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儿童 教育 英语
查看: 1664|回复: 6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我该怎么教育我的孩子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5-6-29 14:40:3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我的孩子3岁半,脾气十分倔强,不能容忍别人说他一个不字否则就要打你或顶嘴,或大发脾气,不管用什么方法都没用,真是担心死了,请各位爸爸妈妈帮我出出主意,怎样教育好我的孩子。感激不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
发表于 2005-6-30 08:20:56 | 只看该作者
耐心最关键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发表于 2005-6-30 11:25:21 | 只看该作者
客观的想一想,造成现在这种情况的原因是什么,是孩子的性格还是家庭宠爱的结果。个人认为脾气大的孩子一般都与过分宠爱有关。孩子一发脾气家长就去无原则的牵就孩子,是孩子脾气越来越大的直接原因。
同时看看剪剪风版主的《如何树立父母的威信》。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楼主| 发表于 2005-6-30 13:05:31 | 只看该作者
你分析得不错,我也认为是宠爱的结果,但又没有好的办法。因各种原因我孩子从小是和他外婆外公一起长大,对他很是宠爱,特别迁就他。今年春节后我才把孩子接到身边来,现在我管孩子教育孩子时他都会去找他们求救,然后我父母就会说他现在还小,一下子那能知道那么多什么的,这样一来我说的什么不但都白费了,我孩子反而还会说等他长大了他还要打妈妈,天呀,我该怎么办才好呀,看到身边同事的孩子都很听话懂事,自己的孩子却这样,觉得自己的人生真是失败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05-6-30 15:50:13 | 只看该作者
浩浩+-->引用:浩浩 你分析得不错,我也认为是宠爱的结果,但又没有好的办法。因各种原因我孩子从小是和他外婆外公一起长大,对他很是宠爱,特别迁就他。今年春节后我才把孩子接到身边来,现在我管孩子教育孩子时他都会去找他们求救,然后我父母就会说他现在还小,一下子那能知道那么多什么的,这样一来我说的什么不但都白费了,我孩子反而还会说等他长大了他还要打妈妈,天呀,我该怎么办才好呀,看到身边同事的孩子都很听话懂事,自己的孩子却这样,觉得自己的人生真是失败呀。
     其实我和你们一样,孩子是在老人身边长大的。这时候你要和你们的父母沟通,在你教育孩子的时候,希望老人尽量别管,家长的相反意见,最容易造成孩子的不良习惯的养成。再就是你们也不能溺爱孩子,说一件可心小时候的事情吧,那时候她还不到1岁,她揪我的头发,于是我也揪了一下她的,稍微用了一点劲,她能感到疼痛,然后我对她说:“妈妈揪你是不是很疼,你揪妈妈,妈妈也会疼的。”从那以后她再也没揪过我的头发,后来有时候看到有的孩子会咬父母,打父母,其实都是大人惯出来的。
    如果你们的孩子没上幼儿园,最好让他入园,不要说学东西,在幼儿园里,有利于孩子的自理能力、交往能力的发展。平时的时候,工作多忙,一定要多陪孩子出去玩,多鼓励孩子交往,到公共的游乐场所去玩,都有利于孩子的性格发展。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2005-7-2 11:09:28 | 只看该作者
大声训斥不如悄声细语

  有些家长喜欢大声训斥孩子,以为大声训斥声势大,效果佳。其实,这种做法往往收效甚微,甚至会适得其反。

  大声训斥会使孩子处于高度紧张状态,家长训示的道理,孩子往往听不进去,因为震怒会干扰孩子的正常思维和判断,从而得不到预期的教育效果。长此以往,还容易使孩子产生抵触心理,促使孩子以沉默、固执等方式来对抗家长;或使孩子习惯成自然,对家长的大声训斥处之泰然,只有训斥声愈来愈高,家长大发雷霆时,孩子才能听进去一些。由于大声训斥包含着不尊重孩子人格的因素,即使偶尔产生一些效果,也常常是以孩子牺牲自尊心为代价的。

  专家认为,家长在对孩子的尊重与要求之间存在着一种"数学依存性"--即10与 1之比。严格要求始于高度尊重孩子,否则,犹如沙漠行舟。也就是说,要在十倍地尊重孩子人格和个性的基础上,向孩子提出要求、命令、禁律和限制。因此,家长在教育中,要尽量鼓励孩子的优点,并借此去克服其缺点;在教育要求的表达上,应摒弃大声训斥的习惯,代之以低声调的悄悄对话。

  悄声细语的对话作为良好人际关系的一种反映,体现着家长与孩子之间的亲密关系以及相互间的尊重和信赖。如果家长能常常使用悄声细语对话的方式教育启发孩子,定会受到孩子的欢迎,也会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因为温和亲切的低声调表现了家长的良好情绪与心境,它将强烈地感染孩子,使孩子通过冷静思考理解教育者的要求。常用低声调与孩子对话,还可以增强孩子对家长的信任感,增强孩子主动与家长进行交流的自信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
 楼主| 发表于 2005-7-2 14:11:37 | 只看该作者
谢谢!
你提出的观点确实值得我自我反省和借鉴。今后教育孩子时,我会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的。07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845|

小黑屋|手机版|新儿教资料网-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 闽ICP备19010693号-1|广告自助中心  

闽公网安备 35052502000123号

GMT+8, 2025-5-7 21:23 , Processed in 0.078405 second(s), 28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etjy.com!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