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儿童 教育 英语
12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lianganfan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其它] 从神童宁铂出家看最早一代耀眼的神童今归何处(图) 南方周末

[复制链接]
11#
发表于 2005-7-22 10:33:40 | 只看该作者
  聪 明 反 被 聪 明 误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2#
发表于 2005-7-22 11:34:35 | 只看该作者
世人的偏见总是那么固执。谁说出家和做一个亚洲区的院长,哪一个优,哪一个劣?谁给的标准??我所了解的充满智慧和才气的弘一法师,最终也出家向佛了。当然不是每个出家的人,都具有相同的智慧,每个人的动机也不一样。仅从以上的文章,我觉得他从小就热爱哲学和宗教,喜欢进行哲学性的思考。如果没有少年班,也许他也可能从事哲学研究,也可能出家。只是,环境会更好一点,会更合世俗一点,也许他就只是一个“俗僧”,而不至于象这样一无牵挂地向佛了。但对于一个佛者,大隐于世,与出家入空门,哪一个好呢,无法得知。也许,前者,也许后者。这只能是缘了。在此,我非常武断地说,宁施主的出家,并不是为了逃避什么,而是他对佛的研究和偏好,是他在那种生存环境里,他所认为最好的选择。以上推断,只能是武断,因为我没有与他进行交流和深入了解。基于以上推断,我觉得世俗的力量真是非常可怕的。凭什么就认为,宁施主是可悲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3#
发表于 2005-7-22 11:53:35 | 只看该作者
我倒同君涵妈妈的说法,我倒相信宁铂想做的就是找回他自己,然后他如此去做了而已,但我想,无论是科大的校长到老师到宁铂的父母,如果换成我自己,断也不想孩子是那那样的结局。这提醒我们也都是俗人而已!!现在想来,养个孩子的最高境界竟然就是遵循为人父母的最基本想法:让孩子健康、快乐地做人,再谈所谓的成功吧。宁铂不是,干政也不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
发表于 2005-7-22 12:24:10 | 只看该作者
君涵妈妈+2005-07-22 11:34-->引用:君涵妈妈 @ 2005-07-22 11:34 世人的偏见总是那么固执。谁说出家和做一个亚洲区的院长,哪一个优,哪一个劣?谁给的标准??我所了解的充满智慧和才气的弘一法师,最终也出家向佛了。当然不是每个出家的人,都具有相同的智慧,每个人的动机也不一样。仅从以上的文章,我觉得他从小就热爱哲学和宗教,喜欢进行哲学性的思考。如果没有少年班,也许他也可能从事哲学研究,也可能出家。只是,环境会更好一点,会更合世俗一点,也许他就只是一个“俗僧”,而不至于象这样一无牵挂地向佛了。但对于一个佛者,大隐于世,与出家入空门,哪一个好呢,无法得知。也许,前者,也许后者。这只能是缘了。在此,我非常武断地说,宁施主的出家,并不是为了逃避什么,而是他对佛的研究和偏好,是他在那种生存环境里,他所认为最好的选择。以上推断,只能是武断,因为我没有与他进行交流和深入了解。基于以上推断,我觉得世俗的力量真是非常可怕的。凭什么就认为,宁施主是可悲的。
