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儿童 教育 英语
查看: 4891|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如何帮助儿童展现其特有世界的美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5-10-8 23:14:0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一、他们需要什么

了解并熟悉儿童生理、心理特点

首先,助人者,在帮忙前要了解儿童想要做什么?进而清楚他们需要什么样的帮助。即,根据儿童的生理、心理发展规律和生理、心理发展特点来准备。

就年幼儿童来说:

一方面,儿童生活在个人接触十分狭隘的世界里,儿童的世界是一个具有他个人兴趣的世界,而不是一个事实和规律的世界。事物不是以抽象、概括的方式呈现出来的,而是以形象、生动、具体、个别的方式存在于儿童的经验中。因此,一开始就用定义、规则、普遍的原则、分类以及类似的东西教育学生,这是违反逻辑思维的最常见的错误。就像几何课是开设在初中阶段而不是在小学,这是由孩子的生理、心理发展规律和生理、心理发展特点来设计的。另一方面儿童的生活是一个整体,一个总体。儿童所关心的事物,由于他的生活所带来的个人和社会的兴趣,是结合在一起的。他具有自己的生活统一性和完整性。

这样,我们就要想儿童之所想,深入到他们的世界中,用他们的眼光来观察、来欣赏。

(一) 儿童绘画发展阶段

儿童绘画发展是由儿童生理与心理发展状况决定的。儿童从幼年到童年到跨入少年,其中约13-15年时间,其绘画发展历程没有割裂的痕迹,没有截然的阶段。人们为了研究儿童少年绘画心理和指导美术教学的需要,而将儿童少年绘画的演进分为若干阶段。一般为"涂鸦期""象征期""意象期""写实期"等。近年来,美术教育界将研究对象界定为3-15岁之间的少年儿童,并将他们的画统称为"儿童绘画",以区别于成人绘画。

(二) 儿童绘画各阶段的年龄划分

为了寻找美术教育规律,世界各国的心理学家和美术教育家试图从大多数儿童的相似点出发,将其进行年龄分段,以便教师把握儿童绘画的发展规律及其特点,一般分为:

涂鸦期1.5 - 3  岁

象征期  3 - 5  岁

意象期  5 - 9  岁

写实期  9 - 15 岁

(三) 儿童绘画各年龄段一般特点

1、涂鸦期

儿童从周岁半(个别儿童从周岁)开始,能够拿着笔在纸上反复乱画,并以此为娱乐。儿童这种无作画意识却有意划出点线为游戏的行为人们称之为"涂鸦"。儿童涂鸦期的经验和肌肉动作有关,适合的材料为蜡笔或油画棒。

2、象征期

象征期是指涂鸦与真正的儿童绘画之间的时期。3岁的儿童对手小肌肉群运动有所控制,开始产生表现意识,但此时所画形象与物象差距甚远,或看不出眉目,仅是一种象征性质的表现,所以叫象征期。国外还有将其称为图式期或符号表现期。适合的材料为蜡笔、油画棒。

3、意象期

意象期为5-9岁之间。有的心理学家称为"定型期",此时正值小学低年级时期,是儿童绘画发展的主要时期,因此可以将这时期称为黄金期。

5岁左右的儿童(个别儿童4岁)能够试着画自己意念中的形象。一旦认定所画形象能够表达自己意念之后,这个形象便相对定型一段时间,儿童以反复地绘画同样模式的形象并以此为娱乐,这段时期被成为意象期。适合的材料为:

(1) 蜡笔、油画棒、彩色水笔、彩色铅笔。

(2) 中国画的工具材料。

(3) 也可适当接触水彩画和水粉画的工具材料。

4、写实期

一般儿童9岁开始产生写实倾向,开始向逼真、具体、实感的绘画学习,故称写实期。写实期一般为小学三四年级至初中阶段。

写实期分为三段:

小学三四年级约9-11岁为萌生写实期

小学五六年级约11-13岁为推理写实期

初中阶段约13-15岁为仿成人写实期

这一阶段适合的材料为成人使用的大部分材料。

所有儿童绘画发展都要经历上述四个阶段,但由于个体的差异,无法用统一的年龄分段对应,这里是一般参照。
通过繁繁琐琐对儿童生理、心理的剖析,我们才能够深刻并生动的意识到在儿童绘画世界里,孩子们是由无意识的娱乐到有意识的再现,进而由有意识的表现再到试探的表现。

他们需要什么?

