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儿童 教育 英语
查看: 10727|回复: 3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转帖】智慧不仅取决于智商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5-5-27 14:30:5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智慧不仅取决于智商,更取决于思维方式。曾以帮助英国查尔斯王子提高记忆力而闻名的英国“记忆之父”东尼·博赞近日到京,带来他的最新思维工具“思维导图”。他认为:我们曾经的教育思维是线性的,学生的笔记是一行一行整齐地记录文字,而且通常只有一种单调的颜色。但是我们大脑本身的思维方式并不是直线性的,用线性的方法来组织大脑中有生命力的思维世界,那肯定会失败。


  40亿年前,地球上出现生命;600万年前,一个生命种群进化为类人猿;10万年前,人类现代大脑成型;但是直至500年前,人类才知晓大脑的确切位置,从此开始了对大脑探索、解密的旅程。随着研究的深入,专家们都深信人类的大脑是一个尚在沉睡的巨人,普通人终其一生也才用了4-6%的大脑潜能。

  “这些惊人的发现,正在改变我们的思维方式,改变我们对自己的想法,改变我们对别人的想法,更改变我们对未来的想法”。英国“记忆之父”东尼·博赞先生说,他为中国读者带来了一种全新的思维工具——“思维导图”。根据他的介绍,这种方法可以帮助人们发挥想像力与创造力,通过有趣的涂鸦,让思维幻化成色彩与图画,从而更有效地进行记忆与思考。

  首先请您简单地描绘一下“思维导图”,或者说给它下一个定义。

  我的“思维导图”就像一个城市的地图一样,中间位置是市中心,连接着几条主路,再延伸出许多支路,而后多方位向外扩散。“思维导图”的中间位置就是你的主题,然后围绕这个主题让你的思维不断向外扩散,形成一个网状的结构图。每一个分支代表一个想法,需要你标注一个关键词或一幅图画,不同的想法由不同的颜色来区分。

  我们曾经的教育思维是线性的,学生的笔记是一行一行整齐地记录文字,而且通常只有一种单调的颜色。但是我们大脑本身的思维方式并不是直线性的,用线性的方法来组织大脑中有生命力的思维世界,那肯定会失败。而“思维导图”符合大脑本身的语言,画的过程正顺应了大脑自然的思维状态,如同大脑在进行自我对话,能够不断激发出新的想法,帮助你更有效地进行自我沟通,并且更有条理地去思考问题。

  这个思维工具是如何创造出来的呢,是您一时的灵感吗?

  我小时候有一个朋友认识自然的能力非常强,他可以通过鸟在空中飞行的姿态与方式来判断它的种类、说出它的名字。我和朋友们都认为他是个天才,但是因为他的读写能力很差,所以别人都说他是个笨孩子。当老师责骂他“笨蛋”的时候,我就开始想一些问题,比如什么是聪明?什么是愚蠢?谁有权利来评价这些?我想人的智慧不仅取决于智商,正是幼时的这些疑惑促使我后来对人的记忆力和创造力等方面进行研究,最终发现了大脑的思维方式,从而创造出了“思维导图”。

  “思维导图”背后有哪些科学理论依据?

  在心理学的理论上,如果某件东西很大很醒目,人们就很容易记住它,我的“思维导图”正是这样。从生理学的角度讲,人们的大脑正像一个内在的“思维导图”,每个大脑细胞都会向外延伸出去与其他细胞发生联系,所以大脑的构造本身就会很自然地发生联想,互相传递图像与信息,连接每一个想法。左右脑的自然分区使我们的大脑具有两组不同主要的功能,“思维导图”可以帮我们把两个半脑结合起来,这样就能更好地发挥大脑的功能。

  支持“思维导图”的理论非常多,这些理论都说明我们的记忆是凭借想像和联想来进行的。所谓的创造力,是你能够想像出一些惊人的形象,并通过它做出联想。一张“思维导图”正是由形象、符号及其之间的联系组成的网状图,它是用于记忆与思维的工具。

  您说“思维导图”可以帮人们把左右脑结合起来,在您的著作《创造智能的力量》中大量的篇幅是在讨论右脑的开发,相对于左脑更理性的功能(逻辑、顺序、条列、文字、数字),开发右脑相对感性功能(图像、想像、颜色、空间)对一般人来讲有多大意义呢?

