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儿童 教育 英语
查看: 4428|回复: 18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从小储存好习惯 利息终生用不完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5-9-30 19:57:0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我国城市少年儿童生活习惯亟待改善——
从小储存好习惯 利息终生用不完

  一、5190份调查问卷反馈 生活陋习困扰儿童
  “中国城市少年儿童生活习惯研究”课题组于2003年12月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了大规模的问卷调查。调查抽样采用多段分层和简单随机抽样相结合的方法,对长春市、北京市、上海市、广州市、兰州市、成都市6个城市中的2617名少年儿童和2573位成人进行了调查。调查对象为8岁至13岁的儿童(即小学三至六年级,中学初一、初二的学生)及他们的父母或其他长辈。此外,课题组还对各年龄组的少年儿童及他们的父母、老师分别进行了小组访谈,并对5名相关问题的专家进行了深度访谈。
  结果显示,我国少年儿童在生活习惯方面存在突出问题。例如,少年儿童在饮食习惯方面存在突出的问题:用餐无规律,漏餐现象依然存在;少年儿童的睡眠不足、质量不高、习惯不良的问题非常突出;孩子平均每天在校时间长于父母的工作时间;由于没有时间、缺乏合适的场所等条件所限,有一半以上少年儿童感到运动量不足;视力保护被忽视,患近视者达三分之一以上……
  此次调查由来已久。自2001年秋天开始,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组织了多次专家论证会,决定进行“少年儿童行为习惯与人格的关系研究”,并在各地的一批中国青少年素质教育研究实践基地学校做了初步的尝试与探索。
  2002年10月,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申报的“少年儿童行为习惯与人格的关系研究”,被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批准为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课题,即教育部规划课题。
  同年4月和5月,该课题也分别被批准为共青团中央青少年和青少年工作研究规划课题、中国少先队工作学会“十五”重点课题。
此次调查共发放少年儿童问卷和家长问卷5190份,之所以下如此大力气,专家认为一个人从小养成的习惯对其一生至关重要。
  二、为何总有中国游客到国外丢脸?从小养成的坏习惯是病根
  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少年儿童研究所所长、“少年儿童行为习惯与人格的关系研究”课题组常务副组长孙宏艳说:这个课题是我们进行的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课题——“少年儿童行为习惯与人格的关系研究”课题的一个分支。
  确定
“中国城市少年儿童生活习惯研究”这个支课题,起因是2003年春天那场非典。非典是一场巨大的灾难,灾难过后很多人都在反思。滥吃野生动物的恶习、随地吐痰的恶习、不使用“公筷”分餐的陋习等等,表面看这场流行病早“天灾”.但实际上它像“艾滋病”一样,是一场“人祸”,是上苍对人类无节制、无责任感生活状态的一种惩罚;如果我们能意识到这种惩戒的意义,反思我们的生活习惯、卫生习惯、道德意识,这样的灾难就可能会减少或被抑制。因为在这里,生活习性已经不单单是哪个人的习惯,它已经和社会的文明程度、民族的兴衰联系在一起。
  作为少年儿童研究工作者,在人类反思自己生活方式、习性的同时,我们也在反思当代少年儿童的生活方式。通过观察发现,很多人在非典期间能够养成好的卫生习惯、饮食习惯、睡眠习惯等,但非典之后一些不良生活习惯又回到生活中。为什么会这样呢?为什么一场巨大的灾难还不能让人们记取教训呢?这是因为在生活中人们还没有养成好的生活习惯,而是习惯了那种不良生活方式。因此,我们认为对于少年儿童来说,更重要的是从习惯入手来培养科学、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
