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儿童 教育 英语
查看: 39707|回复: 1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台湾王财贵教授“儿童读经教育”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5-6-1 11:59:1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偶然的机会看到王财贵的读经讲座的vcd,觉得是很好的教育方法,和各为爸爸妈妈一起分享。
财贵兄推广儿童读经多年,我在友人口传及媒体的报导中得知他的抱负与理念,除了佩服他的眼光与毅力,也十分欣赏他的看法与做法。但总觉得可惜:他的理想只在社会上推广,没有计划性的进入学习环境最好的学校。及至去年(民国八十三年)八月,台中师范学院语文教育系延聘他来任教,我并请他在语文教学中心擘划儿童读经的业务,主要的对象便是本院辅导区内的学校。他从此便更忙碌,四处奔走,苦口婆心,为他的推广读经大业而努力。财贵兄推广读经,有人热心支持,有人冷漠,也有人反对。反对的理由之一,是‘儿童背诵妨害理解’。其实,这是一个误解。记忆与理解是人类心灵的两个认知能力,不但可以并行而不悖,而且可以相辅相成。进一步说,记忆力更是想像力的基础。而背诵经典正是训练记忆力的好方法。反对理由之二,是‘读经会使儿童的负担过重’,这是对读经不了解所产生的忧虑,儿童读经并没有固定的进度,又不要求他了解内容,只像‘小和尚念经’,能够琅琅上口就行了。儿童有极强的记忆力,只要方法正确,肯背经典与记广告其实没有多大的差别。以上这些理论,在现代的知识论、认知心理学、发展心理学中都已说得很清楚,有待我们去精读而已。在现实的生活中,我们发现能思考、能创造的,往往也是博闻强记的人,各学科各行业莫不如此。而受到财贵兄的影响,辅导儿童读经的老师也指出:读经的儿童,功课不但没有退步;相反的,有进步。尤其是说话及作文的能力进步最多。儿童读经——参酌古典教育  再造文化人才财贵案:本手册是由关怀社会文化教育者所捐助印赠的,预备在三年内,发行十万册,可免费供应各界需求者,其旨在广为宣导‘儿童读经教育’理念。希望您看过后,如有所感,认为可以介绍给他人看,请您计算需要数童,来函或来电索取,以分赠之。我很感谢捐印者,也很感谢您的散播推广。所谓‘儿童读经’,就是‘教儿童诵读经典’的简称。什么是‘经典’?又怎么‘诵读’呢?而且又何必强调‘教儿童’去读呢?在现代的社会中,这是颇为陌生,而令人一时难以接受的论题。其实,这是吾人祖先所行之数千年的重要教育理念,既一举而对个人与社会有多种利益,又合乎人类学习心理的自然发展。适当地恢复读经教育,是中国现今教育的新尝试与新希望。吾人所推广的‘儿童读经’理念,包含三个重点:从教材方面说,就是读‘最有价值的书’;从教法方面说,就是‘先求熟读,不急求懂’;从教学对象说,则以儿童为主。这样的教材是重要而现成的,这样的教法是简单而有效的,又正好配合儿童的心灵发展而施教。所以从一开始,吾人即相信这种教育是其有深远意义,而且又很容易推广开的。我个人思考此问题已二十五年,家庭小规模实验也已十年以上,长期地从理论与实际两面证实其可行,才正式在社会上‘推广’,期望激起风气,普遍施行。目前的‘推广’工作,最主要的办法是用讲演的方式宣说观念,并鼓励有心人士开班教学。这两年来,据我记忆所及,大大小小约有四、五十场演讲,听讲者约三四千人,而整个台澎地区,现在大约有两百班,合计五千余位小朋友正接受‘读经’的教育。而且此风气有日益扩大之效,依我预期,在两三年内,全国至少应有十万个小朋友接受读经教育。若持续其效应,则将是五四以来最大的文化运动,而这却是重新回归文化本位的运动。回归文化本位,不是顽固,也不是墨守,而是希望保住自我传统的活力,以求更有能力深入了解他人的文化,吸收消融,两相综合会通,为人类创造更充实的文化。由于社会对文化教育的需求渐次复苏,认同并希望进一步了解读经教育内容的人越来越多,吾人也愿这种理念广为周知,只凭演讲恐怕不能普及,所以编写这一本小册,对读经教育的理论与实务做一详备的介绍。因为就读经教育之特性而言,不论在理论上或实务上,都是非常自然而简单的,所以凡是将本手册看完一遍的人,一定都可完全了解——不但对读经教育可增长其信心,并且立即可以成为儿童读经的指导者。我诚挚的希望从现在起,先以‘社会教育’‘才艺教育’的方式在体制外推广。渐渐地走入学校,以‘课外’‘课间’的补助教育方式,为老师们所接受。时机成熟时,将可正式纳入体制,编入课程。这种长期的愿望,需要社会上热心文教人士的共同努力。而在这一段过度期间里,若家长想让孩子不受社会污染想教出一个‘君子’,则请立即开始教导‘读经’勿因等待体制改变而失去了教育的时机!
