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儿童 教育 英语
查看: 15259|回复: 15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孩子胆小,缺乏锻炼,换幼儿园找一个更上心的老师可取吗?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5-8-29 12:28:0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我的孩子胆子比较小,2岁半上的幼儿园,班里的老师说他不爱说话,不象是个小男子汉,有点女孩子的性格,而且和别的小孩子合作也不太好。最近我儿子的班里有一个孩子被打了,后脑勺磕了一个鸡蛋大的包,而且是青紫色的,老师当时竞然没有通知家长,到下午接孩子的时候家长才发现。孩子的家长找到幼儿园,园长说那个打人的孩子是关系进来的惹不起,老师又有一个请假了,人也少,看不过来! 这样的做法和回答让我对这个幼儿园很失望,而且我的儿子在这个幼儿园上了半年什么东西也没学到,我觉得我的孩子本来就是需要老师多鼓励和注意的,但是老师根本管不过来,而且学校也不负责任。所以我想给孩子换个幼儿园,我最大愿望就是改变他现在这种胆子小,不爱表达的性格,我找了一个比较好的幼儿园,我觉得老师挺上心的,不知道这样做意义大吗?还是孩子应该主要靠家长来教育,幼儿园起不了决定作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
发表于 2005-8-29 15:33:17 | 只看该作者
孩子胆小怎么办?
2004-8-20 15:53:01

