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儿童 教育 英语
查看: 12665|回复: 25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转贴:表扬要重幼儿的行为过程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5-7-15 12:03:3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table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0" width="587" border="0"><tr><td align="center" height="26"><font color="#a43b44" size="3">表扬要重幼儿的行为过程</td></tr><tr><td colspan="2"><font color="#a43b44" size="3"><img src="http://image2.sina.com.cn/club/baby/j/c.gif" border="0" onclick="javascript:window.open(this.src);" alt= style="CURSOR: pointer" onload="javascript:if(this.width>screen.width-500)this.style.width=screen.width-500;" /> </td></tr></table><table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0" width="587" border="0"><tr><td align="right" width="585"><table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0" width="585" border="0"><tr><td class="l1514" align="center" width="585" height="40"> 2005年06月30日 10:04 《学前教育--家教版》</td></tr></table><table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0" width="578" border="0"><tr><td class="l1514" width="578"><font>  &ldquo;你真棒!&rdquo;  &ldquo;你真聪明!&rdquo;  &ldquo;你今天能自己收拾玩具了,真棒。&rdquo;  &ldquo;你长大了,能做好多事情了,妈妈真为你高兴。&rdquo;  家长朋友,您认为以上这些表扬的话语哪些是适宜的?哪些是不适宜的?为什么?  表扬一直被当做塑造儿童良好行为的有效教育手段而被广泛运用,但是,现在教育实践中也越来越多地发现了因表扬不适宜所带来的后果&mdash;&mdash;  1.容易使幼儿形成悦人型人格倾向。  成人(包括家长和教师)是幼儿心目中至高无上的&ldquo;权威&rdquo;,他们对幼儿的评价与态度会被幼儿当做自我评价的主要甚至是惟一标准。为了获得自尊需要的满足,提高自我价值感水平,某些敏感的幼儿会注意成人的好恶标准,并以此调节自己的行为,取悦于成人。长此以往,这类幼儿容易形成悦人型人格倾向。由于长期的&ldquo;看别人眼色行事&rdquo;,这类幼儿往往缺乏独立判断是非的能力,长大后其情绪极易受别人的态度与评价的左右,因而常常生活得不快乐,不自信。  2.容易使幼儿形成好胜好强、追求完美的人格倾向。  我们不难发现有这样一些幼儿,他们由于受表扬过多而形成了好胜好强、追求完美的人格倾向:他们总要争&ldquo;第一&rdquo;, 不允许自己有失败,不允许别人超过自己,不允许自己有不如别人的地方,听不得别人受表扬。这类幼儿忍受不了挫折、过分追求完美,而生活中又不会存在完美,那么,他们未来的生活势必不会太轻松、太幸福。  3.降低幼儿的抗挫折能力和自我价值感水平。  当成人因幼儿成功而表扬他们聪明时,孩子就会暗自推测:当我失败之时,我就是愚笨的。因此每当失败的时候,幼儿就会变得沮丧、自我价值感降低。他们还会变得非常脆弱,兴趣、坚持性和抗挫折的能力都会显著下降。有些人认为表扬会增强幼儿的自信,其实,若表扬运用不当,它是会间接降低幼儿的自我价值感的。  与成人相比,成长中的幼儿尤其需要表扬和来自他人的肯定,这一点是无庸置疑的。但是如何既强化了幼儿良好的行为又避免表扬的弊端呢?笔者认为,除了平时我们强调的表扬内容要具体、表扬要适度、要因人而异外,还请家长注意以下两方面:  1.表扬要针对幼儿行为的过程,而不是个人特质和行为结果。有项心理学研究把对儿童的表扬分为三种方式:  A.针对儿童的整体或人格特质(个人取向),比如 &ldquo;你真棒!&rdquo;&ldquo;你真聪明!&rdquo;等。  B.针对儿童在完成任务过程中的努力程度和所运用的策略(过程取向),比如 &ldquo;你真努力!&rdquo;&ldquo;你用的这个方法很好!&rdquo;等。  C.针对儿童行为的结果(结果取向),比如 &ldquo;你做对了!&rdquo;&ldquo;你干得真好!&rdquo;等。  研究结果表明,第二种方式即过程取向的表扬效果最好,结果取向的效果次之,而个人取向的效果最差。原因何在?那些受到个人取向表扬的儿童在面临新的任务时,更愿意选择能使自己成功的任务而避免选择可能失败、但能使自己学到一些新东西的任务,目的只有一个:为了保留住自己在别人眼中聪明的印象。而且他们一旦失败,就会认为自己很笨,很无用。他们大多会表现为放弃努力,心灰意懒。而受到过程取向表扬的儿童则往往会致力于自身的努力,尝试各种完成任务的策略和方法。