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儿童 教育 英语
查看: 4257|回复: 9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开发理财潜能 宝宝更聪明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5-9-19 22:03:4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不要羡慕当今的亿万富翁,不要只计划着给宝宝积攒百万财富,从小开发宝宝的理财能力,就是为他一生做的最好打算。因为,有理财观念的人,会把握“付出与收获”之间的关系,获得事业的成功,会让自己的生活过得体面,却不会因为金钱而迷失人生方向。   0-3岁  1.激发热望  A.玩具  选择色彩鲜艳、形象可爱的玩具,跟宝宝一起玩。把玩具出其意料地呈现在宝宝面前,让他产生欣喜不已的感受。任由宝宝拿取、抓握玩具,鼓励他充分挖掘玩具的可爱用途。  要点:让宝宝产生强烈的占有欲,并在了解用途中发现玩具的价值(有趣、愉悦情绪等)。  B.食物  准备各种小块食品,如水果、糕点等,颜色要清新可人,让宝宝品尝微甜、微咸等各种品味,不要一次尝试过多,给宝宝留下回味。  要点:让宝宝产生食欲,并在品尝过程中,了解食品解渴、点饥、愉悦情绪等功能。  C.用品  准备色彩、面料、长短、大小各异的袜子,给宝宝观看、捏拿,并跟你互相做套袜子游戏。  要点:让宝宝在比较中了解袜子不同的用途,在游戏中懂得袜子的价值(漂亮、保暖等)。  2.理性分类  分类是理财的一个重要因素。用积木可以做多种分类。  A.颜色分类  你拿出一块红色积木,让宝宝挑出同色积木。然后可以改为找出绿色、黄色等色彩的积木。  要点:让宝宝注意色彩,而忽略形状、大小等因素。  B.形状分类  你拿出一块圆形积木,让宝宝挑出同形积木。然后可以改为找出三角形、长方形等形状的积木。  要点:让宝宝注意形状,而忽略色彩、大小等因素。  C.大小分类  你拿出一块大积木,让宝宝挑出同体积积木。然后可以改为找出中、小体积的积木。  要点:让宝宝注意大小,而忽略形状、色彩等因素。  D.两重分类  你拿出一块红色圆形积木,让宝宝挑出同色、同形积木。然后可以改为找出红色三角形、红色长方形、绿色圆形、绿色三角形等色形的积木。  要点:让宝宝注意色彩、形状的双重因素。  E.三重分类  你拿出一块红色圆形大积木,让宝宝挑出同色、同形、同体积积木。然后可以改为找出红色圆形小积木、红色三角形大积木、红色三角形小积木等色形体积木。  要点:让宝宝注意色彩、形状、体积三重因素。  3.物物交换  挑几件有趣的玩具,一一递给宝宝。当他手里已经握有玩具后,拿出更新奇的玩具,要求他将手里的玩具跟你的玩具进行交换。这个游戏在婴儿期就可以开始。  要点:让宝宝产生“取舍”观念,建立物物交换意识。  4-6岁  1. 购物  A.超市购物  带宝宝去超市。  去之前,先跟他商议需要购买什么,一一列入购物单。可以用简单的图画表示物品,让宝宝能“看懂”。并约定,除此之外不买其他物品。购物中,每挑选一件商品,让宝宝在购物单上做一个“已购”记号。  让宝宝参与挑选物品,告诉他关于物品质量、保质期等简单知识。在水杯货架前,让宝宝观察、触摸透明玻璃水杯与透明有机玻璃水杯,感受外观类似却质地不同的物品,告诉他不同质地的不同价格。  让宝宝参与付款全过程,告诉宝宝一共花了多少钱。  要点:让宝宝了解“价值”,感受货币、物品交换,了解货币的作用,同时知道对物品的占有欲必须有一定的约束。  B.购物游戏  跟宝宝一起做购物游戏。用玩具、卡片、水果等当“货物”,一一标出“价格”。用废磁卡当“信用卡”,塑料圆片、纸片等当“现金”。无论“价格”还是“现金”,数字尽量简单,而且以“现金”和“价格”吻合为好,方便宝宝接受。比如,苹果标价2元一个,“现金”中就有2元的硬币或纸币。  先由你当售货员,宝宝当顾客。让宝宝自由挑选“货物”,你唱出“价钱”,收取“现金”,或模拟划磁卡“收费”。然后让宝宝当售货员。  要点:“买卖”中强调用“货币”换取“物品”,让宝宝进一步了解货币的作用。  2. 认识货币  A.人民币  收集现行流通的所有人民币纸币、硬币。  让宝宝寻找上面的国徽和“中国人民银行”的字样,告诉他这是我们国家货币的主要标志。  让宝宝观察不同票面上的图案,告诉他图案的意思。  取一张有水印的纸币,让宝宝迎光观察纸币上的“奥秘”,告诉他水印的作用。然后换一张纸币,让宝宝自己寻找。  将人民币纸币、硬币,分别按照面额大小排列,让宝宝识别数字面额。  让宝宝比较一下,一张100元等于多少张50元。如果他还缺乏数学概念,可以直接把一张100元和两张50元放在一起比较;还可以用10元与50元、10元和100元进行比较。  要点:了解我国的货币,建立币值概念。  B.外币  让宝宝观看书本或卡片上的各国货币,了解它们的名称。准备一本世界地图,或是介绍世界各地风俗的图书,把各国货币与该地联系起来。  要点:让宝宝知道货币的多样性,对货币、物品交换有一个大观念。  3. 进进出出  A. 钱的流入  给宝宝讲讲你的工作,有可能的话,让他到你工作的现场感受一下,让他体会你工作的欢乐和辛苦。