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儿童 教育 英语
查看: 3204|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父母加油站] zt 几篇文章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5-9-10 18:11:3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爸爸是船(小小说)爸爸是船妈妈是帆&hellip;&hellip;(这是一首歌里的歌词)船离不了帆,帆也离不了船。一个完整的家庭也是如此!船沉了,剩下帆了,又会怎样呢?高壮是个挺坎坷的孩子。幼年时他爸爸就因见义勇为,帮助一个失主抓夺路狂奔的小偷时,被走投无路的小偷穷凶极恶地用匕首刺中了大动脉,失血过多不治撒手人寰了!歹徒也趁机逃之夭夭!高壮是与体弱多病的妈妈相依为命的!妈妈靠着一架旧缝纫机给人缝缝补补维持母子的生计。也就在这种窘迫清贫的家境中,高壮长大了并考入了一所技工学校!不知是营养不良还是怎么的,高壮的个子只有一米五0,妈妈很纳闷,儿子之所以起名高壮,是因为孩子他爸是个一米八0的大块头,按着&ldquo;有其父必有其子&rdquo;的想法,相信儿子将来必定长成高高壮壮的汉子,那料到好不容易长大了可这个子?好了,不扯了。高壮从技校毕业后,便加入了求职者的行列中。在人才市场招聘会上,身材矮小又瘦如薄饼的他,常常让涌动的人流淹没。挥汗如雨般抢到一张应聘表格,也只能红着脸低着头,尽量躲闪招聘者那挑剔得令人脊背凉嗖嗖的目光。而填写表格的手很胆怯地哆嗦着!高壮在技校里学的专业是水电工。按说这门技艺在房地产开发日益火热的时代,找个正儿八经的饭碗应该不成问题。但事与愿违。眼巴巴的闭门不出,一心一意在家里苦盼&ldquo;上岗&rdquo;通知,却怎么也等不来只言片语。遥遥无期的漫长等待中,再也没有勇气涉足门槛高高的&ldquo;招聘会&rdquo;。好在天无绝人之路。请看这满大街的格式招工广告。一张接一张的贴在电线杆啦、电话亭啦、工地的围墙啦等等。让人目不暇接,躲都躲不开。再定睛细看广告信息,无不措词诚恳,用工待遇优厚。惹得下岗好久的你,怦然心动遐想联篇。&ldquo;身高一米四八以上&rdquo;。这是某招聘水电工的广告词。高壮兴奋得两眼发亮,他决定理直气壮的前去应聘。好不容易在一家小巷子的拐角处的一个公厕旁,高壮才找到招聘单位的办事处。在不断有应聘者找上门来其间,高壮受到了热情的接待。在高高兴兴交上二百元报名费和&ldquo;一个月之后到单位上班&rdquo;的通知书后,高壮昂首唱着&ldquo;我是一只小小鸟&rdquo;飞翔在回家的路上。一个月之后,高壮去单位报到却被拒之门外。门卫告诉他,上当了!因为这家单位根本没有招工计划,是有人冒名招摇撞骗云云!高壮傻了眼。他又赶到原先交报名费的招聘处证实,却发现这仅是一间廉价的出租屋。且已经换了别的租户。高壮欲哭无泪,他双眼木然地对着电线杆上的一只跳来跳去的灰麻雀!而支在背后的自己那辆,一踩起来嘎吱作响的破脚踏车,蓦地被一窃贼偷去也浑然不觉&hellip;&hellip;高壮以后的谋生之路究竟如何我们不得而知,是否迫于生计坠入偏门之道我们更是不得而知!都说没妈的孩子象根草,那没爸的孩子象什么呢?孩子!当你还很小的时候,我花了很多时间,教你慢慢用汤勺,用筷子吃东西;教你系鞋带,扣扣子,溜滑梯;教你穿衣服,梳头发,擤鼻涕。这些和你在一起的点点滴滴,是多么的令我怀念不已,所以,当我想不起来,接不上话时,请给我一点时间,等我一下,让我再想想&middot;&middot;&middot;&middot;&middot;&middot;极可能最后连要说什么,我也一并忘记。<font color="#0000ff">孩子!你忘记我们练习了好几百回,才学会的第一首娃娃歌吗?是否还记得每天总要我绞尽脑汁,去回答不知道从哪里冒出来的&ldquo;为什么&rdquo;吗?所以,我常常重复又重复说着老掉牙的故事,哼着我孩提时代的儿歌时,体谅我,让我继续沉醉在这些回忆中吧!希望你,也能陪着我闲话家常吧!<font color="#800080">孩子!现在我时常忘了扣扣子,系鞋带,吃饭时,会弄脏衣服,梳头发时手还会不停地抖,请不要催促我,要对我多一点耐心和温柔,只要和你在一起,就会有很多地温暖涌上心头。<font color="#008000">孩子!如今,我地脚站也站不稳,走也走不动,所以,请你紧紧地握着我的手,陪着我,慢慢地,就像当年一样,我带着你一步一步地走&middot;&middot;&middot;&middot;&middot;&middot;他戴着黑布小帽,穿著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hellip;&hellip;这是朱自清的父亲的《背影》,每当读到这个地方的时候,我总是掩饰不住内心的沉重的共鸣,不是为作者的文笔感到叹服,而是为了那简单的叙述中朴素的父亲的背影而折服,使得我抑制不住的情感,体味着朱自清那晶莹的泪光中的背影,往事从此展开。