他们需要鼓励和肯定。

二、他们怎么做

(一)体会儿童艺术发展的一般规律

美国斯坦福大学艺术教育教授,著名艺术教育家艾略特W艾斯纳博士(Elliot W. Eisner)在其著名的学术论著《儿童的知觉与视觉的发展》中,对儿童艺术发展的心理特征,作了深刻的研究,他总结了儿童艺术发展的一般经验,他认为有以下一些带有规律行动现象,概述如下:

1、儿童艺术中所表现出来的特征随儿童的年龄不同而改变。

2、儿童越成熟,儿童的艺术表现出的复杂性越高。

3、随着儿童的成熟,绘画中的整体感增强。

4、儿童倾向于夸张绘画或雕塑中对他们最有意义的方面。

5、从强调象形的目的逐渐扩展至写实。

6、儿童涂鸦的动机是他们从涂鸦动作中得到的动觉和视觉的满足。

7、儿童塑造的形状的类型与他们的年龄相关。

8、儿童绘画中细节的分辨程度与他的形成概念能力的成熟度有关。

9、幼儿用素描(Dawing)和色彩画(Painting)来服务于不同目的,他们用前者、来表现观念,用后者表现情感。

10、形状、色彩和构图的运用与儿童的人格和社会性发展程度有关。

11、生活于不同文化环境中的儿童创作的直观性有相当程度的相似。

12、人形是学龄前儿童最常画的题材。

13、在绘画时,即使有模特或静物摆在面前,儿童也倾向于对它们视而不见。

14、绘画技能的发展倾向与在写实期停止。

15、儿童在学龄前和小学低年级阶段,倾向于只注意要画的形体,而甚少关心形体所处于其中起作用的大环境或透视。

16、制作范畴中的技能方面没有显著的性别差异。

17、儿童倾向于喜好视觉含义清晰且于他们年龄及绘画能力的相称的形体。

(二)在不同时期,儿童是怎样做的呢

1、涂鸦期

儿童涂鸦绘画是幼儿娱乐的、形式,幼儿对所绘笔道是什么样式毫不在意但其涂抹的动作,在纸上出现的线条和色彩引起的兴奋会使儿童对涂鸦绘画充满兴趣。开始是无意识的波形线条,接着是"圆形涂鸦",以后画人脸、太阳、小树、水果等"形状"。稍大些,儿童会对自己的涂鸦作品边画边讲故事,给自己的画命名。

2、象征期

这一时期可分两个阶段,象征初期和象征后期。象征初期为不成物形的象征阶段,象征后期为接近物形的象征阶段。因为是过渡时期,其作品内容基本有了画的形式性。

3、意象期

意象期儿童绘画主要特点为:

(1) 圆形形象:如人头、太阳、浮云、花朵等。

(2) 为简化的二维平面轮廓形象,不考虑所谓"透视"角度。

(3) 形象概念化、模式化。初期画人不分男女只画一般特征。

(4) 常漏画局部特征,如画脸不画耳朵或鼻子。

(5) 形象迭透,如可将屋内东西画出,不管墙壁遮挡,画透明的房子。

(6) 所画东西数目不准。

(7) 比例与实物不符,如画人常头大身小。

(8) 不太考虑空间,所画之物布局分散。

(9) 随意画形象方位,作画时随意调换作画纸方向,不以纸作为形象方向的参照物,因此画面人物会出现倒立、斜躺等现象。

(10) 欢用线造型。

(11) 喜欢艳丽、明快、浓重色彩,随着年龄增长偶尔用灰色。

(12) 用笔肯定、用力。

(13) 喜欢赋予画面情节、故事。

4、写实期

萌生写实期为小学中年段儿童。由接触美术作品和阅历增加,开始具有写实倾向。绘画开始追求真实,儿童画趣味不如意象期,是儿童绘画的低谷时期,初学写实,技法上感到困难,线条软弱、并不断修改轮廓。

推理写实期为小学四至六年绘画阶段,此阶段学生已学到不少美术知识,但缺少写生训练、形象记忆和透视表象,故作画时凭借经验和主观推理处理对象。作画用笔再也不见意象期大胆的特点,总想靠推理不断修改形象。此时学生喜欢临摹和画卡通,不喜欢随意"自由画",童趣开始淡化,此时是学生学习绘画的困难时期。

仿成人写实期为13-15岁少年,开始绘画两极分化。一部分学生素质良好并受到良好的训练,其绘画从儿童画面貌过渡为成人写实绘画的面貌。另一大部分同学开始眼高手低,对自己的画开始自惭形秽,绘画能力开始停滞不前,以致对绘画失去兴趣,绘画水平到了成年以后,甚至回返到萌生写实期。当然,应该指出:在应试教育模式下,初中学习负担过重,尤其是现在的高考强度已经前置到中考。美术教学中学生训练不够以及教学方法不当都是造成上述状况的原因。

他们怎么做?

