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儿童 教育 英语
查看: 12349|回复: 3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其它] “你们家孩子脾气大吗”——选自《给孩子自由》小巫/著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5-6-17 17:31:3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p align="CENTER"><B>你们家孩子脾气大吗</B>

盛夏时节,佟阿姨经常带着Sam在花园里的水塘边上玩儿。Sam用小树枝搅水、用小桶盛水、用小铲子小勺子挖水,玩儿得不亦乐乎,往往衣服身上都湿透了,回家换了干衣服,再接着出去玩儿。花园中心有一只喷泉,每天上午、傍晚各开几个小时,Sam特别喜欢绕着喷泉奔跑、在喷泉里穿梭。

一次,Sam正在大闹水帘洞,旁边一位女孩子看的眼馋,也要参加,她的姥姥却制止她说,“咱们可不能学这玩儿法,这多脏啊!”说着抱着孩子赶紧离开。

这样的情况我们经常遇到。院子里有人把我们纵容Sam自由玩耍的做法称为“外国人玩儿法,咱中国人可不能学。”

佟阿姨对此撇撇嘴,说,“不就是多洗几件衣服吗?孩子的衣服搓两把就出来了,也不费什么事儿,干吗要阻止孩子玩儿呢?”

那位女孩子的姥姥曾经问过我,“你们家Sam脾气大吗?”

我说他很少发脾气。

姥姥对我抱怨,“我们家伊伊脾气特别大!动不动就发火、摔东西、哭闹,怎么哄都不行。你说这是怎么搞的!”

伊伊比Sam小两个月,基本上同步成长。这是一个绝顶聪明的小姑娘,只是每次出来,都穿的花枝招展,被姥姥或者姥爷抱在怀里,寸步不离左右,也从来不允许她自由走动,更不允许她尽兴地玩儿。伊伊姥姥总说,“女孩子要规矩,不能那么疯疯癫癫的!”

伊伊9个多月就会说话,学会的第一组词语是“不……”——
姥姥问:“伊伊,别人家的玩具咱们动吗?”
伊伊摇着小手说,“不动。”
姥姥问:“伊伊,别人家吃的,咱们吃吗?”
伊伊摇着头回答,“不吃。”
姥姥得意地对我们这些旁观的家长说,“我们伊伊就是懂规矩!”

伊伊“不能做”的事情非常多,我几乎数不出来有什么允许她做的事情。这是一个在“不”字中长大的孩子,心灵受到的压抑太大了,无怪乎总爱发脾气。根据蒙特梭利,当孩子认知世界的需要遇到障碍,不能得到满足时,他的心理会出现紊乱,外部的表现就是发脾气。

像大多数中国孩子一样,伊伊从出生开始,就生活在各种清规戒律之中,一天到晚听到的,都是“不”字(和“别”字):不许动!不能摸!不让玩!别跑!别跳!别叫!别出声!不可以碰!不要这样!等等,等等。现在立规矩的是家里的长辈,将来上了学,还有更多各种各样的《守则》和《规定》等着她,还会有各种各样的权威性人士居高临下地对她发号施令,告诉她这是严禁的、那是不能做的。没有人会蹲下身来,跟她慢慢地讲道理,所有的规矩都是必须执行的,无可商议的。伊伊现在可以发脾气反抗(当然也没有多大用处),将来长大了,还是这么压抑,她可怎么发泄呢?

问家长们,为什么要给这么小的孩子立这么多规矩?他们会回答:哪儿能不管孩子啊!哪儿能由着他们的性儿乱来!那还不乱了套了!

在比较中西育儿手段时,有些中国家长十分武断地评判西方的育儿方式过分自由,甚至有人称之为“放羊”式教育,对此不屑一顾,并且把中国的孩子和外国的孩子做比较,说中国孩子更守纪律更听话更乖,从而得出中国的管教方式更好的结论。

表面上看,中国的孩子的确更加容易管理,外国的孩子的确更加散漫自由、个性更强、不愿意服从命令听指挥。但是如果以此证明中国传统管教式育儿手段更好,恐怕不够科学。

无论什么样的育儿方式,其目的之一都是要为社会培养出品行优良的公民。那么我们不妨比较以下中西方成年人的行为:在没有权威人士维持管理的情况下,是中国人更加自觉遵守纪律、自觉排队、自觉遵守交通规则呢,还是西方人更加自觉?