--------------------------------------------------------------------------------


    每个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聪敏、勇敢。但是,有的家长却失望地发现,他们的孩子表面上看来似乎是个天不怕、地不怕的小霸王,内心里却是那样胆小如鼠。晚上,不敢独自睡觉,自天,见了小虫也会嗷嗷直叫。
  孩子为何会胆小
  我们觉得,孩于胆小,除小部分原因与遗传因素有关以外,主要跟后天的环境因素有关。其中,以家庭环境尤为重要。有些孩于胆小,主要一是家长没有正确的教育,比如孩子学习走路,走着走着摔倒了,家长本应该鼓励孩子自己爬起来,继续再走,不必大惊小怪。可现实生活中就有不少的家长,一见自己的孩子摔倒了,就会惊慌地说:,“嗳呀!我的宝贝摔痛了。”赶快把孩子抱起,嘴里还念叨:“心肝!心肝!”这种现象并非司空见怪。结果,孩子被家长惊叫吓住了,不敢再学步了,至少也放慢了学步的速度。家长的这种行动和态度,无形中助长了孩子路小一的性格弱点。
  有的孩子胆小显然是由于家长经常吓唬所致。如有个小女孩,9岁,小学三年级,上课经常“走神”,老师提问,如叫到她的名字,她常会一惊。经了解家长管教方法很简单,只要她不听话,就吓唬说:“不听话,大灰狼就会来啃你的鼻于的。”在父母的吓唬下,她的胆子特别小,晚上不敢独睡,白天怕见带毛的动物。
  幼小的孩子不知危险,不懂害怕,总想这也摸摸,那也看看。原来,这是孩子接触外界,认识事物,实现自主性的表现,是孩子的心理发展过程中的一个特点。许多家长不认识这一特点,常常会从安全的角度去吓唬孩于:“不许动!别 摸!它会咬你的。”这样就压抑了孩于的自主性发展,时间长了,孩子的胆子也就越来越小了。
  孩于胆小也可能是由于家长的不恰当的批评和指责引起的,比如孩子主动擦桌子,由于个子矮小,可能擦不干净,如果家长任意指责,也会造成孩子怀疑自己的能力。日久之后变得胆小。另外,孩子做错了事,尤其是第一次做错事时,家长不是先给孩于讲道理,而是先狠揍一顿。这样,也会使孩子胆小。因为孩子很可能以后不论干什么,都怕做错事而挨打,时间长了也会使孩子养成胆小怕事的性格。
  还有一种情况是对于孩子的一些生理上的毛病和不良的行为习惯,家长不从爱护的角度去关心、帮助孩子,而是采取责备和取笑的方法,这也会挫伤其自尊心,使他们形成胆小的性格。
  如何纠正孩子的胆小性格
  改变孩子的胆小性格应从不同原因出发,采取有针对性的相应措施。
  1.首先要纠正家长不正确的教育方法。如果孩子不听话,家长不能心急,也不能打骂指责,更不能用鬼怪来吓唬孩子。要耐心引导,正面教育。对胆小的孩子不能用强制的训斥的方法,切记,家长千万不要把一个怕水的孩子强行推下水去,这样做,绝大多数效果不好。如果发现孩子尽管怕水,但还是站在离水很近的地方,那么,家长应该耐心等待,给孩子时间,最后,他一定会下决心,自己走进水里去的。
  有的孩子不敢独自进空房,家长不要强行逼迫孩子进去,最好先陪孩子一起进去,让孩子到房里看看确实没有什么可怕的,以消除孩子的疑虑。下一次,家长可以送他到房门口,家长站在门口不走,让孩子进房子里去取东西,当孩子进房里后,回头看看家长在门口不走,他便会较放心地进去取东西。这时家长应表扬并鼓励他。慢慢孩子的胆量就会大起来。
  有的孩子怕狗、怕猫,一看到它们就心惊肉跳,唯恐躲避不及。家长可以自己先摸一摸,或让其他不怕狗的孩子先摸一摸,让他看看。然后,再鼓励孩子自己也去摸一摸狗,使他亲身感到并不可怕。最后,孩子就会高高兴兴地把它抱起来,逐渐地就不怕猫狗了。这个方法叫做系统脱敏疗法,是一种治疗胆小十分有效的方法。
  2.要扩大孩子的社会生活圈。对胆小的孩子要耐心引导,鼓励他们多参加集体活动,扩大社交面,如家中来客,可让孩子去接待,送茶倒水,迎客送客,鼓励孩于自己去商店买东西,问价钱,付款等。
  3.培养孩子自理生活的能力。鼓励孩子做力所能及的事情,如自己穿衣服,自己洗脸,自己整理玩具,家长要作方法上的指导。孩子认真做事要表扬,做得不太好,除要告诉他怎么做以外,应鼓励他,以增强其下次做好的自信心。
  4.家长应培养孩子的勇敢精神家长应利用讲故事,做游戏,看电影,读书等各种形式,来有意识地锻炼孩子的胆量和毅力。让孩子学习书中、故事中、电影中的英雄形象主人公的勇敢和坚强的精神。
  必须强调,胆小的人其致命的弱点就是缺乏勇气,因此战胜胆小的明智之举,就是培养孩子的勇气和胆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发表于 2005-8-29 15:34:31 | 只看该作者
<div align="center">孩子胆小怎么办</div><div align="center"><hr /></div>  出处:精品购物指南  很多年轻父母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都会遇到孩子的&ldquo;害怕&rdquo;问题:怕黑、怕高、怕水、怕见生人等。妈妈多会担心,爸爸则一口咬定,这孩子,没出息,一点不像我!   孩子&ldquo;害怕&rdquo;就是&ldquo;胆小&rdquo;吗?当了爸爸妈妈,恐怕就回忆不起来自己小的时候了。实际上,1&mdash;3岁的幼儿正在努力分清&ldquo;我&rdquo;和&ldquo;我以外&rdquo;的事物,正在学习&ldquo;我&rdquo;和周围环境怎么相处。由于年龄的关系,这个过程比我们想象得慢了许多,他们会对一些以前不熟悉的环境(比如快速移动的物体、嘈杂的声音、陌生的环境)感到紧张和恐惧,这些都是很正常的,包括怕黑、怕水、怕高。专家说,这些都只能说明幼儿还没有适应周围的环境,并不意味着孩子有什么不对。当然,也就不能说明孩子&ldquo;胆小&rdquo;。   当幼儿已经感到紧张和害怕了,家长千万不可当着外人批评他&ldquo;你怎么这么胆小&rdquo;,这等于在教会他:以后你遇到事情,凡是不知该怎么办时,就是胆小!也不能假装没有看见或坚持让孩子一个人待在引起紧张的环境里(比如黑屋子),让这么小的孩子独自面对恐惧是毫无道理的,况且这样做也培养不出勇敢的孩子。1&mdash;3岁的幼儿在心理上正处于建立信任和委托感的阶段,在此阶段中,孩子受到惊吓时保护是惟一正确的做法。如果你不保护他,他可能更害怕,可能真会变成&ldquo;胆小鬼&rdquo;,长大后也不会有充分的自信。   具体做法:   父母可以预先告诉孩子可能出现的变化。比如孩子害怕大的声音,那么走在铁路旁,你要先告诉孩子:来了一辆大火车,如果你不想听汽笛声,先把耳朵捂上。这是让孩子做个决定,是提供机会让他选择。但有些妈妈会对孩子说&ldquo;快捂上耳朵,火车来了,汽笛声该吓着咱们了&rdquo;,这样说等于告诉他害怕是对的,你希望他这么做。   要马上抚爱受到惊吓的孩子。孩子已经受到惊吓,告诉他&ldquo;别怕&rdquo;一点用处都没有。你要慢慢地跟他说话,轻轻地拍拍他或紧紧地抱住他,父母是他最信任的人,这样做会让他感到安全。&ldquo;恐惧&rdquo;这东西是通过教育、经历和被自己信任的人切实保护才能摆脱的。   不要总提使孩子受到惊吓的事。安抚孩子的最好办法不是不停地说话,控制住你自己,尽量少说,只是搂紧他。等他恢复正常后,不要继续谈论使他害怕的那件事,不要试图帮他分析什么,&ldquo;噢,宝贝儿,刚才叔叔把咱们举到半空,吓着咱们了是不是?&rdquo;这样的话毫无安抚意义,反倒强调了恐惧。   除了上述三点,专家们还建议让环境的变化慢一点,小一点,让孩子能逐步适应。大多数孩子都能克服恐惧。记住一句话:不要着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发表于 2005-8-29 15:36:08 | 只看该作者
独生女太胆小怎么办

