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儿童 教育 英语
查看: 3911|回复: 4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课件与积件(教学新思想之二)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5-8-16 10:22:4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font face="宋体">计算机辅助教学(CAI)&mdash;课件与积件 <font face="宋体">  目前计算机辅助教学(<font face="宋体">CAI)正在越来越深刻地影响着学校的课堂教学。教育界对传统的CAI课件进行了深刻的反思后,推出了&ldquo;积件&rdquo;。1、课件与积件。 课件(coursware)是一种教学软件,它的核心是一些专门用于教育与培训的计算机程序。传统的CAI课件是一个封闭的软件系统,其形式和内容完全是由课件设计者固定下来,无论制作者水平高低,都不能加以重组改造,它只适用于某一特定的教学情景,无法适用千变万化的教学实际,存在着通用性不够、灵活性和开放性差的不足,限制了CAI的发展。积件(integrable ware)则是一个完全开放型的软件系统,是继第一代教学软件&mdash;&mdash;课件&mdash;&mdash;之后的第二代教学软件。它不是教学资源库和多媒体制作工具的简单加,而是由师生根据需要自己组合运用的教学信息和教学处理策略库与教学工作平台。积件是在课件的基础上提出的,它包含了课件的特殊性,是&ldquo;散装&rdquo;的课件元素,是&ldquo;活&rdquo;的课件,课件则是积件的的特例,是凝固&rdquo;了一定的教学策略和设计思想的积件。2、积件的组成。 积件是由积件库和组合平台组成,包括教学信息资源处理策略与工作环境。3、积件的特点。 狭义上,积件是最小化的知识单元;广义上,积件是一种设计教学软件的策略和思路,是对多媒体教学信息的资源和教学过程进行准备、检索、、设计、组合、使用、管理和评论的理论与实践。它具有最小化、可积性、共享性和可重复性,并且能适应教材、教学对象和教学环境的更新变化,真正做到以不变(积件)应万变(教学实际),更适用于以师生相互交流为主的CAI课堂教学情境,有利于学科教师有针对性地灵活应用于课堂教学中,从不同角度不同顺序来展示问题的内在联系,能更方便于&ldquo;教&rdquo;与&ldquo;学&rdquo;,充分体现教师的教学艺术和创造思维,使学生思维开阔,创造力得以发展,综合素质得以全面提高。4、积件思想。 积件思想是对我国CAI领域历史经验存在的问题进行长期探讨与反思后提出的发展我国计算机辅助教学的新思路。它是为了让教师能根据不同的教学情境运用计算机辅助教学,把教师从复杂的教学软件设计的技术问题和资料收集管理中解脱出来,必将会对CAI产生深远的影响,促进CAI从现在的小范围试验探索阶段走向较大规模的推广和实施阶段,能进一步提高CAI的实践和应用水平。 总之,积件的研究和运用为CAI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必将为我国21世纪的教育注入新的活力。<font face="宋体">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
 楼主| 发表于 2005-8-16 10:30:10 | 只看该作者
<p class="MsoNormal">基于&ldquo;积件&rdquo;思想的网络课件设计<font face="Times New Roman"><font size="3" /><p class="MsoNormal">摘要:本文探讨了我国计算机辅助课堂教学软件的历史经验和面临的困难,论述了我国学校课堂计算机辅助教学正在经历的第二次重要转折:从课件思想到积件思想的转折。讨论了积件的特点及其对教学改革的影响,并以&ldquo;积件&rdquo;思想和&ldquo;积件&rdquo;系统结构为基础,以《计算机安装调试与维修》网络课件的制作为例,阐述网络课件教学设计。<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font face="Times New Roman"><font size="3" /><p class="MsoNormal">关键词:计算机辅助课堂教学、积件、积件系统结构、网络课件设计<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font face="Times New Roman"><font size="3" /><p class="MsoNormal">在计算机辅助课堂教学这个领域中,目前已经有了一定数量的教学软件,但能够真正适合教学的却不多,加上教师自制课件的水平又不是很高,很容易造成&ldquo;低水平重复&rdquo;的现象,因而寻求计算机辅助教学软件开发和应用的新路子&mdash;&mdash;积件思想应运而生。<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font face="Times New Roman"><font size="3" /><p class="MsoNormal">纵观计算机辅助教育事业的发展轨迹,不难发现,随着社会对人才要求的越来越高,计算机技术的日新月异,以及计算机理论的日益成熟,课堂计算机辅助教学的理论与实践在不断发展,大体可分为以下三个阶段:<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font face="Times New Roman"><font size="3" /><p class="MsoNormal">一是<font face="Times New Roman">80年代中期以前,在行为主义学习理论支撑下,计算机在教学中主要起&ldquo;刺激&mdash;&mdash;反应&rdquo;和&ldquo;模拟&rdquo;、&ldquo;替代&rdquo;作用,教学软件多为<font face="Times New Roman">BASIC语言程序,这一时期的高频用词是&ldquo;程序&rdquo;。