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儿童 教育 英语
查看: 1996|回复: 1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其它] 【转帖】孩子的问题:隐藏的含义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5-5-20 11:34:0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孩子的问题:隐藏的含义


和孩子对话是一门有规则的独特艺术,有它自己的含义。孩子在交谈时很少是无知的,他们的信息里经常有需要解读的密码。

十岁的安迪问他的爸爸:“在哈莱姆,有多少孩子被抛弃?”安迪的父亲是一个律师,他很高兴看到儿子对社会问题感兴趣,于是他就这个问题发表了一通长长的演说,然后又去查了数据。但是安迪还是不满意,继续问同样的问题:“在纽约被抛弃的孩子有多少?美国呢?全世界呢?”

最后,安迪的爸爸终于明白了,他的儿子并不是关心社会问题,他关心的是个人问题。安迪问这些问题并不是出于对被遗弃孩子的同情,而是担心自己被遗弃。他并不是想得到被遗弃孩子的数字,而是想得到确认他不会被遗弃。

于是,爸爸仔细考虑了一下安迪的担心,然后回答道:“你担心你的父母可能会像其他父母那样将你抛弃,我向你保证我们不会抛弃你,如果你再为此感到烦恼,告诉我,这样我才能帮你消除担心。”

南希五岁时,第一次去幼儿园,她的妈妈陪着她,她看着墙上的画,大声问道:“谁画了这么难看的画?”南希的妈妈感到很尴尬,她不满地看着女儿,赶紧告诉她:“把这些漂亮的画说成难看是很不友好的。”

一个明白南希问题含义的老师笑着说:“在这儿,你没有必要一定要画漂亮的画,如果你喜欢,你也可以画简陋的画。”南希脸上露出了灿烂的笑容,现在她已经得到了她隐藏的问题的答案:“如果一个女孩画画画得不好会怎么样呢?”

接下来,南希拿起一个坏了的玩具消防车,自以为是地问道:“谁弄坏了这辆消防车?”她的妈妈回答说:“谁弄坏了它跟你有什么关系呢?这儿你谁都不认识。”

事实上,南希并不是真的对那个名字感兴趣,她想知道弄坏玩具的孩子会有什么样的后果。理解了这个问题之后,老师给了一个适当的答复:“玩具就是拿来玩的,有时候它们会坏,就是这样。”

南希看上去很满意。她面谈的技巧让她得到了必要的信息:这个大人很好,即使画画得难看,即使玩具弄坏了,她也不会马上生气,我不需要害怕,待在这里很安全。南希和她的妈妈挥手告别,走到老师身边,开始了她在幼儿园的第一天。

卡罗尔,十二岁,是一个容易紧张、容易掉眼泪的女孩,她最喜欢的表姐在这里和她一起度过了一个暑假之后要回去了,但是,不幸的是,她的妈妈对卡罗尔的悲伤一点也不理解。

卡罗尔(眼里含着泪水):苏茜要走了,我又要独自一个人了。
妈妈:你会找到别的朋友的。
卡罗尔:我会很孤独。
妈妈:你会好起来的。
卡罗尔:哦,妈妈!(啜泣)
妈妈:你都已经十二岁了,还这么爱哭。

卡罗尔狠狠地瞪了她妈妈一眼,然后就跑回自己的房间里,关上了门。这件事本来应该有一个更愉快的结局。孩子的感受必须认真对待,即使情况本身并不严重。在卡罗尔妈妈的眼里,暑假结束后的一次分离可能是太小的一件事,不值得掉眼泪,但是她的反应不应该没有同情心。卡罗尔的妈妈可以对自己说:“卡罗尔很难受,我应该尽力帮助她,让她知道我明白是什么让她伤心。我该如何做呢?把她的感觉再向她说出来。”因此,她说下面的任一句话都行:

“没有苏茜会很孤单的。”
“你已经开始想她了。”
“当你们习惯在一起的时候,分开是很痛苦的。”
“没有苏茜在,这房子对你来说大概看上去空荡荡的。”

