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儿童 教育 英语
查看: 18536|回复: 15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茶专题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5-5-4 15:06:5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国家卫生部副部长前些日子对媒体说,现在国民健康的大问题之一是油摄入过多:烹调用油及肉食里含的油均严重超标,导致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等与不良饮食习惯有关的疾病的发病率大幅上升,血脂高还会引发中风、走路跛行等一系列健康问题,不少30来岁的青壮年人也加入此类病的后备军。降脂成为健康的重要问题。   近日在穗召开的高血脂与健康的专家与媒体对话会上,联合国世界粮农组织营养顾问、中山大学教<font color="red">授何志谦指出,现时市面上许多饮料都含糖量多,小儿每天摄入过多的糖分导致了肥胖儿增多。因此,应该提倡饮天然水,成人每天2升(含饭菜里的水分)通过饮水排泄废物是很好的养生方法。   而日本长寿地区的人每天饮10杯茶,茶比咖啡好,<font color="red">茶有抗氧化作用,能延缓衰老、清除有害物质。茶是好东西,但饮茶过多,有的人又受不了,会出现心跳过快、虚汗,甚至虚脱。若将茶中作怪的咖啡因去除,就不会有此问题了。例如,安利公司研制成功的从红茶里提取茶黄素制成的茶族益脂胶囊,保留了茶的有益成分,能有效降低血脂。 <font face="宋体">茶黄素是以大芳香环为主的酚性化合物,因而具有较强的医疗功效,具体如下:     <font color="#000075">  一、<font face="宋体">调节血脂异常 <font face="宋体">:降低高血脂症血清胆固醇、甘油三脂、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含量,提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含量。 <font color="#000075">   <font face="宋体">二、 <font face="宋体">抗动脉粥样硬化 <font face="宋体">作用:抑制高血脂动物胆固醇,在动脉壁内沉着和脂质斑块形成。 <font color="#000075">  三、<font face="宋体">抗凝、促纤溶、降低血黏度 <font face="宋体">作用:延长血凝固时间、凝血酶原时间、抗凝血酶Ⅲ时间,同时降低纤维蛋白原含量,减少血小板黏附、聚集。对已凝聚的血小板有解聚作用。 <font color="#000075"><font face="宋体">四、抗脂质过氧化 <font face="宋体">作用:提高血清超氧化歧化酶活力,降低脂质过氧化物含量。   <font color="#000075"><font face="宋体">五、对动物心肌细胞急性缺血损伤有保护作用:能降低心肌和血浆内肌酸激酶和乳酸脱氢酶含量。同时升高心肌和血浆内超氧化歧化酶、过氧化氢酶的活性、降低丙二醛的含量。 <font color="#000075"><font face="宋体">六、对动物 性脑缺血损伤有保护作用:提高脑组织超氧化歧化酶、过氧化氢酶的活性、降低丙二醛的含量。 <font color="#000075">  <font face="宋体">七、改善微循环 <font face="宋体">:降低缩血管、物质,如内皮素、血栓素B2<font face="宋体">含量。 <font color="#000075"><font face="宋体">八、抗茵消炎 <font face="宋体">,茶黄素及茶黄素的4<font face="宋体">个单体对肉毒芽孢杆茵、肠炎杆菌、金色葡萄球菌、荚膜杆菌、腊样芽胞杆菌、志贺细菌均有显著的抑制作用。茶黄素中的茶黄素没食子酸酯,在1mg/ml<font face="宋体">浓度下,24<font face="宋体">小时可完全杀死百日咳。 <p align="right"> <p align="left"><font color="#000075">  <font face="宋体">九、强抗氧化剂 <font face="宋体">,可用于清除自由基;并且能抑制爱滋病病毒。研究表明,茶黄素及没食子酸酯对艾滋病毒(包括人体免疫缺损病毒Ⅰ型(HIV-1<font face="宋体">))的逆转录酶及各种细胞的DNA<font face="宋体">和RNA<font face="宋体">聚合酶活性有抑制作用。茶黄素及其没食子酸酯不仅抑制逆转录酶,而且抑制人体DNA<font face="宋体">聚合酶α、β、γ以及大肠杆菌的RNA<font face="宋体">聚合酶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
 楼主| 发表于 2005-5-4 15:08:45 | 只看该作者
