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儿童 教育 英语
楼主: limiaoyun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小学一年级新生提前入学弊大于利

[复制链接]
41#
发表于 2005-7-11 10:57:14 | 只看该作者
sjci+-->引用:sjci 我看不应该局限在孩子的年龄问题上,还是要看孩子的实际情况,一般最好征求幼儿园老师的意见,如果他在幼儿园表现比较成熟,与一般小学一年级孩子没什么区别,早上些也无妨,但如果表现很稚嫩,根本不具备上学的心理水平,即使到年纪最好也晚些上。
这才是真正决定孩子上学年龄的因素,也就是所谓的“上学成熟水平”才是决定孩子多大上学的关键因素。3年前,我也和大家一样为孩子是否早一年上学困扰,但今天我可以欣慰地说,我的选择是正确的,比同班同学小一岁甚至比有的同学小近2岁的儿子,无论语数音体美劳都一直是全优,年年被评为校三好。课外坚持学习钢琴、围棋、羽毛球,还曾间断性地学习过绘画、游泳、溜冰、乒乓球等等。此外他酷爱读书,各类书都读。
我感觉孩子年纪小,虽然表面上看是劣势,但实际上是有优势的。随着儿子一年年长大,我感觉孩子的自我意识越来越强,所以我可以理解为什么对于某些低年级小学生,有老师抱怨“油盐不进”。仔细分析那些油盐不进的孩子往往是年纪偏大的孩子,他们在上低年级的时候往往已经有了很强的主见却没有很好的学习生活习惯,无论是老师还是家长要让他们改正往往要比年纪小的孩子难多了。反而年纪小的孩子容易引导些。
今年期末考试,我对儿子采取放任的策略,儿子不愿意让我们帮他复习,我就和他定下军令状:我们知道他这个学期上课认真听讲下课认真做作业,虽然没有做任何课外题,我们仍相信他应该会有不错的成绩,允许他按自己安排复习,但如果期末考试有单科低于95分,那么假期安排的看电视玩电游的时间要取消(之所以这么要求是担心他复习不认真)。结果儿子没有辜负我们的希望,这也给他自己和我们增加了信心,只要上课认真作业认真,完全可以把更多的课外时间花在玩耍和其它才艺体育上。
总之,孩子的年龄不是上学的标准,最重要的标准是孩子的心智是否可以上学和做父母的是否做好了孩子上学的心理准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2#
发表于 2005-7-11 10:57:34 | 只看该作者
可怜天下父母心,
迟上一年,早上一年,区别很大吗?
教育无处不在啊。
生活和游戏中啊。
社会压力太大了,
而我们是不是太多希望和寄托于小孩身上啊。
小孩苦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3#
发表于 2005-7-11 11:06:53 | 只看该作者
香草妈妈+-->引用:香草妈妈 女儿到今年九月份满五周岁四个月,刚读完中班,按理说应该明年入学,我们也一直这样打算的。但上个星期发生的事情却让我们家长陷入苦恼中:一位朋友帮我联系了一所学校,校长及其他一些老师在见过我女儿后同意让她下半年入学。朋友的女儿就是在我女儿这个年龄没读大班就上了小学,现在在学校里学习成绩及其他各方面表现都很好,几年来她一直鼓动我让女儿早一年上学。现在说说我女儿的情况:女儿目前身高1.18米,已换了两颗乳牙,学了两年舞蹈,从小不认生,与人交流能力好对新环境适应能力强,在幼儿园曾参加过讲故事比赛、主持过文艺汇演,语言表达能力较好,已能流利生动地朗读一年级下册的语文课本。但有个明显的缺点是做事拖拉,主要表现在写字与吃饭上,而且毕竟还没上大班。早上对女儿说:知不知道妈妈为着让不让你上小学的事烦恼?女儿看着我说:妈妈你放心,我会努力的!听得我很感动。外婆问她:下半年上小学吗?女儿说:妈妈还没最后决定,但我很想读小学了。外婆也极力赞成让她早一年入学,她认为,国家规定的六周岁入学年龄是根据孩子的平均发展水平决定的,但孩子的心智发展毕竟有差异,所以没必要把这条死杠子看得这么重要。听着也蛮有道理的。还在考虑中,因为这是孩子一生的大事。。。。。。
年纪小的孩子上学自理能力是会稍差些,更需要家长花精力。而且你应该问自己:我是不是希望孩子在班级拔尖,还是只要他在前十名就ok了。如果是前者,你应该让她按正常时间上学,如果是后者,以您孩子目前的情况,您完全可以放心让她入学。。。这是我作为一个走过来的母亲的建议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4#
发表于 2005-7-11 13:16:47 | 只看该作者
谢谢楼上的妈妈。中午正巧看了这个论坛的另一篇贴子“成熟测试——孩子可以入学了吗”,贴子提出了“入学成熟水平”的说法,并列出测试题,女儿按题对照应该已是具备入学成熟水平的,心中对女儿的早一年入学已有50%的肯定,楼上的妈妈提出的“拔尖论”与“前十名论”给了我另外50%的肯定:学习成绩如能保持在班级前十名已是我对孩子的理想。:)小学阶段家庭教育对孩子的成长仍很关键,父母仍需努力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5#
发表于 2005-7-11 14:39:44 | 只看该作者
香草妈妈+-->引用:香草妈妈 谢谢楼上的妈妈。中午正巧看了这个论坛的另一篇贴子“成熟测试——孩子可以入学了吗”,贴子提出了“入学成熟水平”的说法,并列出测试题,女儿按题对照应该已是具备入学成熟水平的,心中对女儿的早一年入学已有50%的肯定,楼上的妈妈提出的“拔尖论”与“前十名论”给了我另外50%的肯定:学习成绩如能保持在班级前十名已是我对孩子的理想。:)小学阶段家庭教育对孩子的成长仍很关键,父母仍需努力啊!
