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儿童 教育 英语
楼主: jerryhao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争鸣][原创]爱你的孩子,请不要用中医

[复制链接]
171#
发表于 2005-10-12 20:49:29 | 只看该作者
龙王大聚会,全部集中在这一楼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2#
 楼主| 发表于 2005-10-12 21:48:03 | 只看该作者
ray+2005-10-12 16:22-->引用:ray @ 2005-10-12 16:22 老鼠,你爱打靶的话,可以到都市熊的blog里打呀,也允许人家给你上上课,还击还击。地址我的贴子里有。在这里背地里放枪,有什么意思? 呵呵。最好把你与都市熊枪仗的结果再发回来大家看看。嘻嘻。最后我问老鼠一个问题:将宝宝发烧原因用中医辩证的方式先思考一下,不要慌了手脚乱吃药,这个有没有好处和意义?有还是没有?请老鼠一定明确清楚地回答,不要进行“jerry式”散文般的发挥。
是你把文章引来的,我不在这里评在那里评?我又不是没事情和别人辩论或说服别人,我何必去人家的Blog里发,想看热闹你可以转过去吗?要是有背后开枪的嫌疑,也是因为你转了过来,你既然那这个作证据,我就来驳他,你回答不了,只能说明你这个证据无效。哈哈你的问题我真不好回答,因为我根本没看出来你怎么辩证的?你辩证出什么结论来了?不要以为你用了辩证两个字你就成为正确的了,你辩证出来了到简单了,甭说西医,连中医都不用看了。孩子病了,我们怎么会乱了手脚、乱吃药,小感冒之类的根本不需去吃药,有了大毛病,去医院看就是了。哈哈,乱了手脚是没经验的妈妈的专利,怎么你也有这毛病。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10 收起 理由
云起 + 10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3#
发表于 2005-10-12 21:50:18 | 只看该作者
我也来谈谈看法,楼主辛苦了,我十分赞成楼主的看法,中医不是科学!楼主认为中医是一种文化,那有一定的道理,但文化这东西有它的延续性,因此,中医还要存在几千年,不管楼主这么苦口婆心,信者信也。
大家争鸣到此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4#
发表于 2005-10-12 22:33:44 | 只看该作者
jerryhao+2005-10-12 21:48-->引用:jerryhao @ 2005-10-12 21:48 是你把文章引来的,我不在这里评在那里评?我又不是没事情和别人辩论或说服别人,我何必去人家的Blog里发,想看热闹你可以转过去吗?要是有背后开枪的嫌疑,也是因为你转了过来,你既然那这个作证据,我就来驳他,你回答不了,只能说明你这个证据无效。哈哈你的问题我真不好回答,因为我根本没看出来你怎么辩证的?你辩证出什么结论来了?不要以为你用了辩证两个字你就成为正确的了,你辩证出来了到简单了,甭说西医,连中医都不用看了。孩子病了,我们怎么会乱了手脚、乱吃药,小感冒之类的根本不需去吃药,有了大毛病,去医院看就是了。哈哈,乱了手脚是没经验的妈妈的专利,怎么你也有这毛病。