读者诸君耐心花上一个小时将本手册看完,并参与于儿童读经之教育,甚为感谢!如无充足时间,嫌理论部份太繁,亦可从实务部份先看。(第四、六、七等节)
第一节  ‘读经’问题之出现
‘读经’本来没问题,但自从民国开国就有了问题了。民国元年元月十九日,第一任教育总长蔡元培下令:‘小学堂读经科一律废止。’可见虽然清末的新制小学堂,也还是读经的。民国元年五月,又下了第二道法令:‘废止师范、中、小学读经科。’于是不只没有读经的学生,也消灭了可教读经的教师。同年七月,蔡氏且在全国第一届教育会议上提出:‘各级学校不应祭孔’的议案。他认为祭孔是宗教迷信,而想以‘美育’来代替‘宗教’,学校祭孔之风从此断绝。这连续的三个动作,对民族文化的继绝所关甚大,是中国教育史上应该大书特书的大事。等到民国八年五四运动起,胡适白话宣言出来以后,我们渐渐连一般古文都看不来,更不用说‘读经’了。本来民国初年志士发愤,是有救世热诚的。只是思想有些混乱,行事往往乖戾而已。他们认为自己所作所为,为的是要消灭‘贫、弱、愚、私’。消灭‘贫、弱、愚、私’当然对,但要消灭‘贫’,应发展经济,孔子并没反对经济,何必为了消灭‘贫’就取消读经?要消灭‘弱’,应发展军事,孟子并没反对抗敌,何必为了消灭‘弱’就反对传统?要消灭‘愚和私’,应发展教育提倡道德,何必为了消灭‘愚私’就要辱骂祖先而全盘西化?要消灭‘文盲’,不去多设学校,而却来消灭古文,这成何道理!经典代表的是理想和智慧,是高一层的道理,虽然不是直接成就现实上的富厚强大,但是他并不阻碍你富厚强大,而且要顺成富厚强大,要保住富厚强大,到最后也要靠经典中的文化理想。譬如大陆不读经,也不见得因此就富了,台湾也不读经,虽富了,却有富所带来的毛病。可见经典和贫富没直接关系,但经典是恒常之理,贫也需要她,富也需要她,这才能贫而乐,富而好礼。否则贫而谄,富而骄,贫也是痛苦,富也是痛苦。这八十多年来,老、中、青三代的中国人,已经是不敢(也真不会)读经了!而中国人是不是因此更理性了?中国社会的文化教养是不是因此更提高了?是不是因为充分西化而更受外国人所敬重了?当然历史不可重覆实验来做比较,不过,在一般人的心中,总难免有一些隐约的痛楚。切身的问题是:他的语文程度不够,他看见左右的人心量不广,涵养不深,他的人生态度无所依归,理想不敢坚持。其次是:感受到社会正义的日渐消亡,君子之风的日渐远去,短视近利,诈虞日盛。尤其是近来犯罪年龄层的降低,校园暴力事件的频传,台车杀人的理由,居然可以是‘没有理由,只是一时想杀人!’显示了人心的极度空虚,人生方向感澈底的失落!这其实就是整个社会只顾发展经济,而未能相对的提升文化教养,所必至的后果。知识份子也愈来愈强烈地感受到:没有自我文化的民族,托钵乞怜的结果,纵有再大的天才本事,终究不能参与于世界文明的创建,而永为其他民族所轻贱。穷则思变,剥极必复。我想:这应该是对八十年来的文化心态做反省的时候了!或许社会上高明的人各有其想法与做法。而我,则认为当务之急是:‘教育’的革新,尤其是‘文化教育’的落实。这是固本培元的工作,虽然收效在十年百年之外,但今日不做,必贻明日之悔!而真要教育落实,则不能是空喊口号,不能是表面浮华。须自小者近者做起,亦即从根基做起!这小者近者,而又是最根本的教育革新,即是普遍恢复读经的教育。尤其要自儿童时期即开始,因为等到国中高中性情‘沸腾’起来,就来不及了,与其这时‘扬汤止沸’不如及早‘釜底抽薪’,此即古人说的‘童蒙养正’。‘养正’之方,应以读经为最方便!以这一种最不起眼但却最实际的办法,想从根做起,来救助文化人心,可行与否,有效与否,我现在愿提供我个人的浅见和实验的心得,请社会上关心文化教育者共同思考,共同检验。