<p align="center"> 从五光十色的茶类认识茶色素成分的多样性 <p align="center"> <p align="center"> <p align="center"> <p align="left"> <font color="black">茶叶 <font color="black">中发酵程度的轻重不是绝对的,当有小幅度的误差,依其发酵程度大约 <font color="black">红茶 <font color="black"> 95%发酵,黄茶 85%发酵,黑茶 80%发酵, <font color="black">乌龙茶 <font color="black"> 60~70%发酵,包种茶 30~40%发酵,青茶 15~20%发酵, <font color="black">白茶 <font color="black">约 5~10%发酵, <font color="black">绿茶 <font color="black">完全不发酵。而青茶之毛尖并不发酵, <font color="black">绿茶 <font color="black">之黄汤反有部份发酵。  国际上较为通用之分类法,是按不发酵茶、半发酵茶、全发酵茶来作简单分类。    <font color="black">我国的茶类从目前国家和习惯上的分类来说,有绿茶、红茶、乌龙茶、黑茶、白茶等。从这些茶类来看,颜色是茶类重要的表征之一。绿茶的颜色特征,干茶有翠绿、青绿、墨绿,以绿为主色,茶汤有绿艳、鲜绿,即翡翠带黄,透明悦目,也呈现出绿的要素,叶底有翠绿、嫩绿、青绿、黄绿,也以绿为主色。茶叶的绿色主要是由叶绿素决定的。叶绿素由碳、氢、氧、氮、镁五种元素构成。叶绿素有深绿色和黄绿色两种,前者称为叶绿素a、后者称为叶绿素b。 <font color="black">红茶的颜色特征,成品茶一般呈乌黑至棕褐,茶叶审评家称为乌润,是优级红茶干茶的理想色泽;红茶汤色有红艳、鲜红,都以橙红为主色。茶叶的检红色主要是由茶叶中儿茶素经过氧化脱氢聚合转化形成茶黄素和茶红素等色素决定的。纯粹的儿茶素,未经氧化脱氢聚合,是无色的。茶黄素为黄色,茶红素呈红色,都是儿茶素氧化脱氢聚合后的产物。红茶叶底,有橙黄明亮、红亮等色泽,前者主要由茶黄素决定,后者则由于茶红素较多所致。 <font color="black">儿茶素及其氧化产物都是碳氢氧三元化合物,是由糖类经一系列酶的作用,通过莽草酸途径,形成苯环化合物,最后合成为儿茶素。儿茶素具有明显的酚的特性,能使重金属和蛋白质沉淀,所以,是一种酚性物。酚性物由于能使蛋白质沉淀,就具有大小不等的把生皮鞣成革的性能,因此也称为鞣质或单宁物质。儿茶素与一些典型的植物单宁(五倍子单宁等)相比,鞣革的性能是较弱的。 <font color="black">茶叶中除了绿色素和红色素以外,黄色素实际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前面所说到的茶黄素是红茶汤色的主要色素。绿茶汤色主要是绿黄色。绿茶汤色的显黄,是由于多种上述酚性物的初级氧化物引起的。同时酚性物中的黄酮类及其糖苷(又称花黄素),是一些由黄到绿决定绿茶汤色的色素。绿茶由于贮藏不善,舍出现黄色和褐色。黄褐色来自叶黄素、胡萝卜素及酚性物的初级氧化物。 <font color="black">红茶茶汤冷后产生乳凝状物,高级红茶的乳凝物,呈亮黄酱色,是理想的“冷后浑”。理想的冷后浑的黄色也是儿茶素氧化脱氢聚合而成的茶黄素存在的反映,这种氧化物与咖啡碱络合就在红茶汤中生成乳凝物质。 <font color="black">茶叶乌、黑也是重要的色泽,前面说到红茶的干茶就尚乌润。这种色泽是红茶加工过程中叶绿素分解的产物脱镁叶绿酸及脱镁叶绿素及果胶素、蛋白质、糖和酚性物的氧化产物附集于茶叶表面,干燥后呈现出来的。红茶叶底。在审评过程中,常发现有乌条暗片。、这是不受欢迎的。这种乌暗色泽的形成,是由于茶叶中酚性物、儿茶素等,不适当的氧化聚合,生成过量的茶褐素所致。 <font color="black">与黑、乌接近的颜色,有红茶显示的棕褐色,以及绿茶因贮藏不善而形成的黄褐色。这些也都可以由叶绿素水解产物、果胶素蛋白质、糖类和酚性物不同程度的氧化物经过干燥形成。此外,尚有儿茶素氧化所形成的茶褐素,能使红茶汤色形成不愉快的暗褐色和红茶叶底形成乌暗的猪肝色。黑茶呈灰橄榄色到暗褐色,这是由于茶叶中的酚性物在黑茶制造渥堆过程中经受了外来微生物的作用,氧化并与氨基酸结合产生了黑色素。 <font color="black">和黑色相对立的颜色,是白色。白茶的白毫和幼嫩叶制成的绿茶所显的白毫,都是茶叶中白色素的反映。纯净的儿茶素是无色的,它在绿茶和白茶的嫩毫中,因为未经氧化,故能使嫩毫显白色。至于红茶的嫩毫,由于红茶加工过程中,儿茶素经受了氧化脱氢聚合成茶黄素的缘故,因此,幼嫩芽叶上的茸毛不复呈白色,而呈金黄色。如高级红茶就富有金黄毫。白色素还有多种花白素,如芙蓉花白素、飞燕草花白素等。茶花的白色,也是这些无色化合物存在的反映。幼嫩鲜叶的白毫也会有这样的化合物。 <font color="black">黑色和白色的中间色是灰色,在评茶过程中常发现绿茶有为人所赞赏的银灰色。银灰色是白色素在茶叶精制过程中,由于机械的摩擦而产生的色泽。 <font color="black">茶叶审评过程中,还发现有青色。在绿茶原料鲜叶中含花青素较多时,绿茶的叶底会出现靛青色。花青素也是一种酚性物,它的化学结构与儿茶素、黄酮类颇为相似。茶树在高温干旱季节,不少品种有大量的紫色芽叶出现,这是花青素含量过多的反映。 <font color="black">除此以外,绿茶审评中还出现青绿,即黑里带绿泛黄,如苹果色;叶底青绿,如西瓜皮的淡墨绿色。这是茶叶嫩度较差或用叶肉较厚的原料制成绿茶的特征。这些青色的出现,都与花青素无关,是叶绿素不同程度分解形成脱镁叶绿酸等化合物的反映。红茶叶底,在审评中,也常见“花青”的评语。这里的所谓“花青”,不是单纯的青色,也与花青素无关,而是就红茶叶底花杂青色的斑点和条纹而言的,发酵不均匀,采摘不分老嫩,在强日光下萎凋、不常翻拌;揉捻不均或不筛分,都会使红茶叶底呈现红青夹杂,都叫“花青”,这是叶绿素没有得到适当而充足的破坏造成的。 <font color="black">总的说来,茶叶有关色泽,大抵涉及红、橙、黄、绿、青、紫、棕、褐、黑、灰、白等颜色。这些颜色是多种化合物的颜色的具体反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楼主| 发表于 2005-5-4 15:18:52 | 只看该作者