<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font face="Times New Roman"><font size="3" />二是<font face="Times New Roman">80年代后期至<font face="Times New Roman">90<span>年代中期,在认知学派理论的指导下,计算机在教学中主要起&ldquo;系统认知&rdquo;作用,教学软件多采用高级编程语言和系统工具按教学设计的原理贬值,一个教学软件的运行就相当于一堂完整的课,这一时期的高频用词是&ldquo;课件&rdquo;。</span><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font face="Times New Roman"><font size="3" /><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三是<font face="Times New Roman">90年代中期以后,在人本主义学习理论、建构主义理论和素质教育理论的影响下,在实践中人们逐渐发现,尽管课件可以辅助教师在课堂中创设教学情景,教授知识的重点难点,但课件设计的思路有两个越来越明显的局限性。一是过去那种事先由教学设计确定的、有固定程序的、定型情节的、封闭的、整体型的课件设计思路不适应千变万化的现实课堂教学;二是课件往往是按照一教为中心的思路来设计,主要用于教师传递教学信息的教具,在当前从以教为中心向以学为中心的教学模式转型中需要调整设计思路。<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font face="Times New Roman"><font size="3" /> <p class="MsoNormal">多媒体计算机超文本技术、网络技术的广泛应用,人们已经越来越不满足于课件的模式化、特定性与封闭性,努力探求一种可分可合能灵活应用的教学软件。在这种思想的指导下,出现了积件教学软件。&ldquo;积件&rdquo;如同&ldquo;积木&rdquo;,可积可散、可分可聚、可插可构,能较好地表达<font face="Times New Roman">90年代以后我国学校课堂计算机辅助教学领域发展的新思维。<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font face="Times New Roman"><font size="3" /><p class="MsoNormal">一、积件思想的基本特点<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font face="Times New Roman"><font size="3" /><p class="MsoNormal">(<font face="Times New Roman">1)注重人的主体性。积件将教学信息资源与教学思想、教法、学习理论相结合的主动权交给了师生,将过去课件设计者从事的教学设计回归到教师学生自己的手中,成为教师和学生教学活动的工具,因而适应任何类型的教师与学生,具有高度的灵活性和可重组性,充分体现了面向<font face="Times New Roman">21世纪尊重人、以人为主体的教育思想。教学设计和学习理论的运用,不是在课件开发之初,而是由师生在教学活动中进行,真正做到以不变(积件)应万变(教学实际),计算机成为课堂教学的有力工具,成为教师和学生个性与创造性充分发挥的技术保障。<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font face="Times New Roman"><font size="3" /><p class="MsoNormal">(<font face="Times New Roman">2)积件与教材版本无关性。积件是以知识点为分类线索,这样,无论教材课件体系如何变化,教材版本如何变化,积件都可被师生应用于当前教学活动中。<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 <p class="MsoNormal">(<font face="Times New Roman">3)基元性与可积性。教学资源素材愈是基本的,附加的边界约束条件愈少,其重组的可能性就愈大。以往的<font face="Times New Roman">CAI课件总是有启承转收,有头有尾,自成整体,断了哪一个环节都不行,这种看似完美的软件固化了知识的联系,模式化了思维过程,机械化了教学程序,很不适应于千变万化的课堂信息交流;它排斥了教师的主导性和创造性、学生的主体性和差异性,忽视了教学环境与学生原有发展水平、最近发展区的多变性。积件则不然。积件中的积件基元就是一个基本知识点,它不囿于任何特定的教学思想、教学方法,也不局限于课件体系和教材版本,其附加的约束条件少,因而可积性(可重组性)就较大。值得强调的是:积件并不排斥教育思想与教学方法,相反,它将许许多多好的教育思想与教学方法以教学基本策略基元形式积聚成库,犹如集古今中外优秀教育家的智慧于一炉,炉中每一粒星火都能燎原学生思想之光芒。<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font face="Times New Roman"><font size="3" /><p class="MsoNormal">(<font face="Times New Roman">4)开放性,自繁殖性。积件的素材资源和教学策略资源都是以基元方式入库供教师重组使用,因而在任何时候,任何地方,任何教师(学生)都可以将最新的信息和自己的作品添加入库,只要确立了积件的信息标准,入库规范,积件在教学活动中就自然具有开放性、自繁殖性。