--------------------------------------------------------------------------------

   问:我们的楠楠今年5岁了。3岁的时候,我们就发现这孩子胆子较小,这可能与我们常常在她哭时,用老虎、狗熊等吓唬她有关系。我们注意这一点以后,就不敢这样吓唬她了,可不知怎的,这孩子胆子还是越来越小,还不如小的时候,现在自己连厨房,厕所都不敢去。您说,我们该怎么办呢?

   答:确实经常有年轻的父母来问,孩子胆小怎么办?看得出来,他们特别着急。

   造成孩子胆小的原因很多,但大多数都跟小时候受惊吓有关。有的家长经常用一些刺激性语言吓唬孩子,给孩子讲“鬼怪”故事,本来是想让孩子听话、老实,没想到却生成了孩子性格上的缺陷。所以,用恐吓代替教育是行不通的。

   还有的家长虽然意识到了吓唬孩子不对,却又走到了另一个极端。当孩子表现出胆小或正在害怕时,家长又表现出过分的关心和爱护,把孩子紧紧地搂在怀里千哄万哄,不离左右,为他忙前忙后,甚至把平时孩子最喜欢的吃的、玩的一并送上,想借此打消孩子的恐惧心理。

   可事实上,这样做却适得其反。不但不能让孩子胆子变大,反而会助长孩子的恐惧心理。因为家长这样做只是让孩子暂时回避了他所惧怕的事物,而没有从根本上解决孩子为什么怕,怕什么的问题,下次遇到同样的情况,孩子又会旧态复萌。

   所以科学家们指出,当孩子们表现出害怕时,让孩子采取回避的态度,回避后又给他更多的关怀和温暖,给他吃平时吃不到的好东西,这实际上是强化了他的恐惧心理。因为他表现出恐惧,尤其是回避恐惧给他带来了好处,所以,他的胆子越来越小。

   我们许多家长也常犯这样的错误,“乖乖,别怕,有妈妈呢!”“我给你找点好吃的。”这恐怕是很多做母亲的口头语。长此下去,孩子的胆子没有变大,倒会影响到以后孩子性格的发展。男孩表现为胆怯、退缩、自卑、孤僻及人际关系障碍;女孩则表现为过分害羞,过分娇气,过分依赖,难以承担生活中最起码的职责,导致行为异常。

   那么对胆小的孩子,家长应该怎样进行帮助呢?