  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副主任、著名青少年问题研究专家孙云晓先生告诉记者,在
2003年召开的全国人大、全国政协“两会”上,为中国公民出境后的不文明行为“会诊”,居然成了关注的焦点之一:中国游客总是随手丢垃圾,随地吐痰的坏习惯更是数不胜数。吃自助餐:我们有的同胞眼大肚子小,盛的时候抡圆了膀子,结果剩下一大堆;还有的吃完饭,用叉子剔牙,举把叉子使劲在嘴里剜……
为什么总是会有中国游客到国外给中国人丢脸呢?“两会”代表们经过“会诊”得出了结论:在国内养成的不良习惯是不文明行为的“病根”。“两会”代表们批评的不文明现象固然多数发生在成年人身上,但与他们从小受的教育与环境影响是分不开的。更让人忧虑的是,他们的不良行为习惯必将深深地影响着下一代。
  三、在德国,即使是喝醉了的酒鬼也不会随地乱扔酒瓶
人类行为70%以上都是习惯行为
  孙云晓说:4年前,我们为“少年儿童行为习惯与人格的关系”的研究课题所作的开题报告,是这样一个题目——“为文明中国奠基”。可能有人会说,对少年儿童行为习惯与人格的关系的研究,竟然能和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文明程度“扯上关系”,这是不是有些小题大做呢?答案是否定的:因为我们认为一个人幼时行为习惯的养成,直接影响着他未来人格的形成,而有否健全的人格关乎着整个社会的文明程度;因此我们认为这项研究实际上是关系着一个民族文明的基础工程。
  我们认为习惯决定命运。你观察一个好孩子,会发现他一定有很多好的习惯;而你观察一个“麻烦”的孩子,身上一定有很多坏习惯。因为成人后判别是非可以靠意志力控制,而少年时只能靠本能的习惯反应。
  有一个中国博士曾经对德国的酒鬼做了细致的观察:他发现在德国即使是一个喝醉了的酒鬼,他也不会随地乱扔酒瓶;而是摇摇晃晃,为手里的空酒瓶子寻找垃圾箱;找到后还会努力定定神,仔细看一下垃圾分类,再把瓶子放进去……这就是典型的习惯行为。心理学对“习惯”的准确定义是:“刺激与反应之间的稳固的链接”。北师大著名的心理学教授林崇德曾对习惯有一个非常形象的描述:习惯就是心里痒痒的感觉。好比爱逛街的女人看见商场就产生一种心里痒痒的感觉,就想赶紧去逛,不让她逛,她心里就会难受。因此习惯是一种稳定的、自动化的行为。研究表明:人的行为70%以上都是习惯行为。所以我们说:习惯太重要了,我们的教育要想有效,就一定要让其养成良好习惯。德国人为何那么守规则?从不做闯红灯等事?从小所受的行为训练使然。
  四、儿童时期习惯决定人格,成人后人格决定习惯;好习惯终生受用
  北京市教委德育处的处长曾经询问孙云晓:中小学的德育教育应该怎么做?孙云晓回答:关键是要从抓孩子的行为习惯入手。比如说,我们要想培养他们在申奥期间,显示出中国人人文奥运的文明,其实就从抓他们如何能文明地待人接物开始——先学会像西方人那样“微笑待人”。其实微笑就是一种从小培养的习惯,你会发现,欧美的人微笑很多,而中国人则不然,脸上总是木木的。其实微笑就是一种文明的习惯,我觉得每个人脸上总是充满笑容的国度更给人和谐社会的感觉。
  孔子曾说:“少成若天性,习惯如自然”,指的是小的时候养成的习惯会和他的天性一样自然。叶圣陶也说:“教育就是培养习惯。”日本教育家甚至提出:“家庭是习惯的学校,父母是习惯的老师。”习惯的培养是终生的过程,但为什么大家都强调要从小抓起呢?因为年龄越小习惯培养越容易,就好比一张白纸更易着色一样。獐暑期是养成习惯的关键时期:养成好习惯,终生受益;养成坏习惯,终生受害。正好俄罗斯教育家乌申斯基所说:“如果你养成好的习惯,你一辈子都享受不尽它的利息;如果你养成了坏的习惯,你一辈子都偿还不尽它的债务;坏习惯能以它不断增长的利息让你最好的计划破产……”
  因此良好习惯是健康人生之基,儿童时期习惯决定人格,成人后人格决定习惯。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讲,我们认为习惯决定人的命运,这也是我们这项研究的意义。
  五、习惯的养成一般需要30至40天
中国的习惯教育重说轻做太粗糙
