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根笛子的回扣几十元,一支萨克斯管的回扣上百元,一台钢琴的回扣更是高得惊人,从几百元至四五千元,如此高额回扣,致使乐器销售价格居高不下,这一切竟是因为"琴托"暗中作祟,坑苦了家长,也害惨了琴行. "行规"难忍受 福州市几位不愿透露姓名的琴行老板,因忍受不了福州市乐器销售市场越刮越烈的"回扣风",近日找到记者,表示一定要通过媒体揭露当前"琴托"拿回扣,变相掌控乐器销售行情的"内幕".他们披露说,授琴老师帮家长选购乐器,暗地里从琴行吃点回扣,这早已成为琴商与琴师心照不宣的"行业规矩",琴行里的人通常把这类琴师戏称为"琴托儿".为了争夺客源,不少琴行便与授琴师暗中达成协议,只要引来客源,销售出乐器,琴师就能从中拿到一定比例的回扣.有时推销出一款2万元以上的钢琴,"琴托"可以从中抽成近5千元.回扣方式多据老板们披露,当前"琴托"从琴行拿回扣有三种方式:一是抽成,二是差价,三是协商.所谓"抽成"是指:"琴托"为琴行推销出一件乐器,便按乐器价格的一定比例从中收取抽成,抽成比例从10%至30%不等,视不同乐器而定.所谓"差价"是指:乐器标出的零售价与琴行可出售乐器的实际价格之间的差价,这个差价归"琴托"所有.所谓"协商":就是琴行与"琴托"之间就具体的乐器私下协商具体回扣数额.琴行也无奈 老板们苦恼地向记者抱怨说,琴行有时也挺无奈,想不理"琴托"都不行.如果不按"规矩","琴托"便会设法找出各种茬儿,如音质不准等,让家长不要选购这里的乐器,即使琴商极力辩解也毫无用处.毕竟对没有专业常识的多数家长来说,商家与琴师,他们更信任的还是琴师.时下福州市乐器销售"回扣风"是越演越烈,为了争取更多的客源,各个琴行甚至大打"回扣"战.你20%的抽成,我就是30%,抽成比例不断上扬,回扣数额越来越大,使一些乐器的价格始终居高不下.而以次充好,琴行与"琴托"合伙诈骗的现象也是屡见不鲜.一些规范经营的琴行在这种不规范竞争的环境下还面临着关门倒闭的危险境地.呼吁快整治 琴行老板呼吁说,希望有关市场管理部门能出面整治这些"琴托"非法行为,还消费者,商家一个规范,有序的经营环境.同时他们还忠告家长,希望家长们在选购乐器,尤其是购买大件贵重乐器时,要睁大眼睛,别中了"琴托"的圈套.购买时要货比三家,或者多请几位专业人士帮忙选购. 作者: LeonSKennedy 2004-8-7 09:14 回复此发言--------------------------------------------------------------------------------2回复:[转贴]琴商怒揭乐器销售黑幕!钢琴是一种特殊的商品,出于对教琴人的信任,许多缺乏钢琴专业知识的家长,往往把选购钢琴的决定权一并交给他们.琴行正是看中了教琴人手中的这种权力,不惜用金钱腐蚀他们,以期达到自己的商业目的. 钢琴交易 黑幕重重 与琴行串通,故意抬高钢琴价格,从中牟取高额回扣,最终坑害学生家长.近日,一位自称良心发现的教琴人投书本报,大胆揭露钢琴销售市场存在的重重黑幕. 据这位教琴人介绍,她做过5年的代购钢琴"中间人".尽管这个角色让她赚了不少的钱,但那种周游于学生与商家之间的游戏,分明就是一种欺骗.回想5年当中所经历过的那些事情,她常怀愧疚之心. 她说,省内有些名气的教琴人十分走俏,不单是家长们的争夺对象,同时也频遭各琴行的笼络包围.