   首先,要让孩子面对恐惧,当孩子感到害怕时,家长要多加鼓励。要明确孩子怕什么,针对孩子所怕的事物进行科学的解释和适当的安慰。一般孩子害怕都是由听的有关“鬼怪”故事,或是电视节目中的恐怖情节引起的。所以家长平时不要给孩子讲迷信或带有恐怖色彩的故事,让孩子看电视也应有所选择,尤其是睡前更不宜看有关凶杀,惊险等节目,以免孩子做恶梦,加重孩子的恐惧心理。

    家长平时也要有意识地从正面对孩子进行勇敢教育。可以给孩子讲一些少年勇敢的故事,以激励孩子锻炼自己胆量和意志的决心和自信心。

   当孩子表现出胆小时,做家长的不必过分关注他,甚至可以有意识忽视他的这种情绪。可以让孩子去试着摸一摸他害怕的物体或家长亲自摸一摸,恐惧心理会自然消失。

   比如,孩子不敢一个人去厨房或者厕所,家长就可以训练他单独去干点什么,“去帮妈妈把厨房里的杯子拿来,我急等用。”一般胆小的孩子听到让他去厨房,就会有些犹豫,如果家长说些“别怕,哪儿什么都没有”之类的话,或者见孩子有些犹豫就干脆大声斥责“胆小鬼”,只能加重孩子的害怕心理,让他觉得干这件事很发怵。

   如果家长换一种说法,用很平淡的语气对孩子说:“我要蓝色的那个杯子”或者“请你帮我把两个杯子全拿来,我等着倒水呢。”孩子的注意力就会转移到你让他干的事情上,“拿几个,什么颜色的”而不会在意去哪儿,那个地方怎么样。

   当孩子回来后,家长应给予口头奖励和物质奖励,增加他的自信心和荣誉感。尤其是当孩子主动表现出勇敢和其他正常的,胆大的行为时,家长更该及时鼓励,这样通过反复强化训练,孩子的胆小就会逐渐纠正过来。

   有一点家长要注意,改正孩子胆小的毛病,不能操之过急,要慢慢试着来。有些家长“恨铁不成钢”,整天大声地斥责孩子,“你怎么这么废物”“胆小鬼”,结果孩子受这种消极暗示的影响,会更觉得自己不行,什么都不敢做,哪儿都不敢去,胆子会愈发变小。由于得不到外部环境的帮助,还会引起其它的心理障碍。

   家长应该多想些办法,在自然、宽松的环境中,使孩子的潜意识发生变化,由于这种变化是在无意识中进行的,孩子易于接受、且效果比较好。

   家长也不要采取强迫或压制的手段。如果孩子已经表示自己害怕做什么,家长为了所谓的“锻炼”,偏要命令孩子去干,孩子大都会哭闹不休,心里惊恐不安,根本不会按照家长的要求去做,勉强为之,也达不到效果的。

   孩子胆小,有恐惧心理,不仅会在生理上受到影响,造成睡眠不好,消化功能紊乱心律不齐等,而且会影响孩子心理健康发展。因此,家长一定要高度重视,严加预防。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05-8-29 15:52:59 | 只看该作者
孩子胆小怎么办?
——胆量需要锻炼   


   
  现在,有些独生子女胆子特别小,令家长着急、担心,怕孩子得不到很好的发展。孩子胆心的表现:

  不敢在生人面前讲话,家里来了客人躲在角落里一言不发,大气不出,家长叫出来也躲躲闪闪;
  不敢在班上回答问题,更不敢向老师提出问题,甚至老师点名叫他回答问题,也难于开口,或者声音细小,匆匆结束;
  不敢一个人呆在家里,总说害怕,怕什么也说不清楚;
  不敢一个人上街办点儿事情,像买张晚报、取瓶牛奶、发封信件这些事情也依赖大人,自己不敢单独去做;
  不敢在晚上出屋门,即使很短的时间,很短的路,也很害怕;
  不敢在受小朋友欺负的时候大声讲理,更不敢反抗,一味忍受,回家哭泣。
  ……

