问,老了不会别的了,只好倚老卖老,乱盖一通。于是乎,中华文化慢慢走了样,只剩下满口的“仁义道德”,骨子里“男盗女娼”。再加上近一百多年来,西风劲吹,孔方兄刮得满天都是,于是狠狠给了某些人几个狗胆,满嘴胡说八道起来,后面的跟屁虫也是大大的有。本论坛反对派之诸公,也视洒家为中华文化的跟屁虫可也。洒家够公平了吧。

而南先生怀瑾公,学问修养来自于真正的身心实证训练,绝非耍笔杆子,练嘴皮子的小儿科毕业生可以望其项背。在不远的将来,为中华文化薪传继绝的历史中,先生之高山仰止的伟大光芒会渐渐照耀环宇。《论语别裁》是先生等身述著中的扛鼎力作,读先生此书如沐春风,不知不觉中已然春风化雨了,一种做中国人的自豪感油然而生。那是一种强烈的民族优越感!反观黑头发黄皮肤,也会写方块字的个别人类,竟然不知道自己的祖宗有多少傲视宇宙的宝贝,傻乎乎的跟着百多年来,某些西方卷毛笔杆子刻意诋毁中华文化的陈词滥调,使劲大口大口吃洋P,虽然也会说自己的母语,但是“释放”出来的东西总是P味十足!

在国际“文明冲突”(一个美国鬼子书生发明的“祸地球殃人类”的新词)中的文化争论这波浑水,岂是本论坛大脑一片空白的持反对论者的衮衮诸公可以趟的?

今晚洒家也吃饱了没事儿干,略略释放一两毫升“恶气”,没有被熏倒的“民主虚无主义敢死队”战士,尽管放马过来,大可祭出诸公先进而科学之“P论”,群起而攻吾,洒家已备“中华除臭瓶”百个,“麝香驱邪弹”千枚,严阵以待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977|

小黑屋|手机版|新儿教资料网-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 闽ICP备19010693号-1|广告自助中心  

闽公网安备 35052502000123号

GMT+8, 2025-5-4 22:44 , Processed in 0.080261 second(s), 28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etjy.com!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