晕倒。“宝宝发烧的中医辨证方式”,不就是都市熊这篇文章里全篇都在谈的吗?!还问我怎么辩证的。唉——呜呼,我实在无语了。只能叹息一声,老鼠啊你为何总是只见树叶,不见森林呢? 此外,需要一针见血地指出一个事实供大家思考:老鼠这样深恶痛绝地劝阻大家不要用中医,那么他对中医真的完全排斥一无所知吗?面对家人和孩子生病时,他在日常生活中是否可能不知不觉地运用了一些中医的辩证方式应对呢?从老鼠这栋楼的发言来看,不难发现一些蛛丝马迹的。哈哈,各位看官自己瞧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5#
 楼主| 发表于 2005-10-12 23:16:14 | 只看该作者
<font color="#0000cc">如果我说中医是跳大神的理论,很多人是不同意的。但如果我说Ray介绍给我们的这篇文章,是100%的跳大神理论的话,恐怕就没谁不同意了,除了跳大神的谁会去认可这套理论,谢谢Ray给我们提供了这么好的笑话,我也不用去评了,点一下就可以了,我也不称他为中医了,因为没有哪个中医会同意那些东西,那这个东西说中医,实在也委屈了中医了,还是老规矩,原为用黑色,点的内容用兰的再转一篇更详细的。来自青岛信息港育儿论坛。地址忘了。 ----------------------------- 中医观点连载&mdash;&mdash;发烧! 我们鼻子呼吸的空气是热热的,我们的皮肤亦在呼吸散热,排散水分、出汗。呼吸、排汗所排出的热气,并非身体的发炎,乃是心肾的君火、相火上升所产生的体温,即消化营养,产生体能所产生的余热之排放。五行调和不周,体热排放不良,乃造成发烧,即余热被蓄积而成,故发烧的原因可列举如后: <font color="#0000cc">[哈哈,空气是热的,还有余热]1.感冒: 感冒发烧,因五脏调理五气产生体能而生体温,若五脏调理五气,热不能排,为皮肤毛孔被风、暑、寒、湿、燥火之气蔽塞,即肺金毛孔收敛(肺主皮毛),致体温、热气无法从皮肤毛孔排出'即是发烧的感冒为最多。 感冒发烧,不是外来的细菌或病毒侵入体内,更不是调节体温的中枢神经失控,只是身体的表皮、毛孔被蔽塞而已,分为伤风、伤寒、伤(中)暑、湿、热'等中医学谓之表证,细菌、病毒根本未进入体内,经曰:&quot;寒邪外束,阳不得越,郁而为热(发烧)&quot;。 <font color="#0000cc">[瞧,连细菌、病毒都不承认,这两天欧洲发愁禽流感病毒真是多余了]2.伤食: 饮食不当,脾胃虚弱致食物蓄积肠胃,无法消化在胃肠堆积发酵而产生热能的发烧,以婴幼儿为最多。此发烧四肢掌心热,不像感冒的四肢冷,消食即烧退而痊愈。 <font color="#0000cc">[号称中医,一点基础知识都没有,用的全是西医解剖的名词,笑死人]3.虚劳: 因身体虚,水火(心肾)不能即济,风木动摇,时憎寒壮热,乃体温外越,不能为身体产生体能,并非发炎,是今日妇女更年期,身体衰弱,故须辨别心虚发热、脾虚发热、肝肾虚发热而调治,不可退烧,是为虚损发烧。 <font color="#0000cc">[五脏就缺肺虚了,肺属金,由火生金。心虚最让人搞笑,心属火,火虚了发热,让张仲景看,就曰:此人必亡]4.瘀血: 受伤时因气血循环受瘀血阻滞,瘀积的瘀血将体温升高而发烧,只要化瘀血,发烧即可痊愈。许多受伤而成植物人者,乃因瘀血阻滞,或被用冰块冰瘀血致血凝不散,或被强力消炎,消炎即伤心、肾,因心肾同为少阴经,肾主骨、骨主髓、脑为髓海,受伤植物人的造成,乃因心、肾的衰弱,更被消炎而心的循环无力将瘀血排出,并非脑受伤害的问题,化瘀血烧即退,心肾补强,瘀血排出植物人亦能恢复健康。 许多十三、四岁的少女,月经初来时,被打德国麻疹疫苗,或感冒月经来,被消炎伤心肾,致经来不止,或经血逆行至鼻、齿流血,被止血致瘀血内结,复又感冒再被消炎,乃为今日十二、三岁学童血癌、瘀血发烧不退的主因。 <font color="#0000cc">[消炎既伤心,真不知道那位大师高论,发烧发到了植物人,有趣]5.出痘疹: 出痘疹发烧是在促使病毒产生免疫功能,如谷子、各种种子发芽时的产生温度,痘疹必发烧才能促使病毒发挥排除尽净,产生免疫功能,使五脏调适五气不致产生障碍,故出痘疹发烧不须退烧,唯须注意发痘疹时的饮食,避免并发症之发生,痘疹发透烧即退而痊愈,身体免疫功能即建立而不易再生病。麻疹和小儿急疹属于这种情况。 <font color="#0000cc">[发烧再让病毒有了免疫功能,我们就死定了]6.药物中毒: 三合一疫苗造成的药物中毒、头痛、呕吐、发烧,西医称为&quot;无菌性脑脊髓膜炎&quot;或白血球升高至三、五万而烧不退为白血病,解毒烧即退,白血球数据亦降而康复。 <font color="#0000cc">[中西医结合的高手,怕这里是不会用中医解释了吧]7.孩子长牙齿发烧: 齿为骨之余气,而肾主骨,婴儿长牙齿时,脾土虚不能制肾水,土不能制水乃因脾虚而非感染(发炎),只要调理脾胃,发烧即可痊愈,不可消炎、退烧。 8.惊吓: 七情不顺,如孩子受惊吓而腹胀发烧,只要收惊即愈,情志不顺,抑郁忧思伤脾而发烧,消胀气烧即退。 9.妇女坐月子感冒: 妇女坐月子感冒,发烧称&quot;月内风&quot;,与一般感冒不同治,此时气血大虚,须调理气血兼祛风,退烧始痊愈,不可以感染(发炎)治。 10.变蒸热: 这是中医的一种说法,目前没有明确的原因,认为是小儿不断长大的一个蜕变过程,变蒸热的特征是没有特别原因发烧,除了发热没有其它症状,可以看上嘴唇内有白色小豆,称为变蒸珠子,这种发热正常,不用治疗。 <font color="#0000cc">[真会编,变蒸热也出来了,温温微热,气粗,惊,少吮乳,泻黄,上唇尖有水珠状是也] 退烧: 发烧的治疗并不困难,只要找出发烧的原因,如感冒发烧,只要使汗流出发烧即退。发烧本身不至于伤害孩子,所以退烧是否必要,长久以来一直有争议。主张不必退烧的学者认为,发烧是一种正常的免疫反应,可以帮助白血球抵抗细菌。发烧的型态可以帮助诊断病因,一味退烧反而误导。 发烧是因各种疾病引起的身体防卫性反应。研究显示,身体负责吞食细菌的白血球,在体温升高时(38℃~39.5℃)其吞食能力加强。因此当小孩因感冒或其他感染疾患引起体温升高时,运用各种可能的方法,要把体温立即降到正常范围,并非明智之举。因为这样可能降低病童本身的抵抗能力。 不过,温度高,适度退烧也是必要的。因为发烧会增加新陈代谢,造成内在的消耗,病人头痛,倦怠,心跳加速,非常不舒服。婴幼儿容易脱水,发烧造成水份蒸发,更是恶性循环,婴幼儿热性痉挛的比例较高,放任发烧,引起次发的伤害是不必要的。 <font color="#0000cc">[不笑了,上述理论非常有道理,大家可参考,可惜不是中医的]有些父母会使用民间流传的一些退烧方法,例如冷水或酒精拭浴来为孩子退烧,这是不适当的。宝宝发烧时烫热的皮肤突然碰到冷水酒精,宝宝反应会很剧烈,可能会造成抽搐;而酒精的气味又会使幼儿昏睡,像喝醉了一般。 <font color="#0000cc">[冰,酒精退烧是最好的物理方法,热敷才是错误的,闻酒精会嘴,真是奇谈]此外,传统老一辈的&lsquo;寒到&rsquo;的观念,造成一般误以为发烧时必须多穿衣服,其实刚好相反,发烧时全身能散热的地方以皮肤的表面积最大,散热效果最好,假使能将过多的衣服剥除,大量身体的热可经由宽松清凉的外表排除,体温很容易下降。 发热时推荐用物理降温的方法,用温热水擦拭,然后用干毛巾擦干,每次5-15分钟就能达到较好的降温效果。 发热时看医生是正确的,但看了不负责任的医生就麻烦了,所以特别注意。 1/ 抗生素:发烧是体内正邪较量,抗生素好像原子弹放在战场,两败俱伤,烧虽退,后果可想而知。