是啊,父母总想给孩子最好的,什么才是最好的呢?如果孩子的想法碰巧和父母一致,碰巧和社会的大趋势一致,那就皆大欢喜;如果不一致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
发表于 2005-7-22 14:35:01 | 只看该作者
lotusleaf+2005-07-22 12:24-->引用:lotusleaf @ 2005-07-22 12:24  是啊,父母总想给孩子最好的,什么才是最好的呢?如果孩子的想法碰巧和父母一致,碰巧和社会的大趋势一致,那就皆大欢喜;如果不一致呢?
要是孩子在念大学,然后自行退学了,说不定中国出来个比尔.盖茨,也有可能孩子退学后生活并不如意。但退学绝对就是和父母观念的不一致,特别在中国,无论社会或者家庭言论都会是孩子的压力。我们的孩子有多少时间为自己而活着?就如宁铂,这孩子从来没有为自己而活者,小时候为了父母,长大了为老师为公众。直到现在,出家才是他自己选择的生活。他是一只真正逃脱成功了的——逃家小兔此帖由 bump 在 2005-07-22 14:43 进行编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6#
发表于 2005-7-22 15:17:32 | 只看该作者
lotusleaf+2005-07-22 12:24-->引用:lotusleaf @ 2005-07-22 12:24 是啊,父母总想给孩子最好的,什么才是最好的呢?如果孩子的想法碰巧和父母一致,碰巧和社会的大趋势一致,那就皆大欢喜;如果不一致呢?
所谓自由和爱,不能是空谈。真正做到自由和爱,家长必须做出一些牺牲,包括牺牲自己对孩子的一些期望,尊重孩子的意愿。我愿意。为了孩子的自由,接受她的一切。如果她的价观值与我的不一致,如果她选的道路是那样赅人惊俗,我坚定地站在后面支持她。不论别人如何看待我们,我不会计较。因为,我明白,我的先生和我一样明白。我们只对自己的心灵负责,我们希望,我的孩子,只对自己的心灵负责,她认为快乐的生存方式,就是正确的道路。哪怕她选择出家,哪怕她选择任何一个看起来卑微的职业,我和先生都会永远支持她。这世上没有比心灵的自由与快乐更重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
发表于 2005-7-22 16:00:49 | 只看该作者
君涵妈妈+2005-07-22 15:17-->引用:君涵妈妈 @ 2005-07-22 15:17 所谓自由和爱,不能是空谈。真正做到自由和爱,家长必须做出一些牺牲,包括牺牲自己对孩子的一些期望,尊重孩子的意愿。我愿意。为了孩子的自由,接受她的一切。如果她的价观值与我的不一致,如果她选的道路是那样赅人惊俗,我坚定地站在后面支持她。不论别人如何看待我们,我不会计较。因为,我明白,我的先生和我一样明白。我们只对自己的心灵负责,我们希望,我的孩子,只对自己的心灵负责,她认为快乐的生存方式,就是正确的道路。哪怕她选择出家,哪怕她选择任何一个看起来卑微的职业,我和先生都会永远支持她。这世上没有比心灵的自由与快乐更重要!
说得太好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8#
发表于 2005-7-23 10:43:00 | 只看该作者
君涵妈妈+2005-07-22 15:17-->引用:君涵妈妈 @ 2005-07-22 15:17 所谓自由和爱,不能是空谈。真正做到自由和爱,家长必须做出一些牺牲,包括牺牲自己对孩子的一些期望,尊重孩子的意愿。

