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儿童 教育 英语
查看: 1124|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转帖】理财要从娃娃抓起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5-5-27 16:08:3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理财要从娃娃抓起

最近我国某城市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绝大多数少儿都有零花钱,九成以上的孩子存在乱消费、高消费、理财能力差的问题。在某小学课堂上,一名男生向刚来的班主任打赌说,自己身上的零花钱比老师的多,班主任不信,结果那位男生最少的一个兜里居然装了500块钱。随着时代的发展,当今社会少年儿童持币现象相当普遍。通过相关分析发现,自述家庭经济状况“富裕”、“一般”、“困难”三种不同情况的孩子,花钱基本上都是不顾及家庭经济状况的。即使是表示自己的家庭经济状况是“比较困难”和“非常困难”的,仍然有不少孩子“给同学买生日、节日礼物”毫不吝啬。特别是,不少父母亲是失业或无职业者的少年儿童,他们零花钱的拥有量以及用零花钱干什么与父母在职的孩子没有多少差异。 当问到被调查者“你的零花钱通常是怎样支配﹖”,有不少儿童回答是“自己想怎么花就怎么花”,而父母、老师对少年儿童花钱的关心情况也是有相当部分是 “很不关心”和“不太关心”。这种情况反映出当代少年儿童的消费缺乏有效的指导,具有一定的盲目性。
怎样让孩子学会花钱,是世界每个国家每一个家庭都会遇到的共同问题。由于受传统“重义轻利”思想的影响,长期以来中国青少年的理财教育处于滞后状态,甚至可以说是一片空白。而在商品经济发达的现代生活中,理财能力是生存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成长中的少年儿童来说,学会理财,不仅仅是如何用钱的问题,其中包含了多方面的教育内容和多种能力的培养;对国家来说,关系到如何培养驾驭未来经济的人才,适应未来经济生活的需要。但许多年来,理财教育是我们教育的盲点,现在已经到了需要尽快补上这一课的时候了。在世界发达国家的儿童理财教育中,美国人积累了一整套成功经验。他们对学龄前儿童的金钱教育提出了非常具体的要求,通过切合实际的金钱教育, 美国人的孩子基本具备了很强的独立性、经济意识以及经济事务上的管理和操作能力,这为他们培养优秀的经济管理人才提供了雄厚的人力资源基础。近来,中央编译出版社出版了美国作家艾琳.加洛、乔恩.加洛所著的《富孩子——全美最新儿童理财教育指南》一书,全面展示了美国当今对少年儿童进行理财教育的一个大全景。
《富孩子——全美最新儿童理财教育指南》一书,重点从财富是一把双刃剑、给孩子一个安全的成长环境、帮助孩子建立平衡的金钱个性、价值观的价值、与孩子谈论金钱、合理使用零用钱、富有不是理所当然的、给予,然后才会得到、家庭财产规划、如何在经济条件变化的时代为人父母、寻找真正的“金钱英雄”等主题介绍了当今美国儿童理财教育的目标要求。在美国,家长们认为让孩子接触钱、了解钱并学会如何合理使用钱,有利于从小培养孩子的经济意识和理财能力,以适应未来经济生活的需要,因此金钱教育就成了美国家庭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美国家庭的金钱教育是从零花钱的使用开始的,教孩子使用零花钱是让孩子学会如何预算、节约和自己做出消费决定的重要手段。零花钱的多少并没有一个定值,主要依据孩子一周的消费预算来确定。这些开支包括:孩子正当娱乐消费的开支,如看电影和吃零食,孩子日常必需的开销,如车费、买学习用品,再增加一些额外的钱以便为存钱创造可能性。至于零花钱的使用,则由孩子全权负责,家长一般不直接干预。但一旦孩子因使用不当而犯错误时,家长一般不轻易帮助他们度过难关。因为只有如此,孩子才能懂得过度消费所带来的严重后果,从而学会对自己的消费行为负责。 再就是教会孩子如何存钱。现在的孩子大多数是短暂快感的追求者,因此,家长要通过减少送给孩子昂贵物品的方法来激发孩子的兴趣,要向孩子解释如果将来想拥有更大价值的东西,他们就不得不现在放弃一些价值不大的东西。存钱的习惯会使孩子珍视自己劳动所得。而对于年长一些的孩子,让他们自己支配零花钱则可能会教他们节俭。 当今许多青少年生活在一个非现实的经济世界里,因为他们住在家里,没有太多的生活开支让他们承担。处在这种状态中的青少年,当他们长大后不得不开始自己付房租、水电费,买食物和衣服以及付交通费用时,他们会震惊而束手无策。小时候不知道家庭实际开支的孩子将被迫改变以前的消费坏习惯。为了帮助孩子为未来生活做好准备,家长会让年纪大一些的青少年为自己的电话费和汽车费以及一部分家庭开支付账。一旦孩子成熟了,家长还可以翻开账本,告诉他家中的钱是怎么花的,以帮助孩子了解该如何掌管家庭的“财政”。
