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儿童 教育 英语
楼主: lihwang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经验交流] 文文同学的成长日记(男,200909)

[复制链接]
11#
 楼主| 发表于 2017-9-24 07:26:37 | 只看该作者
2017年9月23日,文文8岁零13天

数学正式测试成绩出来了,100星,据说有六个100,比数学报测试满分人数多了好几个,数学报测试只有两个满分。这个学期考试有变化,正式测试,后面有两道附加题,做对加星,另外老师不读题了,所以对文来说是好事情,这样他做题速度就快了,还会有时间检查,以前读题的时候,一定要跟着老师读题的进度,老师不允许自己做。英语像他预料的一样,98分,错了一道听力,应该分神了,老师读的,自己没有听清楚。

文这两天不好好睡觉,上学而思让老师点名好几次,有一次叫他回答问题,站起来都蒙了,不知道老师问什么! 昨天半夜醒来小便,完了以后一直睡不着,说自己失眠了,我忍着气,最后闹腾了不知道多久,找他爸爸搂着睡着了!
[发帖际遇]: lihwang 经常泡在新儿教,得到新儿教奖励 1 金币 ,真开心。 幸运榜 / 衰神榜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2#
 楼主| 发表于 2017-9-27 11:49:56 | 只看该作者
转  余秋雨:别在假阅读中浪费生命

2016年8月20日下午,作家余秋雨在广州南国书香节,与在场听众分享了他对阅读的理解,余秋雨表示“这是最后一次公开演讲”。以下为演讲全文:
我站着讲,对大家表示尊敬。
今天有一点特殊的含义,我有一个人生计划:十年前决定不接受一切采访,五年前决定不上电视。下次如果看到余秋雨先生在哪一个场合演讲,那基本上是假的。所以对我来说,今天在座的人是非常重要的朋友。

为写书走遍全世界
既然最后做一次演讲,我要给大家做一个报告,我大体上把我写书的任务也完成得差不多了,大家说,你不做院长,你不开会,你不上电视,你不接受采访,你在干什么呢?很简单,写书,写很多书。
主要是这几方面:第一方面就是空间意义上的中国文化,第二方面是时间意义上的中国文化,第三方面是人格意义上的中国文化,第四方面是审美意义上中国文化。这四个方面,空间意义上的中国文化我想大家都看到过,譬如我写的《文化苦旅》,《山河之书》;时间意义上中国文化,就是《中国文脉》,《北大授课:中华文化四十七讲》;人格意义上中国文化,就是我写的《君子之道》,审美意义上的中国文化就是《极端之美》。
为了写这些文化,我到世界各地去对比性的考察,所以我又写了《千年一叹》,《行者无疆》,不仅仅是为了写这四个方面,全世界都走遍了,一遍一遍走,和中国文化做对比。我大体上对中国文化的几十年研究算有一个了结了。这还不算,我当时在大学时候写的有关中国文化的学术著作还是很多,作为一个读书人,作为一个写书人,使命大体上完成,一个人不可能做很多很多事情,我自己这样做的差不多了,我就是完成这样完整的任务,我也就算给读者一个交代了。

信息洪流与阅读
我现在的感觉是,读书和品质生活非常关键。什么是阅读?按照一个美国人的定义:眼球盯着连贯的文句,可以用逻辑把它接受,这个叫阅读。如果以这个为标准的话,每个看手机的人都在阅读。现在的问题是全民阅读,按照一般意义上的阅读已经做到,但最关键的是要有品质的阅读,这点非常重要。怎么做到有品质的阅读,怎么能够让每个人在阅读的时代成为一个好的阅读者?这点难度就很大。
前不久,我在北方书博会里面讲到,当阅读通过手机成为滔滔洪水把所有年轻人都裹卷,我们出版人、写书人,包括优秀的读书人,要在这个洪水当中修筑一个小岛,小木屋,能够让我们的灵魂有安息之处,你不断地大量读各种信息的时候,有的时候是朋友的信息,有的是朋友发过来的,其实也是阅读材料,你读了其实等于没有读。表面上你占有了信息,实际上是信息占有了你,你再也抓不住自己的生命。
我曾经多次讲过这么一件事情,有一次我为了对照中华文化,出去和凤凰卫视一起在世界各地考察。凤凰卫视一个老总很感动,说你年纪不小了,那么有名的文化人,居然半年半年在外面,所以我来陪陪你,我要开车把你送到北极,17个小时从芬兰赫尔辛基,一直到北极,两个人17小时有点困难,讲什么话呢?
我说有办法,我离开我的世界已经整整半年,你给我讲一讲这半年里面世界发生了什么?中国发生了什么?这位先生说,这没问题,我搞信息的,我搞传媒的当然很容易跟你讲,先讲世界,再讲中国,17个小时差不多了,可以讲完了。
但是没想到,他讲的时候,我看他皱着眉头有点痛苦,过了一会他用10分钟就把世界在半年发生的一切讲完了。我很奇怪,我离开文明世界已经半年了,在那些艰苦的地方,一些恐怖主义的地区,电视也没有,报纸也没有,等于离开了文明世界,半年时间你就给我讲10分钟。讲中国可以多一点,中国的事他只讲了5分钟。他说余先生真的讲完了,后来他讲了一句非常重要的话:现在的信息当他发生过后,第二天连再讲一遍的兴趣也没有了。
大家想想我们是不是这样,每天生命耗费在这些信息上,第二天再讲一遍的兴趣也没有了?吃饭的时候讲几句发生了什么,感到你消息很灵通,但是第二第三天就没有了,没有了的不仅仅是信息,没有了的还是你的生命,没有了你的第20年,20岁第五个月,26岁的8月份,这是再也不可能回来的。所以在这个情况下,现在要有品质的生活,一定要在滥读的过程当中抢回属于自己生命的时间。
我们要有一个估算,就像一个日本小女孩下大决心清理之后,觉得浑身轻松。你们也清理一下,每天阅读的东西到底有多少是有价值的?朋友间的传闻,或者遥不可及的事情,还有一个谁也不知道的人讲了几句有趣的话,或者做了一件奇奇怪怪的事情。这样的事情弄到人人都知道,大家在干嘛呢?
所以在这种情况下,我们有没有可能从信息的海啸里面出来,让阅读能够和我们的品质生活有关?
我发现,很多每天上网的人,他的生活品质不高。我也发现,很多不是在手机阅读,而是在图书馆阅读,在纸质书上阅读的人,读的书非常多,按照我们的说法叫“书呆子”,他的生活品质也不高。所以,生活品质和有钱没钱的关系不是特别大。我们怎么来摆脱阅读生活品质不高呢?