他们在用自己的眼睛,自己的双手,自己的心灵来感受自己特有的世界。

他们在用独特的视角,无拘无束的表现自己特有世界的美。

师者要保护儿童天真的感知方式,培养少年能动地把握物体的能力。

三、生活的艺术是最高的艺术

生活是艺术创作的源泉。

生活是儿童创造思维发展的源泉。

儿童绘画是儿童反映自身生活的主体性表现活动,是人类生活中不可缺少的活动,也是人类的一种本能活动,如果没有产生强烈的表现自身的欲望,也就不会产生真正属于儿童自己的绘画。通常人们认为绘画是一种技能,需要成人传授,殊不知绘画能力是人的潜在能力,大多数儿童都能以各种自发的方法作画,他们创造视觉符号表达思想、情感、愿望,用绘画作为思想交流的工具表现对事物的认识、看法、感受。透过绘画可以使人们了解儿童成长的方方面面。儿童生活的环境决定着儿童绘画题材的内容,新鲜有趣的事时时激发着创作灵感,引起绘画的冲动,当那些有意味的形象,生动感人的形象跃然纸上时,我们能深刻认识和体会儿童自身蕴藏的创作能力和表现能力。

房龙反复强调,"一切的艺术,应该只有一个目的,即克尽厥职,为最高的艺术--生活的艺术,做出自身的贡献。"换句话,一切艺术,都要为美化人类的生活服务。

自然界与人类接触是通过万物,人类则以对万物作出反映表白自己,这种反映--表白就是所谓的艺术。当你进入深山,这时阳光灿烂,天空蔚蓝,朵朵白云如絮,清风习习,唱出不平常的小调,周围的一切,生机勃勃,在这种不可言谕的大自然美景中,你陶冶在其中。

儿童处于天真未凿的浑沌状态,带着人类可贵的原始真淳、神秘的自然密码、奇特的丰富想象,被称"为小天使",是上天派到人间的使者。他们有很多成年人失落了的"特异功能"和宝贵品质。这是特别需要珍视和保护的。例如想象力。儿童的天使之翼可以任意飞翔,几乎不受任何框框的限制。他们根据自己的感受说真话,常常被框框里的成人看作是撒谎。儿童画那角度奇特的夸张构图,成人会觉得不合比例。其实这种所谓"说谎"的非凡想象力,恰恰是艺术创造的原则和灵魂。

艺术不是生活的实录,而是生活引发的想象和创造,"是通过幻觉产生的一个更高更真实的假象"(歌德)
曹文轩强调:"我们决心要创造一个在想象力上可以与上帝的世界相媲美的世界。我们对造物主说:你写你的文章,我写我的文章。"又说,"这个世界不是归纳出来的,而是猜想演绎的结果;不是被发现的,而是被发明的,它是新的神化,也可能是预言。"

生活的积淀为儿童创作提供了丰富的源泉,然而现实中许多孩子在创作课上却一筹莫展,不知画什么?反映出长期在艺术教育方面重技能而忽视创造精神培养的不良后果。绘画作为一种表达的语言形式也需要培养,需要根据儿童对实际生活的理解和期望来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尽量提供儿童自由表现的空间,以期每一位儿童能够进行表现想法的自主活动。准备一些能让儿童以自己为中心进行自我表现的题材,如自己的体验、自己的感受、自己的想象、自己的发现等。点燃儿童进行造型活动的火苗,在开始进行表现活动之前先"充电",如心理准备、构想的准备、资料的准备、材料的准备等,有了充分补给,儿童自然能够浮现自己的表现构想,我们才能期待丰富的画面表现。

帮助方法之一:

引导儿童发散思维,联系自己的生活,大胆讲"自己的道理"。对于学生作品进行评价的师者或家长,要善于聆听孩子的故事,诚恳的同他们交流,进而了解孩子的心声;要善于发现每个孩子的闪光点,学会欣赏孩子,鼓励他们的异想天开和奇思妙想,使孩子增强自信心,更加大胆的去表现、去创造。

帮助方法之二:

观察是儿童认识客观事物的主要途径。写生为儿童表现能力的培养提供了锻炼,特别是为素材的积累提供了条件。使儿童在创作时不至于搜肠刮肚唱空城计了。写生时,儿童从不同的方面,不同的角度进行观察,会促使他们的想象思考和创作思路有了更广阔的空间和更多的自由。
吾爱吾师,更爱自然--亚里士多德。