理财教育越早越好。格林斯潘曾在美联储社区事务研究会议上说,美国人“需要积累如何使用新技术的知识,也需要积累如何做出明确的财务抉择的知识”。他表认为,开展理财教育越早越好,“由中小学着手改善财务知识的基础教育有根本性的意义”,这样将能帮助年轻人避免做出不恰当的财务决定,因为这种不当决定一旦做出,往往祸害久远。“吃不穷,穿不穷,算计不到就受穷”,一句中国老话也指出了“算计”在生活中的无比重要性。如果我们仅仅局限于“能挣会花”的第一步,只懂得挣钱而不会“算计”,也就是不会正确地花钱,往往最终还要感受到金钱的窘迫。“算计”一词也就是今天我们所说的“理财”,可见理财教育对每个人来说都是比不可少的。那么一个人应该什么时候开始学习理 财呢?答案就是从小开始,从娃娃抓起!
  孩子越早接触钱,学会了理财,长大后也就越会赚钱,关键是家长如何教孩子花钱、理财。金钱观念和理财能力将成为21世纪孩子们必备的基本素质之一。美国著名的大财阀摩根摩根家族的鼻祖老摩根发财后,要求儿女为每月仅1美元的零花钱制定一个支出帐目;李嘉诚每次给孩子零花钱时,先按10%的比例扣下一部分,名曰所得税。相反,我们许多人在给孩子零花钱时比大富翁可大方得多,更为要命的是一些家长每个月到底给了孩子多少钱有时连自己都搞不清楚,相信老摩根和李嘉诚不是吝啬于区区几个铜板,他们是在培养孩子的理财意识和习惯,小孩在花钱时不得不事前进行仔细盘算,做一个全盘和长久考虑。中国古代在儿童教育上有所谓“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其目的也显然不在清洁工作本身。孔夫子曾说:“治大国若烹小鲜”,治国和做一盘摊黄菜的基本道理是相通的。同样,孩时会合理安排10元钱的用途,长大后也会处理好100万、1000万。
  “理财教育”从娃娃抓起,并不是把孩子培养成一个金钱至上的拜金主义者,而是让孩子在接受理财教育的过程中,正确对待金钱、运用金钱,学会价值判断和提高道德尺度,树立自尊、自立和责任感,促进其个性能力的良好发展,从而为其长大后独立理财和开拓一番事业打下较好的基础。长期以来,中国的孩子终日被埋在“书堆里”,确实不知“理财”为何物。但要把“钱”与“孩子”扯在一起时,大多数中国家长也会感到困惑与异议:“对孩子谈钱?是不是过分了点儿?”“让孩子小小年纪就有‘钱’的意识,这有必要吗?”但大多数专家确信,应当让学龄前的孩子懂得钱,以及与钱相关的一切。从孩童时代起学习如何花钱,对于一个人的健康成长,形成正确的道德和劳动观念意义重大。心理学家得出结论说,孩子的兜里越早有钱,他们就能越快地适应成年后的生活。
   在美国、英国、日本和巴西等一些国家,越来越多的学校制定了理财教育计划,把理财教育列入了中小学的必修课。现在,给孩子讲授理财之道已经成为美国中小学教育及家庭教育的热门话题。美国青少年理财教育主要通过三个途径: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从孩子踏进幼儿园起,孩子们就会接受有关“钱”的概念。他们会知道钱是什么,如何处理好钱在生活中是何等重要。到孩子11岁时,他们基本上完成了经济上的“需求与供给”课程。中学时代他们就能对各种财务运用有深入的了解并有一些社会实践。在中国人的传统观念中,曾有“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之说,“读书”被看成是一种完全超脱于世俗的精神追求。就是在若干年前,许多人谈到金钱,谈论财富的时候可能还会脸红。教孩子有关金钱的知识,这对很多中国家长来说几乎是一片空白。其实,财富不是洪水猛兽,中国家长在和孩子交流财富问题的时候,也大可不必讳莫如深,关键一点是正确引导,培养良好的理财观念。
  未来孩子们将面临的生存环境及市场竞争会更加激烈,别让孩子回避钱财世界,否则当他们长大进入社会后,一接触到钱就会不知所措,不知道钱怎样储蓄和怎样买便宜东西,弄不好他们可能因为不善于理财而背上债务,甚至产生更为严重的问题,麻烦百出,这将是让家长很痛心的悲剧。从小就有意识地培养孩子的理财能力,指导孩子熟悉、掌握基本的金融知识与工具,从短期效果看是养成孩子不乱花钱的习惯,从长远来看,将有利于孩子及早形成独立的生活能力,使其在高度发达、快速发展的时代中,具有可靠的立身之本。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
发表于 2005-5-29 19:33:22 | 只看该作者
什么事情都要从娃娃抓起.那娃娃受得了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459|

小黑屋|手机版|新儿教资料网-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 闽ICP备19010693号-1|广告自助中心  

闽公网安备 35052502000123号

GMT+8, 2025-5-6 06:49 , Processed in 0.101316 second(s), 28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etjy.com!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