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儿童 教育 英语
12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yiyanbufa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冷智妈妈拙记》(转自博客-家长论坛)

[复制链接]
11#
 楼主| 发表于 2005-7-28 11:35:12 | 只看该作者
博客论坛的家长论坛的《冷智妈妈拙记》,是一个母亲养育女儿的记录。

转帖自:http://forum.blogchina.com/


保证休息

女儿一天比一天更可爱,她已能够听到皮皮小熊的叫声,看得到小塑塑鸟的飞翔(我必须及早证明我的

孩子的听力与视力的健康)。而且,她已能够体会换过尿布的舒爽,和被亲人抱在怀里的惬意。于是,

尿布湿了,她会用哭声要求我为她换换。躺在妈妈的怀里,换过了干爽的尿布,“妈妈,我要你抱着

我。”于是,她就不肯睡进睡袋,只要一睡进去,她就开始嚷嚷。爸爸、妈妈、姥姥,我们都有总想抱着

她的冲动,可是,我们不可以这样。因为,我的孩子,你和妈妈一体的时候,你不需要自己呼吸、自己

吸吮……你只需要静静地在自己的海洋里感受自由、感受快乐。突然有一天,你看到了广阔的世界,而为

了这,你也必须自己应对生命中的一切。这对你来说太不容易了,妈妈必须让你有一定的时间独立地休

息,否则,你的骨头也许会弯的,妈妈可不愿冒这样的风险。

所以,孩子,请你理解妈妈,妈妈不能总是抱着你,我必须保证你的休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2#
发表于 2005-7-29 09:34:12 | 只看该作者
期待继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3#
 楼主| 发表于 2005-7-29 19:30:09 | 只看该作者
博客论坛的家长论坛的《冷智妈妈拙记》,是一个母亲养育女儿的记录。