那一年,因为要去求学,所以要很长久的离开家一段时间。尽管家里面很拮据,拮据的上学的费用只得跟亲戚邻居借钱,借钱并不可怕,因为父亲说只要你们兄弟姐妹几个争气,无论怎么说,以后一定会好起来的,现在日子苦一点也就任了。然而,那段时间正是家庭&ldquo;青黄不接&rdquo;的时候,大哥结婚父亲不想让人家看着太寒酸,一定要给大哥建一栋房子,所以,当时已经是四处举债了,哥在外面做了一点儿生意又没有挣到钱,我下面还有两个妹妹要上学,因为父亲跟我们村的教师关系还很不错,两个妹妹的学费已经欠了人家一两年之久了。那个时候父亲最大的愿望是我们几个都能够尽快的长大,好帮家里分忧解难,对于借钱的难处已经达到了&ldquo;白热化&rdquo;,那时候我们一家似乎都在想,要想跟谁家关系不好,只需要向他们借钱就可以达到了,很多亲戚邻居那时候都因为某种原因少去我们家或者不去了,父亲说,这就是世道。临走大那个早晨,父亲早早的把我叫了起来,重复着一个农村人经常说的&ldquo;早起三张,晚起三慌&rdquo;的道理,并千叮咛万嘱咐说,在学校一定要跟同学关系搞好,要经常叠被子洗衣服,别让人家笑话了,穿的不好不要紧,关键只要没有补丁就很体面就可以,饭即使不吃那么好也一定要吃饱,正长身体的时候可别累着了。我当时确实想,怎么罗嗦的有点像母亲了,不过,还是有点&ldquo;佩服&rdquo;父亲的耐性。车在公路上停着,我和父亲即将走到公路上,父亲从兜里掏出一打自钱,看起来很多,实质上都是一些一块两块十块的,总共也就百十块钱的样子,但是,在手里拿着总感觉很多很多。父亲说:&ldquo;这是咱家因为靠近学校卖了一些东西换来的,虽然不多也能够你在学校花一段时间的,希望你能够节俭点,反正也不多,到时候花完了再让你哥他在外面给你邮寄点,你自己在学校看有什么合适的兼职工作能够在不耽误学习的情况下还是可以做点的,主要看你的了,要是时间不够的话也不用那么忙的,我和你娘身体都还很好,总是能够养活自己的同时弄一些钱给你的,记着到地方给家中来个电话啊&hellip;&hellip;&rdquo;说话的期间父亲就把钱往我兜里面塞,我硬是不想拿,因为是刚过完春节没多少天,正赶上农村喜事多的时候,肯定父亲还有不少应酬,这么一点钱还不一定够的,如果我再拿走今后还要跟人家借,那就难了的,况且钱也不多,即使我带走也解决不了我多少问题,自己在学校也能够赚一点钱支撑一段时间的,加上大哥再给我一部分钱足以够生活费了,再劳顿家中这一点,岂不更雪上加霜。正当我执意不拿这个钱的时候,父亲本就很坚强的眼中露出了难言的泪,尽管没有流出来,但是,我看的出那种痛苦。父亲哽咽地说,&ldquo;孩子,你要是不拿这个钱以后我就不认你,我给你的钱你还要拒绝啊&hellip;&hellip;&rdquo;(写到这个地方,我感觉自己真没出息,喉咙有点发硬)听父亲这么说,我感觉到事态的严重了似的,忙接过钱,父亲的手有点发烫,尽管是一个冬天的早晨。望着父亲远去的背影,走的虽然有点沉重的无奈但是仍然充满着自信,身躯尽管并不魁伟但是并不瘦弱,每当读到朱自清的《背影》中谈的背影的时候,我不仅是想到自己父亲的背影,同时也想到自己的言辞上的说法是不是在无形中触动了父亲的自尊而让父亲感到难堪,为自己的愚钝自责不已,更为自己的无知感到辛酸的汗颜。父爱无言父亲七十多岁了,除了九零年因车祸受到惊下、睡眠略有不好外,身体很好,没有器官上的毛病,整天乐呵呵的。每次回家,看到父亲的身体好,情绪好,做儿子的总是很高兴。&ldquo;父母在,不远游&rdquo;,现在做不到了,但现代化的通讯工具,空间的距离早已不会割断亲情的沟通。经常打电话回家,听到父亲爽朗的笑声,也是安慰。二十八岁以前,我一直在父亲的影响和具体指导下走自己的每一步人生路。那时,自己遇到的每一件事,都要向父亲汇报和听取解决问题的办法。在我小学三年级的时候,父亲就常和我讲,要好好学习,考大学。那时,考大学对我是一个遥远的、模糊的概念。周围的邻居多是工人家庭,很少听说谁家有大学生。再者,知识分子是&ldquo;臭老九&rdquo;的影响还没有清算。考大学干什么?自己并不清楚。但我从小就是一个听话的好孩子,父亲的话就是我行动的方向。父亲常给我讲古人刻苦读书的故事:&ldquo;头悬梁、锥剌骨&rdquo;、&ldquo;凿壁偷光&rdquo;的故事都曾对我有深深的影响,虽然当时不很懂故事的含义。但我知道,好好读书是一件好事,是一个好孩子应该做的。父亲很注意和我们老师的沟通,关心我的学习情况。当时,教师的地位还很低,很少有人会表现出对教师的尊重。