让宝宝观看你的工资清单、稿酬单等票据。  要点:让宝宝了解劳动与金钱的关系。  B. 钱的流出  除了宝宝容易直观的购物外,在收到各种付费单子时,不妨也让宝宝观看一下,给他说明单子付费的内容。比如,收到电费单后,告诉他,电灯、电视、空调、冰箱、微波炉等靠电力运转,一旦运转就要为所消耗的电力而付出电费。为了让他对看不见的“电力”有观念,可以找一本关于发电过程的图文并茂的科普图书,跟他一起读一读。  要点:让宝宝了解家庭的理财内容,对整个家庭的理财有个全局观,使他有初步的家庭责任感。  C. 打工  让宝宝学做小家务,比如,擦小桌子、小椅子,跟你一块儿准备开饭等等。做完了,给予真诚的夸奖,或者奖励一些好吃的、好玩的,也不妨给一个小硬币。  要点:让宝宝建立劳动观念,体会劳动的精神快乐。  D.取款机与存款机  带宝宝去自助银行,观察取款与存款的过程。让他亲自尝试从取款机中取出钱币、把钱币送入存款机。告诉他密码不能外泄。  给宝宝一个储蓄罐,告诉他,这就是他的“存款机”。可以定期给他一点小硬币,或者让他通过劳动“赚取”一些小硬币。让他把硬币投入储蓄罐,征询他存款后想购买什么东西,跟他约定一个“存款”总数或“存款”日期。  要点:给宝宝建立自我理财的意识。编辑:魏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
 楼主| 发表于 2005-9-19 22:16:19 | 只看该作者
7至15岁孩子理财培养计划 2005-06-01 10:20更新 来源:转载文章 第1页/共2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   孩子太喜欢钱,就会钻在钱眼里,被人称为“小财迷”;太不把钱当一回事,长大就会成为败家子。所以,如何让孩子从小就养成正确的理财观念,学会用钱的同时又不被金钱所束缚,对家长来说是一门教育孩子的学问,对孩子来说,这是理财的启蒙教育。所以,今年“六一”,我们不妨给孩子引入理财概念。  因为国情的不同,一家只有一个宝贝疙瘩,所以中国儿童的“钱”观念和美国有很大的不同,比如:中国孩子在四五岁时就能做 今日焦点: · 央行有关部门正在请示拟对两证券公司提供再... · 贸易纠纷不可避免 中美摩擦逼近我国核心利... · 五金刚表现抢眼继续引领反弹 场内资金分歧... 广告· 最新最热的MP3 · 超级外挂大集合 · 春意性浓 歌声撩人 · 最流行的网络音乐 到美国孩子11岁的事——发现广告中的事实,并准确无误地告诉家长“去买”;而美国孩子在12岁、13岁学会的东西——熟悉银行的业务以及金融投资等技能,中国宝宝要到20岁左右才开始去学习。所以在如此的大环境下,培养孩子的理财观念还得按照国情一步步来。  七岁培训计划:定期储蓄vs每月零用钱  小朋友虽然不会赚钱,但是如果把每年的压岁钱、零用钱等,全部加起来也是一笔不小的财富。家长除了帮孩子用这些钱规划投资商品外,也应该告诉他们这些钱该如何储蓄或花费。例如约定每个月的第一天、或是每周发一次零用钱,告诉孩子在下次发零用钱之前,不可以再要。刚开始时,可以约定七天为一周期,习惯之后,再逐渐把时间拉长为两星期等;而随着孩子的年龄增长,间隔也应越大。这样的方式可以让小孩学习分配一次周期的花费,并且养成习惯,训练孩子用钱的能力。  当父母到  银行办理开户,或是到银行存钱时,也不妨把孩子带上,让他们慢慢学会开户、存款以及提款的流程,并且和孩子一起了解银行定期寄来的定期定额对账单等,这样孩子可以亲身感受复利的效果,也是激励孩子多储蓄的方法。  特别提醒:要从小告诉孩子---有出才有进,不要让孩子一味存钱,也不要让孩子一味花钱。  十岁培训计划:记账VS花钱  家长总是一味责怪孩子:怎么用了这么多钱?如果换一种说法:怎么这么没有计划地花钱?就好多了。  刚开始时,父母可以帮助孩子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楼主| 发表于 2005-9-19 22:16:40 | 只看该作者
7至15岁孩子理财培养计划 2005-06-01 10:20更新 来源:转载文章 第2页/共2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 领到零用钱时,就先把未来一个周期所需要的花费记录下来,额外的支出也要随后一一记录,养成孩子记账的习惯。几个月后,家长不但可依这份资金流量表,看看孩子的消费倾向,了解他对金钱的价值与感受,万一发现偏差,也可以适时纠正,或是作为奖励孩子节俭的依据。如果要刻意培养男孩子记账习惯的话,要教他在记账时有所取舍,抓住大头,小东西可以稍微忽略不计。如果是女孩子,在记账的技巧上可以严格一点,这样就培养出一个精明的 今日焦点: · 央行有关部门正在请示拟对两证券公司提供再... · 贸易纠纷不可避免 中美摩擦逼近我国核心利... · 五金刚表现抢眼继续引领反弹 场内资金分歧... 广告· 最新最热的MP3 · 超级外挂大集合 · 春意性浓 歌声撩人 · 最流行的网络音乐 家庭主妇来了。  特别提醒:记账不仅可以帮助孩子培养良好的  理财意识和习惯,也很容易让他们理解花钱容易挣钱难。  