  孙云晓说,其实很多中国父母和老师都知道培养习惯的重要性,为什么很多孩子的好习惯却未养成呢?这是因为习惯的养成是有规律的。许多中国父母当孩子犯错时,常会说这样的话:“我都跟你说了多少遍了,你怎么还……”其实这句话里面就暴露了家长的错觉和认识误区:行为习惯一定是训练出来的,而且是反复、坚持训练出来的;通俗的讲“习惯就是‘习以为常’”,而绝不是说教出来的。
  中国的教育之所以问题特别多,其误区在于没有用科学的态度去面对孩子的成长,说的太多,而具体的行为指导训练太少。北京一所小学的一个特级教师,曾告诉我这样一件事:一个孩子犯了错误,当他自认为认识到错误时,就去找老师道歉。当这个孩子对着这个有着40多年教龄的老教师鞠躬时,老教师发现他的“鞠躬”只是把头一点,然后说“我错了……”老教师说:“你这是点头,不是鞠躬。”然后老教师面向他站正,对着他深深地弯下腰去……其实,许多人说了他许多次,他也自认为做了许多次,但到此时为止,他才第一次真正知道什么叫“鞠躬”,什么叫道歉。这说明我们平时对孩子提了很多要求,但其实孩子根本就不知道正确的到底该怎么做。我们中国的教育太粗糙。
  其实,行为习惯不仅一定是训练出来的,而且一定是反复、坚持训练出来的。美国人认为,培养一个习惯至少需要21天。而我们的研究表明,不同的习惯需要不同的时间,一般为30至40天。结论:时间越长、习惯越牢。
  我总结习惯培养的基本方法是:“培养好习惯,用加法;改正坏习惯,用减法”;简称“加减法”。想培养好习惯,就让好行为不断重复,重复越多、习惯越牢;改正坏习惯,就逐步减少其坏行为……你不可以指望孩子有了坏习惯,能够一刀斩断;因为这是不符合客观规律的。研究甚至表明,你越禁止越激起其反叛,比如你越不让他看电视他就越要看。这时你不能采取关电视等“硬”方法,而应采取“递减”的方法,逐渐减少其每天看电视的时间:比如原来一天看3小时,现在每天看2.5小时,然后是每天2小时、1小时……儿童教育就是
“三分教、七分等”,只能慢慢来,等着他慢慢成长。
  但习惯的培养决不单纯是行为训练,它是一个人人格的培养。一定要在尊重儿童的主体力量前提下进行:与之商量,让其愿意、认识到是对其自身有好处;培养训练好习惯不在尊重儿童的前提下进行,就有可能适得其反,因为“养成教育”是把“双刃剑”,如不符合客观规律,习惯的养成过程就有可能成为“奴役儿童的过程”,比如强迫训练其手背后,像驯狗一样是不行的。训练儿童,一定要作为教育培养人格,让他知道每个人都值得尊重。
  讲到人格问题,其实我们研究的核心,就是通过习惯的培养,促进健康人格的形成。简单地说,一切教育的核心,就是培养健康的人格。健康人格的形成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它要经过长期培育。在健康人格的培育中,一条基本的、有效的途径就是塑造形成各种人格的特质所需的相应行为,以形成稳定的行为方式,即养成相应的习惯。所以,良好行为习惯是健康人格形成的基础和外在标志,健康人格是良好习惯的升华和结晶。对儿童教育来说,应当从行为习惯培养开始,这才是最有效的方法。
  六、400所学校参与研究,德育不是知识,不应靠死硬死背和高谈阔论来获得高分

  孙宏艳告诉记者,我们之所以花费5年时间、投入大量的精力来完成“少年儿童行为习惯与人格的关系研究”,是出于这样的考虑:多年来,人们经常责备学校德育的失误,认为学校德育在辛辛苦苦地培养“语言的巨人、行动的矮子”。
  毫无疑问,中国的教育是很重视德育的,但是为什么却收效甚微呢?我想究其根本原因还是教育者们把德育当作了一门知识,未成年人们靠死记硬背和高谈阔论来获得高分数,而没有结合孩子们的心理发展状况和特点来采取行之有效的方法,没有把德育落在实处。比如,有的小学生在学校里被评为劳动标兵,回家却把运动鞋、臭袜子扔得到处都是,或者对妈妈不礼貌地喊“快给我洗校服,我明天还要参加区里组织的劳动标兵颁奖呢!”还有的孩子在环保竞赛中获得了第一名,但没有看着的时候用完自来水却不关水龙头。也有的孩子在自己家里干干净净,却把垃圾扔在楼道里,或者有的。孩子对自己家的宠物宠爱有加,对路上的乞丐却横眉冷对……之所以产生这些现象,主要还是因为德育的知行脱节。作为成年人,我们没有很好地了解他们的身心发展特点,远离他们的生活和感受,我们对孩子们说的话,常常是大话空话。这样,道德教育就变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自然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对于未成年人来说,他们的道德发展往往包括知、情、意、行四个方面。