不是所有发烧都是有炎症,60%的发烧不能使用抗生素,乱用抗生素反而造成病情延误、病情转化、体内菌群紊乱、抵抗力下降、器官粘膜受到损害等综合问题增加,最后无法治疗。而很多家长还以为是自己宝宝得了奇怪的病开始就无法治疗呢。特别提示,很多抗生素对小儿十分有害,甚至造成身体永久性损害,如庆大霉素、红霉素、阿齐霉素等都有可能造成听力丧失,请务必注意。 2/ 点滴:稻草垛里的谷子太热了,是铺开散热还是用水浇谷子好?点滴就是用水降温的方法,500ml凉水加到血液里,温度降了,病却深入体内,心肝肾都要为这500ml凉水承担巨大压力,自身的免疫系统也被冲垮。温度降了,但病还是不好。 <font color="#0000cc">[点滴是水降温,奇谈]3/ 冰枕:除肺的呼吸外,皮肤也在呼吸,受外邪侵犯无法呼吸的时候就发烧,汗出烧退,乱用冰镇,反而帮助外邪阻止皮肤呼吸,邪气不出,攻入五脏六腑,病情变化加重。 <font color="#0000cc">[哈哈哈哈,瞎编,都要发汗,全喝桂枝汤就好了,那下一条不是打自己的嘴么]4/ 乱服中药:中药副作用小,但用错一样造成病情恶化,发烧有很多情况,虚寒火燥都可以引起感冒发烧,虚寒用凉药,反而寒彻入骨,不可收拾,所以必须辩症施治,不要轻易用药。 5/ 退烧药:退烧药麻痹中枢神经系统使体温下降,同时也促进汗液增加排出,这样很快降低体温,但免疫系统被麻痹,无法知道身体出现毛病,完全不抵抗,使外邪在体内积存,也增加了诊断的困难。很多人被用退烧药后反复发作,一次比一次更高,皆因体内病因未能去除,中枢神经系统醒来后再次加强抵抗,如果反复如此,后果不堪设想,很多家长以为真的是自己孩子得了不治之症呢。 中医认为小儿为稚阴稚阳之体,气血未充,脏腑未实,脾常不足,如喂养不当或感受外邪,容易引起脾胃功能失常,运化失司,由脾胃虚弱,上咳嗽痰多,感冒发烧,下腹泻便秘,营养不足,贫血等各种小儿疾病。而使用抗生素对脾胃的伤害极大。很多宝宝经常感冒发烧,而且一病就要打点滴、抗生素才能治好,其实长此以往,反而大大损害了自身的免疫系统,使小儿疾病进入恶性循环。 病例一: 宝宝13个月,非常健壮,食欲很好,一天突然感冒咳嗽,上儿童医院诊断为病毒性感冒,吃药不见好,后打点滴,使用头孢类抗生素(错误)和抗病毒药,发烧持续7天,后一直咳嗽,流鼻涕,迁延一个月,诊断为喉炎,其间吃消炎药,川贝止咳糖浆,小儿桔红丸一直不好,嗓子哑哭不出声,无食欲,体重急剧减轻。 看中医,诊断虚寒之症,开汤药以健脾胃,促食欲为主,停止消炎药,3天后,嗓子好了,只剩流鼻涕,多喝水吃饭,1周病好。 感冒是万病之首,要特别注意,感冒发烧开始,是体内免疫系统和外邪激烈斗争的时候,应当以增强免疫能力为主,不能随便使用抗生素将双方一起杀死,也严重破坏体内其它机能,本来没病的部位也因免疫破坏而受外邪侵害。小儿感冒之初,辨别虚实寒热,正确用药,很快就能好,用药错误,迁延不好,病情还会不断复杂。其它病情严重也要想到脾胃是小儿根本,注意首先调理。 <font color="#0000cc">[谁家说的抗生素把免疫力也杀死了,哈哈]病例二: 小儿14个月,夏天吹空调睡觉,当天晚上发现不出汗,没有在意,第二天开始发烧,最高40.5'没有汗,也不爱喝水,中医判断为暑热外感,西医判断为病毒感冒,用物理降温'高温情况下用退烧药降温,使用退烧药后仅出少量汗,退烧效果不好。喝藿香正气水。一直拒绝喝水,用药也不出汗。不爱喝水造成血浓度低,所以输液生理盐水和葡萄糖,加炎珀宁,打针的时候大哭,大汗淋漓,汗腺打通,点滴后烧不退,当晚依旧高烧,但有汗出,用物理降温。次日,吃健儿清解液,中午烧渐退,时有汗出,每次温度升高就会出汗(说明身体自我调节功能起作用了),傍晚退烧。 