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儿童 教育 英语
楼主: dyly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讨论】定义和讨论早期教育

[复制链接]
11#
发表于 2005-6-26 16:05:04 | 只看该作者
dyly+-->引用:dyly 精彩!!:)

再请家长同志们注意:

这个定义前提说的很清楚,是从我们家长的需求出发的,是为我们家长服务的,不是搞学术研究。
???????????????????????????????????????家长聚会,专家莫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2#
发表于 2005-6-26 16:12:48 | 只看该作者
有没有人把“早教”这个原词找出来,我还真不知道出处是什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3#
发表于 2005-6-26 16:44:32 | 只看该作者
education2008+-->引用:education2008 有些人对早期教育的理解过于片面,这是一种片面的早期教育观点,跟狭义的早期教育有何关系?干脆命名为片面的早期教育观即可,何必费力的弄成狭义的早期教育呢?不知道dyly学没学过给一个概念下定义的方法,我从来没听说过世界上有狭义的早期教育这个说法,也没听说过有狭义的教育这个说法,这种自己杜撰出来的名词有意义吗?用片面的早期教育观点来说明不更加一目了然?何必用狭义的这个说法把原本明了的事情搞得更乱呢?
EDU同志:狭义的早期教育您不知道也罢了,因为您声称不是这个专业的。但狭义的教育你若是没听说过就说不过去了,如果我没记错,您好象是研究学校教育的?狭义的教育在学术界有争议,但有一种说法是:“<font color="#cc0033">狭义教育专指学校教育,即社会通过学校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向受<font color="#cc0033">教育者传授知识和技能,发展智力和体力,培养思想品德并。。。。。。” 狭义的早期教育的说法并不是没有,比如:“一般对<font color="#cc0033">早期<font color="#cc0033">教育的广义理解为学前教育,即指0-6岁的<font color="#cc0033">教育,<font color="#cc0033">狭义理解为0-3岁的<font color="#cc0033">教育,即指婴儿期的<font color="#cc0033">教育。而内蒙古师范大学<font color="#cc0033">早期<font color="#cc0033">教育专家七十三指出,<font color="#cc0033">早期<font color="#cc0033">教育甚至可以延长至整个儿童期,即0-12岁。 <font color="#cc0033">早期<font color="#cc0033">教育并不等于<font color="#cc0033">早期智力开发。  ... ” 这是从时间属性上来解释早期教育的。一个事物有多种的属性,这种解释能否完整地揭示早期教育概念的全部内涵,能否成为一个完整的定义,这是你们这等专家的事情。而在这里,凭着有限的知识和直觉,便于澄清事实方便讨论,将一些事情从某种角度进行解释,作一个区分,能否成为某个概念的定义,这是要进一步研究的事情,也许这座楼正在做这件事。对于Dyly,这是很有兴趣事情,是吗? 我的确更爱使用“狭义”这一中性说法。“片面”的说法太有感情,太有批判色彩,更有片面之嫌,不用为妥。 还有一件事,人群里总是会形成一些约定俗成的东西。江湖上的黑话、暗号就是这类东西。在这个坛子里,有自己的一套概念体系,比如,“读经”,就被限为读四书五经,读唐诗读英语都被排除在外。这些事,有时候得入乡随俗,有时候也得拨乱反正。呵呵。。。。  刚在网上找到一遍文章,不太好看,有空时可以读读。http://www.qglt.com/bbs/ReadFile?whichfile=473258&typeid=17《教育的本质属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
发表于 2005-6-26 17:06:19 | 只看该作者
我觉得教育这个词本身就排斥非正确性,不然人类也没有必要去探索教育了。反正,正确错误都无所谓,当然这也是一个长期相对接近正确的趋势。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
发表于 2005-6-26 18:24:04 | 只看该作者
dawnch+-->引用:dawnch EDU同志:
狭义的早期教育您不知道也罢了,因为您声称不是这个专业的。
但狭义的教育你若是没听说过就说不过去了,如果我没记错,您好象是研究学校教育的?
狭义的教育在学术界有争议,但有一种说法是:“<font color="#cc0033">狭义教育专指学校教育,即社会通过学校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向受<font color="#cc0033">教育者传授知识和技能,发展智力和体力,培养思想品德并。。。。。。”
狭义的早期教育的说法并不是没有,比如:“一般对<font color="#cc0033">早期<font color="#cc0033">教育的广义理解为学前教育,即指0-6岁的<font color="#cc0033">教育,<font color="#cc0033">狭义理解为0-3岁的<font color="#cc0033">教育,即指婴儿期的<font color="#cc0033">教育。而内蒙古师范大学<font color="#cc0033">早期<font color="#cc0033">教育专家七十三指出,<font color="#cc0033">早期<font color="#cc0033">教育甚至可以延长至整个儿童期,即0-12岁。 <font color="#cc0033">早期<font color="#cc0033">教育并不等于<font color="#cc0033">早期智力开发。  ...
这是从时间属性上来解释早期教育的。一个事物有多种的属性,这种解释能否完整地揭示早期教育概念的全部内涵,能否成为一个完整的定义,这是你们这等专家的事情。
而在这里,凭着有限的知识和直觉,便于澄清事实方便讨论,将一些事情从某种角度进行解释,作一个区分,能否成为某个概念的定义,这是要进一步研究的事情,也许这座楼正在做这件事。对于Dyly,这是很有兴趣事情,是吗?
我的确更爱使用“狭义”这一中性说法。“片面”的说法太有感情,太有批判色彩,更有片面之嫌,不用为妥。
还有一件事,人群里总是会形成一些约定俗成的东西。江湖上的黑话、暗号就是这类东西。在这个坛子里,有自己的一套概念体系,比如,“读经”,就被限为读四书五经,读唐诗读英语都被排除在外。
这些事,有时候得入乡随俗,有时候也得拨乱反正。呵呵。。。。
  刚在网上找到一遍文章,不太好看,有空时可以读读。
http://www.qglt.com/bbs/ReadFile?whichfile=473258&typeid=17
《教育的本质属性》