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和全体师生的参与,积件的迅速发展将不可思议,就象今天<font face="Times New Roman">Internet网上的信息爆炸一样。<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font face="Times New Roman"><font size="3" /><p class="MsoNormal">(<font face="Times New Roman">5)继承性与发展性。积件系统在具体课堂教学中应用的临时组合可成为一种临时课件,或者说课件就相当于积件系统中的&ldquo;微教学单元&rdquo;,因而积件与课件的关系是一种继承与发展的关系。课件适用于某一具体的教学情境,积件适用于任何变化的教学情境,积件更适宜教师学生相互交流为主的课堂教学情景。课件经过适当加工(去除冗余部分,规范接口标准),就可纳入积件的微教学单元库,为其他教师重组使用;积件经某教师组合成为适合当前教学情境的内容,也就构成了一个&ldquo;临时&rdquo;的课件(准确地说,是&ldquo;堂件&rdquo;)。当积件库(甚至组合平台)的载体从磁盘、<font face="Times New Roman">CD光盘发展到网络时,积件的思想和着眼点就发展到全球化、虚拟化、社会化,它会超越今天人们关于课件的种种经验和理论,提出更多更新的课题等待我们去探索。<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font face="Times New Roman"><font size="3" /><p class="MsoNormal">(<font face="Times New Roman">6)技术标准规范性,为了实现积件在校、地区、全国、全球的可重组性,积件的各类信息资源必须遵从当今世界主流标准和规范,例如,文本的格式,图形的格式、声音的格式、动画的格式、<font face="Times New Roman">Internet网络接口的格式等都必须与世界主流应用软件一致,否则无法实现素材资料的组合。教学信息的分类、编码,应有类似&ldquo;中图法&rdquo;图书分类的法则。此外,还应考虑光电阅读、条码扫描系统、<font face="Times New Roman">CD-<font face="Times New Roman">ROM、<font face="Times New Roman">VCD制式等多方面的因素。这需要在国家一级层次上确立法规性的标准。<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font face="Times New Roman"><font size="3" /><p class="MsoNormal">(<font face="Times New Roman">7)易用性、通用性、灵活性、实用性。积件集中了当代应用软件的设计思想精华,它有大量丰富的教学素材、用起来很方便,操作界面直观、明白、人性化、教学化,适于全体师生,适于不同的教学情境,成为课堂教学的实用工具。<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楼主| 发表于 2005-8-16 10:32:35 | 只看该作者
<p class="MsoNormal"><span>三、网络课件设计</span><span><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span><p class="MsoNormal"><span>在&ldquo;积件&rdquo;思想的指导下,我们进行了《计算机安装调试与维修》网络课件的制作,该课件是一门专业课,主要讲解了</span><span><font face="Times New Roman">C</span><span>机的基本结构、计算机的安装和外部设备,同时介绍了</span><span><font face="Times New Roman">ROM</span><span>&mdash;</span><span><font face="Times New Roman">BIOS</span><span>、系统优化与软件安装及计算机的保养、故障诊断和维修技术。系统优化与软件安装及计算机的保养、故障诊断和维修技术。在制作中将微机中各组成部件模块化,作为基本知识点,将文本、图形、图像、声音、动画、影视等多媒体积件单元数据嵌入或链接到当前的教学演示中,从而实现积件库资源的交互与共享。对于安装过程中的每一个部件分别设置了视频在线观看,并且,为了让学生能进一步学习,了解软、硬件的最新发展动态,还提供了相应的网址链接到网络课件中,以&ldquo;积木&rdquo;的形式把教学实践过程中制作的每一个课件链接起来,克服了传统的&ldquo;软件包&rdquo;形式的课件不能共享的特点,提高了课件资源的利用率,教师和学生可以在任何时候、任何网络终端通过</span><span><font face="Times New Roman">Internet</span><span>网络来访问这些网站,进行教学的探讨和巩固性学习。开阔了学生的视野,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望,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span><span><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span><p class="MsoNormal"><span>(一)设计中主要注意问题:</span><span><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span><p class="MsoNormal"><span><font face="Times New Roman">1</span><span>、注重交互性设计</span><span><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span><p class="MsoNormal"><span>课件内容的设计尽量加入交互方式,激发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主动参与和积极思考。