转帖自:http://forum.blogchina.com/



2.4 亲女交流
  
     “天冷还要让孩子吹风、一点点大就定时喂奶、还不愿意抱着自己的孩子,真是个冷酷的妈妈。”您千

万不要这样认为,恰恰相反,每一个妈妈都是天然的爱的海洋。我之所以先写这三项,正是因为要这样

做实在是不容易。你必须时时地和自己母爱的天性争斗,你要不断地挣扎,不断的反复激发自己理智的

一面。我说过,孩子就象个会思考的动物,需要引导和帮助,不是从几岁的时候才开始,而是从一出生

就需要这样的引导与关爱。所以,我不断地提醒自己:“不,你不可以这样不负责任。你决不却少动物妈

妈的天性,但首先,你要是一个会思考的妈妈”。

    女儿已经满月了,她非常地可爱、非常地漂亮。我情不自禁地给我的同学写信夸口说:“我生了一个

最最漂亮的小东西,我从没见过这么漂亮的婴儿”(其实我根本不理智,我长这么大一共才见过几个婴

儿?!)。想想吧,那时,我心里充斥了怎样多的爱意吧。
     
      满月的女儿,似乎非常配合我,她的吃、玩、睡似乎很有规律(这坚定了我的养、育理念)。其

实,除了吃的规律是在妈妈的努力下被动养成的,玩和睡都是随其自然的,从未刻意调整过。而且,她

从不象有些婴儿那样,随睡随玩,随玩随睡,玩和睡都持续的时间较短。我的女儿,看上去玩的时候非

常尽兴,东找找、西看看,舞舞手,弄弄脚,玩的时间也较长。睡的时候就很沉、很安静。我虽然只带

了一个孩子,并不敢随便称总结经验。但是我确信,女儿所显现出来的玩和睡的规律,肯定和她的“进

餐”规律有某种内在的联系。一定是喂奶的规律在她的机体循环中发挥着某种作用,而且我也确实觉得女

儿的吃、玩、睡之间有一些规律可循,尽管这些规律并不是那么明显(要知道她才刚刚满月)。不管是

不是这样,那时,我和亲爱的爸爸竟固执地、自豪地认为就是这样。

   女儿玩的时候,是我最幸福的时候。我总是不断的和她说着谈那,好像她真能听得懂似的。一会儿告诉

她今天爸爸又犯了什么错误;姥姥为什么又生了我的气;我自己又有多么地爱她。一会儿又告诉她,她

睡觉的时候,小熊很安静,小燕子也没有唧唧喳喳的叫个不停。我的手总是不自觉的抚抚她的脸、蹭蹭

她的小手。有时,她会顺便抓住我的手,于是,我就会拉着她的小胳膊舞动舞动,嘴里还喊着“一、二、

三、四;二、二、三、四”。我会打开她的襁褓,看看她有没有长湿疹,也给她的小屁股呼吸点新鲜空

气。每当这时,我总会拽着她的小脚丫,抖一抖,抻一抻。看着她胖胖的小腿儿弯曲的时候,拥起一道

道的沟褶,你就会忍不住地去抚弄她、亲吻她。当然,你还会不由自主地抱抱她、拍拍她、摇摇她。给

她抓抓小皮皮熊的手,让她看看塑塑鸟在飞,让她听听塑塑鸟的歌声……每当这时,爸爸、妈妈、姥姥总

会为谁抱着她发生些大大小小的争执。

     有时,我们会利用这段时间,让她享受一下沐浴的快乐。说起沐浴,姥姥当然少不了又要大闹大嚷:

“好好的孩子不好好待,你们就折腾吧!”但是,经历过第一次洗澡之后,看到女儿因沐浴而变得红扑扑

的小脸,看着沐浴后女儿香甜的睡着。后来,每次洗澡时,姥姥总会提前用热水袋将女儿的浴巾、睡袋  

捂好。此帖由 yiyanbufa 在 2005-07-29 19:31 进行编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
 楼主| 发表于 2005-7-29 19:33:34 | 只看该作者
博客论坛的家长论坛的《冷智妈妈拙记》,是一个母亲养育女儿的记录。

转帖自:http://forum.blogchina.com/


2.5 爸爸的爱

       因为女儿的万国旗帜天天都要升起,天天都要飘扬。所以,开水的消耗量很大(那时家家都烧蜂窝

煤)。于是,“余公”一直坚持天天移山(蜂窝煤山),眼看一座大山就要搬走。姥姥最先着起急来:“眼

看就要没煤了,还不张罗着早点买去”。

        在女儿来到这个世界十六个昼夜的那天早辰,亲爱的爸爸从村民柳大叔家借了小拉车,向着四公里

外的红星煤店出发了。
  
        可怜的爸爸,必须将五百多块蜂窝煤(每块0.5公斤)从传送带上一块块地倒到板车上,然后,像

牛一样地将它们拉回家。

         不知为什么,老天爷总是喜欢开一些公平的玩笑。你若正承受着不幸 ,不要灰心,老天爷会时不

时地照顾于你,给你痛苦的心灵增添一缕温柔的阳光。而对那些实在幸福的人,他也会搞些恶作剧,让

你把幸福铭记的愈加深刻。幸福的爸爸正在享受老天爷的恩赐,因为天空突然下起了阵雨。

姥姥焦急得不知所措,不停的叨念着:“不开眼的老天爷呀,孩子他爸买煤去了,你就不能等他回来再

下。”老天爷没有听见老娘的祈祷,因为雨还在下着,尽管并不大。

        一个小时过去了,亲爱的爸爸还没回来,我不知道他将怎样应对那四公里泥泞的乡间土路,还要拖

着装满五百斤煤的板车。一个半小时过去了,还是没有动静。我再也等不下去了,不顾老娘亲的阻拦与

责骂,披上雨衣,到大门口等待 。

        终于,我望见一辆板车拐进了胡同口。我看到,我亲爱的丈夫的肩上拖着一条皮套,两手拽着车

把,弯着腰,弓着背,将自己像一头真正的牛一样塞进车辕(他属牛)。他一步一拱地向前迈进,浑身

湿淋淋的,衣服紧贴在身子上(十月寒天,那有多凉);头上的汗水和着雨水不断地淌着,头发护得满

脸;脚下的鞋里塞满了泥浆,我都能听到噗呲、噗呲的声音。突然,煤车上一片白色的什么飘了一下,

天啊!是盖在煤车上的塑料布。我大声的哭了起来,以至于老娘高喊着“怎么啦?孩子。”并踉踉跄跄地

从院子里跑出来,一把将我揽在怀里。“怎么了,孩子?”我朝亲爱的丈夫望了一眼,只听老娘一声低低

的“可怜的孩子。”便也淌下泪来。

         到门口了,他却傻笑着说:“没事,一块没湿!”

