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儿童 教育 英语
查看: 11390|回复: 1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父母加油站] 生儿育女的目的是什么?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5-6-1 13:43:4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在古代,社会只注重男性,目的是传宗接代。现观念变了。然而,办任何事情总得有个目的,何况是生儿育女的大事。但常识告诉我们,目的越多越大,子女的负担就越重,也越容易发生问题。那么,现在当家长的在养育子女方面的目的又是什么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
发表于 2005-6-1 14:01:05 | 只看该作者
这也有目的,这是本能

教育越多,中毒越深

生命的延续是物种的本能,个体可以选择dink生活方式,但是群体的延续是肯定的.

楼上的问题个人意见是比较势力的和没有人文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楼主| 发表于 2005-6-1 18:56:56 | 只看该作者
我出此题的本意是:现不少的家长为了要孩子听话而使用各种方法,以至发生了不该发生的事。究其原因,是一些家长没有想过“目的”这回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发表于 2005-6-2 12:15:02 | 只看该作者
这就涉及价值观和教育观的大课题了。

个人的价值观认为孩子是独立的个体,人作为动物是寄居在世上的,大多数百年后无痕,孩子们也只是在独立之前是生活在父母家庭里, 在成年之前需要我们的监护和保护,成年之后有他们的独立家庭单元,能够维系和父母良好的亲情也就足够了。

我的教育观点是只要孩子成年后性格独立,意志坚强有谋生能力就可以了,当然在社会人群的金字塔上占领上面的位子是每一个家长的期许,这就涉及孩子本身的性格,基因和后天的教育及环境因素,既有宿命的成份和也有后天偶然的因素在内。

养儿防老,传宗接代是生产力低下,社会没有保障体系时中国社会家族机构的自然反应,主要还是要实现物种延续。孩子是家庭所附属物,个体也就没有独立性。历史是延续的,21世纪了,社会能然有这种想法,我母亲就是“养儿防老”挂嘴巴上的,所以我要孝字在先,本身在精神层面逃脱不了家庭附属物的宿命(我赞成孝顺父母,但是自己对父母的敬畏之心却让自己uneasy)。

我也是有两个孩子的父母,我的价值观和实际的实现让身边的朋友觉得是异数。我坚持我的观点,我们这一代人要高过父母这一代,孩子在精神上是独立和自由的。看看身边的朋友,有了孩子之后,集全家的精力于孩子身上,对孩子作的牺牲无限大,期望也是无限高,纵容和溺爱与约束都让我接受不了。想想这些孩子面对期望无限高的6位和更多的长辈,精神的压力会让精神病院暴满的。

中国靠拼环境拼低薪金的扩张模式已经到了尽头,中国人养儿防老,传宗接代的观念在现代社会和独生子女的政策下也到了尽头。我们需要一个均富,个体相对自由与人人有尊严的社会。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楼主| 发表于 2005-6-2 13:41:14 | 只看该作者
看来对“目的”的理解是有不同的角度。我所说的“目的”是具体的某个人。
     6月1号出版的“广州日报”登载了题为“9龄童3个月6次离家出走”一文。如家长对养育子女没有任何目的的话,又何必对不好好读书的子女苦苦相逼?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2005-6-2 16:50:27 | 只看该作者
很抱歉,我是宿命论者,目的毫无意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
发表于 2005-6-2 16:56:39 | 只看该作者
mojizhao+-->引用:mojizhao 为“9龄童3个月6次离家出走”一文。如家长对养育子女没有任何目的的话,又何必对不好好读书的子女苦苦相逼?
这就像奔共产主义的过程中出了文革一样,目的都好好的,只是实施过程大家都做不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
 楼主| 发表于 2005-6-2 21:10:25 | 只看该作者
不同的目的需要不同的方法。如:要做运动员的就天天去跑步,要读书的就天天看书,
     没有目的的很容易乱来一通,眉毛胡子一把抓,这等于耽误了子女的发展。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
发表于 2005-6-3 11:21:29 | 只看该作者
mojizhao+-->引用:mojizhao 不同的目的需要不同的方法。如:要做运动员的就天天去跑步,要读书的就天天看书,
     没有目的的很容易乱来一通,眉毛胡子一把抓,这等于耽误了子女的发展。

楼上的, 听起来交流有代沟啊.您是目的论和方法论者,个人不赞成.毛的目的和方法很明确,有文革.邓摸石头过河且是抓猫的发展也可以啊.

按照您的观点,似乎做事情很狭隘,要做运动员的就天天去跑步,要读书的就天天看书,这样的理念所以中国的运动员离开体委就要饿肚子, 一想起读书人就天天看书手无缚鸡之力.可是地球上其它地方的人不是这样活的,国家不会倾斜给体育部门的,奥运会金牌得主可能是医生业余练体育的.

我的意思是如果培养手段太狭隘,一旦您的目的没有办法实现,那么结果即使不是灾难性的也是不健康的.好比天天陪孩子练钢琴,一心想在这领域发展而没有照顾到其它才能的发展,如心理健康,人际交往能力等等, 人生无常! 那么受各方面因素约束一旦孩子不能出人头地的话,您的失望是小,孩子的一生的挫折感那才是无法弥补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
 楼主| 发表于 2005-6-3 13:11:04 | 只看该作者
在家庭教育方面,目的与方法是不同的两回事。所以常常发生子女不听话的现象。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445|

小黑屋|手机版|新儿教资料网-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 闽ICP备19010693号-1|广告自助中心  

闽公网安备 35052502000123号

GMT+8, 2025-5-6 17:01 , Processed in 0.138448 second(s), 28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etjy.com!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