加之班主任老师的爱人和父亲是同事,老帅对我的学习还是很关心的,要求也比较高。初中快毕业是,我发现考试的排行榜上少了一个人:那个女生在我们年级的排名中,总是高居榜首。怎么会排到后边了?她一直是我学习上追赶的目标。我一直在排名榜上找下去,也没有找到。一打听,才知道她去市里的中学学习了,准备考重点高中。这个时候我才知道有重点高中,在那上学考大学容易。回家和父亲说了这事,父亲很赞许我的想法:&ldquo;有出息&rdquo;。出外上学也经历了很多的周折,都在父亲的协调下顺利解决了。高中的三年,父亲经常去看我,家里离学校四十多里路。最后一个学期,父亲每周都去学校一次,给我送吃的,因为学校伙食不好。每次学校放假一回到家,父亲就宣布:&ldquo;按过年的标准改善伙食&rdquo;,都是为了我的学习,增加营养。父亲也曾在家里宣布:&ldquo;学生在家里什么活也不用做&rdquo;。有家里人问:&ldquo;油瓶子倒了都不扶吗?&rdquo;父亲很肯定地回答:&ldquo;不用扶,看都不看&rdquo;,并作为一条纪律在家里实行。父亲在我的身上承载了太多的希望。早年,因为爷爷身体不好,父亲自己也恋家,上大学后没有完成学业就中途退学了。父亲一直引为憾事并用来警醒子女。父亲读过私塾,有很好的古文功底,有时间时,常给我讲些古文,对培养我古文学习的兴趣有很大的影响。父亲常说:&ldquo;大学毕业后,国家把楼都给盖好了。&rdquo;父亲的说法,在当时,觉得是一件很理想主义的事,但工作了这么多年,自己得到的一切,不都应验了父亲当初的预言吗?父亲的生活态度是乐观的、积极的、执着的。解放之初,家里被定为&ldquo;富农&rdquo;成份,父亲学习政策后认定属于成份&ldquo;高划&rdquo;,经过很多次的反复核对,终于恢复了&ldquo;中农&rdquo;成份。父亲说:必须还事情一个本来面目,是什么就是什么。父亲是努力的:在刚恢复职称时,需要考外语。父亲学习的是俄语,扔下很多年,重新捡起来并没有让父亲感到困难:&ldquo;我上学时就是俄语课代表,这么多年还是没有忘&rdquo;。父亲很自豪。父亲的性格在我身上有太多的烙印。九零年父亲受车祸的惊吓后,有六年身体不好。曾有一次,我陪父亲看病,我一直迷信大医院的专家,可父亲却不信。我&ldquo;强迫&rdquo;父亲吃下&ldquo;专家&rdquo;开的药,差点没造成严重后果。我非常后悔,以后做事就再也不敢想当然了,也常为那次的鲁莽行为而自责。父亲在生病后,就很少过问我的具体事。常说:&ldquo;孩子大了,事情可以自己决定了&rdquo;。在父亲的呵护、培养下,我终于可以独立走路了。因为爷爷曾因生活中农村,没有得到很好的治疗,父亲常觉得自己没有尽到做儿子的责任。那时父亲就希望我学习医学,但我没肯,我当时的想法&ldquo;整天和病人打交道&rdquo;不好,但现在想来,医生真是一个很好的职业。找对象,父亲希望我找一位教师,以便更好地教育下一代,这一点我做到了。老人的话,还是要认真听取的。父亲对整个家族的下一代、下二代、下三代曾有一个远景描绘:儿女这一代,居住在省城;孙子孙女这一代争取居住在京、津、沪,在大城市看病方便;再一下代争取有出国留学的。父亲的希望常是我生活中奋斗的目标:我想把父亲的愿望提前一代实现。过年时,和父亲提起这些事,父亲的心态早已经平和:在哪都一样,只要你们生活得好就行。我曾想把父母接到身边来住,这也是父亲早年的愿望。可现在和老人提起,老人却不愿意离开老家到城里生活。&ldquo;城里太闷,一个认识的人都没有,还是家这边好,都是老邻居,有人说话。&rdquo;也许人老了,想法都变了。但我还是希望在最近二年,父亲身体还好时,把父母接到身边,住一段时间。父爱无言,因为父爱早已经深深地浸溶进自己的生命中。爸爸的上衣口袋文/屈轶草我很小的时候就开始和外祖母一起在城里生活,那时爸爸和妈妈还在他们插队的农村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因为不常见面,爸爸妈妈都很想念我,特别是爸爸,每次见到我,都会把我高高地举过头顶,然后用他那满是胡子茬的下巴蹭我的脸,痒得我一边笑一边叫。我很喜欢在乡下的田野上奔跑玩耍,象匹野马似的不服管。妈妈常常追在后面叫&ldquo;慢点儿,慢点儿,当心摔交。&rdquo;爸爸则不一为然,笑呵呵地劝她:&ldquo;随她去吧,小孩子,都是要摔交的,越摔长得越结实。&rdquo;妈妈反驳说:&ldquo;那是谬论,摔坏了怎么办,不是你亲生的?&rdquo;爸爸还是呵呵笑,不搭腔,眼神却分明在鼓励我。爸爸每次从田地里回来,都会从他的上衣口袋里给我掏出来些好玩意:蓝色翅膀的蜻蜓,绿蚂蚱,一朵雏菊,抑或是一颗鸟蛋,一片五彩斑斓的羽毛&hellip;&hellip;那时,爸爸的上衣口袋总是让我期待不已,早早地站在门口迎接爸爸,然后急不可待地去翻爸爸的口袋。