道德认知、道德情感、道德意志、道德行为这四个方面是互相作用的。但是,如果孩子们年龄低一些,直接培养他们良好的道德行为,是更有效更便捷的方式。这是因为他们的认知水平还不够高,他们的意志也往往不能够控制他们的行为,他们的情感体验也未必深刻。因此,成年人只要多关注孩子们的行为,告诉他们要怎么做、不要怎么做,并使之逐渐形成习惯,那么良好的道德品质就会在日复一日的良好行为中形成,并坚固起来。所以我认为,培养良好道德品质要从细节开始。细节就是我们生活中的点滴行为。当这些行为慢慢成为一种自动化的行为时,就是我们常说的“习惯”。习惯与品德之间的关系也是相辅相成的。有了好的道德品质,自然会有良好的道德行为;反之,如果一个人具有了良好的道德习惯,那么他的道德品质也会稳定下来。所以,各种稳定的、良好的细节或行为,既是德育追求的目标,也是评价德育水平的重要标准。
  我们开始做这个课题以后,非常受全国各地学校的欢迎,目前全国已经有
22个省市共400多所学校参与了课题研究,很多学校都结合自己学校的具体情况选择了子课题,有的学校研究学习习惯,有的学校选择了做人习惯中的责任心作为研究重点,还有的学校把合作作为研究的突破口。通过科研来促进德育工作,他们也感到收获很大。比如,在广东共有近60所学校参与了我们的课题研究,通过研究他们感到不仅对德育工作有很大促进,对教学工作也有很大影响。一些学校由区重点变成了市重点,还有的学校进入到省里。这个课题为什么会受到学校欢迎呢?我想关键是因为我们把它定位在应用基础研究,是为了帮助学校解决以往“德育没有抓住关键,缺少针对性、实效性”的问题。
  附录:中国城市少年儿童生活习惯调查(部分)
  23%的少年儿童不是每天吃早餐
漏餐的现象比较突出,尤其是早餐易被忽视和遗漏。每天都吃早餐的生和中学生的比例分别为80.4%和70.3%。
  仅有37.5%的中小学生“从来不吃”保健品
盲目食用保健品的现象较为严重,明确表示“从来不吃”保健品(包括营养品、补品等)的中小学生仅有37.5%;在表示吃过的学生中,同意“学生服用保健品(或补品)对学习有好处”的高达84.4%。
  城市少年儿童普遍进餐过快
85.5%的少年儿童在15分钟以内能够吃完早餐;72.5%的少年儿童吃午餐所用的时间不超过20分钟。将近一半的少年儿童在20分钟内吃完晚饭。
  超过一半的孩子吃饭时挨过父母批评 一周之内,能够每天都跟孩子一起吃晚饭的母亲仅占64.8%,父亲仅占
45.6%,有10.8%的母亲、15.8%的父亲一周跟孩子一起吃晚饭的次数少于4次在餐桌上,有超过一半的孩子挨过父母的批评,而从未在吃饭时挨过批评的小学生仅有43.2%,中学生仅占29.2%。
  66.6%的小学生、77.1%的中学生睡眠时间不达标
我国建国后颁布的几个有关学生健康和卫生的工作条例中,都明确规定学生每天睡眠时间应保证:小学生10小时,中学生9小时。本次调查发现,小学生中每天能够睡足10小时及以上的为33.4%,初中生中每天能够睡足9小时及以上的共22.9%。睡眠严重不足的原因,绝大多数与学习有关:说“作业太多”的达到49.5%,排在首位。
  23.5的中小学生晚上难以入睡
23.5的中小学生晚上难以入睡,64.8%的中小学生早晨不是自然醒来,而是被人叫醒或被闹钟叫醒,还有2.1%的中小学生需要借助药物或者保健品帮助睡眠。“你平时有身体疲乏的感觉吗?9.9%的小学生“经常有”,25.1%“有时有”,13.1%的初中生“经常有”45.9%“有时有”。
  11.3%的父母认为“为了学习,孩子少睡点儿没关系”  仅有52.9%的小母认为孩子每天应该睡足10个小时,
68.2%的中学生父母认为孩子每天应该睡足9小时;有23.1%的成年人选择了“8小时”和“7小时及以下”。“为了学习,孩子少睡点儿觉没关系”这一观点,有11.3%的父母表示同意。
  52.9%的孩子把家作为最经常的游戏场所
少年儿童最经常的游戏场所是在自己的家(52.9%),依次是所居住的小区或者公园(44.9%)以及学校
(40.2%),同学或朋友家(28.9%)与室内游乐场所(12.5%)。回答自己运动量不足的人中有19%的孩子和16.9的父母回答是因为没有合适的场所。
  孩子平均每天在校时间比父母工作时间长
孩子平均每天在校时间长达8.6个小时,有50%的学生在校时间超过了8小时,其中最长的12个小时。毕业班的学生(小学六年级)中则有