前十名现象也是当年我决定儿子提前上学的一个重要依据。领跑的孩子是很辛苦的,而且就我自身的体会领跑的孩子在最后往往不太经得起挫折,后劲不足。而我儿子现在已经完全明白一个道理:只要我愿意,我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改变状况。他完全不会因为暂时的落后或者比别的孩子差而气馁。另外前十名的孩子学习不差而其它样样拿得起,这也是大量前十名孩子在成年后工作上出类拔萃的原因之一。
我在另一个“如何选择小学学校”的帖子中曾经也说过:小学阶段,再好的老师和再好学校都无法替代家长对孩子的作用。家长已经从学前的劳力更多地转化成劳心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6#
发表于 2005-7-11 15:40:01 | 只看该作者
我的女儿今天九月正好五岁七个月,和楼上有位家长的宝宝是差一样的,我也在考虑是否上学的问题,最后和他爸爸商量的结果就是明年上学。她姐的孩子就是早一年上学,现在跟着进度就有点吃亏。
我记得我小时候班上就有比我小得多的孩子,学习有点吃力,因为根本她就想睡觉,上课坚持不了那么长时间。
而且我也觉得孩子玩的时候太少了,也没怎么上心,教她学这个那个的,玩呗,可是周围的人都觉得我不该这样,因为有时候把孩子拿在一起比比,我孩子在一些知识上的确欠缺。
我总是很困惑,如果大人在小学之前就已经把这些都教给孩子,那孩子在上学后在课堂上还要不要听讲,那老师都干嘛呢?一直觉得我现在要教她的就是怎么做人,比如我的宝贝女儿很孝顺,好吃的会喂我和她爸一人一口,然后自己再吃,晚上上楼梯自己在前面,我反而在后面跟着。比起那些会几位数加减乘除的孩子,我不知道这样教是对还是错。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7#
发表于 2005-7-12 00:34:13 | 只看该作者
很多家长都在担心让孩子上各种培训班或提前入学玩的时间太少,其他我倒不觉得全是,什么叫玩?对大人来说,有些人认为旅游是玩,有些人认为打麻将朴克是玩,有些人认为看本喜欢的书是玩。。。。对于学龄前(或者是学龄的)的孩子来说,学习何尝不是在玩呢?我女儿不到三岁半就学舞蹈,苦吗?不!她整天盼着这节课呢,有那么多的小朋友一起玩难道不比一个人在家看画片强?她现在还学弹琴,如果大人不要太在意她的指法手形熟练程度,由她把自己想象成大钢琴家在琴上自我陶醉地乱弹,你难道说她不是在玩?昨晚与女儿玩朴克算数她乐此不疲不肯睡觉难道说不是玩?昨天惊奇地发现女儿居然能流畅地朗读一年级下册的语文课本,而我并未刻意地教她认字,她只是在听故事的时候爱看着故事书而已(我们给她讲故事都是在照本宣读),故事听了字也认识了,难道这认字的过程对她来说辛苦?我想未必。女儿还在学美术学游泳,也有人说,你不觉得你女儿太累,我说,你看她整天屁颠屁颠的她累吗?她学哪样不是在玩?说真苦真累的是家长才对啊!楼上朋友说的要让孩子懂得做人的道理的确没错,但这与学习各种知识并不矛盾的呀,何不想个办法两全其美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8#
发表于 2005-7-12 10:34:17 | 只看该作者
呵呵,香草妈妈说的及是,所以我现在正在慢慢的引导她从学上玩,玩中学,昨天晚上就是和她玩数字卡片来着,效果也还不错。
香草妈妈说的是孩子在学的过程中体验到了乐趣,我想这也我让女儿学舞的一个道理,她也从跳舞的过程中体会到了乐趣,找到了自信,然后也学会了坚强,我的意思是不想让孩子觉得学习是一件苦事,如果她能从学中玩,玩中又学了,何尝不是一件好事呢。
现在我反而觉得孩子学习的过程也是家长学习的过程,要不然掌握不了方法,只会适得其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9#
发表于 2005-7-12 11:56:48 | 只看该作者
我女儿两岁多的时候,也是由于无人照看的原因,进了小班。但考虑为了培育她的自信心,我选择了让她后来又上了一年小班,很有效果,现在的她各项成绩都不错。昨天回来跟我说:“爸爸”,我们班“谁谁”让我帮他做一道他说很难的题,我一下就做出来了。真的,看着她自信的笑容,当父亲的油然......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0#
发表于 2005-7-12 13:21:18 | 只看该作者
以我个人的看法是女孩子早点上学没问题。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427|

小黑屋|手机版|新儿教资料网-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 闽ICP备19010693号-1|广告自助中心  

闽公网安备 35052502000123号

GMT+8, 2025-5-6 08:50 , Processed in 0.081968 second(s), 27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etjy.com!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