余秋雨的阅读建议
我给大家几个建议:
第一,你必须要有一些必要的书籍储存。人类发展到现在这么多年,我们共同积累了很多知识,如果你有一些东西不知道的话,你起步上就有问题了,缺少了一些共同沟通的语言了,我们现在遇到很多人很难谈得下去,就是因为基座不够,他讲的是单位的事情,家里的事情,讲文化也是刚刚听过来一些传闻,或者刚刚看到的电视剧。他的基座不够,就产生他对文化的理解和文化的本体就有了距离。
所以我非常的希望这个基座一定要比较稳固的被我们读书人所把握,特别是被今天的中国读书人所把握。你就花一年,下一个决心把这一年读完,这多好!现在有人去帮大家出点子,说这些书是必须看的,这样的话也防止大家盲目的乱找了。读每一个有文化的人必须知道的书,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一点。
大家问世界那么大,科目那么多,书该怎么选?我认为首先是你的母语书籍。即使到国外生活,如果对中国母语文化的一些最基本的东西不了解的话,那你也会被国外的学者看不起,这是毫无疑问的。能够有品质的生活,你首先要有品质的人格,这个非常关键。
下面非常简单讲一讲,我们在中华文化里面有哪一些书要花费半年到一年的时间,我讲的是普通人,不是学者,也不是我的研究生,甚至于也不是文科学生。首先,希望大家能够读4~5首《诗经》,中国古代最早的诗歌,连孔子、孟子走在路上的时候,他们嘴巴里面念的也是诗经。多看一点也可以,4、5首不仅看,而且大体上要朗读一遍。
《诗经》以后要了解一下春秋战国时期几个大人物,孔子,孔子的《论语》量还不小,我建议大家找5~6篇比较熟悉的读一下,数量都不大,我在我的书目里面,把最重要几个篇目列了一下,那个量就很小。
除了孔子之外有一个重要人物叫老子,老子他写的《道德经》5000字上下,对照注释本,老子的注释本很多,已经去世的任继愈先生翻译得很好,这个版本有好几个。
老子下面的孟子和庄子注意一下,孟子有一些话现在口头俗话,不要像孔子读那么多,孟子读3、4篇就可以了,庄子里面是一些寓言,读4、5篇,像《逍遥游》这些,这些量其实都是不大的。
中国古代黄河流域的思想水准特别高,但是最高的文学水准在长江边上,那是屈原,他的《离骚》是最有魅力的,大家要对着翻译本读两遍,如果不看翻译本读起来很困难,我很不好意思说一句,比较适合大家读的翻译本是我翻译的,第一准确,因为我是搞学问的,其次是按照散文、美文的方式用诗画的方式来写的,所以比较好看。
在屈原之后,我们要注意这几个人的文章,一个是司马迁,因为他决定中国几千年的世界观、荣辱观,司马迁《史记》决定我们20世纪的走向,整个中国历史教科书总编纂应该是司马迁,尽管他是只编了一部,后面都是根据他的格式来的,这个决定中国文化一个价值系统的重要人物,所以《史记》里面的文章尽量读10篇左右。
司马迁以后有两个人的诗我希望大家注意,一个大文学家曹操,曹操非常辛苦的想做一流的军事家和政治家,但是他一点不辛苦的成了毫无疑问的一流文学家,中国哪一部文学史上如果没有曹操,这个文学史不叫文学史,中国人口头用的很多成语都是曹操所创造的,所以我们如果把他看成一个文学家的话,那么他的诗我们读3、4篇,我们会大吃一惊,不断讲的居然是曹操的词汇,是曹操口中说出来的。比如“对酒当歌,人生几何”等等。
还有一个当时不重视,但是后来又重视的人叫陶渊明,陶渊明有《归去来辞》《桃花源记》和《五柳先生传》,这是一个当时很寂寞,但是历史上很重要的人物。
然后可以过渡到伟大的唐代,这里面有一个时代魏晋南北朝很重要,但是那里面的文章大家读起来太苦了,而且也不是很常用的,读还是读唐代。唐代最好的是诗歌,第一是李白,第二是杜甫,第三是王维,第四是白居易,这四个人历史和当代大家都喜欢。作为一个中国人如果在美国或者南美洲遇到一个华人,想测试他是不是在文化上是华人,先是讲中国话,讲了之后还不错,下面就要背几句唐诗了,唐诗是考验一个人是不是中国人的标志,唐诗到底要读多少?50首可以熟读,20首要背。之后是李商隐和杜牧,前面这四个大家记住,李白、杜甫、王维、白居易,文学史上大家会喜欢把白居易放在王维前面。
唐诗以后有一个非常奇怪的人物,这个人在军事上和治国是一个失败的政治人物,但是在文学上很重要叫李煜。宋代记住三个人,苏东坡、辛弃疾和李清照,这三个人词写得最好,宋代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诗人,这个诗人叫陆游。我对苏东坡的喜爱是无与伦比,中国历史上有好多让我尊敬的人,让我感动的人,让我觉得可爱的人不多,包括让我亲切的人不多,苏东坡是一个,我很佩服司马迁,但是司马迁让我感到不会亲切。李白很了不起,和他做朋友很困难,身上跨一个宝剑,不断告诉你我杀过一个人。苏东坡就是一个非常可爱的人。
到了明清两代,一般的人认为就是小说,一般都说四部名著,四部名著是不能并列的,《红楼梦》比其他几部小说在文学水准、美学水准、哲学水准上要高得多。
我们刚才讲的是品质生活每个人都要读,不管做律师、工程师,不管做什么事情这些东西都要熟悉,我开的书目其实很小,到现在为止还是很小,这个读一读,作为一个有品质的中国文化人非常值得注意的。
如果我时间多一点,这个不够呢?我稍稍大一点,在所有的“子”里面有两个“子”,大家可以稍稍看一看,一个是写兵法的孙子,一个是墨子,唐宋八大家多了一点,我希望大家看一看韩愈和柳宗元,唐代的两个散文家,这两个散文家挺好的,我比较喜欢柳宗元,韩愈讲的道理有点空,柳宗元写的更有一点人生的魅力,再有一点时间,我想搞清楚一些中国哲学,看看朱熹和王阳明。
这个讲是文学,如果对中国的文化要更多的了解,我非常希望还必须了解一点艺术。
再了解一点艺术是品质生活的前提,必须要懂得敦煌石窟、云冈石窟、龙门石窟和麦积山石窟,买画册或者旅游去一下,中国雕塑是非常了不起的,雕塑要非常的投入看一看。书法除了石骨文之外,要有几个帖要知道:兰亭序、颜真卿的行书还有韩石帖,再加上欧阳询的《九成宫醴泉铭》,了解几种书法的基本情况,再稍微了解一下施陶的绘画,如果大家对戏剧感兴趣的话,我几十年前的专业,稍微读一点关汉卿、王实甫他们的剧本,不读也不要紧,这个读起来有点难,也有点深,看一些他们戏的演出就可以了。
这样就构成对中国文化基本的了解,这是起点。不仅仅你们,你们的孩子也要懂,不管他的兴趣如何,这一点都要懂。大家就要问,我们生活在现代,国外的呢?国外东西完全不知道吗?国外的我有一个建议,大家先不要掉到他的哲学和理论当中去,因为一上来如果看古希腊,古希腊哲学很发达,亚里士多德进去就会很深入,对于一般人就很困难,要了解外国的文化,最简单的方式是从艺术品开始,不是从它的书开始。艺术品的开始点除了极少数希腊雕塑之外,马上就进入文艺复兴时代这几个艺术家的作品,达·芬奇、米开朗奇罗、拉斐尔,如果下去就有伦勃朗和罗丹的雕塑,这几个艺术所有的人都要知道,如果去意大利的话要看这些人的作品,如果不知道的话,就非常遗憾。知道一点音乐,贝多芬、巴哈、莫扎特、肖邦,这些人的音乐要有所了解,不要太多。当这些东西都了解以后,然后根据你的兴趣去寻找你真正投入的东西。