生活中慎饮八种茶


作者: 来自: 时间:2005-3-2


    ◆浓茶:含有大量刺激性的咖啡因、茶碱等,可导致失眠、头痛、耳鸣,眼花并伤肠胃。
    ◆霉变茶:含有大量毒素。
    ◆串味茶:有的味道是有毒的,如油漆、樟脑等。
    ◆焦味茶:炒制过火的茶叶,营养已经丧失,味道也不好了。
    ◆隔夜茶:内中多半滋生、繁殖了大量的细菌等,对肠胃会造成刺激,引发炎症。
    ◆久泡茶:茶叶泡得过久,内中很多对人体不利的物质被泡了出来。
    ◆冷茶:茶宜温热而饮,冷茶有滞寒、聚痰之弊。
    ◆烫茶:茶一般都是用高温的水冲泡的,但是不能在过热时饮用,否则会伤肠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楼主| 发表于 2005-5-4 15:21:58 | 只看该作者
<p align="center"> 乌龙茶初制流程图解 <img src="http://www.china-tea.org/images/oolongtea1.gif" border="0" onclick="javascript:window.open(this.src);" alt= style="CURSOR: pointer" onload="javascript:if(this.width>screen.width-500)this.style.width=screen.width-500;" /> <p align="left"><font color="black"><p align="left"><font color="black"><font face="#718"><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font color="black"><font face="宋体">青叶 <font color="black"><font face="#718"><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font color="black"><font face="宋体">↓ <p align="left"><font face="宋体"> <p align="left"><img src="http://www.china-tea.org/images/caicha.jpg" border="0" onclick="javascript:window.open(this.src);" alt= style="CURSOR: pointer" onload="javascript:if(this.width>screen.width-500)this.style.width=screen.width-500;" /> <font color="black"> <p align="left"><font color="black"><p align="left"><font color="black"><font face="#718"> <font color="black"><font face="宋体">采摘 <font color="black"><font face="#718"><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font color="black"><font face="宋体">↓ <p align="left"><img src="http://www.china-tea.org/images/saiqing.gif" border="0" onclick="javascript:window.open(this.src);" alt= style="CURSOR: pointer" onload="javascript:if(this.width>screen.width-500)this.style.width=screen.width-500;" /> <font color="black"> <p align="left"><font color="black"><font face="宋体">晒青 <font color="black"><font face="#718"><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font color="black"><font face="宋体">↓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楼主| 发表于 2005-5-4 15:22:40 | 只看该作者