         孩子呀,你要记住,这就是爸爸的爱。在你十六天的时候,爸爸曾经……此帖由 yiyanbufa 在 2005-07-29 19:47 进行编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
发表于 2005-7-29 22:40:45 | 只看该作者
谢谢,关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6#
发表于 2005-7-30 21:51:05 | 只看该作者
真是篇有意义的文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
 楼主| 发表于 2005-7-30 23:47:48 | 只看该作者
博客论坛的家长论坛的《冷智妈妈拙记》,是一个母亲养育女儿的记录。

转帖自:http://forum.blogchina.com/


<p align="center"> 3、养成在幼年


3.1养成与习惯的阐释

中国的文字很有些研究的意趣,就说养成和习惯二词吧,听得多了并不觉得有什么特别,可是细细一想,就有些味道了。

“养”(无论养什么,花、鸟、鱼、虫,更不要说人了),是要花些精力,用些心思,占些时间的。否

则,何以有“成”。所以,要为你的孩子养成些习惯, 实在不是件容易的事。你必须花大力气,下死功

夫,还要坚持不懈。

那么,什么叫习惯那?无非具有长期养成,不易改变的特质。正所谓 “习与性成”,即长期习惯就养成某

种性情。当我们关注孩子的学习时,常常要求“学而时习之”,企不知,行为与性情习惯的养成,更需要

“时而习之” 呢。习,当然大家都明白就是一个反复地学与练,关键是“时”字要紧。不得时时习之,何以

不暇思索、自然而然地惯之。所以,要帮助我们的孩子习惯某种行为,习惯某种思维,必须帮助他们习

见、习问、习思、习想、习行。否则,就难免“习非成是”了。说句实在话,养成一个好习惯难,改掉一

个坏习惯更难。要么怎么有“本性难移” 的说法呢。

古话说,“三岁看大,七岁看老”,这是有一些道理的。其本意并非指人七岁以后就不可教化,而是指人

在幼年时期养成的一些习惯会影响其一生。因为,对孩子的早期启蒙就像播种,正所谓“种瓜得瓜种豆的

豆”。孩子早期得到的印象最为深刻与持久,不信想一下,你七岁以前的饮食习惯几乎跟随你一生,七岁

时你不爱吃羊肉,可能,你一辈子都不会喜欢吃,当然,经过努力你或许能够习惯一点点。所以,“三岁

看大,七岁看老”,无非希望父母帮助孩子在幼年时期养成良好的行为与心性习惯,使我们的孩子终生受益。

幼年时期,是我们帮助孩子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心性习惯的关键时期。我看到,由于养成较为良好的

行为与心性习惯,女儿心智与身体同步发展。而身体与心智同步发展的孩子表现出更为快乐、更为健康

的特质。

有时候,我们很容易偏执,说到习惯,更愿意把它理解为是关于生活和行为的,其实这正是我们的一种

思维习惯。我想特别提醒的是:心性、思维的习惯更重要,养成也更加地不容易。此帖由 yiyanbufa 在 2005-07-30 23:48 进行编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8#
发表于 2005-8-4 12:56:40 | 只看该作者
还有吗?请继续,真不错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9#
发表于 2008-7-5 12:02:43 | 只看该作者
好文章,先收藏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386|

小黑屋|手机版|新儿教资料网-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 闽ICP备19010693号-1|广告自助中心  

闽公网安备 35052502000123号

GMT+8, 2025-9-20 16:11 , Processed in 0.080084 second(s), 27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etjy.com!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