这样的回答会让父母和孩子之间产生亲密之感。当孩子感到被理解时,他们的孤独和伤痛就会减少。当孩子被理解时,他们对父母的爱也更深了。对孩子受伤的情感来说,父母的同情是情感上的急救药。

当我们诚恳地承认孩子的困境,说出他们的失望时,孩子常常会获得面对现实的力量。
七岁的艾丽丝打算下午和她的朋友李一起玩,但是,她突然想起来,这个下午她所在的女童子军小队有活动,她一下子就哭了起来。

妈妈:哦,你很失望吧,你很想今天下午和李一起玩。
艾丽丝:是的,为什么童子军不能在另一天活动呢?

艾丽丝止住了眼泪,她给李打电话,约了其他时间,然后去换衣服,准备去参加童子军活动。

艾丽丝的妈妈对女儿的失望的理解和同情,帮助艾丽丝处理了生活中无法避免的冲突和失望。她同情并理解艾丽丝的感觉,真实地反应了艾丽丝的愿望,她并没有轻视这件事情,她没有说:“这有什么好激动的!你可以改天和李玩,这有什么大不了的?”

她更是避免了这样的陈词滥调:“唔,你不能同时在两个地方。”她既没有谴责,也没有责备:“你明知道星期三是童子军活动日,怎么还打算跟朋友玩呢?”

下面一段简短的对话说明了爸爸是如何消除儿子的怒气的,他只是简单地承认了儿子的情绪和抱怨。

大卫的父亲上夜班,当妈妈在白天上班时,父亲就照料家里。一天,当父亲购物以后回到家时,发现八岁的儿子怒气冲冲的。

父亲:我看到一个生气的男孩。事实上,我看到了一个非常生气的男孩。
大卫:我很生气,事实上,我非常生气。
父亲:为什么?
大卫(非常小声):我想你,我从学校回家后,你从来都不在家里。
父亲:我很高兴你告诉了我,现在我知道了,你希望从学校回家后我在家里。

大卫拥抱了一下父亲,然后出去玩了。大卫的父亲知道如何改变儿子的情绪,他并没有说明自己不在家的理由,来为自己辩护:“我要去买东西,如果我不买食物,你吃什么呢?”他也没有问:“你为什么生气?”他采取的做法是承认儿子的情绪和抱怨。

大多数父母试图说服孩子,想让孩子知道他们的抱怨很不公平,他们的想法是错误的,父母们意识不到这种做法没有用,这样做只会导致争论和气愤。

一天,十二岁的海伦从学校回到家,很心烦的样子。

海伦:我知道你会很失望的,我的考试只得了b,我知道得a对你很重要。
妈妈:但是我真的不介意,你怎么能这么说呢?我对你的成绩一点也不失望,我觉得b也挺好的。
海伦:那么为什么每次我考不到a时你总要冲我大叫呢?
妈妈:我什么时候冲你叫过啊?是你自己觉得失望,于是迁怒于我。

海伦哭了起来,跑出了房间。尽管海伦的妈妈知道,女儿不但不承认自己的失望,反而转过头来责备妈妈,但是,指出这一点并且和女儿争论并不能使女儿心里更好受些。如果海伦的妈妈承认女儿的感受,那结果会好得多,她可以这么说:“你希望我不要太看重你的分数,你希望能够自己决定什么分数对自己是好的,我明白。”