从里面掏出来的每件东西都会被我视若宝贝,不许别人随便碰。有一天妈妈在给爸爸洗衣服时,从上衣口袋里掉出来一只圆滚滚的金龟子,吓得妈妈尖声大叫。爸爸却不以为然地说:&ldquo;有什么好怕的?金光闪闪的多好看。那是我给女儿捉的,她喜欢。&rdquo;为了这件事,妈妈气得好几天不理爸爸,断言爸爸再这样下去会把我宠坏的。爸爸听了仍是呵呵地笑,不搭腔,继续用他的上衣口袋给我带回各种惊喜。刚上大学时,因为是第一次离开家,人生地不熟,心里难免寂寞和孤独。那时打长途电话远没有现在这么方便快捷,所以只能靠与父母的通信来寄托思乡之苦。开始时我几乎两三天就要给家里写一封信,而每次都是爸爸给我写回信。信里除了安慰的话语外,爸爸还常常给我讲一些典故、笑话什么的,使我每次展开信都会很开心,并小有收获。有时还会看着看着笑出声来,被同寝室的同学听到,先是诧异,后来就央求同看。大家都为我有这样一位善解人意的好爸爸而钦羡不已。就这样,我和同学们的关系相处得越来越融洽,学习生活也过得越来越开心,渐渐的,想家的苦闷心情消失了。但爸爸仍然会经常地给我写信,有时只是几个字:&ldquo;天凉了,注意加衣服,当心感冒。&rdquo;让我感觉分外温暖和快慰。有次爸爸借着出差的机会来学校看我。临走时,他从上衣口袋里拿出一支钢笔递给我,说:&ldquo;努力读书,你是爸爸的骄傲!&rdquo;我接过那支笔,见上面刻着&ldquo;奖给年度先进工作者&rdquo;几个字。我的眼睛湿润了,哽咽着说:&ldquo;爸爸,你也是我的骄傲!&rdquo;从此那支笔一直陪伴着我,看着它,我就会想起爸爸的话,心里就会充满自信和勇气。和老公恋爱一年多以后,开始谈婚论嫁时,出现了新问题。妈妈只有我一个女儿,当然希望我留在北方她的身边,而老公的事业却是在远隔千山万水的江南,总得有一方妥协才能成就我们的婚姻。妈妈的脸一直板着,态度很强硬。老公考虑再三后说:&ldquo;我辞职好了。大不了重新开始。&rdquo;他的话音刚落,爸爸呵呵笑了,拍拍他的肩膀说:&ldquo;有你这句话就够了。&rdquo;那一夜,爸爸和妈妈谈到很晚,第二天,妈妈肿着眼睛对我说:&ldquo;到了南方要学会适应,记着常给爸爸妈妈打电话。&rdquo;老公一听立刻激动地连声说&ldquo;谢谢妈妈&rdquo;。我则呆在一旁泣不成声。爸爸从上衣口袋里拿出一块手帕,递给我说:&ldquo;今后你也是有家有业的人了,怎么能象小孩子似的总是哭哭啼啼的呢?&rdquo;我接过手帕擦干眼泪,抬起头,发现爸爸的眼角也有泪光闪烁。我用那块手帕轻轻拭干爸爸的眼睛,说:&ldquo;爸爸,放心吧,你不是说我是你的骄傲吗?&rdquo;爸爸望着我微笑了,将那块浸透我们父女眼泪的手帕认真折起来,重又放进他的上衣口袋里。几年后,我的儿子出世了。爸爸特别疼爱这个迟来的外孙,三天两头打来电话问长问短。儿子会说话了。爸爸越发多了兴致,一有空就在电话里和外孙叽叽咕咕地聊个没完。去年夏天,我带着儿子回北方避暑,爸爸和妈妈都开心得不得了。爸爸还象当年举我那样,将我的儿子高高地举过头顶,逗得儿子又是笑又是叫。每天和外孙一起嬉戏玩耍,爸爸仿佛一下子年轻了,脸上洋溢着慈祥和幸福的神采。有时候看着爷孙俩的亲热劲,我忍不住拈酸吃醋,抱怨爸爸:&ldquo;如今你眼里只有外孙,都不稀罕我这个独生女儿了。&rdquo;爸爸呵呵笑着,不搭腔,继续和外孙疯玩。暑期一过,我该带儿子回南方了。候机大厅里,一老一小难分难舍。&ldquo;好外孙,你回去后要常给外公打电话,不要把外公忘记了。&rdquo;爸爸拉着我的儿子不肯放手。&ldquo;外公,你也要给我打电话,不要把我忘记了。&rdquo;儿子扁着嘴,眼里含着泪。爸爸从上衣口袋里拿出他的钱夹,打开来,里面插着两张照片。一张黑白照片,是我满周岁时拍的,已经微微泛黄了。另一张是我儿子的周岁照片,光彩鲜亮。&ldquo;你看看,你和你的妈妈是外公的心肝宝贝,每天都在外公的心口藏着,怎么会忘记呢?&rdquo;爸爸说完很小心地将钱夹合拢,放回上衣口袋。一瞬间,我的眼泪喷薄而出。&ldquo;爸爸!&rdquo;我抱着儿子扑进爸爸的怀抱。爸爸紧紧搂着我的肩膀,又呵呵地笑了&hellip;&hellip;(转自凤凰卫视《冷暖人生》)2004年5月10日下午3时42分,在京珠高速公路鄂北收费站,当一辆红色的捷达的士刚刚停靠收费站时,突然,一群全副武装、手端冲锋枪的警察将的士团团围住,现场的气氛一下子凝固了。原来,在几分钟前,武汉警方接到报警:该的士的后备厢里塞着一具&ldquo;尸体&rdquo;!可是,检查的结果却是任何人都没有想到的。警方调集大量警力,在高速公路各路口围追堵截到的,竟然不是杀人劫匪,而是一个伟大的父亲!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上篇:忠孝难两全,放弃大学打工救父孝子累倒街头今年22岁的韩健出生在河南项城市周家镇一个非常贫穷的农民家庭。