从年龄上划分早期教育那不是我们在这里讨论的范畴。何必拿到这里当论据呢?
终身教育的说法已经很多年了,那种还把学校教育当成狭义教育的学者我看可以退休了。

补充一点,我说没有听说过狭义的教育这个说法是指没有听说过这种“公认”的概念。
记住,是“公认”,自造“广义”和“狭义”的人太多了,顶楼不就有一个吗?
这种个别学人自己弄的什么狭义广义的东西我可没有心思去研究它。

这个话题本身我并没有讨论的兴趣,因为这个话题本身就没什么意义。
多谈点实际问题,少谈点玄虚的东西。给早教下定义不是这里的任务,
这里也没有谁有这个本事给这个概念下定义,纯属浪费时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6#
发表于 2005-6-26 20:13:41 | 只看该作者
education2008+-->引用:education2008 从年龄上划分早期教育那不是我们在这里讨论的范畴。何必拿到这里当论据呢?终身教育的说法已经很多年了,那种还把学校教育当成狭义教育的学者我看可以退休了。 补充一点,我说没有听说过狭义的教育这个说法是指没有听说过这种“公认”的概念。记住,是“公认”,自造“广义”和“狭义”的人太多了,顶楼不就有一个吗?这种个别学人自己弄的什么狭义广义的东西我可没有心思去研究它。 这个话题本身我并没有讨论的兴趣,因为这个话题本身就没什么意义。多谈点实际问题,少谈点玄虚的东西。给早教下定义不是这里的任务,这里也没有谁有这个本事给这个概念下定义,纯属浪费时间。
  教育属性那贴里有回复。在此不重复了。 论坛给俺的作用一是消磨时间,二是交流信息。而且俺觉得浪费时间的事是最适合在论坛上做的。耽误您老人家的宝贵时间了。真不好意思呀!呵呵~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
 楼主| 发表于 2005-6-27 00:20:15 | 只看该作者
<U>这是从时间属性上来解释早期教育的。一个事物有多种的属性,这种解释能否完整地揭示早期教育概念的全部内涵,能否成为一个完整的定义,这是你们这等专家的事情。
而在这里,凭着有限的知识和直觉,便于澄清事实方便讨论,将一些事情从某种角度进行解释,作一个区分,能否成为某个概念的定义,这是要进一步研究的事情,也许这座楼正在做这件事。对于Dyly,这是很有兴趣事情,是吗?</U>

dawnch的语言我太佩服了!

我一直是个实用派,一切思考讨论是为目的服务的。我们来这里就是为了让大家都能更明白怎样帮助自己的孩子。所以用了这么两大类好让大家明白,也好不那么费尽每次讨论时先要搞清大家说的是不是一回事,这也是语言的本来用途。我感觉自己说的很清楚,看来还是我的表达有问题,或许也有人从来没有真正思考理解别人的意图习惯有关 。所谓的沟通有效性差,也大都是这两方面的问题吧!