他们更专注于提高自己的技能,而不是关心自己在别人心目中的形象。遇到困难时,他们会表现出更好的坚持性。个人取向和结果取向的表扬都没有给幼儿留有继续发展的空间,容易使幼儿患得患失。因此,我们提倡过程取向的表扬,即引导幼儿关注完成任务的过程,肯定他们为取得成功而付出的努力和尝试各种策略的行为。  2.表扬时要避免幼儿与幼儿之间的比较。家长在批评幼儿时,往往容易拿幼儿与幼儿作比较,希望达到&ldquo;激将&rdquo;的目的。但每个幼儿都有着自己独特的发展速度和方式,简单的拿幼儿与幼儿比较不仅很难起到纠正幼儿不良行为的目的,还往往容易使幼儿丧失自信,甚至产生抵触情绪。而在表扬幼儿时,家长也容易在无意间把幼儿的目光引向别人:&ldquo;你比邻居家明明聪明多了。&rdquo;&ldquo;你今天跑了个第一,下次还要保持住啊!&rdquo;岂不知幼儿一旦形成眼睛老盯着别人、与别人比较的习惯时,他就不会活得自在和轻松,徒增许多无形的压力和烦恼。让幼儿自己和自己比,让他产生胜任感和自我效能感,这才是表扬的最主要的目的。&ldquo;你今天能自己吃饭了,真好!&rdquo;&ldquo;你最近画画真有进步,再努力一下,会进步更快!&rdquo;这才是适宜的表扬。  适宜的表扬不与幼儿的人格特点和行为结果&ldquo;挂钩&rdquo;,而只看中幼儿的行为过程。因此幼儿在接受到表扬的信息后不会感到有压力,而是感到还有更大的空间可以发展(更加努力或继续探索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和策略)。所以,适宜的表扬的特殊作用在于能促进幼儿的可持续发展。经常受到适宜表扬的幼儿不会因为一个小小的胜利而沾沾自喜,也不会因为一次失败而自怨自艾。用适宜表扬法教育成长起来的孩子,能够正确面对失败和错误,能认识到失败和错误是正常的,在挫折面前他们会变得自信、坚强,会做出积极的反应。(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副研究员 刘丽) </td></tr></table></td></tr></table>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
 楼主| 发表于 2005-7-15 15:46:10 | 只看该作者
<table height="298"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3" width="100%" border="0"><tr align="center"><td class="BigTxt" colspan="2" height="49"><h3>如何对幼儿的正确言行做出反应? </h3></td></tr><tr><td align="right" colspan="2" height="23">时间: 2003-5-20 10:35:00 编辑: </td></tr><tr><td class="NewsContent" colspan="2"><div align="left"><span class="focus"></span></div> 如何对幼儿的正确言行做出反应?           当幼儿说出或做出符合成人价值观的言行时,成人往往会情不自禁地表扬或鼓励幼儿。表扬和鼓励历来被当作有效的教育手段在教育过程中广泛应用。但是表扬如果运用得不当,其弊端也清晰可见:1. 易使幼儿形成悦人型人格倾向。教师是幼儿心目中至高无上的&ldquo;权威&rdquo;,教师对幼儿的评价与态度会被幼儿当作自我评价的主要甚至唯一标准。为了获得自尊需要的满足,提高自己的自我价值感水平,某些幼儿会注意教师的好恶,以此调节自己的行为,取悦于教师,而缺乏独立判断是非的能力。长此以往,这类幼儿容易形成悦人型人格倾向。长大后,他们因为缺乏内在的评判标准,其情绪极易受别人态度与评价的左右,因而常常生活得不快乐,不自信。因此,对幼儿的表扬我们应把握好分寸,尽量避免说&ldquo;老师喜欢你这样做&rdquo;之类暗示性较强的话,把幼儿的注意吸引到客观标准上去。                                 2. 易使幼儿形成好胜好强、追求完美的人格倾向,降低幼儿的抗挫折能力。我们不难发现幼儿园有这样一些幼儿,他们由于受表扬过多而形成了好胜好强、追求完美的人格倾向,他们不允许自己有失败,不允许自己有不如别人的地方,听不得别人受表扬。这类幼儿由于忍受不了挫折、过分追求完美而生活中又不会存在完美从而将来也不会生活得太幸福。现代教育心理学揭示出:当我们表扬学生们聪明时,失败变成了个人的事,因而就成了人的一种耻辱。结果,学生们变得不能更好地面对和处理挫折。其实,失败和挫折是生活的组成部分,让幼儿意识到这一点很重要,不要只一味表扬幼儿而忘记了给他展示生活的另一面。千万不要因噎废食。表扬毕竟是强化正确行为的有效手段,教师又是教育过程中的&ldquo;重要他人&rdquo;。如何发挥表扬的效应而克服其弊端呢?1. 掌握好表扬的内容。表扬的内容应该是幼儿的努力、学习策略、意志力、专心致志等可控制的因素,而不应是天赋等不可控制的因素。2. 表扬要适度,要因人而异。对于幼儿的表扬要把握好分寸,&ldquo;不要把话说得太满&rdquo;。使幼儿意识到每个人都有做对的时候,也有做错的时候。对于自卑感较重的幼儿,教师可给予其较多的表扬,以使其重塑自信。对于个性偏好秩序的幼儿,夸奖其收拾东西收拾得好,则不会有太大的激励作用。3. 表扬要具体。表扬是为了强化幼儿的正确行为,笼统的表扬则起不到这样的作用。&ldquo;你今天自己穿好了衣服,我真为你高兴&rdquo;、&ldquo;你勇敢地举手发言了,我很高兴&rdquo;等等,会使幼儿明白今后努力的方向,不断进步。在教育过程中,我们提倡鼓励的教育手段。鼓励的作用在于着眼于幼儿的可持续发展。鼓励的着重点在于事情本身,幼儿不会因为因为一个小小的胜利而沾沾自喜,也不会因为一次失败而自怨自艾。