十二岁培训计划:家长买VS自己买  在不同阶段,孩子总有不同的消费需求:如小时候买脚踏车、玩具,小学时买电脑游戏,初高中时让父母添置MP3、手提电脑,或者到大学时让家长买摩托车等。添置东西不是不可以,但是要让孩子觉得有一种区别:让家长买的东西用起来就感觉欠了父母一份人情似的,但通过自己的零用钱积攒下来的方式自己买的东西就很顺。  从小家长就可以帮助他从每个月的零用钱规划出时间表,估计大约花多少时间可以达到梦想,建立孩子的  理财目标及投资观念。很贵重的东西仅仅凭借孩子自己的力量是很难一下就可以搞定的,这时候你可以适时地告诉他:妈妈可以帮你忙,还是算你自己买的,借钱给你算利息好不好?该给孩子买的东西还是要破费的。  特别提醒:让孩子懂得有借有还非常重要。但是千万不要把这一手段做得太过分,否则孩子长大以后就只认钱不认亲情了。  十五岁培训计划:要钱VS赚钱  就算孩子读大学了,家长还是不能断了他们的生活来源。这时候一个  理财概念就凸现出来:自己赚钱和要钱。  通常这个理财观念可以在孩子上初高中的时候,教给他们。比如,买一些内部价格的参考资料,告诉孩子是否有同学愿意购买,多余的差价就算孩子的。  朋友的一个孩子在朋友的帮助下,联系到一个卖鱿鱼干的生意,上家发出的价格是每公斤6元,下家接货的价格是7元,孩子打了几个电话就赚了1000元,除了买了一辆自行车外,在家长的启发下,他给那位长辈买了一条香烟。虽然是一件小事,但在孩子心目中就有这样一种理财意识:任何一种货品都存在差价的,有差价就有钱可赚。自己赚钱并不难。  特别提醒:这一理财方式是让孩子从赚钱的过程中了解人情世故,不要让孩子在踏入社会后被人说:什么也不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楼主| 发表于 2005-9-19 22:17:47 | 只看该作者
美家长8种方法培养孩子理财 2005-6-29 11:19:00  作者/  编辑/沙鸥   在市场经济和商品社会中,一个人的理财能力直接关系到他一生的事业成功和家庭幸福。所以,美国家长十分重视从小就培养孩子的理财能力。  一、教孩子认识各种货币的价值及其使用。  家长从小就注意让孩子识别各种货币,年龄小时,主要认识硬币,然后再认识数额大的纸币。  二、教孩子养成储蓄观念。  美国家长,特别是华裔家长,很重视培养孩子的储蓄观念,例如,有的小孩喜欢吃冰淇淋,如果买一杯要花50美分的话,家长就告诉他:“你想吃可以,但是今天只能给你25美分,等到明天再给你25美分时,你才能买来吃。”这就是孩子储蓄观念的萌发。又如,在一些节日或平时,家长或亲戚朋友也会给小孩一些零花钱,或者让孩子得到一些劳动报酬。家长则会帮孩子找到有利息的银行开一个存款账户,并教他知道如何利滚利的。  三、教孩子合理使用自己的积蓄。  家长除了供给孩子最基本的生活必需品之外,有些消费让孩子用自己的积蓄去开支。例如,孩子想买网球拍、自行车等或去旅游,指导他用全部或一部分储蓄。这样,孩子就体会到用自己的存款来买自己想要的东西的愉快和兴奋,而且也培养孩子学会有计划地管理金钱的能力。  四、在金钱的使用方面,教孩子乐于分享,体验捐献和助人的喜悦。  美国的慈善事业很发达,义工(相当于我国的青年志愿者)也很普遍。这些社会大环境都让孩子从小就体验到人与人之间应该相互帮助和分享。  五、学会精打细算,不乱花钱,不浪费钱财。  尽管美国一般家庭都比较富有,但他们的生活比较简朴,不论是在家里吃饭,还是请客都比较简单。一般情况下,家庭都要协助孩子拟定一个消费计划并正确执行。例如,孩子一时要用钱而借了别人的钱时,家长一定会催促孩子及时给他人还钱,让孩子养成良好习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楼主| 发表于 2005-9-19 22:18:18 | 只看该作者
六、教孩子学会通过正当手段去获得一些收入。



  美国人常将自己不需要了的东西拿出来拍卖。小孩自己用不着的玩具等也可以摆在家门口出售,以获得一点收入。但帮家中做些日常生活的事情并非都给钱,报酬是为了培养理财观念。



  七、有的家长也用金钱作为奖赏来养成孩子的良好行为。



  例如,有个家长,她的两个儿子总是相互指责批评,家长就决定给每个儿子20美元的硬币,放入钱罐子里。如果谁给对方批评指责,就在谁的钱罐子里取出25美分。如果一个月后,谁罐子里的钱还在,就归谁所有。这使得两个儿子之间的矛盾解决了,彼此变得友好亲热。这样从一个角度告诉孩子,奖励他人的良好行为也是一种理财方式,让他人和自己分享。



  八、家长十分注意用自己的理财观念和消费行为来影响孩子。



  因为他们知道,许多时候父母不必说什么就可以把花钱的决定、次序、信念及习惯等潜移默化地传授给孩子,所以家长处处都要以身作则。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楼主| 发表于 2005-9-19 22:19:29 | 只看该作者