曾经在一篇文章里看到,德国人遇到红灯,即使马路上一辆车也没有,也会规规矩矩地等着绿灯。他们这样做的理由之一,是唯恐马路两边的楼里有小孩子在向外张望,看到成年人的行为而去效仿,他们不能给孩子做出坏榜样来。

一位朋友在美国度假时,曾经在一个交通灯停电的路口观察到,虽然没有警察的指挥,所有的车辆都规规矩矩地停下来,大家不约而同地按照全向停车标识 (all-way stop sign) 的规则,一排一排地按顺序走,左转弯的车辆避让直行和右转弯的车辆。朋友在那里看了十几分钟,直到电来了,交通灯恢复正常,没有发生任何危险和冲突。朋友对我讲这个故事时感叹道,“这要是在中国,早就挤成一团,水泄不通,谁也不让谁,谁也走不了。”

是因为中国人的生活中缺乏规矩?当然不是!我们从小就知道,无论做什么事情,都有特别严格的规章制度,就连小学上课,都要求我们遵守课堂纪律:手背后规规矩矩地坐着,不许随便说话,发言要举手。相比之下,美国的学校课堂要乱多了:孩子们可以随意喝水、上厕所、到讲台上拿纸巾擤鼻涕,不懂的就提问,等等。

一位侨居海外的妈妈在网上问:“中国人自小被要求守规矩,守特别多的规矩,各种规章制度、行为准则非常多,为什么没人监督、不受惩罚的时候就不再守规则?”

关于这个问题,我们可以从社会制度、经济基础、文化背景、公民意识等等各种角度做出论述。甚至曾经有人说这是由于中国历史长期战乱,生存的困难导致中国人种形成“恐惧”基因,即便在安全时期依然无法控制自己争先恐后。我这里则从成长过程、养育手段方面来探讨。

我们从小就生活在不自由的环境中,个人的意志得不到尊重,身心手脚都被束缚着,我们的纪律和秩序感,都是别人(家长、老师、单位、警察等)强加给我们的,而不是自觉自发地建立起来的。因此我们也学会,纪律是在有人管束的情况下不得不遵守的东西,而不是发自内心领会并顺从的生活规则。

强加于身的规则可以一时规范人的行为,却无法深入到他们的思想。

孙瑞雪在摇篮网做嘉宾,讨论爱与自由时说:第一、你几乎在你的周围找不到一个在自由中成长的人;第二、当你面对一个无自由的人的时候,你给他“自由”,你看到的一定是胡闹,那不是自由,那是解放。

孙瑞雪在我们小区里设立的蒙特梭利儿童之家,每年都会接受一些在家里已经“完成”如厕训练的孩子,不用尿布、自知大小便。但是一旦到了蒙氏的自由环境中,这些孩子无一例外都会大小便失禁,随地随时乱撒乱拉。因为他们的如厕训练,不是等到他们身心成熟能够自我控制的时候才进行的,而是提早被大人强制“把”出来的,偶然出了意外,大人对其横加斥责,孩子畏于大人的威严,不得不给自己强加压力。然而一旦到了自由的环境中,他必定要回到原始的状态,把他没有满足的自由“着补”回来。这是100 来年以前,弗洛伊德老爷子总结出来的人类天性。蒙氏老师采取的手段,就是无条件地包容接受,毫无怨言地为孩子擦洗。这样一两个月以后,孩子的自由需求得到了满足,他开始走向自律。