我愿意。

为了孩子的自由,接受她的一切。

如果她的价观值与我的不一致,如果她选的道路是那样赅人惊俗,我坚定地站在后面支持她。不论别人如何看待我们,我不会计较。

因为,我明白,我的先生和我一样明白。

我们只对自己的心灵负责,我们希望,我的孩子,只对自己的心灵负责,她认为快乐的生存方式,就是正确的道路。

哪怕她选择出家,哪怕她选择任何一个看起来卑微的职业,我和先生都会永远支持她。

这世上没有比心灵的自由与快乐更重要!
<img src='images/smiles/agree.gif' smilietext=':agree:' border='0' style='vertical-align:middle' alt=':agree:' />    <font color="green">如果不是过早地被名声所累,如果不是当时畸形的教育体制对他的制梏,一个“隐于市”的宁柏不是可以活得更加惬意吗?由此可见,过早成名是个悲剧呀。此帖由 woodgarden 在 2005-07-29 10:29 进行编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9#
发表于 2005-7-25 15:09:59 | 只看该作者
我的一个高一时考上科大少年班的高中同学的读后感:虽然文章中的很多故事我以前听说过,读完后还是有一些伤感。84年我进大学时宁铂这个偶像就已经倒了,对谢彦波老师也很少提,干政那时以他CUSPEA全国第二和最年轻考中者的成绩成为我们的榜样。 90年圣诞节到Princeton玩,住在一位同学家,他刚好与谢彦波是roomate。 当时觉得谢有些古怪,半夜1点过跑到雪地里练橄榄球。他可能认为我们对他不够尊重,我们那时也确实与他谈不来。 但是,我心里一直挺感激他们当时勇敢地作了全国一切有志青少年的偶像,他们影响了我的人生旅程,也影响了我们所有这一代当时的学生。1978年,我们的国家和民族刚从一场噩梦中醒来不久,期待呼唤着&ldquo;科学的春天&rdquo;,他们稚嫩的肩上于是就寄托了整个民族的希望,他们帮助整个国家找回了一些自信,却由于媒体的追逐和自身的不成熟而付出了代价。 我的大学班(84级少年班)有49位同学(凑巧与高中二班我离开之前人数一样,区别大概就是我入大学时是班上倒数的),19人读了博士(有两位在国内),另20来位拿了硕士。现在同学中有五位在美国大学任教和搞科研,一位在科学院北京所里当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一位在香港中文大学任教。有两位同学早早就成了副教授,我与一位同学也有幸得了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的&ldquo;职业奖&rdquo;(每年全美有近四百位年轻助理教授获此奖)。相对来讲,同学们在公司里干得可能更出色,百万富翁有好些,千万富翁大概也有一两位,国内的公司如网大(netbig), TurboCRM是84少人办的。 但很多同学心中也郁结了一些块垒,总觉得自己的人生与当年来美时所规划的大相径庭,没有完全实现自己的价值 ... 成功有多种因素,何况美国这里强手很多,不是在这个环境长大的,是要多付出一些。有时,看得开一些,多观察学习,豁达开朗总是正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0#
发表于 2005-7-25 21:35:10 | 只看该作者
<>读 《26年再审视 “神童”到中年》有感</P>
<>  方渡飞</P>
<>  读了《南方周末》李海鹏的报道,很有感触。宁铂、谢彦波、干政等这些当<BR>年“最为耀眼的神童” -实际上不过是智商略高于一般的孩子而生活经历和社<BR>会阅历一般甚至低于一般的孩子的少年们,他们的成功固然有成功的道理,但他<BR>们的“失败”却与当时的环境和媒体的宣传/炒作有深深的联系。</P>
<>  一九七七-一九七八年左右,中国百废待兴。十年的文化革命使(高等)教<BR>育和科学研究停滞不前。一方面国家急需人才,而另一方面当时社会上积压了十<BR>年的人才。因此当时的确是“不拘一格”选拔人才。当然方法不外乎是恢复高考<BR>及对个体的单独考试。所以七七和七八年的高考是“老、中、青”(老三届,文<BR>革期间毕业的及应届毕业生)齐上阵,录取率不敢说是千里挑一,但“百里挑一”<BR>可能不是夸张。录取的考生中年龄悬殊很大(文科约10-15岁,视不同的学校;<BR>理科约5-8岁)。这些人中包括了一些在他们少年期间极为聪慧的佼佼者,但他<BR>们(除应届毕业生外)有丰富的社会阅历,深知受教育的机会来之不易。值得强<BR>调的是,在77-78年中高考落选的考生中也不乏那些在他们少年期间表现极其聪<BR>明的人。当然这些人在后来的个自工作岗位上有成功的,有不怎么成功的,也有<BR>失败的。</P>