<table width="100%" border="0"><tr><td class="bb" align="center">帮助打理压岁钱 注重培养孩子理财习惯</td></tr><tr><td></td></tr><tr><td height="6"></td></tr><tr><td align="center">2005-02-17 09:26:00  新华网</td></tr><tr><td height="6"></td></tr></table><table cellspacing="6" cellpadding="0" width="100%" border="0"><tr><td class="read" align="left"><table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0" align="left" border="0"><tr><td></td></tr><tr><td height="10"></td></tr><tr><td></td></tr></table>  &ldquo;恭喜发财,红包拿来&rdquo;。春节到了,孩子们又到了收获压岁钱的时候。如今,大多数家庭条件好了,过年封给孩子的压岁钱&ldquo;红包&rdquo;也越来越大。过个年孩子收上千元的压岁钱已属普通现象,个别孩子收上万元也已经不是新闻了。过去收的钱少,可以给孩子当零花钱,现在钱多了,如果再放手不管,不但会造成浪费,而且还会使孩子养成不良的花钱习惯。过完年,帮助孩子打理好压岁钱,并培养他们良好的理财习惯,是家长明智的选择。   调查之一 压岁钱该怎样管揣着   一笔或多或少的压岁钱,不少孩子的心中都在盘算如何实现自己的小计划了。有调查显示,有80%孩子的压岁钱超过1000元,有5%孩子的压岁钱超过5000元,一跃成为&ldquo;小富翁&rdquo;。而其中90%孩子表示会购买玩物,80%表示会用压岁钱请客,买食物,只有10%的孩子表示会把压岁钱存起来留着交学费。   &ldquo;我不希望孩子拿着这一大笔钱,每年我都精心给他挑选过年礼物,不给他钱,我觉得这样更有意义,但是架不住爷爷、奶奶、姥姥、姥爷和其他亲戚朋友给他钱,拿着这一大笔钱,我真怕他胡花乱花。&rdquo;对于每年儿子拿着压岁钱这笔&ldquo;巨款&rdquo;,张兰女士表示担忧。在短缺经济时代,做父母的从不担忧孩子的压岁钱问题,因为那时父母手中没有多少钱,&ldquo;大河无水小河干&rdquo;。但现在,人们确实富有了,压岁钱也随之增长。怎样科学、合理、妥善地打理孩子的压岁钱,这确确实实是摆在家长面前的一个现实课题。   在记者采访过程中,关于压岁钱的管理问题,家长们意见不一。家长胡军恒认为,压岁钱是把&ldquo;双刃剑&rdquo;,用好了对孩子有益,用不好对孩子有害。压岁钱怎么管、怎么用?有两种管理压岁钱的极端方式,一种是对压岁钱不管不问,任由孩子自由支配;另一种是压岁钱全部收归&ldquo;家有&rdquo;,孩子什么都落不下。前者容易导致孩子盲目消费、危害身心健康,后者容易使孩子认为家长对他不信任,伤孩子的自尊心。这两种方法都不可取。   而家长刘艺觉得大人有必要帮助孩子把压岁钱存起来,告诉他们不要乱花,要用在学习上。家长岳建国认为不能让一个少不更事的孩子兜里揣着几千上万元钱,要和孩子商量使用,帮助孩子制定合理的消费计划,培养他正确的理财观念。   调查之二 压岁钱的潜在理财市场   压岁钱对于单个家庭而言,似乎算不上一笔巨款,但千万个家庭所形成的&ldquo;压岁钱市场&rdquo;,则无疑是一块&ldquo;肥肉&rdquo;,不能不引来银行、保险公司等金融部门的目光。   据了解,一些金融机构均在春节期间,推出为孩子量身打造的特色金融产品。记者的一位朋友,就曾经不住某保险公司业务员的&ldquo;诱劝&rdquo;,专门为其儿子买了一份平安保险。不过,记者的这位朋友认为,用&ldquo;压岁钱&rdquo;买份保险,不仅能保小孩平安,而且还能额外领取利息,一举两得,何乐而不为呢?!正是针对这种心态,保险公司、银行这些金融机构纷纷瞄准了压岁钱市场。   对于压岁钱的潜在理财市场,中信实业银行石家庄分行的首席理财规划师吴俊明认为,很有潜力可挖。据吴俊明介绍,比较成功的案例,有香港恒生银行&ldquo;翱翔&rdquo;理财方案,就是专门针对孩子的。家长不希望孩子大手大脚花掉压岁钱,可以把这笔钱存入理财账户,家长和孩子共同管理,既能增值,还能培养孩子的理财意识。目前中信实业银行推出的&ldquo;望子成龙&rdquo;基金和&ldquo;龙凤理财宝&rdquo;都可以帮助家长和孩子共同管理压岁钱。其中&ldquo;龙凤理财宝&rdquo;是一个账户两张卡,孩子拿一张,家长拿一张,配合银行开通的手机短信通,孩子如果动用理财卡,两秒钟之内,家长的手机上就会得到信息,给了孩子一定的自主权,又十分便于家长的监督。   据工商银行石家庄市桥西支行营业室个人理财中心的客户经理张蕾介绍,工行推出的牡丹灵通卡加活期存折的组合,及半年或一年定期加自动转存的储蓄等等也可以用来管理压岁钱。另外,太平人寿保险公司的&ldquo;金彩人生&rdquo;黄金十年计划和新华人寿保险公司的&ldquo;红双喜&rdquo;两全保险也适合打理压岁钱。   理财新思路   如何更好地打理孩子们的压岁钱,理财专家也提出了一些相当不错的建议,家长们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借鉴参考。   