阅读与品质生活
我有一个遗憾,就是和朋友们一起出去的时候,看到艺术文学的东西,朋友们往往比较漠然,或者我们讲到了一些非常重要的作品、非常重要的一些作家,他们不知道。我认为这个“不知道”会严重影响你的生活品质,理由很简单,不是为了显摆,而是我的生命和人类历史上最高贵的生命是有关的。
大家想起来,我们的身体会吃饭、睡觉,会用一些仪器,这个生命一点都不重要,重要的是这个生命积累了一些美丽和高贵的遗产,这个遗产居然被后面的生命能够接受,这是人类高贵之处,所以我所讲的东西都要知道,我刚才花了比较多的时间讲中国,因为中文是我们的母语,所以我们对这些东西都要了解。
我刚才讲了半天的清单,一年时间全部都可以掌握,是不是成为专家是另外一回事,我不希望大家都成为专家,希望大家投入欣赏。文化程度中等的人一年时间就够了,如果文化程度比较高,一年都不要,几个月这些东西都可以把握。这个东西,可以受用终身。
我在中央电视台讲过,爱因斯坦是20世纪最伟大的物理学家,他年老的时候有记者问他,爱因斯坦先生,你已经很老,死亡对你意味着什么?爱因斯坦回答:死亡对我意味着我再也不能听到莫扎特。他讲出来的并不是广义相对论、狭义相对论,他讲出来是一个艺术命题莫扎特。这就是一个人的程度。台湾蒋介石去世的时候,宋美龄在他灵柩放的是《唐诗三百首》,老人家在另外一个世界里面看。这个很有意思。
我们如果要确定自己是谁的话,文化艺术非常重要。大家一定很惊讶,你这个人写了那么多书,做了那么多事,为什么身体还那么好?那么开心呢?和这些文学艺术直接有关,在任何时候想起诗,会想起中国唐代一幅画,感觉完全不一样,时间和空间紧紧连成一起,最后在大美和大善这个问题上连接在一起,你觉得一个小小的生命,是这大美大善洪流当中的组成部分,你觉得很幸福,觉得非常幸福,这个时候其他东西,你担忧的事情,让你非常难过的事情,让你疯狂的事情都会排除掉。一般的那些东西不重要,朋友的安慰不解决问题,因为你没有主干,主干的东西就是最好的文学艺术,最好的那些诗,除了主干的东西,什么都可以排除掉。
你们年纪很轻,很值得我这样的人羡慕,因为你们有足够的时间投入高贵的文化。不要在信息里浪费时间,更多地读一些被时间和空间证明它高贵和美的东西,让它们和你的生命连在一起。请记住,只要你接触的东西是高贵的,美丽的,你也一定很快高贵美丽,生命有一个秘密叫传染性,非常重要的传染性,每天和高贵美丽连在一起,你这个人非高贵和美丽不可,如果成天在做不好的事情,那么你接触的人都是不好的,你这个人要高贵也很难。所以要为自己制造一个很好的气场,这就是品质生活一个非常重要的点,所以阅读和品质生活就连在一起了。