在疑难的知识点上充分发挥多媒体的功能,展现其内涵,使学生能够深刻体会,从而有利于培养学生获取知识的能力和创新能力。交互性设计中遵循以下了以下原则:</span><span><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span><p class="MsoNormal"><span>(</span><span><font face="Times New Roman">1</span><span>)简易性:使师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操作简单、容易。</span><span><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span><p class="MsoNormal"><span>(</span><span><font face="Times New Roman">2</span><span>)一致性:在交互过程中,用户的操作具有较高的一致性,以达到易学易用。</span><span><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span><p class="MsoNormal"><span>(</span><span><font face="Times New Roman">3</span><span>)反馈性:交互有反馈设计,在用户的一个操作后,系统有一个及时的反馈信息,如果需要待较长时间,则给用户一个提示信息。</span><span><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span><p class="MsoNormal"><span>(</span><span><font face="Times New Roman">4</span><span>)容错性:一个系统应对用户的错误操作有较大的宽容,即当用户错误操作后,系统在错误发生后给用户提供补救机会和复原的方法,并确保不让这些预料之外的反应对系统数据造成破坏。</span><span><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span><p class="MsoNormal"><span>(</span><span><font face="Times New Roman">5</span><span>)图形化</span><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span>:图形具有直观、形象、信息量大等优点,因此使用图形来隐喻用户的操作,使用户具有亲切感,易学易用。</span><span><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span><p class="MsoNormal"><span><font face="Times New Roman">2 </span><span>、屏幕页面的设计中注意的问题</span><span><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span><p class="MsoNormal"><span>(</span><span><font face="Times New Roman">1</span><span>)一致性</span><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span>:课件的网页无论从形象、风格还是课件的前后顺序,以至各对象的形式都保持统一的风格和操作界面。同一网页中不同时出现过多动态区域。</span><span><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span><p class="MsoNormal"><span>(</span><span><font face="Times New Roman">2</span><span>)简洁性:页面简洁,安排较合理;可以利用语音解释的,就不用较多的文字。</span><span><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span><p class="MsoNormal"><span>(</span><span><font face="Times New Roman">3</span><span>)可理解性:具有友好的页面,使学习者在使用时,可以很快领会如何使用软件,而不是让学习者在读完使用手册才能使用。课件的信息流排列有意义;图标的意义明确;鼠标停留后,会出现汉字提示等。</span><span><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span><p class="MsoNormal"><span>(</span><span><font face="Times New Roman">4</span><span>)容错性:当用户出现不当操作时,系统设计了提示栏用以警示,可补救、复原。</span><span><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span><p class="MsoNormal"><span><font face="Times New Roman">3</span><span>、注意色彩在课件中的作用</span><span><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span><p class="MsoNormal"><span>色彩可作为屏幕组织的手段。不同的信息组之间的差异通过不同颜色来增强。