注重培养孩子的理财观念   可以将压岁钱以孩子的名义存成银行定期储蓄,并让孩子懂得定期利率比活期高,同时教给孩子什么是年利率月利率等理财常识;如果一年后存款到期取得了利息,这时可引导孩子连本带利,加上来年的压岁钱继续像滚雪球一样存下去。这种引导和鼓励式的理财方式,能帮助孩子形成勤俭节约、积累财富的良好习惯,从而有益于孩子成人后的家庭理财。   选择增值快的理财方式   如果压岁钱数额较大,除了存成定期储蓄以外,还可以精打细算,选择增值快的理财方式,如享受利率优惠和免征利息所得税的教育储蓄。   从投资的稳妥性来说,用压岁钱购买国债是最合适不过的,同时,各银行去年陆续推出了人民币理财产品,用压岁钱购买人民币理财产品的收益也非常可观。此外,也可用压岁钱给孩子购买邮票、纪念币甚至字画等兼具艺术欣赏和收藏价值的物品,这样不但能培养孩子对人文艺术的良好兴趣,到孩子长大成人、因上大学用钱的时候,其变现的收益也会高于普通投资。   培养孩子正确的消费观   如果孩子已经上学,家长可以&ldquo;放权&rdquo;,将部分压岁钱交给他(她)自己打理,同时引导其制定简单的开销计划,建立消费小账本,明白货比三家等消费常识,鼓励其根据自己的需求添置学习用品或者用压岁钱交学费,让他(她)在主人翁的感受中培养良好的消费习惯,相对减轻家庭的经济负担。这样时间长了,您就会惊喜地发现孩子花钱大手大脚的毛病没有了,俨然一个会科学消费的&ldquo;小大人&rdquo;。另外,也可以教育孩子利用压岁钱给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等长辈购买节日礼物或生日礼物,花钱多少无所谓,关键是增加亲情,培养孩子的孝心。   案例一   潘雪,高中三年级学生,春节收到压岁钱6000元。另外,有往年累积压岁钱30000元,一直由她自己打理,一般是存一年定期,逐年转存。潘雪希望自己的新、旧压岁钱不断增值,这样等上大学的时候,就可以减轻父母的负担。   专家建议:逐年转存一年期定期存款收益率较低,如果潘雪有兴趣,可以将这些钱一分为二打理,一份购买半年期人民币理财产品,一份购买货币基金。这样,她半年投资的年收益率会在2.3%以上,既可增加收益,又可以在上大学的时候派上大用场。   案例二   王女士的女儿今年8岁,由于亲戚朋友家庭条件都比较优越,出手大方,王家每年都会收到很大一笔压岁钱。   王女士为了培养女儿不乱花钱的好习惯,也想为她将来考大学准备一笔资金,经过比较,选择了太平&ldquo;金彩人生&rdquo;黄金十年计划。王女士选择的核心计划(盈盛),每年交费3000元,到女儿18岁时,可以获得满期固定收益31950元和10年的累积红利(视公司经营状况而定)。   专家点评:&ldquo;金彩人生&rdquo;黄金十年计划提出用保险取代&ldquo;压岁钱&rdquo;的新送法,既消除了&ldquo;压岁钱&rdquo;的负面作用,也满足了家长对孩子保平安、盼成才的愿望,还能获得稳定的投资收益,可谓一举三得。如果王女士考虑到女儿的健康成长,可另为女儿办理2份安康重大疾病保险,每年需多交20元,即每年交3020元,则她女儿18岁前的10年间还可以享受如下健康保障:重大疾病保险金16272元(一经确诊就给付);身故保险金31950元+16272元+累积红利;大病医疗费用报销,累计最高16272元。王女士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其他险种进行搭配。   案例三   在某通信公司工作的周先生,到银行用给儿子的2000元压岁钱买了2份年交的&ldquo;红双喜两全保险(分红型)A款&rdquo;,送给六岁的儿子作为新年礼物。周先生说,前几年每到过年,自己就为送&ldquo;压岁钱&rdquo;的事犯愁:直接给钱,怕孩子乱花;不给吧,又不合适。现在好了,用这笔钱送给孩子一张&ldquo;教育储备金存折&rdquo;,既让他得到了保险保障,又为他储备了教育金,今后上大学就有了一定保障。   周先生购买的&ldquo;红双喜两全保险(分红型)A款&rdquo;是新华人寿保险公司和银行共同推出,专门为孩子设计。在银行柜台销售的分红保险,具有储蓄、保障、分红等多项功能。该保险按份购买,年交每份1000元,保险期限为10年、15年、20年、30年不等。   专家点评:旧历新年给孩子们派发&quot;压岁钱&quot;,是中国人历来的传统。如今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了,&ldquo;压岁钱&rdquo;的&ldquo;分量&rdquo;也越来越重,怎么处理这笔钱,使大人、孩子都满意,往往成为令家长们挠头的问题。中国&ldquo;入世&rdquo;后,社会对人才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孩子提供充足的教育金已成为家长的头等大事。据估计,10年后一个大学生四年间大约需要10万元左右的费用,而随着教育体制改革的迅速推进,这笔费用绝大部分将由个人来承担。因此,未雨绸缪,为孩子准备好足够的教育金是十分必要的。</td></tr></table>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