暑热退烧和其他很多无汗型发烧因血相不高,在西医看是病毒感染,中医看是毛孔闭塞,汗出即好,可以用藿香正气发汗,此例用大哭法发汗,效果挺好,只是对小儿心情有影响,但总比各种药物点滴有效。之后用清解液清热消食即好。要注意的是,小儿发汗不能用过多热气食物,不能捂,出一次大汗后就不要再催汗,以皮肤微潮为好。西医看这种情况是病毒,用物理降温和多吃富含维生素的水果蔬菜就可以,到病毒限制期就会好一般3-9天,可以借鉴,但如用中医思想治疗能更快治愈。其间配合吃王氏保赤丸、益生菌,以保证脾胃和肺健康,没有引发支气管炎。 很多父母,看到宝宝感冒,不看医生自己找来感冒药吃,有些好了,有些却迁延不好,日趋严重,皆因为用药不当,越治越重。 中医认为感冒是因为人们感受了外邪,如风寒、风热暑热等邪气,侵犯人体而产生的一种疾病,由于风邪是主要邪气,由此,人们又把感冒称之为伤风,或伤风感冒。感冒的症状,一般比较轻浅,在治疗中,中医多主张疏风解表,通过发散祛邪,就可达到治愈的目的。感冒一般分为三型: 1/风寒感冒:多发生在初冬至冬末初春之时,表现为头痛、怕冷、无汗、发热、鼻堵、流清涕,咳嗽一般不重,但喉咙发痒。此时病人咽部一般不红,化验白血球不高。治疗时采用疏风散寒之法。中成药可以选九宝丸、风寒感冒冲剂。 民间有用姜糖水治感冒,或吃一大碗热汤面后,捂汗退热等方法。但要注意此二法只适用于风寒感冒初起。若有热症,咽红肿痛,流黄涕,舌红等,切不可滥用此法。 2/风热感冒是临床最常见的疾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它的症状是发热较重,一般不怕冷,有汗,流黄涕,咳嗽,吐黄痰,咽红肿痛,口渴,大便干,尿黄。中成药可以选小儿感冒冲剂、风热感冒冲剂。 发热较高时,可用牛黄清热散,或紫雪散与汤药同用此型要注意饮食,尽量少食或不食鱼、肉等食物。以清淡流食或十流食为宜。并保持大便通畅。 3/暑热感冒:多发生于夏季气候炎热之时。主要症状为高热,口渴,烦闷,无汗或大汗出,头晕目昏,精神出倦,无食欲,呕吐或腹泻等等。 中成药可用藿香正气丸等药。食物亦以清淡为主,可多吃些西瓜等果类。也可用鲜芦根煮水频服。 宝宝发烧的处理: 1/ 发烧初起:首先要根据最近发生的事情判断原因,可能与着凉、受热、吃多伤食、流行病、婴儿急疹等有关,很多并不需要特别治疗。发烧说明身体还有一定免疫能力,这时候千万不能退烧,要用辅助身体散热、提高免疫力、去毒化积的方法治疗。 散热:用温水(与体温同)擦身,也可以用温毛巾绑两个小腿,15分钟一换; 用食物散热:葛根、葱白(含根须)、生姜煮红糖水可以解表发汗,适用于寒症,但不能用于热症发热; 提高免疫力:补充维生素、益生菌; 去毒化积:中药消积泻毒能很好退烧,推荐王氏保赤丸,发烧初起按量服用,对多数发烧有效。也可以根据风热或风寒情况用金银花、藿香、板蓝根等感冒药清热。 2/ 发烧中期:发烧38到39之间是免疫力活动最强的时期,这时候不要用药物退烧'采用物理降温法最好。同时应当去看医生,密切关注是否有其他症状发生。特别小心不要让医生随便用药(这点只是根据现状而提)。如果用药,家长要记住,抗生素只是对细菌有效,而发烧也有可能是其他原因,如病毒等,如果可以用中药双黄连、板蓝根等对消炎和杀毒都有效果,这时候吃健儿清解液也可以起到健脾退烧的效果。最重要的是必须多喝水。这时候最好看中医,记住,中药的效果并不慢,况且我们是要治病,不是治症状。 3/ 高烧:发烧39.5度以下是安全温度,超过39.5就很容易上升,容易引起惊厥反应,超过41度有可能对大脑造成损害。 物理降温:温水擦拭,2岁以上高烧可以用酒精(普通情况不要用酒精)加温水擦拭,控制体温在39.5左右。 