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儿童 教育 英语
查看: 5074|回复: 2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转贴:中医药与科学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5-7-26 03:56:3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table cellspacing="2" cellpadding="2" align="center" border="0"><tr><td align="center"><font color="#ffffff" size="+1">中医药大发展必须走自己的路(二) </td></tr></table><table cellspacing="0" width="100%" align="center" border="0"><tr><td align="right" width="100"></td><td align="center"><font color="#008000" size="-1">作者:<font color=\"#808080\">都市熊 提交日期:2004-12-31 16:49 </td><td align="right" width="100"></td></tr></table><div class="content">  关键词二:科学   一般人都认为,中医是医,西医也是医,西医既然在微观上已弄得那么清楚,要发展中医,没有西医的帮助是不行的。这个观念是目前最大的障碍。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中医跟西医不是一个理论体系,中医是宏观的,是宏观医学;西医是微观的,是微观医学,它是从静止的、局部的、细微的方面下工夫;中医的认识是通过整体的、天地人相应的、动态的观察得出来的。我们中医不是封闭的,很早就有&ldquo;中西汇通派&rdquo;,一百年前就有,早就接受了西医的解剖、五脏六腑的形态学,但是其他的理论没有接受。解放以后,中医仍然认为要用阴阳五行、脏腑经络。但因为占卦的、算命的也用阴阳五行,就把这个理论混淆了,误认为中医的阴阳五行是封建迷信。   中医有很多理论是宏观的,也是超前的。像西医知道&ldquo;脾&rdquo;有免疫功能才几十年,以前凡是脾有损伤,就切掉,认为脾在人成长以后,作用就不大了。但是现在知道脾原来是一个大的免疫器官,所以千方百计要保住它,因为有很多无脾综合征,一旦被细菌感染后,死亡率很高。而中医1700多年以前就知道了脾有免疫功能,那是在张仲景时代。张仲景提到&ldquo;四季脾旺不受邪&rdquo;,如果脾是健康壮旺的,就不容易受邪,那就是免疫功能。又像肺有非呼吸功能,西医知道有多久?也不过就是几十年。西医知道肺可以产生前列腺素、血管收缩素等,影响血管收缩舒张,这才几十年;我们中医老早就说了,&ldquo;肺主治节&rdquo;,它协助心脏来管理一切,所以血管的舒张收缩很重要。肺&ldquo;通调水道&rdquo;,肺还有参与水液代谢的功能,中医两千年以前就知道了,西医上世纪50年代才理解肺除了呼吸、换气、红细胞换氧的作用外,还有其他的功能。我们中医不仅仅在理论上有建树,更重要的是指导临床实践。所以有一些水肿病人,用了利水的药不消肿,中医就要治肺,实际上运用了这个理论而取得满意的治疗效果。   这样的内容,现在还有很多。像&ldquo;肾主骨&rdquo;、&ldquo;牙齿属肾&rdquo;,这些道理,我们是可以用得上的。例如我的朋友陈祖芬的外孙女在美国,已经2岁多了,就是不长牙齿,走路无力、全身乏力,西医认为是基因缺陷,无法治疗。他从美国回来,到广州去找我。我根据中医的理论,认为属五软五迟之病,牙齿属肾、脾主肌肉,走路属于脾,所以我给她补肾、补脾。治疗了半年多,牙齿长出来了,走路好多了,后来带着那个方子,到美国继续服药去了。这就说明了我们的理论是可以指导实践的。我治疗的另外一个出牙问题的病例是我们科一个西医的儿子。他是因为抗生素吃多了,牙长不出来。我也是拿补肾的药给他吃,后来牙长出来了。所以说,这些经过几千年临床实践检验和发展的中医基础理论,是可以指导我们的实践的。你没有去进行中医临床,没有按照那个理论去实践,你是不会相信的。   金木水火土,这些能解决问题吗?根据中医&ldquo;五运六气理论&rdquo;,今年的&ldquo;非典&rdquo;就是&ldquo;湿&rdquo;,因为今年是农历癸末年,是&ldquo;太阴湿土司天,太阳寒水在泉&rdquo;,今年属于&ldquo;多水、多湿、多寒之年&rdquo;;所以治疗非典,除了解表、清热解毒等治疗之外,一定要&ldquo;去湿&rdquo;,这样才容易好。所以,香港某杂志要我写文章,我在文章中说&ldquo;非典&rdquo;到6月份,它自己就会走了。我凭什么说\?就凭我所知道的一些中医的理论。所以,要理解中医的理论,必须通过临床,通过病例。这次&ldquo;非典&rdquo;就是通过临床来说明中医是有效的。世界卫生组织专家说中医药治疗&ldquo;非典&rdquo;还是很神奇的,要大家重新去认识。   中医并不是落后的,有些是超前的。例如,西医模式过去就是生物模式,统治了医学界多少年了,近二十年才提出来&ldquo;生物&mdash;&mdash;心理&mdash;&mdash;社会&rdquo;模式,这是在向中医基础理论靠拢。中医就是天人相应的模式,把人和天地相应。比方说时间医学,世界上有时间医学也不过十年,美国的哈尔贝格,有&ldquo;时间医学之父&rdquo;之称。后来我们成都中医学院一个助教,把《内经》的有关内容翻译发表在他们的杂志上,这个美国人看到后,认为&ldquo;时间医学之父在中国&rdquo;,他要到成都考察时间医学。   过去有一个老中医发表文章说要招收一些文科学生,就马上有人批评他说,你知不知道医学是自然科学\?他不知道自己讲这个话的时候,美国已经很注意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结合了。现在强调生物&mdash;&mdash;生理&mdash;&mdash;社会模式,不就是两个科学的结合吗\?这已经是走在中医的后面了。中医早就是多学科的结合,所以理论体系中有天文、地理。有人说中医没有数学,那是错误的,他们只认为统计学才是数学。要重新来认识科学。我认为,中医学的大发展在20世纪没有办法,是因为单纯依靠20世纪自然科学没办法帮助中医提高。   上世纪三十年代,我们广东省中医西医在报纸上&ldquo;打仗&rdquo;。西医说你说人参那么神奇,有起死回生之功,人参就是含糖份,跟萝卜差不多。真把中医气死了。现在慢慢才知道,原来人参中含有人参皂甙,人参皂甙还不止一种,有能升血压的,有能降血压的。现在又说,里面还有人参多糖,这些够了没有呢\?还不够,还没有到我们中医运用人参的水平。我治高血压用人参,治低血压也用人参。高血压该用人参的就用人参,低血压该用人参的也用人参。这靠的是中医理论的指导,而不是靠化学成分,提取出哪一种皂甙。中医走的是综合的道路,西医走的是分析的道路,尽管两者是矛盾的一对,但刚好是互为补充。不能拿西医那一套去改造中医,否则就错了,这一点非常重要。   阴阳有什么迷信呢?阴阳就是矛盾的一对,有阴不能无阳,这个就是矛盾,就是辩证法,所以说中医理论充满了辩证法。中医讲寒热虚实,表里阴阳,是很重要的&ldquo;八纲辨证&rdquo;,这就是辩证法。寒和热是一对矛盾,虚和实也是一对矛盾,表和里也是一对矛盾。这次&ldquo;非典&rdquo;一来就用激素,从中医理论看是错的。因为激素是入里的,它是把全身的精华调动起来,去治一时的发热;在发烧的时候,用了大量激素,引表邪入里,今后会有&ldquo;非典&rdquo;后遗症。现在我们有两个青年医生在香港,就是帮他们治疗仍在ICU的&ldquo;非典&rdquo;患者,陆续帮他们使患者好转。中医讲表和里,&ldquo;非典&rdquo;来的时候,是表症,要解表,肺部就不会发展到那个炎症程度。所以中医理论是辩证法的,不是玄学。乙型脑炎也是病毒性病,多属中医的暑湿,中医疗效不错;用西医的方法,后遗症比较多,死亡率比较高。中医就是这些很简单的宏观的理论,它里边含有很丰富的内容。 </div>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
 楼主| 发表于 2005-7-26 03:58:08 | 只看该作者
觉得我们教育孩子现在也是这两种思维的不同而引起的争论哦!大家有没有兴趣讨论讨论,这对我们教育孩子有什么启发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发表于 2005-7-26 08:17:15 | 只看该作者
我一直盼望Ja能学中医的,真是感到中医博大精深。我教她繁体字,教她读古籍,一 方面也是为学中医打基础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发表于 2005-7-26 10:28:35 | 只看该作者
宏观和微观,2个角度。很多事物都是可以统一起来的。对教育,一方便是性格和习惯,另一方面是知识和技能。是不是也可以统一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05-7-26 12:31:35 | 只看该作者
好文啊!