 楼主| 发表于 2005-9-19 22:21:30 | 只看该作者
在超市里教孩子学会理财  2005年04月20日 10:10 《孩子》  培养孩子理财观念是妈妈很重要的功课!妈妈主导很多的观念,总是不知不觉地影响孩子。妈妈煮的菜是咸是淡,会影响孩子的口味,妈妈的人生态度也是孩子以后的人生观,当然花钱的态度也会有很大的影响,只是你从来没有发现而已&mdash;&mdash;  儿子2岁时,只要走到马路上,手就会伸出来,起初,我没有太注意,后来还是老公发现了原因:&ldquo;你每次到马路上就招手坐的士,连孩子都学会了!&rdquo;  3岁左右,儿子会说话了,我常常带他出没各大百货公司,等到结账时,孩子总是会说一句笑话,逗得专柜小姐笑眯眯,这句笑话就是:&ldquo;妈妈,记得要刷卡,刷卡不用钱!&rdquo;刚开始,我也跟大家笑,觉得孩子天真得不得了,后来发现不对,如果他一直以为刷卡不用钱,那后果就不堪设想了。  我开始留心教孩子理财。超市是一个好地方。我会和儿子先提出采购清单,到了超市,儿子会先看本日的特价商品,看看有没有清单上的东西,接下来,我们才开始选购商品。  儿子在考试的时候,我们常常会跟他说:&ldquo;分数不重要,重要的是你都了解了。&rdquo;其实内心还是很在乎分数,只是现代妈妈都尽量隐藏起来,在超市买东西也是一样,很多妈妈都不会计较花多少钱,反正是买给孩子或是家里用,花再多也值得,但是内涵在于:&ldquo;孩子是否了解采购对于家庭的价值,其中不但包括金钱也包括爱。&rdquo;  让孩子了解超市采购有很多好处,首先他会知道享受是要付出代价的,他会更珍惜物资的享受和父母采购的用心,最重要的是,他慢慢要学会选择,选择便宜的买一堆还是贵的买少一点,这种消费习惯跟以后的理财规划都有很大的关联性。  我跟儿子常常在超市中讨论,例如罐头,儿子会先看有没有防腐剂、保存期限、制造日期,到现在他也一直是我的好帮手,尤其是帮我挑到日期较远的豆浆、鲜奶、鸡蛋更是一级棒,因为他已经发现一种逻辑:放在越后面的越新鲜!这种发现的态度也让我很珍惜。  有时候,我也会带纸笔去超市,算一算最便宜的跟最贵的差多少钱,本来想买后来决定下次买的有多少钱,一趟超市下来,我们知道花了多少钱,也知道&ldquo;省下&rdquo;了多少钱。  在日常生活中,我已经让儿子知道,生活开销,该怎么进行。先建立清单,避免大家都乱买,然后进行比价以及&ldquo;个人价值&rdquo;的挑选&mdash;&ldquo;个人价值&rdquo;很重要,一样是优酪乳,口味不同,品牌不同,价钱也会不同,每个人的价值观不同,选择也不一样。一切以价格考量并不是完全正确的。  有一次,老公带我们去吃号称全市最好吃的鱿鱼羹,儿子一看到价格,大喊:&ldquo;哇!太贵了!&rdquo;大啖美食的我和老公,一时之间,成了众人的焦点,很尴尬!后来的一个小时之内,老公还不高兴,觉得我把孩子教坏了,连15元都觉得贵,我的想法不是这样,因为孩子不喜欢鱿鱼羹,别说15元,就算5元他也觉得贵。  让孩子学会判断钱应该花在哪里,有个人的需求是很重要的,这样我们才能知道孩子的理财个性,我一直认为,理财有很大的性格因素,孩子要有理财观念,父母就要从小了解孩子花钱的个性。  带孩子花钱之后,接下来就要鼓励他储蓄。孩子每年都有压岁钱,让孩子自己保管压岁钱,不要由家长保管。  我记得儿子一年级的时候,对于压岁钱很有意见,常常会说&ldquo;舅舅比较爱我,因为他给我的红包比外婆多&rdquo;,很多父母听到之后,几乎都会以&ldquo;不要乱说&rdquo;一句话带过,不过,我不是这么解决的,我问他:&ldquo;你爱我吗?&rdquo;孩子当然拼命点头,我说:&ldquo;那把你的红包都给我吧,表示你超级爱我!&rdquo;他显得较犹豫,知道了一个道理,钱跟爱还是不能画上等号的!  对于压岁钱,我要求儿子自己计算总金额,一来训练他的数学能力,二来要他清楚地知道自己有多少钱,然后,他可以决定要留下多少钱买开学用品,因为我一年只为他买一次用品,橡皮擦不见了、书包带坏了、作业簿被同学弄破了,各种稀奇古怪的理由,我一概不接受,所以请儿子先在存款中提一笔&ldquo;紧急预备金&rdquo;,接下来的,就要全部进入他自己的户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
 楼主| 发表于 2005-9-19 22:23:19 | 只看该作者