  对我来说,它的重要性不亚于一般人学语言首先要学的字母表。融合了图像、想像、颜色、空间的绘画等艺术创作是我们大脑能做的重要事情之一,也是每个人都具备的能力,只要找到正确的方法,每个人都可以表现出他的艺术创造力。同时我们可以通过绘画等艺术思维训练,开发人们的想像力、创造力,并极大地提升记忆力。在这个过程中,同时提高的是人们的生活质量与满意度。

  世界上所有伟大的天才都具备艺术技能与天分,他们用艺术的方法来思维,比如达芬奇,他的观察力不断提升有赖于学习艺术,爱迪生也说过艺术帮助他进行创造性思维。在很多古老文明中,艺术都作为其中最重要的部分被保留下来,比如中国的古老文化以及玛雅文化等。

  很多中国人认为艺术是一种天赋,不同于逻辑思维可以后天培养,您怎么看这个问题?

  我想不止是在中国,几乎在所有的现代文化中都存在这种看法,但是我认为持这种想法的人都错了。如今越来越多的研究证明,任何一个人只要学会了运用大脑工作的方法,都会很容易成为一个艺术家,目前还没有任何研究能得出与此相反的结论。比如我们看到画家在户外采风,他们常常会用铅笔比对着景物来测量长短、确定比例,然后加入线条,其实学会了这种技法以后,每个普通人都可以做到。

  您的“思维导图”和相关的著作都是为了更好地开发人脑,其中创造力就是最重要的一部分,有人说现在的中国人是缺乏创造力的,您怎么看?

  我觉得中国人和其他国家的人一样,惟一不同的是中国是现在世界上发展最快的国家,拥有很多的机会来表现中国人的创造力。在很短的时间内,中国就建起了600多座城市,怎么能说这样一个国家的人民缺乏创造力呢?

  不过现在中国很多都是直接参照或借鉴西方的理念,缺乏原创性。

  创造力的表现也分为不同的阶段,模仿是第一步,比如所有的婴儿学习说话都是从模仿开始的。中国现在模仿得很快,有些新的城市已经体现出了自我的创意,比如说上海,有人说它像香港、像纽约、像旧金山,但是我认为它不同于其他任何一个城市。上海的建筑设计师们去过世界上很多城市,把其中最好的部分带了回来,然后用非常有新意的方式将这些精华部分结合起来,形成了一种独特的风格。中国有很大的潜力成为一个具有创造力的国家。

  人们为什么总是说孩子是最具有创造力的?

  我们做过很多测试,证明孩子们就是最有创造力的。比如我们选择不同年龄段的人群,请他们来解决一个问题,最后比较其答案的独创性、解决问题的角度、方法的多寡等等,孩子们做的总是最好。这并不是说孩子的大脑要好一些,而是孩子在用他们的大脑思考,他们还没有受到所谓“正确”思维方式的影响。

  您的意思是说如果教育方法不当,就可能禁锢甚至破坏孩子的创造力,那么我们应该怎么做呢?

  首先我想说,不正确的教育方法存在于世界上很多国家,是一种通病。当然,我们不能因此而否定整个教育体系。在学校中,孩子们花大量的时间去掌握一门语言或是解数学题,他们学会了读写并知道如何运用逻辑思维,但是并不清楚大脑与身体是如何联系的。孩子们知道要学什么,却不了解如何去学以及如何思考,这正是我们的教育缺陷所在,也正是我们需要加强的地方,要不断培养孩子们的创造性思维。

  最后我们想知道,大脑发展的极限在哪儿,或者说人类的创造力会有极限吗?

  《新科学家》杂志最近得出一个结论,大脑的思维发展极限就是没有极限,这正是推动我的动力,我也希望它成为推动每一个人的动力,并且尽力让我们下一代的人认识到这一点。

  你认为自己的创造力有多大?