从他记事起,父亲就因患肺气肿而不能从事过重的体力劳动,母亲带着他和年幼的妹妹,侍弄着6亩薄田艰难度日。为了给父亲买药治病,家里已是负债累累。日子虽然过得极其清贫,但父母对韩健的教育却非常重视。为了让儿子能够安心地完成学业,父母从不让韩健沾农活。特别是父亲,对他更是呵护有加。而韩健也深深明白父母的良苦用心,在校期间,他刻苦用功,发誓要用最优异的成绩来报答父母。从小学到高中,他的成绩一直名列前茅。2001年7月,韩健高考估完分后,感觉自己的分数上本科线没一点问题。谁知就在他充满自信地等待高考张榜的日子里,父亲病情突然加重了,浑身酸软,胸闷得喘不过气来,加之肋部不断抽搐,每天都痛得缩成一团,大小便失禁,甚至连呼吸也变得困难起来。看着父亲痛苦的样子,韩健心如刀绞&hellip;&hellip;8月20日,韩健以高出分数线23分的好成绩被河南师范大学录取。得知这喜讯的那一刻,一家人激动地拥抱在一起。短暂的喜悦过后,全家又陷入了愁苦之中。录取通知书上写着入校时要带4000元学费,这对贫困的韩家来说简直是天文数字!当晚,母亲便四处奔波借钱,可一直到第二天下午才仅仅借到了1000元钱。看着因为疲惫而显得愈加憔悴的母亲,再望望躺在床上疼得死去活来的父亲,韩健的心沉重无比。他想,上大学虽然是自己多年的梦想,可如果因自己上大学而加重了家里的负担,把父亲的病耽误了,那么自己一辈子也会良心不安。他决定放弃读大学,在家照顾父亲。然而,这个决定遭到了母亲的坚决反对。她红着眼睛说:&ldquo;小健呀,家里的事不要你操心,学费也不用你管,妈就是去贷款也一定要让你上大学!&rdquo;为了让母亲死心,韩健只得骗母亲说通知书弄丢了。听了这话,从没发过脾气的母亲却勃然大怒,狠狠地打了他一记耳光,然后一头钻进屋内,眼泪流个不停&hellip;&hellip;就这样,韩健把那张盛满无数梦想的录取通知书悄悄地压在了箱底。此后,他除了在家帮母亲种地外,就尽心尽力地照顾父亲,喂水喂饭,端屎端尿,从未皱过眉头;隔段时间,他就带着父亲去医院做检查、拍片子、拿药。然而,韩健对父亲的精心照料也没能阻止病魔肆虐的脚步。2002年3月,韩父的病再次加重,肺部出现大片阴影,医生说他的肺气肿病已恶化为肺心病,必须住院。韩健不得不带着家中仅有的几百元钱,把父亲送到了项城市第一人民医院治疗。为了给父亲筹钱治病,韩健还偷偷地去卖过两次血。在医院住了一周后,韩父的病情得到了很好的控制,害怕再花钱的他赶紧出院回了家。这件事带给韩健的震动很大,他认为父亲的病之所以这么多年没能治愈,就是因为家中没钱。思前想后,他决定外出打工挣钱,为父亲治病!2002年3月,韩健和村里的老乡一起来到了广东省澄海市。在老乡的推荐下,他进了一家钟表厂做洗膜工,每天上10个小时的班,每月仅500元工资。就是这点微薄的工资,韩健每个月还要给父亲寄400元,他将自己每月的日常开支压缩在100元以内。但是,不管韩健怎样节衣缩食,由于他工资太低,每月寄回的钱也很有限。于是,他想换一份工资高的工作。一次工休,韩健外出时路过一家建筑工地,见工地门前的红纸上面写着招收小工,每月工资900元。韩健连忙填表报了名,进了建筑工地做了名小工。工地上每顿的伙食是3个馒头和1碗连油腥都少有的菜汤。有许多工人经常趁休息时间去附近小吃店炒两个小菜&ldquo;解解馋&rdquo;,可韩健却舍不得花一分钱。他将每月的工资都如数寄回家。到邮局给父亲寄钱的那一刻,是他每个月最开心的时候了,每次寄完钱后,他总要打电话问问父亲的病情,并再三叮嘱母亲一定按时让父亲吃药治疗,千万别心疼钱。建筑工地上常常会有危险出现。有一次,楼面上人手不够,韩健便坐滑轮上去帮忙,谁知钢丝因为常年风刮雨打,已经腐锈了,当拉到第二层时,钢丝绳断了,只听&ldquo;崩&rdquo;的一声,随着一声惨叫,护网从十来米的空中掉了下来,韩健重重地摔在了地上。经医院拍片诊断,他的左臂属粉碎性骨折,腰部和大腿的软组织均受了不同程度的轻伤。韩健感觉到浑身像针扎一样疼痛,额头上布满了一层豆大的汗珠。情绪稳定之后,韩健便问医生他什么时候能出院干活,医生同情地看了他一眼说:&ldquo;小伙子别急,恐怕你以后重活是干不成了。&rdquo;医生的话像一记闷棍,打得韩健好长时间都没回过神来。不干活谁来挣钱,父亲的病怎么治呢?好在老板除了住院开支外,另外按工伤标准赔偿给他3000元钱。拿到钱的当天,他就把钱寄了回去。转眼三个月过去了,韩健出院后,第一件事就是向家中打电话报平安。父亲告诉他,因为有了韩健寄来的钱,半年多来在医生的精心治疗下,自己的病已基本痊愈,现在已可以干些轻活了。韩健听了父亲的话,激动的泪水禁不住夺眶而出。这时,只听父亲又说:&ldquo;儿子,这半年多委屈你了,现在我的病好了,你也别打工了,回来复习功课,继续参加高考吧!