希望30年后,Ja能成为振兴中医的重要人物。 :)

用中西医思维之争来思考孩子教育问题,得好好想想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2005-7-26 13:15:23 | 只看该作者
你贴这个文是意料之中的。因为这是典型问题的典型代表。过去我在别的地方也贴过类似的文章,找到后再贴到这里来。那是一个外国学者看中医的文章,大概讲的是,西医并不象人们想象的那么好,西医本身也不是那么充满自信。中医的特点恰恰击中西医的软筋,然而中医的现实状况令人担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
发表于 2005-7-26 13:51:56 | 只看该作者
其实阴阳五行只是一种表达方式。看完这个文章,真是很典型。想起了以前刚学营养学时的种种矛盾。西方的医学真的很细很细,但也有它不能解答的时候。中医理论很广,很精深,可有时到用时疹治也是有心无力。所以,现在就提出了中西医结合。其实两个理论之间也是有相通的点。如:有一年,我们问美国的一个营养权威:&ldquo;上火&rdquo;如何处理?当时专家就非常惊讶:什么有火,人不可能有火。有火人就会死了。后来,经过中方人员的详细描述,得出结论是应当补充B族,酵素。反过头来看,在中医理论上所指&ldquo;下火&rdquo;的食物也是含大量这方面的物质:如内脏,酒酿,苜蓿。。。对照楼主所提出的教育问题:我觉得就正如现在很多人都在争论的理论,系统&ldquo;派别&rdquo;与学法教育具之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
发表于 2005-7-26 16:06:35 | 只看该作者
&gt;宏观和微观,2个角度不是宏观和微观,是偏心还是偏物。就看站在哪里讲问题。两个都可以讲宏观也都可以讲微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
发表于 2005-7-27 10:43:54 | 只看该作者
<span class="button">????!!!!这哪是教小孩,简直是<span class="button">成人<font color=\"#000000\">早期教育</span></span>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
发表于 2005-7-27 18:27:14 | 只看该作者
haha 说起中医话就多了,很早就想和毛豆讨论这个事情呢,那位有兴趣可以移师到儿童保健去开贴探讨这个问题吧。放在早教版块,确实不合适。说下我的观点:给孩子看中医、用中药,无疑是耽误诊断、损害孩子健康,是切切不可取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213|

小黑屋|手机版|新儿教资料网-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 闽ICP备19010693号-1|广告自助中心  

闽公网安备 35052502000123号

GMT+8, 2025-5-5 07:50 , Processed in 0.138893 second(s), 28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etjy.com!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