这与爱的原则是相同的:当一个人对爱的需求没有得到满足时,他不会独立;当一个人对自由的需求处于饥饿状态时,他也无法自发地约束自己,无法自律。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5 金币 +5 收起 理由
garpaws + 5 + 5 引发的讨论很有意义:)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
发表于 2005-6-20 08:31:55 | 只看该作者
好帖子。可惜现在在中国基本上都是隔代抚养,毕竟全职妈妈很少。老人大多溺爱孩子,要说服老人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而且老人带孩子,自觉责任重大,更会加倍看护。要不然,万一出点什么差池,就难以交代。事实如此,无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发表于 2005-6-20 09:56:39 | 只看该作者
反抗是压迫培养出来的。 道理简单,但很难做到。因为我们也是被很多规矩束缚的,我们也会用这些去影响别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发表于 2005-6-20 11:34:02 | 只看该作者
非常赞成那个观点。但是交通例子举得好像不够恰当
鬼子遵守交通规则,是法治的结果。规则才是秩序的保证,基本上谈不上和各种方式的教育有关。人家的出发点是“性本恶”,所以事事先把规矩定在前边。我们是“性本善”,但却是一个诚信体制崩溃的社会。关键是根本就没有认识到差距,只有一片太平盛世的颂歌
今天还有同事为全世界三分之二的假药产自中国感到愤慨,欧只能劝他,你应该感到庆幸,非中国造假药居然有三分之一之多。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05-6-20 12:05:05 | 只看该作者
congcong-2002+-->引用:congcong-2002 好帖子。可惜现在在中国基本上都是隔代抚养,毕竟全职妈妈很少。老人大多溺爱孩子,要说服老人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而且老人带孩子,自觉责任重大,更会加倍看护。要不然,万一出点什么差池,就难以交代。事实如此,无奈。
选择做专职妈妈是需要勇气和条件的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楼主| 发表于 2005-6-20 16:01:27 | 只看该作者
dawnch+-->引用:dawnch 反抗是压迫培养出来的。
道理简单,但很难做到。
因为我们也是被很多规矩束缚的,我们也会用这些去影响别人。
既然知道是错误的,为什么还要那样做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
发表于 2005-6-20 16:55:58 | 只看该作者
原因:
因为我们也是被很多规矩束缚的,我们也会用这些去影响别人。

这个影响即使不是有意的,无意的机会和数量也是很多很大的。
每天晚上睡之前检查一下自己一天的作为,结果会令人吃惊的。

明白了道理,然后照着道理百分百地实行,这是圣人。
明白了道理,然后与自己的习惯作挣扎,而且还会常常失败泄气,这是凡人。

大道理讲的更多是目标,通往目标的路程还是要靠自己走。
站着说话可能不累,走路的人可是会腰痛还需要喘口气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
发表于 2005-6-20 17:34:41 | 只看该作者
05
06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
 楼主| 发表于 2005-6-20 18:28:40 | 只看该作者
dawnch+-->引用:dawnch 原因:
因为我们也是被很多规矩束缚的,我们也会用这些去影响别人。

这个影响即使不是有意的,无意的机会和数量也是很多很大的。
每天晚上睡之前检查一下自己一天的作为,结果会令人吃惊的。

明白了道理,然后照着道理百分百地实行,这是圣人。
明白了道理,然后与自己的习惯作挣扎,而且还会常常失败泄气,这是凡人。

大道理讲的更多是目标,通往目标的路程还是要靠自己走。
站着说话可能不累,走路的人可是会腰痛还需要喘口气的。
你说的很对。但为了孩子我们还是要努力的去改变自己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
发表于 2005-6-20 23:24:36 | 只看该作者
我有个问题, 因为了解些蒙氏,所以在儿子成长过程中特别注意给他自由, 一般原则是只要不危害自己或他人安全, 不影响别人我都放手让他做,可是我发现在实施过程中,妈妈需要十二分的耐心, 比如他对电梯感兴趣, 他会钻在里面一个小时不出来, 这期间你当然不能坐,也不能站, 得抱着他,因为他够不着按纽啊。他上午做了,下午还会要做, 到晚上睡前还要再做, 我要疯掉啊, 所以有时候我得训他,强行带走才行。
这样子的例子太多了, 反正给我的感觉是我给了他自由, 但是还是没达到他想要的程度, 所以他不满,经常哭闹,大叫, 人家都说我儿子脾气大, 唉。。。
我不明白这个自由的“度”是什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908|

小黑屋|手机版|新儿教资料网-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 闽ICP备19010693号-1|广告自助中心  

闽公网安备 35052502000123号

GMT+8, 2025-5-7 14:10 , Processed in 0.178537 second(s), 31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etjy.com!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