在阅读中找到自己
我讲了那么多必读的书之后,一定要强调一点,在阅读过程当中要找到自己。找到自己什么意思呢?一个欧洲的心理学家讲,人有好多特殊的心理结构,你的心理结构和你的家人心理结构是完全两回事,心理结构也是不能遗传的,很奇怪。
举一个例子,同样是法国小说,有的人特别喜欢雨果,有的人特别喜欢巴尔扎克,完全不一样。可能你家人、最亲爱的朋友,正好和你喜欢不一样,就表示你们两个人感情很深,但是心理结构不一样,阅读的心理结构不一样,一点不影响你的友情。不一样才好,所以你在找书的时候,其实在寻找你的心理结构。为什么会喜欢这本书,不喜欢那本书呢?为什么他和我喜欢不一样,理由是你们的心理结构不一样。你们在寻找同构关系,你在茫茫大海当中要寻找你的一个风帆,你在茫茫人海当中寻找那个高贵的自己。
我大学的时候特别喜欢雨果,雨果每一本书我都读过,这样的话对我提高很大。我为什么会喜欢他?因为我的心理结构和雨果是靠近的,他已经死了那么多年,他很伟大,我就顺着这个心理结构的绳索慢慢往上爬,慢慢靠近他,这样的话我就被提升了,我不能去抓着一个不属于自己的往上爬,有的书了解一下就可以了,要让自己生命往上爬是不可能的,因为这个绳索不属于我,这个属于我的同桌或者属于我的弟弟,在寻找过程当中找到了自己。
希望大家记住:找书其实是找自己,找一个比今天的你更出色的自己。千万不要以为我已经完成了,不,就在同样心理结构当中,可以完成很灿烂的生命,只不过这个灿烂程度你没找到,这太可惜了,就差一点点,你会非常精彩,差两点就会更精彩,你为什么不去找它?所以凡是找到伟大作家当中有几个你很喜欢的话,千万不要放弃,你要认真地抓住,认真地阅读。
我再举几个小例子。有一次到新疆去,有一个和我同岁的写散文的人叫周涛。他在机场等我。我其实一开始不认识他,他在机场等我的时候就说,秋雨,我有一个感觉,你喜欢雨果。我马上说,《九三年》。我们两个就抱在一起,从此成为最好的朋友。完全素昧平生的人,他从我文章当中知道我喜欢雨果,而且我可以断定他也喜欢《九三年》,抱在一起就成为很好的朋友。几句话,只不过是一个法国的死了很久的老作家而已,就这么一讲,我和周涛的生命结构、心理结构有靠近,在那里就找到了自己的一部分。
你们也都要寻找,你不要和人家争论。同样一个有名的画家的画我特别喜欢,这里面有你的生命结构,有你的密码,你顺着这个密码往上爬的话,你的生命会更伟大,更美丽。所以你找到一本非常好的书,当你看不下去的时候,你可以不看;你看到喜欢的书,你成为谁的粉丝,你不要害怕人家笑,你可以着迷下去。那个最好的书,大家都说非常好的书,你看不下去,你不看,不是因为你不行,是强扭的瓜不甜,这个就像谈恋爱一样,两个人都好,但是没法过在一起,如果不喜欢这个大作家,硬看,不仅对不起自己,也对不起这个大作家,你让一双陌生的眼睛在扫描着他花了心思写的文字,是不是有点对不起他,所以在这种情况下,除了我刚才讲的所必须的,在一年里面可以读完的东西之外,其他文章绝大多数都要根据你自己的心理结构来选择。
你如果觉得完全不太看的下去的书,不要紧,放下不看,说不定过了一阵,你喜欢也有可能,说不定过了一阵不喜欢也有可能。我后来感觉随着我的成长,不太喜欢雨果了,不太喜欢的原因不知道,他曾经让我喜欢过我很感谢他,但是随着我对中国文化的深入,随着我自己年龄增长,我就不喜欢他的异论,不喜欢他过于夸张的描述,我是摆脱他,更好找到了自己,我更喜欢其他的作家,这里面很难推荐。
所以我刚才讲的那个书目,是我向所有的人推荐的,再接下来完全根据自己来,很难再推荐了,有的人特别喜欢这个,有的人特别喜欢那个,都可以,都没有问题的,完全是没有问题的,这个是因为你的心理结构在那里,只要记住一句话,在过去出书很艰难的时代,这个人写的书能够成名,能够成为大家推荐读物的话,他的生命和他的作品一定比我们更高,更伟大,所以你能够喜欢,这样你的生命就完成了一个飞跃,这一点非常重要。
我反复跟年轻人讲这样的意思,你要记住,有一个比你今天的生命更精彩的自己,有待于走过去。如果你不走过去,你就玷污了你的生命,玷污了你的名字。你本来应该更精彩,那么怎么办呢?怎么走过去呢?找书,可能五个法国作家再加三个美国作家,可能更靠近你,那你就加,加到最后你觉得有点超越他们了,那你就更精彩,不是写作水平,是心理建构,所以阅读是品质生活非常重要的一点。