四、情 感

艺术在于人类情感表现与交流的需要。 如《毛诗序》中讲到"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咏歌之,咏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

情感是人类与生俱来的一种本能,孩子从出生就知道用情感进行交流。丰富的情感交流会诱导儿童对事物产生强烈的兴趣,进而调动儿童的激情去发现美,创造美。

意大利美学家克罗齐④美学思想核心是"知觉既表现"说,从这一美学角度出发,克罗齐以为艺术的本质是直觉,知觉的来源是情感,直觉即表现。因而艺术归根到底是情感的表现,尤其是抒情的表现。克罗奇还认为,表现作为心灵过程是在心灵中完成的,真正的艺术活动只有在艺术家的心灵中完成。他强调,艺术既不是功利的活动,也不是道德的活动,艺术甚至不可分类,他认为一切艺术都是情感的表现。

艺术要以情动人,情感因素是艺术形象,具有感染力的主要原因。一个艺术家进行艺术创作,如果他自己是"感情已经冻结的思想家",对现实无动于衷,很难设想他的作品如何打动观众。情感的真挚与强烈,可以增添作品的美感和感染人心的力量。那么在伟大的艺术家的创作中,情感是重要的。正像德国画家丢勒"以满腔的热诚和爱去画他的母亲。他那幅描绘一个操劳积虑的老人的真实画幅,可能使我们震惊,使我们厌恶。然而,只要我们同最初的厌恶感斗争,我们就会得到丰富的报酬,因为丢勒那极为真挚的素描是一件伟大的作品。事实上,我们很快发现,一幅画的美并不在于其描绘的客体对象的美"。可见,在艺术欣赏中,欣赏者的审美情感往往是伴随着他对作品的审美认识和审美理解而产生的,而认识与理解愈深刻,他的美感也就愈强烈。

为学生创设环境,增强情感体验。

(例)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美术课本第七册第二课《升旗》。这是一幅命题画,是表现爱国主义情感的绘画创作。<本课教学目的>通过创作升旗一画,向学生进行热爱国旗,热爱祖国的教育,学会观察生活,学习发散思维方式,善于从中提炼出有意义的画面。<本课作业要求>画一幅有较多人物参加的升旗仪式。这里教师就要为学生创设环境,增强情感体验。首先引导儿童认真观察生活,从自己的身边了解表现内容。在上本课前的一周将观察内容布置给学生,请他们在学校升旗仪式上有意识地多观察整个过程中人物的动作、表情和校园环境。其次,要求学生去了解其它升旗的场面。最后,在课堂上面,学生绘声绘色的进行表述,使听者犹如身临其境一般。使人强烈地感受到学生深切的情感,课堂上充满了爱国、颂国之情。对此,我们不难想到,接下来的创作练习是水到渠成了。
科学以理服人,艺术以情动人。

五、课堂的氛围

给学生创造良好的课堂氛围。体现出学生的主体性、教师的主导性,做到师者特殊的服务性。

学科整合,融入姊妹艺术;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如导入音乐、舞蹈、戏剧等艺术手段。

音乐形象具有丰富鲜明的感情色彩,她能唤起人们的想象力,产生联想。比如,当我们欣赏歌曲《童年》时,随着那美妙的节奏,童稚的语言,会自然而然地融入其中,联想到自己的欢快、惆怅、以及那七彩的梦想。

整合方式一:

欣赏音乐既是一种听觉享受,同时也可以引发丰富的视觉联想,所以音乐和美术是一对姐妹艺术,有着相通之处。
利用音乐欣赏的第一层次、第二层次与美术教学整合,给学生创造一个独特的氛围。

音乐欣赏的第一层次为官能欣赏阶段,在这个层次上听音乐,不需要任何方式的思考,比如当我们在咖啡厅、舞厅时,便心不在焉地沉浸在音响中了,这时单凭音乐的感染力及气氛就可以把我们带到一种无意识然而又是有魅力的心境中去。忘掉了自己,进入到一个虚幻的世界,一个理想的世界,当然我们其实也没有欣赏音乐。

当学生进行绘画练习时,可以选择节奏轻缓、抒情浪漫、适合儿童的背景音乐进行播放,当然,要注意音量不要过高。这时,学生的情绪也就能够放松下来,静下心来思考,做到专心致志。