&rdquo;尽管韩健很想回去读书,但他思索再三,还是告诉父亲他不能马上回去,因为上大学仍需要一大笔钱,而且家中至今还欠那么多债务,只有把债还完后自己才能轻松。2003年3月,韩健经人介绍进入澄海市浦美镇一家玩具厂做工,每天工作8个小时,月薪400元钱,还管吃住,工作比较轻松。工余,韩健听老乡说拾破烂挺赚钱,就趁休息时间和老乡一起满街捡破烂,然后拿到废品站卖掉换成钱。第一天,韩健便额外挣到了15元钱。这样一算,每天干下来等于拿到了双倍工资。就这样,韩健一直坚持干两份活。可每当下雨天,他做过手术的胳膊都要隐隐作痛,但他总是强忍住疼痛没有在意。韩健铆足了劲挣钱,一年下来,他不但还清了家中所有的债务,也挣足了复读的费用。然而,就在韩健打算回家复习迎接高考时,一场更大的灾难却向他迎头袭来。下篇:儿子挺住!3000里归乡路老爸舍命救你来了2004年4月15日,韩健还像往常一样,利用下班时间出去拾破烂。不料,他刚出厂门,就感觉自己的脸烫得厉害,浑身发软,头晕眼花,接着一头栽倒在地上。被人送到附近一家诊所后,打了一天点滴,韩健的病却一点起色也没有,仍然高烧不退。第二天,韩健强撑着来到了澄海市中心医院做检查。次日诊断结果出来了,医生面色凝重地对他说:&ldquo;你患的是急性单核白血病。&rdquo;韩健一听,差点瘫在地上。院方称,要治这种病少说也要上10万元,并且治愈率不高。听到医生的话,韩健几乎要崩溃了!他绝望地想,自己到哪儿弄这么多钱啊?后来,通过老乡和工友帮助,再加上自己准备考大学的学费钱,他总共凑了7000元钱,住院进行了暂时的药物控制。通过10天的观察,韩健病情不见一丝好转,脸色越来越苍白,体质也越来越差。医生建议他通知家人过来,可韩健怕大病初愈的父亲再受打击,执意不肯。见这样拖下去也不是办法,老乡就背着他给他家里打了电话。接到电话后,韩健父母如遭雷轰,老两口当即变卖了家中的一头牛和两只猪,凑足了路费,韩父又邀请了韩健的一个当村干部的姨父,两个人背着干粮,连夜赶往澄海。2004年5月5日,韩父二人找到了韩健的病房。推开门看到了躺在病床上发呆的儿子,风尘仆仆的韩父连行李也没丢就扑倒在儿子的床上,大哭不止。此刻,正躺在床上等死的韩健见亲人突然从天而降,眼里顿时绽放出一种奇异的光彩,接着两行清泪顺着脸颊滚落下来,父子二人抱头哭成一团。平静下来后,父亲详细问了他的病情,强忍着悲痛对他说:&ldquo;健儿,这是老天故意在考验咱们呢!咱们不信命,偏要跟命运斗一斗,你看爸爸不是挺过来了吗?你也要坚强些,一定可以撑过去!&rdquo;听了父亲的这番话,韩健终于露出了久违的笑容,他好像一下子战胜了对死亡的恐惧,浑身上下顿时充满了力量。然而,治病可不是件容易的事。在高消费的澄海市,高昂的医疗费把这家人一步步逼向绝境!眼看着父亲带来的钱也快用完了,韩健坚决要求回家,他哭着对父亲说:&ldquo;就是死,我也要死在家乡!&rdquo;大家见拗不过他,只好帮他办理了出院手续。韩健的姨父听说河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在河南名气很大,就事先打电话到医院,预订了床位。就在他们临出院时,好心的医生建议他们说,如果坐车回老家治疗,路上最好能跟个医生照应,以防万一。刚好韩健的一个同学卫校毕业后来到澄海,在工厂附近开了家个体诊所,韩父赶紧打电话向那个同学求助。同学听说后二话没说,就赶了过来。事不宜迟。但在如何回乡的问题上,几个人产生了分歧。如果坐火车回乡,中间需要转几次车,路上颠簸的时间太长,加之韩健的身体又极度虚弱,经不起这样的折腾;坐飞机,费用又太高。大家经过商量后,最后决定租的士回河南。经多方联系,他们终于找到了两位在当地开的士的河南老乡,并谈妥了用2800元价格包下的士,将韩健一行四人从澄海送回河南。2004年5月9日晚上8点多钟,载客的捷达的士开来了。从汕头到河南,遥遥几千公里,跑这样的长途,必须有两位司机换班开。这样一来,两名司机加上韩健、韩健父亲、姨父和医生,全车6个人,超员1人,车里坐不下。因包车时没说清人数,弄得双方僵持不下。司机最后说:&ldquo;要不,我们不跑了。&rdquo;听了这话,韩健父亲顿时慌了,他一把抓住司机的手,就要跪下去。他带着哭腔说:&ldquo;好兄弟呀!我求你了,我儿子得的是急病,你这车可是救命车呀!&rdquo;司机也急得没办法,说:&ldquo;大伯,你说咋办,座上超员是要罚款的。&rdquo;老人急得绕着车转了一圈又一圈,忽然,他像抓到了一根救命稻草似地说:&ldquo;对了,我可以钻在汽车后备厢里,这样一来车厢里不超员,同时也不会挤着健儿了!&rdquo;听老人如此一说,两位师傅的眼睛也不禁湿润了。面对老人如海的爱子深情,他们怎忍心拒绝呢?!就这样,身高1.70米的韩父曲身钻进了狭窄的后备厢里。为了给他透气,后备厢不敢盖严实。5月9日晚上9点多钟,的士沉甸甸地载着一个父亲的期望出发了,直接上了广汕高速公路。