读书不必多
讲到这里,最后需要说这个话了,你读的最必要的书不多,后来的书是根据你的心理结构选择的,所以整体说来,你读的书不会太多。和大家讲的不一样,一个人其实阅读量不用太多,在这一点上,我可能要和很多老师们讲的话相反了,不盲目看很多书的人才是聪明人,才是优秀的读书人。整天读书的人是不好的,我非常烦的是戏马上要开场了,他还假装在看书。这个不行的,安安静静看舞台上的东西多好了,到处都要装着特别喜欢看书的样子,这不好。
精彩的书和你的心连在一起,在特定的场合会背一些诗文,不背也可以,书就在你心目当中,不要装着非常非常爱书,装出来的样子,其实我反而觉得,你可能和书的缘分还浅了,你需要显摆。
所以在读书的问题上就像人一样,也要减肥,为文化做减法,是我这些年不断在提倡的,只有减才有选择,只有选择才有你思考的可能。中国文化为什么现在越搞越庞大,越搞越使得很多文化人都觉得搞不清了?太胖了,要减肥,它身材没了,中国文化显示出身材,现在整体上不行了,就靠我们自己,让我们的学问有身材,让我们的学问有韵律,让我们所读的书不要生来就读,开卷有益,不对的,一定要根据自己生命程度和结构程度来读。读到一定程度,我可以非常高兴的说,我喜欢的书已经读完了,我以后读的比较少了,我可以多思考,我可以多写作了。
美国作家辛格讲,一个人总有一段时间是想的写的比读的更多。我当时年轻读这篇文章的时候觉得很奇怪,一个人不应该一辈子读书吗?后来随着我自己年纪大了以后才明白,只要你年轻的时候打了基础,到后来你确实是看的更多,想的更多,看是看风景,看是看社会,而不是看书了,书反而读的不多了,身边的一些消息,信息的来源不要骚扰我们的眼睛,我们的生命比这些信息更珍贵。
这一点我反复地要提醒年轻朋友,你们的生命比你们每天接到的信息要珍贵的多,你千万不要让它玷污了你可爱的生命,不要让它冲走了你的生命,不要让它消耗了你的生命,你让你的生命给人类历史所验证过那些大善大美更多的结合,那你的生活品质就会大大的提高。所以要减少,到最后的东西,我觉得要减少,在减少过程当中,强迫自己,不断减少就要选择,越选越远,越选越少,所以我相信一个非常聪明的一个阅读者,到最后的时候,他读的量是很少的。
我很欣赏钱钟书先生和他的太太杨绛他们家里面不放书,只是借书看看,家里没有太多的藏书,我相信读到一定时候,不要以书作为展览,不要以书作为自己的摆设,不要这么来,要认认真真把书记在自己的心底,化做自己的生命,这就需要有一些必要的储备,储备到最后,你表现出来的时候,你也不像个整天给人家谈论书的话。

