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儿童 教育 英语
查看: 10077|回复: 1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分享]让幼儿走近人文科学~~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5-8-18 12:38:5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分享]让幼儿走近人文科学~~ 幼儿科学教育的内容非常广泛,上至日月星辰、风雨雷电,下至花草树木、鸟兽虫鱼,以及人类在抗争、利用和保护自然的过程中表现的聪明才智,全部都包容其中,在向幼儿进行科学教育时,很难面面俱到,只能选取典型的、有代表意义的内容。 <p align="left"><font size="-1">  意大利著名教育家蒙台梭利认为,每一个幼儿都是小小的科学家。确实,在人生的长河中,入学前的孩子们与科学家的相似之处最多,只是随着年龄的增长,受到许多影响和压制,相似之处越来越少了。所以我们蒙氏教师在日常科学教育内容的选择上应注意以下一些特性。 <p align="left"><font size="-1">一、现实生活和幼儿教育启蒙性的结合 <p align="left"><font size="-1">  为了使幼儿了解完整的物质世界,我们在选择幼儿科学教育内容时,应注重从不同的角度、选取有代表性的基本知识让幼儿认知,通过学习,以点带面,举一反三,让幼儿了解物质世界的广泛性。 <p align="left"><font size="-1">  一般我们选取教学内容包括动物、植物、自然现象、科技成果、人文景观、社会生活等许多领域,每一领域又包含了许多分支内容。如植物领域包含树木、花卉、小草、水生植物、水果、干果、农作物、蔬菜及有关植物的常识(根、茎、叶、种子等)九种。每一种都应选择有特点的加以介绍,如蔬菜类,根据人们吃蔬菜的不同部位又可细分为:吃根的(萝卜)、吃茎的(莴苣)、吃叶的(白菜)、吃花的(黄花菜)、吃果实的(茄子)、吃种子的(青豆)六种。动物的分类;动物的自然生长规律,大自然界的一年四季,星辰变化都是非常不错的教学素材。 <p align="left"><font size="-1">二、通过幼儿已有经验来决定教学内容 <p align="left"><font size="-1">  心理学研究一再证明,幼儿的年龄特点就决定了他们对事物的认识是感性的、具体形象的,思维常常需要动作的帮助。他们对物质世界的认识,还必须以具体的事物和材料为中介和桥梁,在很大程度上借助于对物体的直接操作。如面对一滩烂泥时,孩子可能会想:&ldquo;如果我一脚踩下去会发生什么事?泥巴踩起来会怎么样?会不会从我的脚趾缝挤上来?&rdquo;紧接着,他便一脚踩下去,以证实他的想法。 <p align="left"><font size="-1">  不仅如此,孩子们和科学家一样,也使用科学探究方法,只是不自觉而已。而且,由于经验水平和思维特点所限,幼儿探究解决问题的过程和方法具有很大的失误性。他们对事物特点的认识和对事物间关系的发现。需要尝试多次,或不断排除无关因素,才能接近答案。一个 3 岁半的幼儿在第一次接触橡皮泥时想用它做糖球,他把橡皮泥一小块一小块地揪下来,再用几小块橡皮泥合在 一起做糖球。老师发现,他每揪一块橡皮泥都在脸上蹭一下,就好奇地问: &ldquo;你这(做往脸上蹭的动作)是什么意思呢?&rdquo;幼儿认真地说:&ldquo;我试试橡皮泥粘不粘。&rdquo;幼儿一直一丝不苟地试着,偶尔有一次忘了往脸上蹭,还马上拿回来再补试一次&hellip;&hellip;。三十几次后,他不试了,终于相信了橡皮泥的粘性。因此在进行橡皮泥的制作时孩子的兴趣相当高,效果也非常好。 <p align="left"><font size="-1">三、结合幼儿的认识规律来创设教具 <p align="left"><font size="-1">  蒙台梭利坚信儿童期绝不是进入成年期之前的一个过渡阶段,他们不仅不是尚未完成的&ldquo;小大人&rdquo;,大人与小孩之间根本就一个南极、一个北极。也就是说,虽为同一个人,存在形式与心智状态却完全不同。正因为孩子还是一个充满着多变性的个体,自然的体型、行动、认知与精神发展上,都和已经定型的&ldquo;大人&rdquo;不同,因此在教具的设置上也不能一始而终。 <p align="left"><font size="-1">  首先,让幼儿从认知自身开始。通过认知自身的器官(眼、耳、手、足、口等),产生自我概念,再通过对日常用品(手绢、牙刷、餐具等)的认知,养成良好的习惯,在日常生活中逐渐强化自律意识,规范自己的行为。 <p align="left"><font size="-1">  其次,学习对他人的认知。按照由近及远的原则,从家庭主要成员到幼儿园的同伴、老师及常见的不同职业的工作人员(医生、警察、邮递员、炊事员等)的认知,了解每位社会成员的劳动,珍惜其劳动成果,并通过庆贺&ldquo;三八&rdquo;妇女节、&ldquo;五一&rdquo;劳动节、&ldquo;教师节&rdquo;、&ldquo;八一&rdquo;建军节、&ldquo;九九&rdquo;重阳节等节日,通过慰问不同的工作人员,学习与成人的交往。 <p align="left"><font size="-1">  第三,对周围环境的认知。幼儿认知了家庭、幼儿园,可进而认知周围的一草一木,对家乡有所了解,产生爱家乡的情感,再通过&ldquo;国旗、国徽、国歌&rdquo;&ldquo;香港&rdquo;&ldquo;台湾&rdquo;&ldquo;火药&rdquo;&ldquo;指南针&rdquo;&ldquo;中国之最&rdquo;&ldquo;多种多样的纸&rdquo;等活动,了解我们的祖国地大物博,具有灿烂的文化,增强幼儿的民族自豪感和热爱祖国的美好情感。 <p align="left"><font size="-1">  除此之外,科学技术的发展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便利,但由于乱砍滥伐森林、破坏草原、工厂中排出大量的污水、废气、废渣、各种垃圾的存在、大气臭氧层被破坏、地震、火山爆发等人为的和自然的原因,造成了许多危害人类生产、生活、身体健康以至影响生存的环境问题,维护生态平衡、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已经迫在眉睫。因此我们的延伸活动又可以创设一些环保的主题。如垃圾分类,电池回收等都是非常好的工作内容。 <p align="left"><font size="-1">  3~6 岁的幼儿,初入人世,对社会、对文化及对自己周围的一切尚未全面、系统感知,社会、文化、规则及世界,对幼儿而言,都是模模糊糊的,或不可捉摸,或遥不可及,幼儿的心理水平还不能深入地理解这个纷繁复杂的世界。因此,选择好科学教育的内容,并通过教师创造性地实施教育,使幼儿由一个自然人过渡到一个社会人显得尤为重要,这就需要我们的引导者随时发现孩子对科学兴趣的闪光点并给于正确指引,使其健康的身心得到更好的发展。。<img src="http://www.etjy.com/images/smiles/agree.gif" border="0" onclick="javascript:window.open(this.src);" alt= style="CURSOR: pointer" onload="javascript:if(this.width>screen.width-500)this.style.width=screen.width-500;" />  <img src="http://www.etjy.com/images/smiles/agree.gif" border="0" onclick="javascript:window.open(this.src);" alt= style="CURSOR: pointer" onload="javascript:if(this.width>screen.width-500)this.style.width=screen.width-500;" />  <p align="left">此帖由 永远的君度 在 2005-08-18 04:52 进行编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
发表于 2005-8-18 12:50:00 | 只看该作者
<p align="left">为什么我看不到相关图片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发表于 2006-1-11 16:17:12 | 只看该作者
呵呵,没有对孩子进行过如此生动的教育。学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发表于 2006-1-22 13:53:01 | 只看该作者
我觉得还不够具体,能够请有经验的家长再介绍一下到底如何领导孩子走进人文科学,有没有什么可行的具体方法。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06-2-24 10:24:38 | 只看该作者
我也觉得需要具体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2007-3-14 09:26:17 | 只看该作者
图片是哪里? 看上去很不错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
发表于 2008-1-31 02:22:57 | 只看该作者
把孩子放在户外去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
发表于 2008-3-22 16:15:57 | 只看该作者
对,太需要更具体的指导了。目前我们有很多理念,但如何实施却是最大的困扰。需要更多具有指导性资料分享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
发表于 2008-4-21 15:37:13 | 只看该作者
其实关键的问题是父母亲是否关心人文科学。和孩子散步时注意四季的变化,蹲下来观察忙碌的小蚂蚁,和孩子一起看展览,一起做一些简单的实验......总之教育孩子,先从家长做起。

[ 本帖最后由 ayyar 于 2008-4-21 15:38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
发表于 2008-4-21 17:41:14 | 只看该作者
恩恩 小的时候多学点东西是好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599|

小黑屋|手机版|新儿教资料网-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 闽ICP备19010693号-1|广告自助中心  

闽公网安备 35052502000123号

GMT+8, 2024-6-2 01:51 , Processed in 0.080395 second(s), 26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etjy.com!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