干脆,咱们把第一类教育叫“红早“,第二类叫“绿早“怎样?好玩也好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8#
 楼主| 发表于 2005-6-27 00:32:55 | 只看该作者
先说说教与理念吧!转过来孙瑞雪谈蒙氏的,也刚好和我自己的领悟是一样的。大家可以体会讨论。就不要在那个定义上浪费时间了。这个理念也是和“建构“理论相符的。

目前我们国家蒙氏教育被推广过来以后,可能大部分人认为蒙氏教育是一种教具操作,但是在我看来,它主要是一个教育观念和教育理念的问题,所以我们就先从教育观念和教育理念开始说起。

  我觉得在我介绍蒙特梭瑞教育的同时,针对我们国家的文化背景,特别有必要的介绍一下给予孩子爱和自由的问题。我先介绍蒙特梭瑞教育到底是什么。第一点我觉得要把握和理解蒙特梭瑞教育,首先要哲学的看蒙特梭瑞本人的观点,这个哲学观点和我们国家的教育理念可能是截然相反的,我们一般认为,儿童从生下来的那一天开始起,是一无所知的,什么也不知道的。他(她)知道的东西一定要靠成人给他的灌输,我们教给孩子某种东西,并且让孩子掌握这样一个过程称之为教育。但是在国际上教育科学发展到1900年的时候教育就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蒙特梭瑞教育和这个变化是同步的。

  它的观点可能代表着一个科学教育的一个主要的观点,它认为儿童从生下来的那一刻起,儿童的内在就有一样东西,蒙特梭瑞本人成为精神胚胎,其他的教育学家和教育学界,他们觉得儿童从生下来一刻起内在就有一种巨大的生命力。有的人称为精神胚胎,有的人称为生命的激情、生命的能量等等。教育界就认为,儿童的成长完全依靠内在的强大的能量同环境的结合,然后建构出一个自我来成长的。

  这样以来,就把新教育和旧教育区别开来,总的来说,新教育是儿童是依靠儿童自身的能力同外在的环境和谐相处建构一个新的自我,这个过程是由儿童自己来完成的,不依靠成人的教育。

  这正好和我们的教育有一个巨大的差异,因为这样一个观念就要求我们必须给予儿童两样东西,那就是爱和自由。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9#
发表于 2005-6-27 00:37:13 | 只看该作者
我一直是个实用派,一切思考讨论是为特定目的服务的。我们来这里就是为了让大家都能更明白怎样八仙过海帮助自己的孩子。所以用了这么两大类好让大家茫然,也好不那么费尽每次讨论时先要搞清大家说的是不是那回事,这也是语言的本来用途。我感觉自己说的很清楚,看来还是我的表达有问题,或许也有人从来没有真正思考顺应别人的意图习惯有关 。所谓的沟通有效性差,也大都是这两方面的问题吧!

干脆,咱们把第一类教育叫“金丝找“,第二类叫“囫囵吞找“怎样?好玩也好记

呵呵,开个玩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0#
发表于 2005-6-27 00:44:46 | 只看该作者
dyly+-->引用:dyly 先说说教与理念吧!转过来孙瑞雪谈蒙氏的,也刚好和我自己的领悟是一样的。大家可以体会讨论。就不要在那个定义上浪费时间了。这个理念也是和“建构“理论相符的。

目前我们国家蒙氏教育被推广过来以后,可能大部分人认为蒙氏教育是一种教具操作,但是在我看来,它主要是一个教育观念和教育理念的问题,所以我们就先从教育观念和教育理念开始说起。

  我觉得在我介绍蒙特梭瑞教育的同时,针对我们国家的文化背景,特别有必要的介绍一下给予孩子爱和自由的问题。我先介绍蒙特梭瑞教育到底是什么。第一点我觉得要把握和理解蒙特梭瑞教育,首先要哲学的看蒙特梭瑞本人的观点,这个哲学观点和我们国家的教育理念可能是截然相反的,我们一般认为,儿童从生下来的那一天开始起,是一无所知的,什么也不知道的。他(她)知道的东西一定要靠成人给他的灌输,我们教给孩子某种东西,并且让孩子掌握这样一个过程称之为教育。但是在国际上教育科学发展到1900年的时候教育就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蒙特梭瑞教育和这个变化是同步的。

  它的观点可能代表着一个科学教育的一个主要的观点,它认为儿童从生下来的那一刻起,儿童的内在就有一样东西,蒙特梭瑞本人成为精神胚胎,其他的教育学家和教育学界,他们觉得儿童从生下来一刻起内在就有一种巨大的生命力。有的人称为精神胚胎,有的人称为生命的激情、生命的能量等等。教育界就认为,儿童的成长完全依靠内在的强大的能量同环境的结合,然后建构出一个自我来成长的。

  这样以来,就把新教育和旧教育区别开来,总的来说,新教育是儿童是依靠儿童自身的能力同外在的环境和谐相处建构一个新的自我,这个过程是由儿童自己来完成的,不依靠成人的教育。

  这正好和我们的教育有一个巨大的差异,因为这样一个观念就要求我们必须给予儿童两样东西,那就是爱和自由。
感谢楼主!没有把独曼和七田拿出来,真心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232|

小黑屋|手机版|新儿教资料网-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 闽ICP备19010693号-1|广告自助中心  

闽公网安备 35052502000123号

GMT+8, 2025-5-5 08:01 , Processed in 0.154410 second(s), 27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etjy.com!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