声明:那些讲人生、讲爱情的美丽句子不是我的
我最后讲一个小小苦恼,我虽然不上网,但是朋友告诉我,每隔五六天网上就有大量余秋雨散文段落出现。那些美丽句子,讲人生,讲爱情,肯定不是我写的,我很奇怪他们都要署我的名字。我上次碰到莫言,莫言说冒用他的名字也很多。
我们要通过阅读来挽救自己,让阅读变成比较严谨的一件事情,不要在假阅读和烂阅读当中浪费生命,我们要找到最好的书目,每个人都要读,在这个书目之外更需要发挥自己的爱好来寻找,找到我们生命通向伟大的缆绳。
记住和你有关的缆绳没有几条,不要以为每一本好书都是你生命的缆绳,不是,你生命的缆绳需要在图书馆的书库里面认真地寻找,寻找,寻找,你总会抓住一条两条,慢慢往上爬就有可能走向伟大。
同时记住,阅读很重要,但阅读的结果不是整天地展示,整天地显现,如果这样,就不是一个真正的好的读书人。这也不是好的品质。

点评

好帖,谢谢分享,转走了  发表于 2017-9-28 09:35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3#
 楼主| 发表于 2017-9-28 11:50:36 | 只看该作者
原典英语,如何从“嗜听”到“嗜读”

简单谈谈如何提高英文阅读能力的问题,只代表我个人的意见,不一定正确,不当之处请批评指正。
原典英语以听力为突破,通过建立起“音-意”之间的直接联系,即使不懂单词拼写,也可以掌握“音-意”,并运用于日常口语之中。这样解决了“听”和”“说”,这两项中国学生最头痛的问题,解决了哑吧英语。
不过光会听、说,不会阅读的话,也就是个会说话的文盲,突破了听、说困难后,就要重点加强阅读。我发现,阅读的突破,其实不比听来得轻松,我家Kevin花了一年多的时间,才基本完成了阅读的“原始积累”,走上了快车道,基本可以自由阅读了。所谓自由阅读,我觉得就是拿起一般的原版书(非专业领域书),可以比较自如地读下去,不会觉得压力山大。

一、阅读量的积累
阅读的突破,跟听力的突破一样,量的积累很重要,从积累足够的量,实现量变到质变。
要实现阅读突破,我觉得基本的阅读量如下:
1、绘本,每页几行字的,200本。如培生、牛津阅读树之类的。
2、初级章节书,200本。黑猫、书虫、淘气包亨利、老鼠记者、神奇树屋之类的。
3、入门小说书,50本。罗尔德达尔系列、夏洛的网之类的。
4、哈里波特7本。这所以把HP单列出来,是因为HP一套,就有4000多页的阅读量。读完之后,阅读水平肯定会有较大进步。
5、哈里波特同难度书籍10本,比如波西杰克逊系列、安德的游戏之类的。
6、阅读提高阶段。完成了以上5项,基本上就可以进入阅读提高阶段,阅读提高阶段,可以从魔戒入手,飘,直到万物简史等书。基本上我家Kevin应该在此阶段,目前在没听过魔戒,纯阅读的情况下,不感到压力。
原典在突破听的过程中,会出现“嗜听”状态,就是被情节吸引,停不下来,晚上睡觉不肯关机。我家Kevin常出现这种状态。至于“嗜读”状态,就是阅读听不下来,比如我小时候看武侠小说,经常夜以继日,一套书几天看完。Kevin目前偶尔或出现“嗜读”,就是看书到了某些情节,要把这情节看完才停止。但仅仅是“偶尔”,还没到抱着书不放的程度。不过这或许跟看的书都听过,已经知道了情节有关。最近我试着让他裸读,不听先读,试试会不会出现“嗜读”状态。

二、低难度大量泛读
我建议挑阅读起来压力不太大的书来阅读,不要轻易挑战难度。阅读水平的提高,非一时之功,一开始就阅读难度大的书,进度缓慢,而且打击信心和兴趣,是急功近利的做法。如果觉得难度大阅读有压力,那就是上一阶段的阅读量积累不够,先退回上一阶段加强阅读。阅读的时候,不要查字典,以免影响阅读连惯性。泛读的要求就是要看得快,不要读出声,不懂就猜。最好是找难度不大,情节比较吸引的系列书。
Kevin第一次听完HP全套的时候,阅读HP还是有难度,我就让他继续再听HP,阅读方面,还是看之前难度较低的读物,这样在老鼠记者、淘气包亨利、罗尔德达尔阶段又停留了一年多,又积累了100多本吧。这时候HP也过了几遍了,再来看HP,进度就快了很多,不感到压力了。
阅读能力跟单词量有关系,但不是正比关系。应试教育中,学生背诵了大量单词,但阅读速度也不会明显提高。比如我是大学英语水平,当年读书时英语成绩也不错,但真的阅读起原版英文书,即使单词认识,阅读速度也很慢。当年我学英语基本没有什么课外阅读,只有考试的时候才阅读,所积累的阅读量,大概就是试卷上的阅读理解题吧。这样的阅读量当然是不够的,所以阅读速度提不上去,看原版小说就感到有压力,而不是娱乐了。学校里培养出来的英文高分者,往往不仅是哑吧英语,阅读同样不行。
所以我培养Kevin阅读能力,目的并不是让他英语考试得高分,而是想让他达到这种阅读水平,把阅读原版英文书当作一种娱乐,而不是一种压力。目前而言,Kevin的听力水平和阅读水平,并没有在学校的英语考试成绩中体现出来,这才是他的潜力所在,在英文运用中具备秒杀学校考霸的能力。