第二节  读经之意义
首先,就教材说,‘读经’,就是‘读最有价值的书’。
‘经’,本义是‘织布的直线’,是织成一匹布的先导,引申为常理常道。‘经书’,便是涵蕴常理常道、教导人生常则常行的书。这些书自古流传,每个民族都有其历史上共认的‘经书’,如中国的四书五经、印度的吠陀和佛典、西方的圣经等,大体都是给人安身立命的典册。她是人类智慧的直接表露,是抟造文化推动历史的动力核心。今日我们提倡的‘读经’教育,所说的‘经’,定义较为松动些,亦即说为:‘最有价值的书’。范围是举凡经、史、子、集皆可,而且其价值性亦可以由个人的认定去选取。只要你认为这本书值得你一读再读,即可自己选为‘读经’之教材。(不过,你如真读破万卷之后,很可能你也会同意古人之选取。)为什么非要提倡读经,非要鼓励选读最有价值的书不可呢?因为我们所说的‘读’,是‘熟读’的意思。人的生命有限,熟读一些有高度价值的书,吾人可以直探人性本源,较轻便的吸取到人生的智慧,较迅速的启迪自己的理性。而后对比较浅显性,应用性的学问,就可以事半功倍地吸收,并且可以对人生的各项活动,作一较为全面性较为合理性的规划与安排。这就是古人所说的‘见识’,亦即现今所谓的‘文化教养’。要启发理性,开拓见识,教养文化,除‘读经’外,恐怕别无切实可行之方。所以,‘读经’教育的提倡,在我们现代的社会里,已刻不容缓。去年,‘读经’的新闻见报后,一位耕莘文教院七十几岁的周弘道老神父特地来见我,对我说,他四十余年来,时时想著如何挽救这个社会的文化,想不出一条路来,现在看到有人提倡‘读经’,他认为这是唯一的有效之方。可见对自我文化的自觉与向往是不分年龄,不分宗教,甚至不分学派,不分政党,不分经济阶层的。不仅台湾地区需要提倡‘读经’,海外华侨社会,想要延续中国文化命脉,也需要让其子弟‘读经’。尤其如果大陆要在其开发经济的同时,照顾到文化人心的恢复,最简便有效的办法,还是从现在起,给儿童‘读经’,二三十年之后,人心自然较为敦厚,国家也有大才可用。如果二十一世纪果真是中国人的世纪,那时的中国人,才是一个有天地之心有生民之爱的民族,才能恢复真正的礼义之邦,而带给世界和平与安乐。不论在理论或实例,都说明财贵兄读经的理念值得支持,值得大家共同来推行。当然,今天的知识发展极为多元,我们不会固陋的说‘读经万能’,也不会认为只有读经最重要。我们要强调的是读经适合儿童的心灵,它至少对儿童的语文能力很有助益,我们要肯定它的效益,不能以一己的成见剥夺了儿童应有的学习权力。财贵兄以他多年推广读经的心得,编印了这本《儿童读经教育指导手册》,由社会读经风气推广中心与台中师范学院语文教学中心共同发行出版,经费则由全国电子专卖店及社会各界热心人士提供。由社会各界的支持与赞助,使我们觉得读经风气的推广吾道不狐,希望由儿童而成人,从点到面,使它蔚为巨大的风气,让经典的永恒性与规范性,启迪当今的社会,提供人生的指引,这不但是财贵兄的大愿,也是社会之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
发表于 2005-6-1 15:45:18 | 只看该作者
  有道理。
  但要防止食古不化。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发表于 2005-6-1 17:29:29 | 只看该作者
读经这个事情要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待,最早从背后推动读经的力量来自两岸三地的宗教及国学界人士,他们是带着忧虑以一种社会理想来做这个,也获得了商业界的资金支持。后来这个东西改头换面以教育的手段在推广,目前运做的是直销和传销的机构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发表于 2005-6-1 19:08:44 | 只看该作者
大风的爸爸+-->引用:大风的爸爸 读经这个事情要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待,最早从背后推动读经的力量来自两岸三地的宗教及国学界人士,他们是带着忧虑以一种社会理想来做这个,也获得了商业界的资金支持。后来这个东西改头换面以教育的手段在推广,目前运做的是直销和传销的机构了。

