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儿童 教育 英语
楼主: 武大郎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今天,彻底地离开了“资本主义”

[复制链接]
11#
发表于 2005-9-22 22:10:47 | 只看该作者
hehe 有正义感的武大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2#
发表于 2005-9-22 22:56:18 | 只看该作者
[quote=1..,2005-09-22 20:06]
请问是转的还是楼主的亲身经历?
     我觉得有点不太相信,我在美国时有很多上海的朋友,没有一个象楼主说的那样,不知道是我没有注意还是楼主以偏概全了?

[/quote]
我从头到尾看了两遍,没看出楼主以偏概全啊,我们只能这么认为吧:就是那个上海美国人丢了全上海人的脸了。呵呵~~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3#
发表于 2005-9-22 22:59:41 | 只看该作者
[quote=dawnch,2005-09-22 21:53]
写文章的人是武大郎。
武大郎是“他”,而不是“她”。
您太不注意了,因此减分。不好意思!
[/quote]
分对我来说无所谓,减分也没有必要不好意思,不过我怀疑文章的真实性,如果是一字没有错全是真的,我为文中的女人感到悲哀,也为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感到悲哀,尽管我以前对上海人也有过类似的看法,但是我在美国的一段时间有很多的上海人给我的印象是务实和谦和的,我不知道文中的上海人是否出生在中国国内,但是总的来说我并不会因为是版主发的而不表达我的看法,如果有什么不妥,开罪了各位不好意思了,仅仅表达一下自己的看法而已,呵呵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
发表于 2005-9-22 23:38:08 | 只看该作者
一个上海人不能代表所有的上海人,也不能代表中国人。我其实挺欣赏上海人个性中务实细致有情趣的那一面。我也没见过成天资本主义挂在嘴上的人。如果版主没有艺术夸张的话,这个代表优越感强得有点莫明其妙了。拿了版主的钱还是要给版主提意见,国籍和种族是2回事,估计这些孩子基本上的确都是外国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
发表于 2005-9-23 00:02:12 | 只看该作者
从自身做起吧,我们中国人,学武的讲究个武德。
而今天的舞蹈教室外的家长,却少了这份舞德!
我想我的女儿不但学到漂亮的动作,更学到美丽的心灵!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6#
发表于 2005-9-23 00:06:33 | 只看该作者
你们是不是觉得楼主有打倒上海人的嫌疑呀?

这仅仅是一个遭遇,或者是一个故事。
这里面恰好有一个角色自称是上海人。
俺不明白你们为什么对上海人这个标签那么敏感。
如果把“上海”这个标签去掉,换成那个女人说:“我是XX人”,你们是否舒服了点?

无论这个故事真实与否,在现实生活中都会找到那个女人的原型。
如果是真实,我觉得楼主的运气好,能遇到一个如此典型的生活原形。
如果是虚构,在说故事,那么,在故事里构造一个带有戏剧色彩的人物,是艺术创作的一种手法。
但是,贴子里让大家看到、感受、思考的,应该与上海人无关,与故事的真实与否无关,而是与中国人有关。

我看这个贴子的感受,并没有在意“上海”这个标签。因为我似乎能理解那个女人的一点小心理。
如果我问一个湖南人是湖南哪里的,他多数会说是长沙的。
如果我问一个广东人是广东哪里的,他多数会说是广州的。
其实他们的家乡所处的方位可能与长沙、与广州的关系并不大。
那女人的心理大致与此类同。

也许是大家太厌恶贴子中那个女人的,觉得有损上海人,或是湖南人、广州、江西、四川。。。。。。。。。。。。。。
总之就是觉得有损炎黄子孙的形象的话,这个贴子的用意,也大致是这样了吧?此帖由 dawnch 在 2005-09-23 00:08 进行编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
发表于 2005-9-23 00:25:20 | 只看该作者
[quote=rainflower,2005-09-22 23:38]