  请回答下列问题,答案也许会令你吃惊:

  ● 你做白日梦吗? 是/否

  ● 你为自己、家人或朋友设计菜谱并亲自下厨吗? 是/否

  ● 当你购买衣服时,是否有意识地进行色彩、面料、质地等方面的搭配,形成你的独特风格? 是/否

  ● 你是否喜欢多种不同的音乐? 是/否

  ● 你是否愉快地记起生活中最令你难忘的时光,包括和朋友一起共度的特别时光、大型的运动竞技活动、不平凡的假日以及你生活中的任何重大的“灾难”或胜利? 是/否

  ● 你在儿童时代是否经常问各种各样的问题?是/否

  ● 你现在是否仍然经常提很多的问题? 是/否

  ● 你是否有时对事物的复杂和美丽深感惊奇,并且希望弄清楚它有什么用、由什么制成、如何发生、是怎样进入你的生活里? 是/否

  ● 你有性幻想吗? 是/否

  ● 家中是否有你曾打算要读却最终没有找到时间去读的报纸、杂志或图书? 是/否

  ● 生活中是否有一些你承诺去做却至今尚未完成的事情? 是/否

  ● 你是否被音乐、运动、表演、艺术等领域的完美表演所感动? 是/否

  当我挥动一根魔杖并突然发出下列指令时,你是否会说“是”?

  ● 使你成为一个健康、灵活的一流的舞蹈家,能够跳任何形式的舞蹈。 是/否

  ● 赋予你一副美丽的歌喉,它可以和你最喜欢的歌手相媲美,能够唱出任何你喜欢的歌,愉悦自己,也使别人愉快和惊讶。 是/否

  ● 使你成为一位卓越的艺术家,能够画卡通、素描、风景画、肖像画,能够雕塑杰出的作品,连米开朗琪罗都认为你是一位出色的学生。 是/否

  ● 使你成为一位故事大王和笑话大师,人们陶醉于你的讲述,为你精彩的笑话忍俊不禁。 是/否

  ● 你活着吗? 是/否

  如果你对上述一半的问题回答“是”,那么你就可以说自己是一位具有“创造力”的人。

  ——摘自东尼·博赞《创造智能的力量》

  东尼·博赞(Tony Buzan),1942年生于英国伦敦,英国头脑基金会的总裁,曾以帮助英国查尔斯王子提高记忆力而闻名遐迩,被誉为英国的“记忆之父”。他是著名大脑潜能和学习方法研究专家,世界记忆锦标赛和世界快速阅读锦标赛创始人。他发明的“思维导图”这一思维工具,目前被全球范围内超过2.5亿人应用。他的BBC畅销丛书《Use your head》在全球的销售已超过一千万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
发表于 2005-5-27 14:58:55 | 只看该作者
伯赞的东西已经被学术界批为伪科学,你连这个都不知道没吗?
什么是创造力?发散思维仅是创造力的一部分,是小聪明。这个中国人最不缺少了。
中国人最缺的是“造”的能力,这是大聪明。恰恰是需要线性思维的。
中国人不缺胡思乱想的能力,中国的点子大王多的是,
中国人恰恰缺少严谨的线性思维,这才是真正的智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发表于 2005-5-31 00:08:55 | 只看该作者
本来看了很多您的高论,没有提出什么反对意见,想总是有人在旁边敲敲边鼓也好,否则论坛里的父母头脑发热,只注重早期教育中对孩子智育的培养,让大家知道还有很多需要注意的地方。

但看了您的这篇回帖,觉得实在不舒服,大家来这里是交流经验,互相学习探讨的。如果您是某知名专家学者,发表的东西应该非常审慎才行,否则恐怕会影响您的声誉吧?

您说Tony Buzan被学术界定论为“伪科学”,请问您所谓的“学术界”指的是什么样的专家学者圈呢?不知您是否有耐心看过他的任何一本书呢。他的著作也很多,您一定有很多机会接触到吧?如果您自己还未曾读过,您这样的知名学者会轻易相信、跟从“学术界”的“伪科学”的说法?

