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儿童 教育 英语
查看: 7449|回复: 8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转帖】教孩子释放愤怒的方法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5-7-11 13:08:5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愤怒是一种强烈的情绪,会在体内堆积,导致行为失去理智、注意力不集中,甚至罹患一些疾病。因此,不论孩子为何事因何人生气,都需要让他们知道如何将愤怒、不满从心中释放出去。

方法1:写下反击的话语

有一种释放怒气的做法是在手纸或纸巾上写下只给自己看的愤怒反击的话。

孩子可以在浴室的台子上或任何能暂时独处的地方写下这类的话,比如: “某某,这是你把写有‘踢我’的条子贴在我裤子后面之后,我想对你说的……”告诉孩子,既然没有别人看到他/她写的内容,他/她可以自由地表达自己的愤怒。

不过,当孩子愤怒地写下此类的话,甚至有些是咒骂的话、自己看着都脸红的话时,我们要告诉孩子处理这类便条的方法之一是要撕掉它们。孩子们还喜欢用水将纸屑冲走,假想他们的敌人也被水冲走了。

方法2:进行亲子练习

在家里可以进行一种有效的亲子练习。孩子和母亲(父亲)背靠背坐着,其中一人不受打扰地说3分钟,倾诉想要表达的任何感情,另外一人只需以“嗯嗯” 附合。3分钟的时间到,他(她)才能说话。双方轮流说话,直到想要说的全部说完为止。结束时,两人应该至少在一起说5分钟。

方法3:投掷目标

你还可以在孩子卧室的墙上挂一个投掷板,当他/她向你或其他家人倾诉完愤怒后,还需要一段时间将体内的愤怒释放出来,每次用飞镖投掷目标时,他/她会继续发泄出他/她的怒气。能够进行此类练习,表明孩子正在感情丰富的家庭环境中成长。

记住,当孩子向你倾诉愤怒之情时不要作评判,尤其是当愤怒指向你时。你的支持会告诉他/她:正确地表达愤怒会使人更有力。

对孩子来说,重要的是要知道愤怒并不是“不良”的情绪,我们的生存依赖它。当身体受到威胁时人们会生气,当尊严被损害时人们会生气,当受到不公正的对待、被侮辱或贬低时人们会生气,当追求目标受挫时人们会生气。生气使我们有机会了解我们人格中隐藏的可爱的一面。发泄怒气的做法是有好处的,它会使被压抑在心底的强烈情绪释放出来,使身体和心理都受益,并且不会伤害到其他人。文/晓蓉

方法4:让孩子哭出来

为人父母者大多有这样的体验:当孩子们还是婴幼儿时,一听到他们的哭声或看到他们的泪水,我们便会冲到孩子身边哄逗他们,这是意料之中的。研究发现,在出生后的第一年中,一哭闹便被父母抱起的孩子,在以后的人生中比较不易被琐事困扰。

抚慰孩子对于我们来说的确是一件乐事。比如我们把小家伙举起来,将他们的头靠在我们的脖子上,他们把小腿缠在我们的身上。因此,很自然地,当孩子们长成少年、大到我们再也举不起来时,我们仍想用双臂搂住他们,止住他们的泪水。但是,我们最好不要听从于这种冲动。

孩子越大,哭泣越少。实际上,哭泣对他们是有好处的。哭泣使人体产生一种令人放松的化学物质,可促进体内毒素释放,降低紧张程度,从而改善体内的生物化学环境,这是人们 “大哭”一场后常常觉得心情舒畅的一个原因。

阻止自己冲过去帮助孩子,这并非易事。但是,家长可以这样想,哭泣是给孩子一次经历自己感情的机会。这样,几分钟之后,你只需揽着他/她,和他/ 她在一起,轻声对他/她说诸如“……这太不幸了”或“多令人失望啊”之类的话。

