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儿童 教育 英语
查看: 1976|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婴孩的“社交”有分又有合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5-6-10 15:22:4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学走路的孩子很喜欢交朋友。偶尔与一个小朋友待上半个小时会让他高兴不已,并能相处得很好。在有大人看护的情况下,这种简短的交往对孩子非常有益。

这么大的孩子虽然喜欢和朋友待在一起,但仍然倾向于自己玩自己的,只是偶尔停下来互相看看,争争玩具汽车或对某只球发生些兴趣。他们似乎不需要语言就能相互交流和理解,所以玩起来似乎很安静。

但是家长又常常发现,孩子没有合作精神,不肯把玩具给小朋友玩。是不是孩子生性就自私小气呢?其实,慷慨大方的精神并不是生杰就有的,相反,对于自己的玩具,他们都有很强的占有欲。孩子最常说的是“我的”这个词,只是在碰巧不想玩某样玩具时,才会同意把自己的这个玩具让给别的孩子玩一会儿。要想让孩子学会按次序排队及共同分享等美德,还要花上几年的时间呢。

其实,对于3岁以前的孩子,家长不必强迫他们“慷慨大方”。如果你一定要求孩子和其他小朋友一起玩他的玩具,孩子在适当的电动机很快又会把自己的玩具拿回来。但如果他没有感到你强迫他放弃拥有权,他也会发现与别人共享是很开心的事??比如两个人一起把积木块放进小卡车,然后一个在前面拉,一个在后面推。随着孩子彼此熟悉和信任,他们会越来越多地共享玩具,并交流各自的想法。

为了保证孩子玩得愉快,家长一定要在旁边看着他们。如果他们之间产生些小矛盾,家长用不着马上出来干涉。否则,孩子就没有机会学习自己解决他们自己的问题,也失去了一个能够相互了解的过程。但是,如果孩子实在厌烦对方了,不高兴再待在一起时,家长就要适当调解或把孩子抱开。

做客,也是孩子的一项重要的“社交”活动。带孩子到朋友家做做客,让他看看别人家是什么样子;去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家玩玩,他不仅能感受祖辈的慈爱,还能懂得三代人的不同,并知道老年人是个怎样的形象。

有些父母在带孩子做客或者有朋友来家里玩时,才会突然关注孩子的行为举止,有些爸爸妈妈甚至跟孩子讲上一套“行为规范”。其实,别说两三岁的宝宝,就是四五岁的孩子,这样的说教也往往不起作用。因为行为举止是在日常生活中点滴形成的,见了客人,孩子最好还是能自然地表达其友好之意,不必要求成人式的客套。还可以让他帮着做些简单的事情,一起来招待客人。

做客虽然有利于培养孩子与人交往的能力,不过长时间离开父母的“做客”,对于两三岁的孩子不太适宜。尽管孩子的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常常希望孩子在身边多待些时间,孩子也喜欢他们,但离开爸爸妈妈时间太长,他会想家的。而且,祖辈对待孩子的方式往往与父母不同,所以,短时间的做客对三代人都更有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
发表于 2005-6-11 14:58:18 | 只看该作者
07
谢谢分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发表于 2005-6-12 08:35:09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393|

小黑屋|手机版|新儿教资料网-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 闽ICP备19010693号-1|广告自助中心  

闽公网安备 35052502000123号

GMT+8, 2025-5-6 18:48 , Processed in 0.216149 second(s), 28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etjy.com!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