我在新加坡看到各大书店卖Tony Buzan的书,占的栏位很多,书的价格不便宜,但很畅销。图书馆有他几乎全部的、各种版本的著作,很齐全,但大部分的书都已被借出,要借到恐怕要预留才行。(借书不用钱,但预留要新币1元五角多钱。)

因为本人英语水平有限,读得比较慢,利用上下班的交通时间大略看了几本,觉得很受启发。许多以前没有想通的问题弄明白了。如果您读了他的"Brain Child",您会发现他是个非常细心、聪明的学者,懂得仔细观察儿童,以了解儿童的心理。如果他也向您一样急于发表“高见”去说教、指导别人,他恐怕也不必如此认真细致了。

目前有些新加坡的参加七田真学习班的家长,因为读了Tony Buzan的书,决定放弃七田真学习班的学习,认为有了这样的专业指导,家长自己也可以辅导孩子学习了。这就像有了Doman的几本书和光盘,家长可以自己实施Doman的早教方法一样。

我觉得人家把好的东西写出来,用不用得到是你自己的事情。受益的家长会发自内心地感激作者。但经您一评价,Tony Buzan的东西变得一钱不值。你是否在有意误导大家?还是您有丰富的论据可以论证您的说法?

     [什么是创造力?发散思维仅是创造力的一部分,是小聪明。这个中国人最不缺少了。
      中国人最缺的是“造”的能力,这是大聪明。恰恰是需要线性思维的。
      中国人不缺胡思乱想的能力,中国的点子大王多的是,
      中国人恰恰缺少严谨的线性思维,这才是真正的智慧。]

Tony Buzan谈的并不仅仅是创造力,(真希望您能读读他的书!)您说的话我也不想一一评论,只是觉得好端端的一篇楼主的文章,被你搅得乱七八糟,实在可惜。

随便说说,您别介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发表于 2005-5-31 12:48:56 | 只看该作者
ponymarie+-->引用:ponymarie 本来看了很多您的高论,没有提出什么反对意见,想总是有人在旁边敲敲边鼓也好,否则论坛里的父母头脑发热,只注重早期教育中对孩子智育的培养,让大家知道还有很多需要注意的地方。

但看了您的这篇回帖,觉得实在不舒服,大家来这里是交流经验,互相学习探讨的。如果您是某知名专家学者,发表的东西应该非常审慎才行,否则恐怕会影响您的声誉吧?

您说Tony Buzan被学术界定论为“伪科学”,请问您所谓的“学术界”指的是什么样的专家学者圈呢?不知您是否有耐心看过他的任何一本书呢。他的著作也很多,您一定有很多机会接触到吧?如果您自己还未曾读过,您这样的知名学者会轻易相信、跟从“学术界”的“伪科学”的说法?

我在新加坡看到更大书店卖Tony Buzan的书,占的栏位很多,书的价格不便宜,但很畅销。图书馆有他几乎全部的、各种版本的著作,很齐全,但大部分的书都已被借出,要借到恐怕要预留才行。(借书不用钱,但预留要新币1元五角多钱。)

因为本人英语水平有限,读得比较慢,利用上下班的交通时间大略看了几本,觉得很受启发。许多以前没有想通的问题弄明白了。如果您读了他的"Brain Child",您会发现他是个非常细心、聪明的学者,懂得仔细观察儿童,以了解儿童的心理。如果他也向您一样急于发表“高见”去说教、指导别人,他恐怕也不必如此认真细致了。

目前有些新加坡的参加七田真学习班的家长,因为读了Tony Buzan的书,决定放弃七田真学习班的学习,认为有了这样的专业指导,家长自己也可以辅导孩子学习了。这就像有了Doman的几本书和光盘,家长可以自己实施Doman的早教方法一样。

我觉得人家把好的东西写出来,用不用得到是你自己的事情。受益的家长会发自内心地感激作者。但经您一评价,Tony Buzan的东西变得一钱不值。你是否在有意误导大家?还是您有丰富的论据可以论证您的说法?

   [什么是创造力?发散思维仅是创造力的一部分,是小聪明。这个中国人最不缺少了。
   中国人最缺的是“造”的能力,这是大聪明。恰恰是需要线性思维的。
   中国人不缺胡思乱想的能力,中国的点子大王多的是,
   中国人恰恰缺少严谨的线性思维,这才是真正的智慧。]