<>  当时这种“不拘一格”不谨在大学生招考上,而且在研究生的招收及青年教<BR>师的使用等等上都是如此。我所认识的杨小凯先生就是如此。此公在少年时期极<BR>为聪明,写的一手好文章。文革中因置疑文革的方向曾写过“中国向何处去?”<BR>而打成反革命份子(五一六份子)而坐牢。当时中央文革不相信一个十六岁的孩<BR>子能写出如此思想深邃的文章。此公坐牢期间,认真阅读、思考马克思经济学和<BR>西方经济学。出狱后一举考上中国社科院的研究生。</P>
<P>  当时这些情况对媒体而言并非无宣传/炒作的价值,而是“神童”的卖点更<BR>好。</P>
<P>  我是七七年考上中国科技大学的近代物理系,宁铂、谢彦波后来由少年班转<BR>入78级近代物理系。所以有幸做他们的学长。我和宁铂交往不多,但据我的观察,<BR>宁铂十分聪明,如下围棋,下(象棋)盲棋,但不一定适合做科学学问。特别考<BR>虑到周围的环境和媒体,很难使他能静下心来进行长期不懈的学习和深入的研究。<BR>因为头上有“神童”的光环,周围环境对他的期望值很高,而他本人(早期)可<BR>能也很在乎这些期望值,因此一旦受到挫折如考试成绩不理想就情绪低落。这种<BR>“正反馈”使的他每况俞下,最终对考试极端的害怕。记得我与他在大学的后期<BR>谈过一次,我们是在从图书馆回四系的路上谈起来的。我当时的确是以年龄比他<BR>大,学级比他高的口吻问他考研的准备情况,他当时说还没有考虑好是否考。我<BR>鼓励他不妨试一试。最后分手时,他态度十分恭谦的对我道谢。但从他的眼睛里<BR>我可以读出他是在感谢我对他象平常人的口吻来谈话,甚至是渴望周围环境的人<BR>都能对待他象对待平常人一样。由此我推断他的内心是孤独的甚至是痛苦的。可<BR>惜我们没有更多的机会交谈。</P>
<P>  谢彦波的情况有点不一样。我们都是湖南老乡。1979年我父亲平反后回到省<BR>城长沙,谢彦波的母亲因谢彦波年龄太小不放心,寒暑假返校时(约35小时的火<BR>车)都让我带着照看点。所以平时多以生活方面关心点。他在大学期间的成绩还<BR>可以并顺利地考上了研究生。不知后来怎么与导师关系不好。普林斯顿的事我知<BR>道一些,但不知道其中矛盾究竟有多大。</P>
<P>  平心而言,任何国家,任何时期都会有些出类拔萃的少年。中国有这么多的<BR>青少年,出一些智力超常的人没有什么大惊小怪的。但他们是否能够成功则很大<BR>程度上取决与周围环境,个人品性及机遇。在此媒体的作用最多也许在机遇上有<BR>所帮助,绝大部分情况下是“成事不足,败事有余”。另外,很有必要考究一下<BR>什么叫成功。难道说Bill Gates不成功吗?如果我的观察不错的话,宁铂更象是<BR>过去的“才子”,他很有可能成为象汤显祖那样的戏剧家,或是“星象学”家,<BR>或是象李叔同 -如果他遁入空门的话-成为一代佛学大师。</P>
<P>  事到如今,我倒是真诚地为宁铂感到高兴 - 他终于能够按自己的意愿和生<BR>活方式过作一个平常人的生活,虽然这样做给他的家庭带来了痛苦。</P>
<P>  科大的少年班的是与否,自有众人的评说。但作为家长,我十分赞同宁铂用<BR>他自己心血总结出教育子女的教训:“决不应该设计孩子的未来,应任其自由发<BR>展,哪怕孩子最终只能做个普通的人。”“不以自我为中心,要真正地去爱人,<BR>关心人。”</P>
<P>(XYS20050723)</P>
<P>◇◇新语丝(www.xys.org)(xys.dxiong.com)(xys.3322.org)(xys.dyndns.info)◇◇<BR></P>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927|

小黑屋|手机版|新儿教资料网-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 闽ICP备19010693号-1|广告自助中心  

闽公网安备 35052502000123号

GMT+8, 2025-5-5 15:53 , Processed in 0.147880 second(s), 27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etjy.com!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