不仅是孩子,哪怕是陌生人,也会感激我们对他们的困境所表现出来的同情。格拉夫顿女士说她不喜欢去她工作的银行:“里面通常都很拥挤,经理的行为使你感到,好像他在那儿待着就是帮了我大忙似的。每次我到他那儿去的时候都会很紧张。”一个星期五,她不得不拿着一张支票去让经理签字,当她听着他和其他人说话的态度时,她开始变得心烦焦急,但是随后她决定设身处地地为他想一想,然后她通过表达出来并承认他的感受表示了她对他的理解:“又是一个艰难的星期五!每个人都要求你的注意,现在甚至还不到中午。我真不知道你要怎么熬过这一天。”经理的脸上马上放光了,她第一次看到他的笑容。“哦,是的,我总是很忙,每个人都要求先处理他们的事情。你要我做什么?”他不仅签了支票,还和她一起到出纳员那里,好让事情办得更快一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
发表于 2005-5-20 12:33:03 | 只看该作者
很好,和我看到一个妈妈的帖子异曲同工。

楼主  于老师 发表于: 04-01 13:59 点击:114 $ *  [蛏子级]    投诉  
于老师跑题记(三)听懂孩子语言背后的信息要求


这几天于老师上课的课题是:学会倾听。其中有一个题目是辨听你听到的话是属于哪种类型。类型分行为要求——请大家坐好了;信息要求——马上要上课了;评价要求——今天的课怎么样啊?;理解要求——上了一天课,我头都大了。于老师和同学们作了很多练习,不亦乐乎。
课后记:学生举例:有一次我作业没签名,不敢交上去,正磨蹭着,老师把我叫了去问:怎么不交作业?我说昨天晚上我妈不在家。老师一听就瞪起眼来了——你妈不在家你就不能写作业了?其实我的意思是我写完作业了只是因为妈妈没签名所以没交。老师一瞪眼我也就不想说什么了。
学生说的时候,于老师连连点头。

晚上回家,豆子因为转园,到姥姥家去了,于老师为了哄住他,就买了一些新的文具,象水粉颜料,排笔,图画纸什么的。豆子一见就很高兴,把颜料全都倒出来,让于老师给打开,于老师说等吃过饭就打开,豆子很听话的放下了。吃着饭,于老师就做豆子的思想工作,说妈妈明天加班,豆子今天在姥姥家睡好吗?豆子说好。于老师暗自庆幸这次怎么这么省事。吃过饭,豆子突然说,我要回家,我要回妈妈家。于老师心里很紧张,正琢磨怎么劝呢,姥姥在旁边说,妈妈明天加班,豆子今天不回家了。豆子大哭起来。跑到门口要走,于老师脑子突然灵光一现,想起了白天的课,几乎脱口而出:豆子,你告诉妈妈,你想回妈妈家干什么?豆子哭着说,我要回家拿毛笔画颜料!于老师长舒一口气,笑着说,豆子,妈妈给你把毛笔带来了,你到袋子里找找看。豆子翻开袋子找到笔,立即停了声,自己摊开纸画开了。直到妈妈走,都没有再闹。