真是这样吗???

偶认为,读经是早期教育的最好方法,比之“七田真”“杜曼”更象育人。兄所说的情况,在偶所在的城市没有感觉到,读经活动仍然很微弱,好像就是一些个人行为,有些幼儿园在用,而且不是从《论语》开始,多数从《三字经》等等开始读起。

偶不懂“直销和传销的机构”有什么好处可图呢?基本上就是一套教材,北京四海出的,总共下来仅仅110rmb左右,且在书店中就有出售?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05-6-1 19:22:13 | 只看该作者
爱我中华+-->引用:爱我中华 真是这样吗???

偶认为,读经是早期教育的最好方法,比之“七田真”“杜曼”更象育人。兄所说的情况,在偶所在的城市没有感觉到,读经活动仍然很微弱,好像就是一些个人行为,有些幼儿园在用,而且不是从《论语》开始,多数从《三字经》等等开始读起。

偶不懂“直销和传销的机构”有什么好处可图呢?基本上就是一套教材,北京四海出的,总共下来仅仅110rmb左右,且在书店中就有出售?
我们家里的一套就是一个做直销的学生送来的,没有办法最后收下了,450元一套。这些东西都是历史典籍没有版税和稿酬的,成本很低,获利非常丰厚,近年来和两岸的图书界打交道,对那边的做法也有了些了解。在台湾这些东西就是靠各种直销方式云做的。顺便说说,这类直销品的定价通常是以成本的10倍来作的,出版商预留30%-40%的赢利空间,直销商保留60%-70%的运做空间,包括给幼儿园学校等等管理机构的好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2005-6-1 23:30:46 | 只看该作者
格老子的,无孔不入啊!

不会是和王财贵先生的推广活动混在一起的吧?北京四海的读本出来之后,有些人跟风,也自己弄一套教材,这种行为偶不大赞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
发表于 2005-6-1 23:54:21 | 只看该作者
爱我中华+-->引用:爱我中华 格老子的,无孔不入啊!

不会是和王财贵先生的推广活动混在一起的吧?北京四海的读本出来之后,有些人跟风,也自己弄一套教材,这种行为偶不大赞同。
他们首先送到我们家的恰恰是王$$的演讲vcd,后来就送来了一个大套装。在台湾他们还有一种销售模式就是妈妈们互相打电话推销,上家给返还一定的折扣。
对读经我是即不支持,也不反对。如果他们这样做,也就和保健品的行市差不多了,如同文化大革命,一阵风就过去了,宏扬国学远不是这么简单的事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
 楼主| 发表于 2005-6-2 13:18:52 | 只看该作者
至少我认为经史子集更适合我们中国小朋友,民族的才是世界的,会不会我们的后代根本读不懂文言文,无法从那些祖先的著作中了解历史,汲取营养。主张用洋人的教学方法,内容是中国的。只要读经是有益的,可以试试。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
发表于 2005-6-2 15:11:31 | 只看该作者
俄对读经没有反感,觉得不放一试,至少从增加词汇量,促进语言能力发展,接受传统文化方面,应有宜。
但对王兄台讲演中的“三岁以前定终身,6岁没接受脑力开发教育就完戏”(非原话,不要为此撇砖下来)颇有疑虑。如此说来,我们大部分人都已经残废了啊啊
   本来不敢以小人之心去量王兄台的宰相肚。但怎么都感到了一丝丝商业运作的味道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
发表于 2005-6-3 11:54:41 | 只看该作者
大风的爸爸+-->引用:大风的爸爸 他们首先送到我们家的恰恰是王$$的演讲vcd,后来就送来了一个大套装。在台湾他们还有一种销售模式就是妈妈们互相打电话推销,上家给返还一定的折扣。
对读经我是即不支持,也不反对。如果他们这样做,也就和保健品的行市差不多了,如同文化大革命,一阵风就过去了,宏扬国学远不是这么简单的事情。

宏扬国学远不是这么简单的事情——非常的认同这个观念。

偶个人十分喜欢传统文化的东西,现在尝试和孩子一起读论语,感觉很难。上面的推销行为很让人反感,也许台湾的人情不认为怎么样,偶觉得实在帮倒忙。很不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130|

小黑屋|手机版|新儿教资料网-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 闽ICP备19010693号-1|广告自助中心  

闽公网安备 35052502000123号

GMT+8, 2025-5-4 23:03 , Processed in 0.088840 second(s), 27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etjy.com!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