<table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0" width="565" align="center" border="0"><tr><td><div align="center"><h1 align="center">挣钱会花钱 英国孩子理财忙 <!--function: title() parse end  0ms cost! --></h1></div></td></tr><tr valign="top"><td class="p14" valign="top" width="563"><hr /></td></tr><tr valign="top"><td class="p14" valign="top" width="563" height="25"><div align="center"><font color="#0000ff">http://www.enorth.com.cn  <font color="#0000ff"><!--function pub_date() parse begin-->2004-12-15 11:27 <!--function: pub_date() parse end  0ms cost! --></div></td></tr><tr valign="top"><td class="p14" valign="top" width="563"><!--function content() parse begin-->  对于家长而言,让孩子们懂得如何理财越早越好。现在,越来越多的英国孩子不仅拥有零花钱,而且可以通过各种形式&ldquo;挣钱&rdquo;。英国的银行也很配合,纷纷推出儿童储蓄账户,帮他们打理钱财。  你第一次给他们零花钱时,他们就开始对如何预算和控制现金流量略知一二了。如果你女儿这个星期六想将她的零花钱全部花在糖果上,那么她下星期二就不可能去看电影了;如果你儿子想买一个价格昂贵的玩具,也许他得为此存上几个星期得零花钱才能达到目的。通过自我节制,最终获得自己真正想要的东西,这对于孩子们来说一生都将受益匪浅。<!--advertisement code begin--><!-- --><table height="300"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0" width="360" align="center" border="0"><tr><td></td></tr></table><!--advertisement code end-->  在我大约六岁时,我很想买一件我看中的那辆与众不同的玩具车。这车要卖一先令,用当时(英国1972年前)的旧币制的话(可见这是很久很久以前的事了),这车值12便士。那时我每星期的零花钱是1便士。于是,为了买到那辆我心仪已久的玩具车,我苦苦地攒了12个星期的零花钱。3个月后,当我满怀激动地跟着老爸来到商场时,却发现车价涨了,要1先令2便士了(合14旧便士)。我当时真是痛不欲生,伤心欲绝。我生平第一次切肤之痛地感受到了&ldquo;通货膨胀&rdquo;的威力。但是我的老爸,不愿意看到他儿子悲伤而又愤怒,于是提出说可以贷款给我&mdash;&mdash;他可以向我预支我未来两个星期的零花钱。于是我欢天喜地地将玩具车抱回了家。老爸后来还网开一面,没有向我要利息。  我们知道,在孩子还小时,他们并不真正需要银行服务。他们的钱可以放在他们的小钱包、储钱罐子里,或者干脆由父母替他们看着。但是到了十一二岁时,他们渴望更多的独立,手头的钱也较以前多了起来。  英国孩子的收入和零花钱  根据世界50大金融机构之一的英国Halifax Building Society数据显示,在英国,孩子们每人的周平均零花钱有5.79英镑(目前1英镑值13.2元人民币)。另外,每6个孩子中就有1个通过打工来补贴他们的零用花销。男孩似乎比女孩更会同父母讨价还价,因此他们周平均零花钱为6.19英镑,而女孩约为5.38英镑。在不同的年龄段,7~10岁孩子周平均零花钱为2英镑,其中有五分之一达到5英镑,11~16岁孩子的周平均零花钱为大约5英镑,有些可以达到10英镑。例如,我的一个英国朋友有两个女儿,一个14岁,一个11岁。他告诉我:&ldquo;我们每周给她们每人3英镑的零花钱。除此之外,他们参加戏剧协会的费用另外给。每人每月还得给2.5英镑买杂志。时不时,我们还得为他们买些糖果和冰淇淋!&rdquo;  大约16%的英国青少年利用业余时间打零工,以补充他们的零用花销,打工收入每人周平均有25.41英镑,其中女孩达到29.50英镑,而男孩每人平均收入则只有21.83英镑。最常见的零工为送报纸,有24%的孩子打这样的工。另有17%的孩子则在商场、酒吧或餐馆打工。年龄小的孩子则通过在家里帮忙,替爸妈干活来挣零花钱,如打扫房间、照看弟弟妹妹、清理花园以及洗车等等。  由此可以看出,十多岁的孩子通过各种方式每周可以有30~35英镑的收入,一年就有1500~1800英镑可以花销或存起来。碰上过生日或是圣诞节,他们还可以从爷爷奶奶、外公外婆以及其他亲戚那里得到更多的&ldquo;压岁钱&rdquo;。加起来,这可是一笔不小的数目。因此我们做父母的需要帮助他们好好保管和使用这笔钱。  家庭和学校的理财教育  那么,有什么方法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财呢?父母当然可以给他们一些建议和意见,而这也应该是孩子们获得人生经验的主要途径。对于父母来说,告诉自己的孩子如何理财是他们能教给孩子的最重要的人生课程。通常,孩子看到的只是父母从钱包里掏钱,没了再到ATM机上取。他们并不真正知道钱是怎么来的。  但是,对父母来说,要告诉孩子如何理财并不是件轻松的事,甚至可以说是一个挑战。这是因为孩子早已经有了&ldquo;需求&rdquo;这一概念。