80%每天在校时间8小时以上。课余时间有40%的学生平日要参加与课堂教学有关的学习班,在周末则达到60%以上;平日参加各种特长培训班的有
27%,周末则有46%。90%以上的学生每天回家要写作业,复习、预习课上的学习内容。
  一半以上少年儿童感到运动量不足
平时中小学生每天体育运动时间平均为32.9分钟。“你觉得自己的运动量足够吗?”有50.8%的儿童回答“不足”。随着学习负担的加重年级越高,说自己运动量不足的比例越高。
  “不活动”的课间活动
课间休息时,“每节课间都出来”的有22.7%,“大部分课间出来”的32.2%,“有时出来”的29.4%,“很少出来”的12.4%,“从不出来”的2.4%。越是感到学习负担重的学生课间出来活动得越少。
  仅一半中小学生视力正常 视力正常的中小学生所占比重仅为总数的 54.4%,其中小学儿童的视力正常率为
62.6%,中学生则下降为38.0%。中小学生的视力下降快的原因之一就是不良的用眼卫生习惯。
  少年儿童的饮食卫生习习惯存在隐患
在路边摊贩那里买过现做现卖的羊肉串之类食品的孩子高达73.6%;有37.9%的少年儿童与他人一起吃饭时“从不”或“很少”使用公筷;在选择购买零食时,高达28.6%的小学生,31.7%的初中生不注意食品的卫生状况。
文/本报记者
张倩
录自《北京青年报》2005.1.31第B2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
发表于 2005-10-2 01:47:58 | 只看该作者
好文,谢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发表于 2005-10-21 12:39:48 | 只看该作者
儿童时期习惯决定人格,成人后人格决定习惯;好习惯终生受用 非常赞同,培养孩子的好习惯是每一个家长的责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发表于 2005-10-21 12:45:14 | 只看该作者
非常赞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05-10-31 00:15:36 | 只看该作者
大家都知道好习惯终生受用,但如何培养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2005-10-31 00:27:34 | 只看该作者
刚两岁的小孩, 前些日子用勺子吃饭,菜, 用筷子挑面条, 看了建筑工地的挖掘机后, 什么都用手抓, 请教: 这个习惯怎样改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
发表于 2005-11-11 17:52:33 | 只看该作者
非常赞同,现在就要培养孩子的好习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球球妈 该用户已被删除
8#
发表于 2006-5-9 19:43:33 |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
发表于 2006-5-17 17:05:12 | 只看该作者
可惜啊,我家蕾蕾就是一个没有好习惯的孩子,吃饭成了问题了,为吃饭不知道受过多少次打了,批评更不用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
发表于 2006-8-17 01:28:14 | 只看该作者
任重道远!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277|

小黑屋|手机版|新儿教资料网-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 闽ICP备19010693号-1|广告自助中心  

闽公网安备 35052502000123号

GMT+8, 2024-6-15 22:26 , Processed in 0.085452 second(s), 28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etjy.com!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