用退烧药:注意不可常用,退烧药会麻痹中枢神经系统,3岁以上的宝宝可以用柴胡针退烧'三岁以下不要用肌肉注射治疗。 中药灌肠:中药灌肠只有大型中医院可以做,主要是控制温度发展,去毒化积,直接用药,提高药物吸收能力; 抗生素和抗病毒药:如果使用这类药物治疗,首先要做细菌培养,一般细菌培养要24小时,所以在去医院治疗,就要先做,不要等到病情严重再做。目前只有30%的医生在使用抗生素前做培养,家长要特别提醒,以免不必要地使用抗生素或广谱抗生素。同时要注意一旦使用抗生素,之后2-8小时内一定补充益生菌,保证消化系统健康。 小儿感冒的主要症状有发热、流鼻涕、鼻塞、咳嗽,有时可伴有呕吐和轻度腹泻。尤其周岁以内的患儿全身症状重,多为高热、不吃奶,甚至还有抽风等。看到这种情况,家长一定十分着急。那么,该怎样给患儿合理用药呢?以下几点,供使用时参考:   (1)不要急于退热。不急于给小儿退热有几方面的原因:   ①体温37.5~38℃为低热,38~39℃为中热,39℃以上为高热。低热或中热有利于小儿成长发育。发热是身体对病毒或细菌入侵所产生的一种反应。这种反应有利于歼灭入侵的病毒和细菌,从而有利于小儿的正常成长发育。   ②不到高热不用药。体温达到39度以上就必须用药,而且刻不容缓。高热持续过久,可使身体的许多重要功能失调;由于氧气和营养素消耗大而加重心脏血管的负担;大脑兴奋过度而导致高热惊厥或过度抑制而引起昏睡;消化功能紊乱;抵抗力减弱,合并肺炎等。   ③退热药副作用大,非万不得已不用。无论是扑热息痛、复方阿司匹林(APC),还是其它五花八门的退热药,都离不开由阿司匹林、咖啡因、非那西汀来合成。因此,退热药都有较大的副作用:刺激胃粘膜,破坏食欲,使胃溃疡加重甚至出血,引起胃肠长期少量出血并由此而导致缺铁性贫血;引发血液疾病;损害肝脏和肾脏;严重过敏反应者,表现为剥脱性皮炎合并肝肾中毒而致死。   ④可酌情采用物理、药物降温。   (2)合理用药:小儿感冒不要随便使用抗菌素,应选用一些抗病毒药物,因感冒是由病毒所引起。小儿常用抗感冒病毒的药物有:   ①病毒灵(吗啉胍),服用量按每日每公斤体重10毫克,分3次口服。   ②板蓝根冲剂,每次半袋,每日3次,白开水冲服。   ③金刚烷胺,每片0.1克,小儿用量按年龄折算,允许连续服药时间为3~5日,最长不可超过10日。   ④抗病毒口服液,每次半瓶,每日3次。   ⑤健儿清解液,每次半瓶,每日2次,仅用于热型感冒。   (3)可合用抗菌素的指征:   ①服用抗病毒药物后仍不退热时。   ②防止6个月以下月龄婴儿发生继生性细菌感染。   ③血象检查白细胞总数明显增高。   ④经常患扁桃体炎者。   ⑤出现气管炎(咳嗽、脓痰)或肺炎征象者。   (4)应用抗病毒药、退热药、抗菌素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①剂量不得过大,服用时间不应太久。   ②多喝开水,促进药物的吸收与排泄。   ③3岁以下小儿肝肾尚未发育成熟,故不宜使用扑热息痛。   ④小儿本人或其家族有解热类药过敏史者,勿用退热药。 <font color="#0000cc">这篇东西,正邪兼有,中西兼顾,为江湖医生四处抄来自圆其说的,诸位当热闹看好了,切勿当真。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10 收起 理由
云起 + 10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6#
 楼主| 发表于 2005-10-12 23:31:37 | 只看该作者