而要让他们同时明白,需求要得到满足就得付出一定的&ldquo;成本&rdquo;,却并不容易。在孩子脑子里,钱不过是从父母钱包里来的,而你的钱包似乎是个无穷无尽的&ldquo;聚宝盆&rdquo;。  要让孩子们懂得&ldquo;成本&rdquo;的概念,最简单直接的方法就是让你的孩子意识到&ldquo;工作&rdquo;的重要性,向他们解释:要获得报酬,你就得工作。只有工作,你才有工资用于买吃的、穿的以及水、电等家用必需品。帮助孩子们理解这一点后,父母可以建议,如果他们能在自己的义务之外做一些额外的家务活,父母可以给他们开工资。双方协商一下,就工作报酬、完成的期限及质量达成一致。一旦孩子完成了工作,报酬就立即支付。相比较仅仅是父母给的钱来说,对于自己工作获得的钱,孩子要珍惜得多。  当然,家庭教育仅仅是一个方面。从学校方面来说,老师在讲授数学时,完全可以有意识地举些理财方面的例子。除此之外,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也可以提供帮助,替孩子开一个储蓄账户,通过它,孩子可以学到钱是怎样运作的,比如如何存钱及如何确定一个较好的复合利息等等。是否懂得钱的积累是需要时间的,对于成功理财至关重要。孩子小时候,存钱通常都是从小小的储钱罐开始,但是他们也可以到银行开个储蓄账户。父母到银行去时可以带上孩子,让他们看一看听一听,对于较复杂的东西,父母可以向孩子作些解释,比如为什么将钱放在银行呢?因为这样既安全,又有利息收入等等。  银行纷纷推出儿童储蓄账户  在英国,儿童储蓄账户正越来越流行。前述英国Halifax Building Society金融机构的数据显示,有三分之一的英国儿童将他们的零花钱和打工收入存入银行和像Halifax这样的储蓄借贷金融机构。大多数英国银行都为16岁以下的孩子开设特别账户。我的那个英国朋友说:&ldquo;我的两个女儿每人有两个账户,一个利息较高,所以钱大部分都放在里面;另外一个是储蓄存贷款机构(building society)的账户,她们可以随取随用&rdquo;。  例如,Halifax储蓄存贷款机构就为未成年人提供了两种账户服务:一种叫&ldquo;存立得&ldquo;(Save4It),专门针对7~16岁孩子,这种账户只要有1英镑就可以开设,孩子们可以为自己的账户取一个他们喜欢的名字,如&ldquo;莎拉的账户&rdquo;或&ldquo;我的第一辆自行车账户&rdquo;等等。如果孩子还不到七岁,账户可以以父母的名义为孩子设立,如果孩子大于七岁(包括七岁),账户则可以以孩子本人的名义设立。这种账户的利息高达4%。Halifax的另外一种账户是针对11~15孩子的,叫&ldquo;快款&rdquo;(Expresscash)。这一账号有计算机联网,户主有一个ATM卡和一个密码,可以在英国的几乎任何ATM上取款。  英国威斯敏斯特国家银行提供&ldquo;小小储蓄家&rdquo;的账户服务,针对7~15岁孩子。设立这种账户后,孩子可以得到一本小册子,告诉他们如何充分利用账户。另外银行还送给你一些不干胶纸和一大张&ldquo;存款走向图&rdquo;,这样孩子就可以密切关注他们存款的积累了。对于16岁以下的储户,银行还提供银行卡服务,包括ATM卡和借记卡等。  汇丰银行也有类似于&ldquo;小小储蓄家&ldquo;的服务。如果孩子处于7~10岁之间,父母同意后,他们可以以自已的名义在银行开立和持有账户,当然,父母可以向银行提出查询账户的要求。对于超过50英镑的取款,汇丰银行要求取款人先获得父母的同意。对于7岁以下的孩子,父母可以以自己的名义为孩子在汇丰银行开立账户。  通过以上不同方式,父母,学校以及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都可以为孩子们提供帮助。如果我们的孩子们从小就懂得如何理财,谁能说他们长大以后不会成为CFO或CEO呢?</td></tr></table>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
发表于 2008-1-11 15:53:49 | 只看该作者
好帖,现在是应该从小培养孩子的理财观,这点我们是应该向犹太人学习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
发表于 2008-1-12 09:47:14 | 只看该作者
好帖,咱们家的孩子也该灌输一下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689|

小黑屋|手机版|新儿教资料网-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 闽ICP备19010693号-1|广告自助中心  

闽公网安备 35052502000123号

GMT+8, 2025-5-13 00:49 , Processed in 0.086068 second(s), 28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etjy.com!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