拿了版主的钱还是要给版主提意见,国籍和种族是2回事,估计这些孩子基本上的确都是外国人。
[/quote]


国籍和种族是两回事。
国籍是法律,种族是自然。

国籍和社会制度也是两回事。
国籍是法律,社会制度是政治。

种族与社会制度也是两回事。
。。。。。。

这个故事里根本就没有这些问题。
而有人却处处拿“资本主义”“社会主义”说事,这就是那个角色的荒唐。
这也是故事的出彩之处。
而这个彩还让楼主给碰到了,说幸运不大恰当,算是奇遇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8#
发表于 2005-9-23 01:12:11 | 只看该作者
[quote=dawnch,2005-09-23 00:06]
你们是不是觉得楼主有打倒上海人的嫌疑呀?
这仅仅是一个遭遇,或者是一个故事。
这里面恰好有一个角色自称是上海人。
俺不明白你们为什么对上海人这个标签那么敏感。
如果把“上海”这个标签去掉,换成那个女人说:“我是XX人”,你们是否舒服了点?
无论这个故事真实与否,在现实生活中都会找到那个女人的原型。
如果是真实,我觉得楼主的运气好,能遇到一个如此典型的生活原形。
如果是虚构,在说故事,那么,在故事里构造一个带有戏剧色彩的人物,是艺术创作的一种手法。
但是,贴子里让大家看到、感受、思考的,应该与上海人无关,与故事的真实与否无关,而是与中国人有关。
我看这个贴子的感受,并没有在意“上海”这个标签。因为我似乎能理解那个女人的一点小心理。
如果我问一个湖南人是湖南哪里的,他多数会说是长沙的。
如果我问一个广东人是广东哪里的,他多数会说是广州的。
其实他们的家乡所处的方位可能与长沙、与广州的关系并不大。
那女人的心理大致与此类同。
也许是大家太厌恶贴子中那个女人的,觉得有损上海人,或是湖南人、广州、江西、四川。。。。。。。。。。。。。。
总之就是觉得有损炎黄子孙的形象的话,这个贴子的用意,也大致是这样了吧?
[/quote]

      是故事还是新闻可能对你来说也许不是特别的重要,但是如果是故事我不清楚是什么样的原因让作者写出这样一个故事,另外建议今后写这样的故事还是不要写明该女产地的好,省得引起人民内部矛盾,呵呵,
      如果是故事我个人感觉文章只是表达了作者的一种感情罢了,即使有真实性存在里面多多少少使用了夸张的成分,而且如果是拿某些地域和某些不应夸张的词汇做文章让人不太舒服罢了.

要知道"资本主义"是一个很长时间没有人提的词汇了,为什么?大家心知肚明此帖由 1.. 在 2005-09-23 01:16 进行编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9#
发表于 2005-9-23 01:17:47 | 只看该作者
[quote=1..,2005-09-23 01:12]是故事还是新闻可能对你来说也许不是特别的重要,但是如果是故事我不清楚是什么样的原因让作者写出这样一个故事,另外建议今后写这样的故事还是不要写明该女产地的好,省得引起人民内部矛盾,呵呵,
      如果是故事我个人感觉文章只是表达了作者的一种感情罢了,即使有真实性存在里面多多少少使用了夸张的成分,而且如果是拿某些地域和某些不应夸张的词汇做文章让人不太舒服罢了.要知道"资本主义"是一个很长时间没有人提的词汇了,为什么?大家心知肚明[/quote]


说你没注意嘛。
看看贴子标题下面:教师手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0#
发表于 2005-9-23 01:23:15 | 只看该作者
你的意思是这个是真实的了,我保留我的看法。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386|

小黑屋|手机版|新儿教资料网-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 闽ICP备19010693号-1|广告自助中心  

闽公网安备 35052502000123号

GMT+8, 2025-5-6 03:57 , Processed in 0.112120 second(s), 27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etjy.com!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