三、少量精读,认单词
需要精读的书,只是少数,我认为能做到十分之一的书精读就不错了。所谓精读,就是能流利读出声,书下面注解的单词,能够认、读,但没有要求拼写。精读中有时会查字典,但要控制数量,每页只查一词。我家不用纸质字典,效率太低,用电子笔翻译。
黑猫系列的精读率超过一半,积累了较好的基础。

四、听、说、默读、出声读、写,逐项突破
英语老师、英语教育专家总是说,学英语要“听、说、读、写”并行,一齐学,我没有采取这种方法。试问,婴儿刚出生学语言,是“听、说、读、写”一并学的吗?而在学校的应试教育中,实际上是以“写”为核心,把熟记单词和拼写放在第一位,这样可以在考试中得到高分,而英文实际应用能力却很有限。徐老师说过,学唱歌的方法就是唱,而不是做歌曲的选择题填空题。
我采取的方法是:“听、说、默读、出声读、写”。听力突破了,听多了自然会说简单的句子(这阶段实际上也没啥复杂的好说)。然后大量默读,少量出声读。目前Kevin也就在这阶段,他还不喜欢写,我也不强迫他,等阅读能力过关后,再强化书写的能力。
因为我们家也只走到这一阶段,我就只能说这么多了。我的方法也不一定正确,还需要继续探索完善。论坛里许多高人,我也是不断向他们学习。


                                                                                                                                                                 摘抄源自小逍遥爸爸。

点评

有用!  发表于 2017-9-28 13:10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
 楼主| 发表于 2017-10-8 07:20:14 | 只看该作者
2017年10月7日,文文8岁零23天

国庆还有最后一天了,再不开学我要累疯了。文同学每一天都安排的满满的,去了太湖湿地公园看俄罗斯马戏表演,常熟南湖湿地公园徒步8公里,采香泾户外拓展,户外真人CS,大运城室内真人CS,上方山森林公园,汤姆熊游戏厅,幼儿园同学聚会,中秋参演了寒山寺举办的中秋晚会。七天当中只有两天是自己的节目,自己和爸爸玩,其他五天都是和同学,表弟一起玩,班级四五个男孩子约在一起,尽情玩耍,尽情疯!

最后一天假期,文同学上午需要补学校作业,下午参加学而思计算大赛的颁奖典礼!还惦记着空了可不可以在小区跟其他小朋友玩会,这个国庆忙的都没有跟小区朋友玩呢!

每天安排都很充实,文同学起床都会抓紧时间完成朗读作业,计算小超市这次也没有落下! 不在于量多,而是量少能坚持就是胜利!

睡前的英语听力,几乎没有啦,文同学每天玩的太累,分分钟就睡着了!不过开学以后,一切就恢复正常了。开学以后,文的英语准备换一种方式继续进行,继续让他多听,这样靠他朗读还是太慢!

点评

疯玩好  发表于 2017-10-20 01:58
十月一都是疯玩的状态。开学继续学习哈  发表于 2017-10-8 10:19
[发帖际遇]: lihwang 经常泡在新儿教,得到新儿教奖励 4 金币 ,真开心。 幸运榜 / 衰神榜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
 楼主| 发表于 2017-10-13 09:39:30 | 只看该作者
2017年10月12日,文文8岁零1个月零2天

语文老师QQ联系,说文最近上课不专心,总是往窗外看,被点名了好多次。回来问文,文竟然答非所问,说今天运气比较好,语文老师惩罚他要先练静坐半个小时,才坐了十分钟,数学就有作业了,就不用罚坐了,开始做数学题目了。给他强调了一下,语文老师跟我说的问题,多说了两句,文就说知道了,知道了,不要说了,耳朵都起茧了! 告诉他,那你不让语文老师找我,我不就不说了你了?

数学老师,也就是班主任张老师让文去参加苏州历史大赛,文说老师问班级同学,谁的历史比较好,全班同学指向他,后来还有GLX,再后来还有两个男同学CYC,WJH自己找老师说要去参加!而让我生气的是,文竟然自己去找老师说,能不能不要去参加,老师说,不参加都得参加!张老师在QQ也跟我说了这个问题,我又是,每次老师给的事情都退缩,话还很多!