例如,用不同色彩来表示两组在空间上紧靠在一起而逻辑上毫无关联的文本;而那些在空间上相隔较远,却属于同一主题的用同一色彩来显示。色彩本身又充当有特定意义的视觉符号。人们对色彩表示某些特定的意义有大致的认同,例如:红色表示</span><span><font face="Times New Roman">&quot;</span><span>停止</span><span><font face="Times New Roman">&quot;</span><span>;绿色表示</span><span><font face="Times New Roman">&quot;</span><span>开始</span><span><font face="Times New Roman">&quot;</span><span>。白色边框表示标题区;蓝色的边框表示正文区。红色区域表示警告信息;黄色区域表示帮助信息。蓝底白字表示信息来自教师;白底黑字的信息来自学生等。网页色彩能与内容相适应,表现形式生动活泼,页面布局美观。能明确色彩使用的目标任务,尽量合理运用,以达到用色彩来辅导完成人机的信息交流。</span><span><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span><p class="MsoNormal"><span><font face="Times New Roman">4</span><span>、注重课件导航</span><span><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span><p class="MsoNormal"><span>课件的导航设计清晰、</span><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span>明确、简单,符合学生认知心理。</span><span><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span><p class="MsoNormal"><span>(</span><span><font face="Times New Roman">1</span><span>)</span><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span>课件结构导航:以表格的方式列出教学单元、教学活动、学习时数、学习进度和学习方法;指明学生所处的知识层次和位置。</span><span><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span><p class="MsoNormal"><span>(</span><span><font face="Times New Roman">2</span><span>)</span><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span>文件结构导航:根据知识单元和知识点、通用网页、组件和媒体类型等建立网站的文件结构;单个文件夹中文件数目设置合理,以方便维护。</span><span><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span><p class="MsoNormal"><span>(</span><span><font face="Times New Roman">3</span><span>)</span><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span>页面组织导航:在网页中有到课件起始页、前一页、后一页、上一页、上一层、相关内容的超链接,提供由关键词(基本概念)和目录树查找相关网页的快速跳转功能。对于描绘教学内容的重要媒体提供查询和直接显示功能。</span><span><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span><p class="MsoNormal"><span>(</span><span><font face="Times New Roman">4</span><span>)</span><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span>直接导航:在主界面的导航中心对一些重要的导航点提供直接的导航,如当前学习单元、当前学习目标、学习单元的结束、前进、后退等。</span><span><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span><span>(</span><span>5</span><span>)</span><span> </span><span>浏览记录导航:记录学生在超媒体知识空间所经历的历史路径,学生可随时快速跳转到以前浏览过的页面。</span><span> </span>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发表于 2005-8-19 19:03:15 | 只看该作者
讲得好,辛苦辛苦,应该献花,应该献花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05-8-20 10:49:42 | 只看该作者
学习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932|

小黑屋|手机版|新儿教资料网-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 闽ICP备19010693号-1|广告自助中心  

闽公网安备 35052502000123号

GMT+8, 2025-5-11 21:45 , Processed in 0.157160 second(s), 26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etjy.com!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