音乐欣赏的第二层次为感情欣赏阶段,在不同的时刻,音乐表达了安详或洋溢的情感、懊悔或喜悦的情绪,它以无数细微的差别和变化表达其中的每一种情绪以及许多的情绪,它甚至可以表达一种任何语言中都找不到适当言词的涵义。

在进行创作练习时,选择接近创作主题、节奏明朗、抒情浪漫、故事性强的音乐,让学生跟着音乐的感觉去大胆地联想,分析音乐里描绘的是什么,是鸟语花香的大自然,还是阳光普照的山坡、湖泊,还是惊涛骇浪的大海,怎么想就怎么画。

整合方式二:

与文学作品的整合。

1、我们曾经这样形容油画、水彩画。油画就像一部深刻的小说,水彩画宛如一首抒情的诗歌。

我们可以利用对童话作品以及适合儿童的读物的欣赏,来展开想象的翅膀,进行创作。如,连环画、插图、诗配画等。

2、利用绘画日记这种独特的日记方式来积累素材、再现生活,抒发情感。

生活是丰富多彩的,但儿童却不注意去识记,一旦到了创作需要生活素材时,便搜肠刮肚,仿若无物。所以可以培养孩子掌握这种特殊的记忆生活的方法--绘画日记。利用绘画日记的直观性,及时性来帮助孩子积累生活素材,进行情感的积淀。

整合方式三:

与信息课的整合。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运用多媒体计算机辅助教学,给学生创造一个独特的创造空间。

1、 激发学生兴趣与欲望。

2、 解决教学中的关键,突破教学难点使教学更加直观。

3、 突出学科特点,渗透学科思想。

4、 加强学生间的合作意识。

5、 能够减轻学生负担。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

充分、灵活、熟练地运用多种软件(如Authuare.  3DMax. Photoshop. Coreldraw  Acdsee.等)制作多媒体教学课件,有机的投入到教学之中。

在教学中针对儿童的心理特点,在美术透视一节中,对于透视的几种情况分别制成幻灯片和动画、选择好背景,用Authuare合成,播放给学生,不仅使学生能看到场景和线的关系并能使学生听到深远、幽静的声音,学生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多媒体计算机在美术教学中的运用,不仅体现在图、文声能增进教学的生动性,使本来枯燥的要领在轻松的音乐声中运动,好似动画片,强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欲望,还体现在能够表达传统教学中无法表达的内容。

整合方式四:

与戏剧的整合。利用戏剧的直观性,感染力来配合美术相关知识的讲授。

(例)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美术课本第六册第五课《夏天的树和秋天的树》。<本课教学目的> 使学生认识到物象的固有色不是固定不变的,养成观察比较的习惯;学习色彩表现方法,提高色彩的表现能力. <本课作业要求> 每人各画一棵夏天的树一棵秋天的树,上色前在树的旁边将所用色的色谱排列出来,然后再将两棵树上色完成。如直接讲授色彩定义、概念,简单的浏览教具挂图,学生机械地学习,就不会深刻的领悟到,固有色也会发生变化的复杂性知识了。当然要将其主体颜色排列成色谱也将是一件乏味的事了。那么,我们可以以课本剧的方式为学生创设一个特殊的求知氛围。

1、课时内容:

利用学生自制的道具,由部分学生扮演角色,以童话故事为学习辅线,以观众(班级其他学生)发现问题为学习主线,自觉的探求学习内容;教师为旁白者。

重点:道具的制作与使用,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注意树的夏秋两季颜色的运用,可以制成具有颜色特点的树服,以便套在角色身上,要做到写实和逼真。因为,本课的重点就是色彩知识,这也是引起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一点。

2、表演内容:

第一场:盛夏,在一片茂盛的大森林里(由几名学生扮演),一只胖胖的蝉(由一名男生扮演)靠在一株大树上,一只小鸟(由一名女生扮演)跳来跳去的唱着歌,一株小树(由一名女生扮演)在欢快的摇曳着稚嫩的手臂。 "莎啦啦,莎啦啦,鸟儿歌唱,蝉儿伴奏,多么美妙的季节呀,我油亮、碧绿的衣裳带给了它们多多的清凉"小树高兴的说着。

第二场:一阵风儿吹来(由一名男生扮演),"呜呜--呜呜--,我是秋风,秋天来了"风儿摇动着树枝。这时,小树同样欢快的摇曳着稚嫩的手臂说到"秋天,收获的季节,我喜欢这灿烂的季节,因为我可以换上阳光一样的新了。"(边说边将双层的道具服装翻到黄色的一面)同时,其它树也纷纷换上了秋天的服装。