哈,再普及点知识,说说对中医辩证理解的混淆 中医经常讲,中医讲究辨证论治。   孤立地说这句话,并没有错。因为中医的一个重要原则和特色就是&ldquo;辨证论治&rdquo;。但反复强调这句话的人,可不是想陈述事实,他们用的是一种手法&mdash;&mdash;混淆概念,误导大众。   由于我们的历史和国情,一般老百姓都听说过&ldquo;辩证法&rdquo;,尽管多数人都忘了&ldquo;辩证法&rdquo;的内容(矛盾的对立统一、相互转化、否定之否定),但大都知道这是个好东西,是褒义。稍微有些知识的人,会知道与&ldquo;辩证&rdquo;的反义词是&ldquo;僵死、一成不变、形而上学&rdquo;,可见&ldquo;辩证&rdquo;有多好。   而中医的&ldquo;辨证论治&rdquo;是说疾病的诊断,在确定病名后,还要按病人的具体表现,确定其属于何&ldquo;证&rdquo;。比如咳嗽,要分辨病人是&ldquo;寒&rdquo;、&ldquo;热&rdquo;还是&ldquo;燥&rdquo;哪种&ldquo;证&rdquo;,不同的&ldquo;证&rdquo;用不同的药。这种认识疾病的方法是中医的特色。   请大家注意&ldquo;辩证法&rdquo;和&ldquo;辨证论治&rdquo;本来毫无关系,但那些&ldquo;造神话&rdquo;者,就是想让你认为这两者是一件事。他们反复强调&ldquo;中医讲究辨证论治&rdquo;,就是想让你认为中医符合&ldquo;辩证法&rdquo;是好的,西医是&ldquo;僵死的、一成不变的、形而上学的&rdquo;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10 收起 理由
云起 + 10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7#
发表于 2005-10-12 23:48:47 | 只看该作者
上面LZ引用的那篇文章是SOHU的BBS里面的,他的楼很热呢,很多妈妈相信他的,他最推荐的药就是&quot;王氏保赤丸&quot;,好象只要发烧就必须得吃这个,而且吃一两次就能退烧.我去药店问这种药是不是能治病毒性感冒,人家说不能,我很疑惑,到底是谁说的不对呢?因为他这个楼是在&quot;母婴话题&quot;的&quot;爱心医生&quot;坛子里,所以都是焦急的妈妈们,看过LZ的帖子觉得有点害怕,如果中药真的副作用那么大,那么多可爱的小宝宝们不是要受罪了吗?而且很多都是几个月大的孩子呢,请LZ有空过去看看好吗,链接在下面,谢谢了!&lt;a href=http://babyclub.women.sohu.com/r-doctors-17777-0-1170-0.html target=&quot;_blank&quot;&gt;中医观点连载&mdash;&mdash;发烧&lt;/a&gt;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8#
发表于 2005-10-12 23:50:57 | 只看该作者
旋儿妈妈+2005-10-12 23:48-->引用:旋儿妈妈 @ 2005-10-12 23:48 上面LZ引用的那篇文章是SOHU的BBS里面的,他的楼很热呢,很多妈妈相信他的,他最推荐的药就是&quot;王氏保赤丸&quot;,好象只要发烧就必须得吃这个,而且吃一两次就能退烧.我去药店问这种药是不是能治病毒性感冒,人家说不能,我很疑惑,到底是谁说的不对呢?因为他这个楼是在&quot;母婴话题&quot;的&quot;爱心医生&quot;坛子里,所以都是焦急的妈妈们,看过LZ的帖子觉得有点害怕,如果中药真的副作用那么大,那么多可爱的小宝宝们不是要受罪了吗?而且很多都是几个月大的孩子呢,请LZ有空过去看看好吗,链接在下面,谢谢了!&lt;a href=http://babyclub.women.sohu.com/r-doctors-17777-0-1170-0.html target=&quot;_blank&quot;&gt;中医观点连载&mdash;&mdash;发烧&lt;/a&gt;