  这些表现,的确不利于孩子的发展,因为胆小,使孩子失去了许多展现自己、锻炼自己的机会。

  造成胆小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一般的有以下几种原因:

  家长保护过度。
  有些家长对孩子的保护过多过细,怕磕着、怕摔着、怕有任何不适意,总把孩子带在身边,形影不离,使孩子形成一种强烈的依赖心理和被保护意识。当孩子逐渐长大时,保护的惯性照样持续,没能根据孩子的能力发展适当“放飞”,结果是孩子离开大人就害怕。

  孩子曾经被吓唬,心理上留下阴影。
  有的家长为了不让孩子做某些事,就用狼啊、虎啊、鬼啊吓唬孩子;大众传媒中的一些画面、一些故事讲了可怕的内容,或者生活中某些偶发事件,如着火、跑水等吓着了孩子……这些经历,在孩子心理上留下可怕的阴影,造成孩子胆小。

  孩子交往太少,对陌生人和群体不适应。
  有些孩子从小很少与人交往,除了父母、长辈,极少与同龄小朋友一起玩耍,极少有走亲访友的机会。这样,使孩子交往能力萎缩,怕见生人,怕在众人面前讲话。

  家长指导、帮助孩子克服胆小的毛病,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对孩子胆小问题有清楚的认识。
  包括造成孩子胆小的原因,胆小的主要表现,胆小是可以转变的,并树立转变孩子胆小的信心,认真设计具体措施,而不是简单的说教。特别是家长要认识到自己的责任,从转变自己的教育行为开始。

  采取有针对性的教育措施。
  孩子胆小,总有认识和行为两方面的问题,因此,既要解决认识问题,又要解决行为训练问题,二者相辅相成。

  比如孩子不敢在生人面前或在班级里讲话,要告诉孩子,只要想好了说什么、怎么说,大胆去说,任何人都是欢迎的。别的小朋友能做的事,你必能做到,而且能做得很好。孩子有准备地迈出第一步后,及时肯定,第二步、第三步就好办了。

  为了在客人面前说话,可以先教他准备几句话,准备送茶送水,演练一下。当客人到了以后,鼓励他照着去做。客人的表扬,对他的言行就是一种强化。几次之后,就能大胆应酬了。

  为了在班级大胆发言,可先请几个与孩子关系较好的小朋友到家里来,练习讲小故事,一人讲一个。事先帮助孩子准备一个简短故事,讲了一次,下次就会勇敢一些。然后跟老师联系,请老师在课堂上提问他,事先让孩子准备好,回答之后,教师会表扬他,而且提出希望,下一次孩子就会跃跃欲试。也可以在孩子预习功课时,让他写出几个不懂的问题上课提问。班上有联欢活动时事先与老师联系,让孩子准备一个小节目,或者参加一个集体节目,得到锻炼机会。

  为了让孩子培养自己办事的胆量,可以选择孩子能办的一件事,告诉他应该怎样办。他自己不敢去办,家长不妨陪他去,事情由孩子办。由小事到较大的事,由简单的事到较复杂的事,几次下来,孩子的勇气和能力都增强了。

  总之,要针对孩子的问题,先讲道理并鼓励他,然后设计出具体的方案。只要家长下功夫,孩子胆小的问题是不难解决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2005-8-29 16:27:28 | 只看该作者
<span class="normalname"><font color=\"#000000\">丫丫妈妈,真热心!</span><span class="normalname">好样的!做的好!</span>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
发表于 2005-8-29 20:40:26 | 只看该作者
谢谢继续努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
 楼主| 发表于 2005-8-30 15:35:44 | 只看该作者
非常感谢!!!丫丫妈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
发表于 2005-9-1 12:21:25 | 只看该作者
谢谢丫丫妈妈,我儿子也有胆小的倾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
发表于 2005-9-1 17:03:47 | 只看该作者
非常好的帖子,收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17|

小黑屋|手机版|新儿教资料网-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 闽ICP备19010693号-1|广告自助中心  

闽公网安备 35052502000123号

GMT+8, 2025-5-6 06:41 , Processed in 0.110413 second(s), 28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etjy.com!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