于老师在日记里总结说,要回家是一个行为要求,其中隐含着回家拿毛笔的信息要求,如果没听出来,一直劝下去,多半还是一个哭,孩子自己也想不出来要说什么。所以,倾听孩子不仅要有情感,还要有技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发表于 2005-5-20 12:53:36 | 只看该作者
有同理心的父母老师也才会培养出孩子具有同理心,同理心是有效沟通的关键,也是情商高的关键。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楼主| 发表于 2005-5-20 13:33:16 | 只看该作者
请教dyly,大人怎样培养同理心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05-5-22 17:34:48 | 只看该作者
这个难度比较大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2005-5-23 13:12:58 | 只看该作者
是[dyly]引我回这个帖的.我前天已经看了,并深受启发.
说说我和女儿之间的谈话:
她最近喜欢问:刚才是什么声音?我总是立刻回答她,有时候都不知道她到底问的是哪种声音(同一时间有几种声音出现),就问她是什么,然后她就不说话了. 周末吃完晚饭,她拉着我和她一起跳舞,她喜欢旋转,拉着我一起旋转,我其实很怕晕的,为了她,我决定陪她尝试一次自己的极限. 她把电吉他一开,摇滚的节奏开始了,然后我们就开始旋转,不知道多少圈了,我实在受不了了,认准沙发拉着她一起倒过去.休息了一会,我们就开始画画玩,她画一会就问:刚才是什么声音? 我很奇怪,没声音呀? 过了一会,她又问:刚才是什么声音?我听见了,是楼上搬凳子的声音,告诉她.画了几笔,她又问我:刚才是什么声音? 就这样,大概有5-6遍, 然后我想起了这篇帖子,就试着说:翎翎告诉妈妈是什么声音? 她马上回答:是跳舞的声音.我很奇怪,因为已经离跳舞有好一会了,中间有好多声音都过去了.然后我回应:对,是跳舞的声音. 她接着说:是害怕. 我很吃惊,问她:刚才旋转你害怕? 她狠狠的点点头. "其实妈妈也很害怕,我不喜欢旋转,一点也不喜欢." 她点点头,那个晚上她没有再问这个问题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
发表于 2005-5-23 13:21:33 | 只看该作者
我刚刚写完贴子才意识到,可能翎翎在说"刚才是什么声音?"的时候都在表示她的一种害怕的心理.因为我想起来她第一次说这句话的时候,正好我们在一个游乐场里玩,说实在的,那个游乐场环境很差,是一个1楼大车库改造的,黑乎乎的,还有潮气.我以前不知道,是我家保姆办的卡,然后里面有时有些孩子,我家女儿喜欢和小朋友玩. 那天玩的时候,正好楼上不知道什么东西,好象是机器开起来"轰---"的一声,把翎吓了一跳,说了句害怕,跑到我这里来,然后就问我:刚才是什么声音?  从那以后,她就一直喜欢问这个问题.已经有大半个月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
发表于 2005-5-26 21:28:07 | 只看该作者
翎翎妈:

请看悄悄话!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
发表于 2005-5-26 21:37:33 | 只看该作者
阿门+-->引用:阿门 请教dyly,大人怎样培养同理心呢?

这是个好难的问题,我基本上是个同理心特别差的人,刚好我先生这方面很强。所以在他的帮助下,我提高的还行。

同理心其实就是站在对方的立场感受他的心理。我知道一般我感受不到,就控制自己先不说话,想想对方可能的潜在含义是什么,而且回答时尽力先鼓励认可或者把对方的感受直接再表达明白。这样就有时间意识到对方的真正想法了。往往别人也就只是想说说他的情绪感受,没有其他的接受别人的劝说或者指导,他们明白自己的决定,只是需要说出来自己加以肯定。所以心理咨询师大都听得多说的少。所以我还做不了心理咨询师。:)

我先生帮我的方法就是让我体会到我的那种说话方式别人会有什么样的感受。所以他常用以其人之道还其人之身,我就真的意识到,很多以前从来不知道的。意识到了也就离改变不远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
 楼主| 发表于 2005-5-26 21:56:19 | 只看该作者
dyly+-->引用:dyly 这是个好难的问题,我基本上是个同理心特别差的人,刚好我先生这方面很强。所以在他的帮助下,我提高的还行。

同理心其实就是站在对方的立场感受他的心理。我知道一般我感受不到,就控制自己先不说话,想想对方可能的潜在含义是什么,而且回答时尽力先鼓励认可或者把对方的感受直接再表达明白。这样就有时间意识到对方的真正想法了。往往别人也就只是想说说他的情绪感受,没有其他的接受别人的劝说或者指导,他们明白自己的决定,只是需要说出来自己加以肯定。所以心理咨询师大都听得多说的少。所以我还做不了心理咨询师。:)

我先生帮我的方法就是让我体会到我的那种说话方式别人会有什么样的感受。所以他常用以其人之道还其人之身,我就真的意识到,很多以前从来不知道的。意识到了也就离改变不远了!

谢谢。得仔细体会一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908|

小黑屋|手机版|新儿教资料网-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 闽ICP备19010693号-1|广告自助中心  

闽公网安备 35052502000123号

GMT+8, 2025-5-5 22:10 , Processed in 0.080691 second(s), 28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etjy.com!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