就是这个地址http://babyclub.women.sohu.com/r-doctors-17777-0-1170-0.html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9#
 楼主| 发表于 2005-10-13 00:35:56 | 只看该作者
旋儿妈妈+2005-10-12 23:48-->引用:旋儿妈妈 @ 2005-10-12 23:48  上面LZ引用的那篇文章是SOHU的BBS里面的,他的楼很热呢,很多妈妈相信他的,他最推荐的药就是&quot;王氏保赤丸&quot;,好象只要发烧就必须得吃这个,而且吃一两次就能退烧.我去药店问这种药是不是能治病毒性感冒,人家说不能,我很疑惑,到底是谁说的不对呢?因为他这个楼是在&quot;母婴话题&quot;的&quot;爱心医生&quot;坛子里,所以都是焦急的妈妈们,看过LZ的帖子觉得有点害怕,如果中药真的副作用那么大,那么多可爱的小宝宝们不是要受罪了吗?而且很多都是几个月大的孩子呢,请LZ有空过去看看好吗,链接在下面,谢谢了!&lt;a href=http://babyclub.women.sohu.com/r-doctors-17777-0-1170-0.html target=&quot;_blank&quot;&gt;中医观点连载&mdash;&mdash;发烧&lt;/a&gt;
o 不用那么担心,希望不是得出这个结论,那就是中药很危险或者是中药毒副作用就很大.中成药,吃了很多年了,真正搜集出问题的尚不很多,因很多危害可能是长期的,目前国内已成立了机构在研究此类问题.发此文的主要目的是想让大家了解:中药也是有副作用的;西药安全检测比中药好,更安全;中药基本不治病;中医理论是一塌糊涂.此帖由 jerryhao 在 2005-10-13 00:37 进行编辑...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10 收起 理由
云起 + 10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80#
发表于 2005-10-13 00:58:21 | 只看该作者
我家宝宝班上有个小姑娘1岁时有过高热惊厥,现在她妈妈听一位医生的话,每天给孩子吃一支保婴丹,说是有保健作用,能提高免疫力,那我是不是应该劝她不要这么吃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717|

小黑屋|手机版|新儿教资料网-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 闽ICP备19010693号-1|广告自助中心  

闽公网安备 35052502000123号

GMT+8, 2025-5-6 03:32 , Processed in 0.158551 second(s), 28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etjy.com!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