大家明白,他们这是一场与死神的赛跑,必须昼夜兼程,一分钟也不能耽搁。经过11个小时的奔波,次日早上8点钟,的士到达了湖南衡阳市境内,但因高速公路施工,须绕市区行走。因为担心市区内交警查车,司机只好狠狠心,下车关上了后盖厢。谁知此时,前面却堵车了,不到20分钟,前面竟排起了一条几公里的长龙。此时,掉头也不行,大家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他们担心时间一长,不但车上的韩健受不了,后备厢里的韩父也会受不了。这时,恰好一位交警骑摩托从身边经过,情急之下,韩健的姨父赶紧向交警求救。那位交警一听他们所说的情况,马上呼叫总部,请求为其紧急开道。于是,前方交警立即停止处理手中事故,赶紧过来为他们疏通道路。听说车上有人病危,原本互不相让的车辆也十分配合,主动让道&hellip;&hellip;一分钟、两分钟,看着前面汗流浃背的交警,看着大家关切的目光,车内的韩健流下了热泪,一种一定要活下去的信念在他心中蔓延。终于,不到20分钟,这个临时组成的爱心突击队终于突出了重围!刚驶出市区不久,大伙赶紧停车下来,打开后备厢,只见严严实实捂在里面长达1个小时的韩父已脸色乌青,浑身抽搐,后备厢打开后,他只知道大口大口地喘气。韩健哭着要求自己跟父亲换换,可父亲坚决不同意。大家让他下来透透风,他也怕耽搁时间,喝了几口矿泉水后,就催着众人上车快走。见拗不过父亲,韩健只好忍着泪水又上了车&hellip;&hellip;5月10日下午3点42分,的士到达了湖北省境内,他们在京珠高速鄂北收费站正准备停车缴费时,突然一群全副武装的民警围了上来,一个端着冲锋枪的民警让车内的人抱头下车接受检查,一时气氛相当紧张。原来,下午3点多钟时,湖北省高速巡警六大队接到群众报警,说是一辆红色捷达车被发现后备厢是打开的,里面好像躺着一具&ldquo;尸体&rdquo;!接警后,警方迅速封锁了高速公路孝感、孝昌和大悟等各出口,并加派警力上路巡查。查明实情后,民警们虚惊一场。韩父被巡警从后备厢里抬出时,他已在里面蜷缩了18个小时。经过1400公里的行程,他已伸不直腰了,身上多处皮肤被擦破。为了能得到放行,韩父一边悲痛地向民警讲述儿子的不幸遭遇,一边拿出医院关于儿子白血病的诊断病历给民警们看。一个父亲如此深沉的爱,一下子打动了在场民警们的心,很多人放下了手中的枪,眼里噙满了泪水。这时,收费站的工作人员也给他们送来了矿泉水&hellip;&hellip;民警们做了详细的登记后,请示了上级有关领导,并再三叮嘱驾驶员注意行车安全,将该车放行。车离开时,这些热血的警官们,饱含着热泪,一字排开,用庄严的敬礼,为一个伟大的父亲送行&hellip;&hellip;2004年5月10日晚上9点多钟,这辆满载父爱的的士终于驶进了河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在的士的后备厢里躺了24个小时、行程1700多公里的韩父,也终于被人抬了出来。这个患肺心病还未痊愈的55岁的老人,创造了一个怎样的人间奇迹呀!医院针对韩健的情况,决定立即开通绿色通道进行抢救&hellip;&hellip;如今,韩健躺在病房里,内心无比踏实。他的父亲,此时正拖着病体,四处忙碌着给他筹钱。河南电视台的工作人员听说了他们感人的故事后,正联系准备帮他们做一期节目,节目的标题早就拟好了,就叫《父亲》&hellip;&hellip;记忆中,年轻时的爸爸是威严得不得了的,不光在自己单位,甚至在舰队司令部都出了名,我也一直特别怕他,因为家里的规矩实在是太严了,尤其让我受不了的是他居然还要限制我看小说!甚至已经上初一的时候爸爸还撕过我的一本《孤星血泪》,这让我至今仍耿耿于怀。爸爸转业以后,情况似乎发生了一点变化,他好像开始会在同事面前笑了,也开始会到亲戚家去串门了,可是对我倒还是象以前一样,一个字:凶!那时我其实真的是很怕爸爸的&mdash;&mdash;因为我在学校除了成绩还可以之外,实在不是什么好学生,用同学的话来说,&ldquo;咱们学校从建校到现在,可能你是第一个这么蹿的女生!&rdquo;记得当时真恨不得老爸老妈不在身边,可以爱怎样就怎样!就这样子熬到了高中毕业。第一次感到老爸的可爱是高考以后的一天,我无意中听到爸爸跟妈妈提起我的班主任曾经在家长会时向他告过我的状,说是我和班里的一个男生有早恋的倾向,叫他要注意或者提醒一下我,可老爸觉得没有这个必要,所以根本就没跟我提过这回事。我突然间觉得老爸真的很够义气!上大学以后,老爸的变化就越来越明显了。我的小名叫&ldquo;丫头&rdquo;,记得大二的时候老爸给我写信,居然在称呼的地方几笔画了一只鸭子的头,还颇为神似,以前那样威严的老爸终于露出了他的真面目,原来竟是个老顽童,真是让我大跌眼镜!老妈的生日是阴历腊月三十,每到这一天,老爸总会早早起床,扯上我说,&ldquo;走!今天是你妈妈生日,咱俩去给她买点礼物去!