如果孩子冲进自己的卧室并关上了房门,这时你也不要过去安慰他/她,让孩子自己呆一会儿。让孩子在难过的同时学着安慰自己,这对孩子是有益的。几分钟后,再进去对他/她说一些他/她需要听到的支持话语—你在这儿并不想支持他/她,这样表明你并不因他/她的情绪波动而不快。他/她的身体也会因此更健康。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
发表于 2005-10-8 15:11:10 | 只看该作者
学习收益非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发表于 2005-10-14 14:12:15 | 只看该作者
有所收益,谢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发表于 2005-10-28 14:33:26 | 只看该作者
真是好帖,谢谢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06-2-13 09:44:45 | 只看该作者
我孩子愤怒是爱摔东西,我感觉不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2006-2-14 11:03:18 | 只看该作者
感谢IN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
发表于 2006-2-23 16:20:14 | 只看该作者
要是因为批评孩子,孩子生气怎么释放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
发表于 2006-3-10 19:45:02 | 只看该作者
愤怒是一种情绪,它给了我们一份力量。孩子的愤怒,表现出他感觉力量不足,他需要愤怒来提升力量去处理一些问题。当孩子处于情绪之中的时候,是听不进任何的道理的。因此,如果家长希望孩子可以听他讲话的话,首先要处理孩子的情绪,然后再想办法去解决问题。原贴的几种方法家长和孩子可以尝试,但建议要慎重。因为“发泄”这种方法就像一把双刃剑,可以暂时缓解表面的问题,同时也有可能将原本的问题隐藏得更深,甚至引发出其他的行为问题。举例来说,现在孩子在愤怒的时候可以哭,可以写个纸条骂出来,可以投掷目标,下次再遇到同样的事情他该怎么办?成年以后呢?让孩子愤怒的原因有很多,比如在原贴中,同学在孩子的裤子后面贴了一个写有“踢你”的条子,让孩子很愤怒。如果这件事情发生在学校,那么当时孩子一定会用自己的方法去处理,有可能把纸条仍掉,有可能是告诉老师,有可能是和那个同学打了一架。。。当孩子回到家中,我们首先得知的不一定是“孩子被同学贴了纸条”这件事,而是看到了一个有情绪的孩子。那当孩子有情绪的时候我们应该怎样处理呢?我们仍以原贴的贴纸条事件为例。当家长看到孩子有情绪的时候,我们只需要用平和的语气描述出孩子的状态:我看到你很不高兴/很愤怒/很生气,能告诉我你怎么了吗?当我们这样说的时候,孩子会感觉到我们已经接受了他的情绪,他会有一种安全感,这样一来他们就会觉得舒服了很多,并且会愿意与我们分享他的感受。当孩子告诉我们事情的原委以后,我们只需要针对孩子的感受作出反应,而不是针对其行为:难怪你那么生气,原来是被同学在裤子后面贴了纸条,换了是我,我也会不高兴的。家长在孩子心目中的形象是神圣的,当我们这样说的时候,孩子会感受到家长对自己状态是完全接受的,他会感到安全。他会觉得原来家长也会因为这样的事情不高兴,原来自己不是特殊的一个人。从而让孩子认识到有情绪不是一件坏的事情。这个时候,孩子的情绪已经处理了很大一部分。接下来他会很高兴继续与我们分享他们的感受,学习处理类似问题的方法。到这时,家长要继续和孩子沟通才有机会去进一步了解究竟是什么原因让孩子愤怒了,贴纸条背后有什么东西是不被孩子接受的,孩子感觉自己的哪一部分受到了威胁。同时,家长要帮助孩子寻找更多可以处理类似问题的途径,当孩子再遇到类似问题的时候才可以有效的处理。而且这一沟通过程可以有效的提升亲子关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
发表于 2006-3-10 20:00:30 | 只看该作者
小聪妈妈,你的心情我可以理解,一方面希望孩子变得更好而不得不批评他,另一方面看到孩子被批评以后的样子又不忍心。其实我们批评孩子的目的都是想让孩子变得更好,可是我们的批评往往不能让孩子愉快的接受。好的目的,没有好的效果,原因在于我们跟孩子沟通缺少有效的方法。本来我们和孩子沟通是想解决一个问题,没想到沟通结束以后又引发了新的问题--孩子委屈,家长生气,影响了亲子关系的和谐。既然这样为什么不在和孩子沟通上多作一些文章呢。建议:掌握一些亲子沟通技巧。与孩子沟通要注意:孩子在有情绪的时候是听不进去任何批评和劝告的。说教和批评会产生距离和怨恨。多用描述性的语气和孩子沟通,不要总是疑问、反问和感叹句。最后一点很重要:你不喜欢的语气,孩子也不喜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569|

小黑屋|手机版|新儿教资料网-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 闽ICP备19010693号-1|广告自助中心  

闽公网安备 35052502000123号

GMT+8, 2025-5-8 02:51 , Processed in 0.273841 second(s), 28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etjy.com!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