用鼓励法教育成长起来的孩子,能够正确面对失败和错误,他们能认识到失败和错误是正常的,这并不意味着他们自我价值的降低。相反,当遇到挫折时,他们会变得自信、坚强,做出积极的反应。   顺带提一下,传统教育习惯于为幼儿树立&ldquo;榜样&rdquo;,拿幼儿与幼儿做比较,以&ldquo;激发&rdquo;幼儿的上进心。现代教育已揭示出这种观察学习的局限性。现代认知理论认为,幼儿必须通过与环境的相互作用,通过主动建构引起内部图式的变化,才能得到真正的发展。简单地&ldquo;灌输&rdquo;榜样,是很难引起幼儿效仿的动机的。非但如此,不适宜地树立榜样,还会使幼儿因达不到标准而自暴自弃,产生嫉妒心理、造成幼儿人际关系紧张等等,真是有百害而无一利。正确的做法应该是拿幼儿自己与自己比,使幼儿看到自己的成长,从而充满信心地去面对明天。</td></tr></table>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发表于 2005-7-15 17:50:04 | 只看该作者
谢谢提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发表于 2005-7-15 17:59:19 | 只看该作者
Dyly,你总有好文章!看你贴的黄金愈的《素质教育在美国》看得我眼都快直了,累的呀。谢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楼主| 发表于 2005-7-15 18:27:44 | 只看该作者
呵呵,我总觉得我喜欢看得和大家分享的,每人回应。可能是太枯燥点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2005-7-15 21:25:12 | 只看该作者
dyly+2005-07-15 12:03-->引用:dyly @ 2005-07-15 12:03   适宜的表扬不与幼儿的人格特点和行为结果“挂钩”,而只看中幼儿的行为过程。因此幼儿在接受到表扬的信息后不会感到有压力,而是感到还有更大的空间可以发展(更加努力或继续探索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和策略)。所以,适宜的表扬的特殊作用在于能促进幼儿的可持续发展。经常受到适宜表扬的幼儿不会因为一个小小的胜利而沾沾自喜,也不会因为一次失败而自怨自艾。用适宜表扬法教育成长起来的孩子,能够正确面对失败和错误,能认识到失败和错误是正常的,在挫折面前他们会变得自信、坚强,会做出积极的反应。(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副研究员 刘丽) 
这段最受用。我的表扬方式应该改改了。非常谢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
发表于 2005-7-15 21:51:01 | 只看该作者
引用:<<!--quote1-->看得我眼都快直了,累的呀。
开卷有益,注意休息。<a target="_blank" href="http://www.etjy.com/showthread.php?t=6010">http://www.etjy.com/showthread.php?t=6010[/url]<a target="_blank" href="http://www.etjy.com/showthread.php?t=21891">http://www.etjy.com/showthread.php?t=21891[/url]此帖由 天问 在 2005-07-15 21:51 进行编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
发表于 2005-7-16 00:45:08 | 只看该作者
好帖!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
 楼主| 发表于 2005-12-9 12:33:36 | 只看该作者
再仔细看这篇文章还是觉得太有价值了!!!!!老师上课时专门给我们讲过,中国家长应该表扬孩子要具体,只是针对孩子的行为表扬,多强调孩子做事情的态度,而且和孩子自己比较。尤其不要针对孩子的性格特点来表扬。现在印象更深刻了。现在家里经常给舅妈示范:&ldquo;阅阅这次套圈又进步了,继续加油!&rdquo;&ldquo;孩子,你真专注真认真,妈妈向你学习!&ldquo;&ldquo;你自己发现了怎么让这个箱子转头,真不错,是个爱思考的姑娘!&ldquo;舅妈无意中夸孩子聪明或者说孩子笨时,我都捡一个时间解释。给老人讲通这些很难,所以有时也经常给孩子解释,相信孩子有选择吸收辨别的能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
 楼主| 发表于 2005-12-9 12:36:32 | 只看该作者
仔细观察我们周围的人,大都很难理性的面对挫折和失败,也不会接受赞扬,正确的自我评估和看待别人的评价就更难了。想想原因还是小时候家长老师不会表扬造成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595|

小黑屋|手机版|新儿教资料网-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 闽ICP备19010693号-1|广告自助中心  

闽公网安备 35052502000123号

GMT+8, 2025-5-5 07:54 , Processed in 0.221671 second(s), 28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etjy.com!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