另:旁白及时的进行环境和景色变化解说。

3、学习内容:

我们的小观众在观看表演时,由视觉的直接刺激使思绪随着剧情的发展而变化,头脑根据剧情的发展而思考。这样,在没有教师的讲述下反而更加深刻、快速的认识到物像的固有色是会发生变化的。知道了,若想了解物象的色彩,就要到生活中去观察、比较,从而增强了观察的自觉性。

不一样的上课方式给学生带来的是全新的感受,欣赏表演的同时,学生直观的了解到了学习内容,并在不知不觉中掌握了知识。从而积极主动的发现问题,细心认真的去解决问题。

通过以上几种学科整合的方式,是我们的课堂教学真正做到了生生互动,师生互动,学生主动探求的学习模式。

六、家庭的作用

良好的发展氛围离不开家庭的配合。

一、 注重家长与儿童的交流和沟通。

当家长和孩子相处时,要能够随时的、应时的帮助孩子发现美;能够生动而又不失准确性的启发孩子先运用语言的艺术来再现美,进而运用绘画的方式来表现美,最终创造自己的美。例如:夏天里,在带着孩子进行晨练时,家长可以就着清新的空气、清脆的鸟鸣、拂动着青青柳枝的阵阵清风来发出感慨,以自身的动情感染孩子,启发孩子来表述这美丽的景色,激发表现欲望。其间,要注意孩子对于形体和色彩的描述。另外,还可以利用故事的讲述,拟人化的思维加深孩子对于此景此情的印象,使孩子加强艺术的敏感性。这样就很好的帮助了孩子进行生活素材的积累。

二、 家庭的艺术环境。

为人父母者最关心的(可以说天大的)事,便是自己子女的成长,不过许多人只知让孩子吃的好,衣着漂亮,不适当地把孩子打扮成不太高雅的外表,失去天真,增加了虚荣心。家长们应该多为孩子的发展着想,养成在生活上俭朴而大方,衣着入时而不轻浮。把精力集中到发展内在美、发展素质。

1、家长要提高自己的艺术修养。

家长在给孩子选择这样那样的艺术学习班时,自己也要抽空"充充电"。一方面提高自己的修养,另一方面也能配合学校有效的帮助孩子,不至于面对孩子是有劲使不上。

2、对孩子不要抱以奢望和苛求。

在前面我已经就儿童的生理、心理特点做了一些介绍,所以,不管儿童是自己画画还是正在学习绘画,都不要狭隘的认为,儿童画画、学画就是为了成为画家,千千万万不要这样想啊。

因此,我们现在所做的只是帮助他们学会从另一个角度来观察世界,运用另一种语言来表现自己特有世界的美。

    夜睡着了。月亮花开了。

    只有这个时候,她才肯开。因为,她不愿惊动任何人。是啊,夜睡着了。一切都睡着了。她静悄悄地开了。

    她一开,那满天的星星便围拢过来。那些星星是一颗颗灿灿的露珠,滴落在她的花瓣上。

    星星们落在草丛里,草地就湿了。

    星星们落在水面上,没有睡着的鱼儿们就不安分了。整夜整夜,水面上"泼刺泼刺"的声音不断,那是鱼儿吞咽的声音。可是,满河里都是星星,怎么能吃得完呢?

    月亮花开了。她是跳着舞,一路轻盈而来的。跳过山头,跳过树梢,跳过屋顶,她来了。她在光滑的窗玻璃上跳舞的时候,孩子们已经睡着了。不过,在梦里可以感觉到。看见窗上的冰花,孩子们就知道,那是月亮花的脚印。月亮花开了,她的香气飘满了夜。蟋蟀闻着了,于是整夜整夜在墙角咳嗽。--太香了,太香了。

    月亮花是世界上最美的花儿。可惜,她的花期太短了,只开一夜就凋谢了。当她的花瓣纷纷落地的时候,地上就又开满了花。花开花落多有意思啊。               
                                                                                   --安武林《月亮花》

   童年只有一次。

   让我们去帮助他们,而不是说教他们;

   让我们去发现他们创造的美,而不是再现我们的思想;

   让我们去帮助他们展现其特有世界的美。

   让我们去帮助他们!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679|

小黑屋|手机版|新儿教资料网-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 闽ICP备19010693号-1|广告自助中心  

闽公网安备 35052502000123号

GMT+8, 2025-5-6 14:09 , Processed in 0.097825 second(s), 28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etjy.com!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