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儿童 教育 英语
查看: 605|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性教育为何无人喝彩?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5-8-11 11:34:3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性教育为何无人喝彩?

“大胆”尝试引来嘘声不断
性教育为何无人喝彩


  老师认为是一次“大胆”尝试的性教育课却引来学生“嘘”声不断,这是日前记者在某校高中段看到的令人深思的场景。随着采访和调查的深入,记者忧虑地发现,这不仅仅是个案。



  虽然,学校性教育终于告别了“犹抱琵琶半遮面”的尴尬,冠冕堂皇地走进了校园,但大部分学校的性教育效果并不理想。

场景回放:



  老师一厢情愿 学生不屑一顾



  前些天,一名老师兴致勃勃地向记者推荐了该校的性教育课,认为是一次“大胆”的尝试,很好地解决了处于青春期学生的困惑。在该校多媒体教室里,两个班级的学生正在观看这名老师特意从杭州带来的青春期教育VCD,内容涉及生殖卫生、艾滋病及其预防、两性交往等。但让这名老师脸上无光的是,在座的学生并没有出现预期的激动和兴奋,他们反映冷淡,甚至有些同学开起了小差。



  “老师让我们看的这套教学片拍摄的是几堂青春期教育课,内容大多是老师和学生就某个事情谈看法之类的,没有实质性内容,老土!”这是一名高一女生私下跟记者讲的原话。这名女生说,从初一起,她们便会接触类似的青春期性教育课,可老师们讲的往往是一些无关痛痒的内容,真正到了要害处就一笔带过。至今,她仍然不知道自己是从哪里来的。多数同学反映,这套性教育的教学片跟以往学校开展的青春期教育一样,不是向学生普及青春期知识,而是提高到道德和未来的高度泛泛而谈,让他们很反感。

  学生调查:



  54%学生不满意学校性教育



  同套青春期教育教学片,折射出学生和老师两种截然相反的态度,不禁让人心生疑惑:当前学校开展的青春期教育效果到底如何?学生对学校青春期教育满意吗?为此,本报教育专刊记者在市区5所中学随机抽取了7个班级368名学生,进行了“学校青春期教育满意度”调查,受调查学生年龄跨度为12周岁至18周岁。男女生人数基本相同。



  调查显示,学生对性知识认识仍然贫乏,68%的学生认为自己对性一知半解,20%学生一点都不了解性。面对自己贫瘠的性知识,学生最希望获得的性知识途径是学校教育,占到了88%之多。但现实是,学生主要的性知识48%来源于正规书刊、传媒、影视,25%来源于学校教育,来自黄色书刊和碟片的也有8%。56%的学生承认学校开展过青春教育,但63%的学生说,老师在教授涉及青春期生理健康生殖内容时只略略讲一下,只有6%学生详细听老师讲过生殖内容,明白“自己是从哪里来的”。据调查结果,学生对学校青春期教育打分很低,54%学生选择了不满意,认为学校开展的青春期性教育流于形式,跟不上学生的需求,40%学生选择了“马马虎虎”。

  老师观点:



  呼吁专职性教育老师



  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使得学生对学校青春期性教育打分这么低?学校青春期教育如何才能破“茧”而出,实现各级教育部门要求其进课堂的初衷呢?



  某初中科学老师向记者吐“苦水”说,虽然有一部分学生性知识很贫乏,但也有小部分学生对性知识的了解远远超出老师的想象。这门课的老师无法像其他任课老师一样了解学生的认知程度,很难掌握“度”的问题,所以经常出现学生嫌老师教授的内容太老土等尴尬情况。同时,这名男老师承认,由于我们所处的环境对“性”仍是讳莫如深,还无法从真正意义上使学生和老师实现“性脱敏”,所以老师们对传授性知识仍是有些“难启口”,特别是遇到异性学生的询问时。



  一些业内人士还认为,性教育的滞后,与我市缺乏高素质的专业青春期教育教师有关。一名专门从事学校青春期教育的老师说,性教育是人格教育、人性教育,也是一种“爱的教育”。可目前,全市各所学校大都没有配备专门的青春期教育老师,学校开展的青春期教育多数只是科学课上粗略涉及的生殖知识。这名老师呼吁,应及时培养或招收一批专职青春期教育老师,真正提高学校性教育的质量,而不仅仅是“走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
发表于 2005-8-13 14:25:41 | 只看该作者
性教育的滞后,不单单是某个市的问题,而是全国普遍性的一个大问题,作为一个高中生物教师,对此深表遗憾!

就说近几年吧,在我们这个小县城里就出现过几起这样的事:中学生不但没有性保护意识,而且连最起码的生理常识都不懂,居然到生产了还不知道自己已经怀孕,有肚子痛带到医院生在医院里的,也有生在学校寝室、厕所里,笔者为此深感痛心,为什么在改革开放的今天,还会出现这种事?而且从全国范围看,象这样背着书包去打胎的事那是多如牛毛。这难道不是中国性教育太过落后所造成的吗?

越是朦胧的东西就越想弄明白,越是禁止的事情越是想去尝试,这是中学生的一种很普遍的思维方式。正因为我们对性讳莫如深,才使青少年对此充满了好奇,于是,青少年性犯罪比比皆是。如果能在中学,甚至小学阶段,对学生们进行适当的性教育并加以正确的引导,那么中国就不会有那么多的性犯罪。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160|

小黑屋|手机版|新儿教资料网-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 闽ICP备19010693号-1|广告自助中心  

闽公网安备 35052502000123号

GMT+8, 2025-5-13 06:22 , Processed in 0.073893 second(s), 28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etjy.com!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