Tony Buzan谈的并不仅仅是创造力,(真希望您能读读他的书!)您说的话我也不想一一评论,只是觉得好端端的一篇楼主的文章,被你搅得乱七八糟,实在可惜。

随便说说,您别介意。

先别忙着给布赞唱赞歌。
我这些文字在这里放着,希望你做布赞多多了解,
尤其是负面的意见,
等了解充分以后再回头看看我的文字。

创造力只是布赞理论的一部分,
他的理论当然不会仅限于这点作用,
就像所有的神仙法术一样,
恨不得把所有好处都装进去,
什么闪电记忆,什么创造力,什么智慧,
总之,老百姓爱听什么他就往里装什么,
看了他的书能提高创造力?能够提高记忆力?能够提高智慧?
这样的励志小册子遍地都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05-6-1 13:28:36 | 只看该作者
我大概是论坛上最早接触Buzan和脑图(mind map)的一批人了吧。不仅看过Buzan的书,亲自动手画过许多脑图,下载了专门制作mind map的软件使用,还在给他人作培训中从始至终用mind map贯穿,效果非常好。我认为mind map是一种非常高效的学习工作方式,同时可以改变思维习惯。

Buzan的东西是不是伪科学我不知道(特指某日某地看到某人某机构发表的一篇某题目的文章),也毫无兴趣(看到了也不会如获至宝)。我的亲身体会告诉自己,mind map是一个看似简单但非常神奇的东西,我喜欢用它,将来也会教我的宝宝制作mind map。

btw,想了解mind map,最好到这个论坛:
求师得思维导图论坛
http://www.mathphysics.org/bbs/list.asp?boardid=43&page=

上面有许许多多痴迷于mind map和concept map的老师们,正热情于将它们引入教学中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和开动脑筋。

Edu,不如到那里去挽救他们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2005-6-1 13:42:16 | 只看该作者
这种东西,一句话,信则灵。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
发表于 2005-6-1 14:17:20 | 只看该作者
高呀! Edu的逻辑:


如果我们要争辩 A 是有道理的……在生活中,我们真的由A -> B。

就算你辛辛苦苦打那么多字来谈实际的体会,他一句话就否了:



忽然发现,<B></B>   <img src='images/smiles/eek.gif' smilietext=':eek:' border='0' style='vertical-align:middle' alt=':eek:' />     <img src='images/smiles/eek.gif' smilietext=':eek:' border='0' style='vertical-align:middle' alt=':eek:' />   

education2008+-->引用:education2008 伯赞的东西已经被学术界批为伪科学,你连这个都不知道没吗?
什么是创造力?发散思维仅是创造力的一部分,是小聪明。这个中国人最不缺少了。

中国人不缺胡思乱想的能力,中国的点子大王多的是,

五体投地! 我决定再也不打算和打交道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
发表于 2005-6-1 21:34:54 | 只看该作者
引用:<<!--quote1-->我的亲身体会告诉自己,mind map是一个看似简单但非常神奇的东西,我喜欢用它,将来也会教我的宝宝制作mind map。

虽然有不同意见,希望你能说说你的亲身体会。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
发表于 2005-6-2 08:47:59 | 只看该作者
上个帖子谈的就是我的亲身体会啊。更具体的,没那么多时间写了。想初步了解mind map的话,还是上求师得论坛吧:
http://www.mathphysics.org/bbs/list...oardid=43&page=

一个苹果,要亲自尝尝才知道到底味道咋样。自己用用mind map感觉一下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
发表于 2005-6-2 21:08:00 | 只看该作者
ray+-->引用:ray 上个帖子谈的就是我的亲身体会啊。更具体的,没那么多时间写了。想初步了解mind map的话,还是上求师得论坛吧:
http://www.mathphysics.org/bbs/list...oardid=43&page=

一个苹果,要亲自尝尝才知道到底味道咋样。自己用用mind map感觉一下吧。

卖保健品的多了,每个都说自己的东西好,
我们都去亲身体会吗?

这玩意是一种商业炒做,跟什么“奶酪”“加西亚”一个道理,
我说过:信则灵。

如果真想让自己聪明,多读读大学者的著作,文章,
或者读读管理类大家的书,比这种畅销的垃圾强多了。

有人觉得窝头好吃,可能因为他连馒头都没吃过,
所以他会一个劲的劝人也去吃窝头,倒也能够让人理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67|

小黑屋|手机版|新儿教资料网-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 闽ICP备19010693号-1|广告自助中心  

闽公网安备 35052502000123号

GMT+8, 2025-5-5 10:19 , Processed in 0.327472 second(s), 28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etjy.com!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