&rdquo;然后便一溜烟溜得无影无踪,把老妈留在家里做过年前最后的清扫工作。最让我佩服的是到吃饭的时候老爸是绝对不会忘记时间的,他居然可以两手空空逍遥自在的回家对老妈说&ldquo;唉!逛了一大圈怎么就找不到什么合适的东西&hellip;&hellip;&rdquo;,妈妈只是不吭声,笑笑,一副明白一切的样子,老爸也就讪讪的支支吾吾说不下去了,呵呵,原来我的老顽童老爸真的有着种孩子般的狡猾与顽皮。我的老顽童老爸有着很多很多的经典&mdash;&mdash;&mdash;&mdash;汤姆&bull;克鲁斯出现在屏幕上,我说&ldquo;好帅啊&rdquo;,老爸随即在旁边接&ldquo;帅呆了!&rdquo;,我大惊,忙问:&ldquo;你也知道&lsquo;帅呆了&rsquo;?!&rdquo;老爸得意洋洋告诉我:&ldquo;当然!酷毙了!&rdquo;&mdash;&mdash;老爸与我抢遥控器,老妈实在看不下去了,提醒我们说房间里不是还有一台电视机吗,老爸振振有辞的说&ldquo;谁不愿意看大电视啊!&rdquo;&mdash;&mdash;老爸去新疆开会,回来打电话告诉我,&ldquo;我给你带了葡萄干啊,很好吃的!&rdquo;我说那寄给我吧,他说:&ldquo;不用!我替你吃了就行了!&rdquo;&mdash;&mdash;老爸去俄罗斯玩,然后神神秘秘的对我说,知道我给你妈带了什么吗?巧克力!!&mdash;&mdash;天津电视台采访老爸,在广东25年都没有改变乡音的老爸录像回来象个孩子似的对我说:&ldquo;知道吗,今天我从头到尾都说的普通话!&rdquo;&mdash;&mdash;老爸五十周岁生日,我通过礼仪专递送了一个蛋糕、一支白玫瑰,还有一张卡上写着&ldquo;老爸,我真同情你,过了今天你就是年过半百的人了!&rdquo;老爸收到后打电话给我,于是有了如下对话:&ldquo;老爸,你真可怜啊。&rdquo;&ldquo;是啊是啊&hellip;&hellip;&rdquo;(仿佛很伤心的样子)&ldquo;蛋糕好吃吗?&rdquo;(马上精神一振)&ldquo;嗯,好吃,好吃!&rdquo;&ldquo;玫瑰漂亮吗?&rdquo;&ldquo;漂亮,漂亮,人家都羡慕呢&hellip;&hellip;&rdquo;(这时候简直是兴高采烈了)&ldquo;感动吗?&rdquo;&ldquo;感动啊,很感动!&rdquo;(嬉皮笑脸的)&ldquo;感动啊?那哭了没?&rdquo;&ldquo;哭了,哭了&hellip;&hellip;&rdquo;(明显是在敷衍)&ldquo;真的假的?&rdquo;&ldquo;假的啊,嘿嘿&hellip;&hellip;&rdquo;(毫不犹豫的回答我,我狂晕!!!)&mdash;&mdash;老爸到我这来玩,同事都说叔叔好帅啊,老爸毫不谦虚的对我说,想当年我年轻的时候,当然是很帅了!要不,你妈怎么会嫁给我啊?!&mdash;&mdash;老爸从香港出差回来,跑来看我,一到酒店就打开箱子向我献宝,&ldquo;看,我给你妈买的手表,漂亮吧?看,我送你妈的胸针,不错吧?拿过设计奖的!看,我买给你妈的&hellip;&hellip;&rdquo;我终于忍不住了,&ldquo;爸,我的东西呢?&rdquo;&ldquo;啊?你?没给你买东西啊!别生气别生气,你看你看,这本笔记本,我上课发的,给你吧?这本台历,你看,挺好看的,我们发的,你留着用吧?这支笔,也是发的,一块给你好了&hellip;&hellip;&rdquo;我刚要装模作样客气两句,老爸又理所当然的说&ldquo;反正我也懒得往家里提!!&rdquo;&hellip;&hellip;&hellip;&hellip;上个月回家,正聚精会神的看电视的时候,坐在旁边的老爸突然间一拍我的腿,我吓了一跳,他老人家居然若无其事的冲我喊了一句:&ldquo;丫头!下辈子还给我当女儿吧!怎样?&rdquo;在一旁龇牙咧嘴的我只好哭笑不得的陪着笑拼命点头,看,这就是我的老顽童老爸!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41|

小黑屋|手机版|新儿教资料网-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 闽ICP备19010693号-1|广告自助中心  

闽公网安备 35052502000123号

GMT+8, 2025-5-6 21:04 , Processed in 0.074018 second(s), 28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etjy.com!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