各琴行为了能牢牢攥住他们,除了互相攀比给出的回扣价格高低外,还有计划地进行长期的感情投资,比如安排吃饭,邀请旅游,赠送贵重礼品等.有些备受琴行之宠的教琴人,其注意力已不在于授业,而热衷于代家长购买钢琴了. 为弄清钢琴交易中存在的猫腻问题,记者决定一探"曹营". 钢琴回扣 令人咋舌 记者通过音乐界的一位朋友认识了几位教琴人,本想请他们帮助我们一起调查一下钢琴市场的回扣现象,但他们考虑到自己与本地的琴行有千丝万缕的瓜葛,因此都不愿配合记者. 经过记者说服,音乐界的朋友被记者的精神感动,最终帮我们从苏州联系了一位教琴人.这位纯朴的教琴人被我们的话题吸引了,她表示愿意合作. 第二天上午,那位苏州的教琴人如期赴约.我们的记者假装成一位给女儿买琴的家长,而那位教琴人则假装成教记者女儿的 钢琴老师 ,我们一行三人在杭州文教区一条被称为"钢琴之街"的路上开始了此次暗访. 我们随机走进一家门面装潢比较漂亮的琴行.这里的经营场地不小,各种品牌的钢琴这儿差不多都可以看到.教琴人走到一架日本原装的"卡瓦依"钢琴前,很自然地过去先敲敲琴键,听听琴音,然后又用她娴熟的技艺表演了几下,那些不以为然的店员此时才突然意识到似有一宗大买卖在等候着他们. 当她意识到那些店员开始确认她是教琴人的身份后,她便问那些店员:"一般钢琴卖给顾客的价格是多少?"那个店员一听到这话,马上让另一个店员带我们到一边去看宣传资料,而他则把教琴人悄悄地支到一个角落攀谈起来.过了一会儿,教琴人突然走到我们这边,对我们说,这条街琴行很多,我们货比三家,回头再过来看吧. 出门走了一会后,教琴人说,她已经获得了一手信息,说货比三家,不仅暗示给商家听:你们看,家长很听我老师的;而且也是为给家长一个合情合理的说法,避免暴露老师与商家间的猫腻,使家长产生疑心. 教琴人还悄悄说:就在你们去看宣传资料的那一会儿,把我叫过去的那个店员已经给我"摊牌"了,对我说:"一看就知道你是懂行的,如果你要买琴,我建议买'维瓦切',标价19800元,给你们老师的底价是12000元,在原价19800元的基础上,可以给顾客3000元还价余地,还到16800元打住,这样你就有近5000元的回扣." 之后,那个店员还拿出一本本子给我们的教琴人看,上面登记着全是杭州的一些教琴人的名单及联系方法. 随后,我们又到了这家琴行旁边不远处的一家琴行.结果和前面那家一样,这里同样存在回扣. 低质钢琴 标价虚高 事实上琴行有时也不愿这样,因为当琴行给教琴人底价后,也就意味钢琴的市场价格由教琴人主宰.当一架钢琴的销售利润大部分被教琴人拿了回扣后,他们的心理能平衡吗?不但平衡不了,甚至还有一种风险感:一旦这种事情穿帮,琴行无诚信可言.但如果你不这样做,而别人这样做了,你的琴行前就会门庭冷落;如果你这样做了,但开出的价格低于其他琴行,同样没有出路. 为了生存,一些规模较小的琴行,视给回扣为惟一的销售手段.进价几千元的钢琴标价都在 2 万元左右.质量低劣,品质一般的钢琴,被吹嘘为品牌产品,创造了可以随心所欲的价格浮动空间,家长在当了 " 冤大头 " 后还感谢教琴人帮他们买了便宜钢琴. 买一台钢琴,对许多家庭来说乃是一项大的投入.业内人士提醒消费者,要购买货真价实的放心琴,最简单的方法就是选择有实力的琴行, " 货比三家 " ,即使请教琴人导购也能做到心中有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