苏州历史大赛,我觉得挺好,生活在这个城市,多去了解一下这个城市的历史真是非常好。老师给了题库,太多了,让文过一遍就好,了解一下。下周一要参加校内选拔,而且主要班级推选的孩子不分年级,一起选拔,文告诉我说,老师说他们的对手主要是五六年级的同学, 这个不能说是对手吧,我觉得重在参与,肯定让高年级同学秒成渣!只有礼拜天可以准备一下,时间也太伧俗了,尽力就是!

最近文英语听力时间很少,很少,还是A TO Z, 牛津9还有几天就读完了,打算读完以后,还是以听为主!不过在朗读过程中,也发现一些生词他根据画面,情景能猜个八九不离十,而我猜词能力就比他差很多,所以说学习这事,还是真不能跟孩子比。中文阅读随意,汤小团就买了八本,其余不打算给他买了,太着迷,看起来完全停不下来,顾及不到眼睛。就看家里的书,不喜欢看最好,不伤眼睛,下周要去检查眼睛,心理很是忐忑!

点评

苏州历史啊,看那些材料,完全没有感觉!  发表于 2017-10-16 13:47
文文历史是强项。加油啊!  发表于 2017-10-16 12:52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6#
 楼主| 发表于 2017-10-14 08:50:15 | 只看该作者
2017年10月13日,文文8岁零1个月零3天

语文第二单元的测试成绩还没有出来,但是老师把孩子们的写话都批改好了。班级群里贴出了四篇老师认为写的好的孩子,其中一篇是文的,记录如下:

秋天到了

秋天到了,桂花开始开放,候鸟开始南飞,万物开始枯萎。草地上那一层层的白霜可以告诉我们深秋已经到来。此时,蔬菜瓜果成熟了。那一个个红红的苹果,那一片片金黄的稻田······· 秋天真是多彩啊!

总共就几十个字,到了三年级要怎么办?
[发帖际遇]: 热情好客的 lihwang 花了 3 金币 请坛友去旅游,有想去的吗,快回帖吧! 幸运榜 / 衰神榜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
 楼主| 发表于 2017-10-16 09:33:52 | 只看该作者
2017年10月15日,文文8岁零1个月零5天

这个礼拜去无锡跟同学聚会,因为美国的同学回来了,自从大学毕业,还没有见过她呢!文同学就上了个学而思,然后就跟着爸爸妈妈一起去玩了,还在无锡住了一晚。苏州历史题库,就大概过了一遍,随他吧,记住多少就多少!小家伙这两天还感冒中,晚上还发现有点低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8#
 楼主| 发表于 2017-10-17 09:30:50 | 只看该作者
2017年10月16日,文文8岁零1个月零6天

上周测试的语文第二单元成绩出来了,文考了满分,班级唯一一个,挺不容易的,自从一年级下学期有写话了以来,语文测验,几乎都没有满分过!

苏州历史大赛回家来说考了95分,错了一道题目,班级还有一个满分的,总共20道题目。还要再进行一次考试,晚上就让他再过了一遍题目,文同学看的飞快,天知道有没有效果。不管他,随着他吧。

这两天玩,文身体不舒服,还要看历史大赛的资料,文同学的英语又停止了。

晚上听A TO Z ,听到P,听了16本,还有十本没有听!
[发帖际遇]: lihwang 接到新儿教神秘人物的邀请,收到了旅游经费 4 金币 ,真开心。 幸运榜 / 衰神榜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9#
 楼主| 发表于 2017-10-18 10:18:55 | 只看该作者
2017年10月17日,文文8岁零1个月零7天

文这两天回来总说喜欢学校,可以时时刻刻跟同学在一起,在家就觉得好孤单。这个学期他总是说觉得孤单,比如爸爸偶然加班或者出差,文会想爸爸,然后就会掉眼泪,说爸爸不在,感觉好孤单!孩子大了,思想复杂了,各种情感都慢慢会体验到,也会表达了。

学校体检,回来跟我说,两个眼睛都是5.0,我也不瞎高兴了,每个月都去检查眼睛,怎么可能真的是5.0呢?可见学校跟医院的检查差别有多大!

这些天中文书乱看,就是他以前看过的书,总是想起什么,看什么。英文自己看淘气的亨利,又不主动看了!英文的自由阅读还遥遥无期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0#
 楼主| 发表于 2017-10-21 18:56:06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lihwang 于 2017-10-22 09:00 编辑

2017年10月21日,文文8岁零1个月零11天

数学报测试98分,扣掉一分是马虎的题目,文写成1+1=1了,另外一分是题目理解不够透彻,少列了一个算式,附加题目全对。

去医院检查眼睛,裸眼视力提高,两个眼睛都是0.6,验光两个眼睛都是50度,这次裸眼和验光度数正好匹配了。不知道裸眼视力怎么提高的,医生配的眼药水一直再用,转眼睛,户外运动延长。这次决定停用医院的眼药水,用杨医生的眼药水,一个月以后看看效果如何!

文这两天重温荒野求生!英文继续听A TO Z,牛津树9还有两本没有读,不能天天坚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159|

小黑屋|手机版|新儿教资料网-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 闽ICP备19010693号-1|广告自助中心  

闽公网安备 35052502000123号

GMT+8, 2025-5-4 19:20 , Processed in 0.081894 second(s), 34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etjy.com!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