笑3岁6月26天 (2008年4月5日)
今天不谈育儿。
笑的表姐,当年来帮过我一段的那个霞的妹妹小霞,今年湖南某校涉外文秘专科毕业。年前经笑爸介绍去了一个公司实习,3月初,她说那家公司今年不招文秘,所以要开始找工作了。我3月17日给一个好朋友去电话,这位朋友是职业经理人,我问是否要这样的人,没想到朋友竟一口就答应了下来,18日通知她去面试,20日就录用上班了。公司待遇什么的,都很令人满意。她的同学,都极羡慕她这么顺利找到了这么好的工作,她和她父母,也都很开心!
我跟朋友说月底请吃饭,朋友说不用,我们这么好的朋友从来没开口请她帮忙,这次是小事一桩,可我还是坚持。好了,说着话,就到了30号,请朋友吃饭,顺便问了下小霞的表现如何,朋友的评价就是“你要听实话呢,就是两个字:太嫩!四个字:啥都不懂。”朋友讲了几件事儿给我,也知道这个孩子需要时间成长。我一边拜托请多关照,一边感谢给小霞这样的机会,一边心里想着回去要赶紧给小霞电话,帮她尽快提高和适应外企的快节奏和高要求。
晚上回到家,立即给小霞打电话,没有明说,只是听她聊了一些感受然后我给了她三条建议:1.要放开点,大胆些。2.不懂就问,不要不好意思,你是新人,问了,别人才知道你是不懂,不问,别人会以为你懂,没有做好就是你的责任了。3.英语,不管是书面还是口语,都要加劲,主要是实际应用能力。当时,也没觉得有什么不对头地方。
没想到,31日周一下午,收到她了邮件,说是准备辞职,不做了,压力太大,觉得自己能力差,没有什么过人之处,英文也不好,要把自己提高后再出来找工作。先跟我说,然后再跟我朋友说。我立即火速回她,让她晚上来我家。
晚上来了之后,先问她原因,问她接下来的打算,问她对自己将来发展的规划和定位,她也说不出什么所以然来,什么都没打算,只因为感受到了压力,就不要做了。然后我开始苦口婆心地跟她谈,讲她家人供养她读书的不易,生活的艰辛,然后讲工作和生活的压力,只要你走出象牙塔都会有,除非你含着金汤匙出生的,或是你命好一出校门就遇到了金龟婿把自己给嫁了,否则,现代人都会有这样那样的压力。然后是建议和鼓励她化压力为动力,在实际工作中锻炼和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和能力,还举例说我自己的英文也就是在给笑读英文书这一年提高最快……大半个小时下来,问她是走是留还是需要时间再考虑?竟然还是坚决要走,连再考虑考虑都不愿意,就像是我求她去上班一样。我这个火腾地一下就上来了 我昨天晚上请人吃饭,你今天就提出要辞职,这也太让人没法交代了吧。真是搞不懂,怎么竟然有这样的孩子,这么以自我为中心,只考虑自己的感受,一点儿也不考虑家人的难处,她的父母已打来电话让我们劝她,而且也给她打了电话,再想到她之前做的一些让我火大的事情。我实在是无法按捺下去,干脆就痛骂了她一顿 最后再问,竟然还是不干。
我不知道怎么跟朋友开口,连夜写了邮件。第二天朋友一上班,就打了电话来问我,因为邮件看得莫名其妙,然后朋友让小霞到她办公室,朋友后来跟我说,她说自己不是以上司的身份而是以长辈的身份,跟小霞谈了半个多小时,也没问出什么所以然来,最后只能是提醒说,“你要不要再考虑一下,你今天出了这个公司的门,要再想进来就不太可能了。”最后的结果,仍然是,小霞,就这样辞职了 然后就回湖南学校去了,据她跟我们以及跟她父母说,是知道自己的差距有多少她会更努力地尽快使自己具备过人之处然后再出来找工作。
我到今天也还是百思不得其解。她受的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到底教了她什么,除了大学毕业证,英语4级证书,文秘资格证书,还有什么?这样的一个还算优秀的学生(看她简历的感觉)的社会适应能力差到如此程度,别的应届毕业生,又会是什么模样?我已经好多年没跟刚毕业的人打过交道了,想不起是不是刚毕业的都这样了。
如果笑将来在国内读大学的话,我一定要尽可能早的开始她的社会实践经验的积累,哪怕是我倒贴钱,也要给她创造尽早工作的锻炼机会。
笑妈自制签名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