凉青 <font face="宋体">↑↓ <img src="http://www.china-tea.org/images/yaoqing.jpg" border="0" onclick="javascript:window.open(this.src);" alt= style="CURSOR: pointer" onload="javascript:if(this.width>screen.width-500)this.style.width=screen.width-500;" />  摇青 <font face="宋体">↓ <img src="http://www.china-tea.org/images/chaoqing.jpg" border="0" onclick="javascript:window.open(this.src);" alt= style="CURSOR: pointer" onload="javascript:if(this.width>screen.width-500)this.style.width=screen.width-500;" />    炒青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楼主| 发表于 2005-5-4 15:24:24 | 只看该作者
<img src="http://www.china-tea.org/images/baoqiu.gif" border="0" onclick="javascript:window.open(this.src);" alt= style="CURSOR: pointer" onload="javascript:if(this.width>screen.width-500)this.style.width=screen.width-500;" />  速包 <font face="宋体">↑↓  <img src="http://www.china-tea.org/images/baorou.jpg" border="0" onclick="javascript:window.open(this.src);" alt= style="CURSOR: pointer" onload="javascript:if(this.width>screen.width-500)this.style.width=screen.width-500;" />  包揉 <font face="宋体">↑↓   <img src="http://www.china-tea.org/images/dasan.jpg" border="0" onclick="javascript:window.open(this.src);" alt= style="CURSOR: pointer" onload="javascript:if(this.width>screen.width-500)this.style.width=screen.width-500;" />    打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
 楼主| 发表于 2005-5-4 15:27:51 | 只看该作者
<img src="http://www.china-tea.org/images/honggan.jpg" border="0" onclick="javascript:window.open(this.src);" alt= style="CURSOR: pointer" onload="javascript:if(this.width>screen.width-500)this.style.width=screen.width-500;" />   烘干 <font face="宋体">↓ <img src="http://www.china-tea.org/images/chengpin.jpg" border="0" onclick="javascript:window.open(this.src);" alt= style="CURSOR: pointer" onload="javascript:if(this.width>screen.width-500)this.style.width=screen.width-500;" />          成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
 楼主| 发表于 2005-5-4 15:39:09 | 只看该作者
细说红茶  作者: 来自: 时间:2004-11-14  红茶,以适宜制作本品的茶树新芽叶为原料,经萎调、揉捻(切)发酵。干燥等典型工艺过程精制而成。因其干茶色泽和冲泡的茶汤以红色为主调,故名。 红茶开始创制时称为“乌茶”。红茶在加工过程中发生了以茶多酚 促氧化为中心的化学反应,鲜叶中的化学成分变化较大,茶多酚减少90%以上,产生了茶黄素、茶红素等新的成分。香气物质从鲜叶中的50多种,增至300多种,一部分咖啡碱。儿茶素和茶黄素络合成滋味鲜美的络合物,从而形成了红茶、红汤、红叶和香甜味醇的品质特征。 红茶的功效  2002年5月13日美国医师协会发表对男性497人、女性540人10年以上调查,指出饮用红茶的人骨骼强壮,红茶中的多酚类(绿茶中也有)有抑制破坏骨细胞物质的活力,各种食品含多酚类的量如下:红茶—17.4,绿茶—12.0,红葡萄酒—9.6,鲜桔子汁—0.8。  为了防治女性常见骨质疏松症,建议每天服用一小杯红茶,坚持数年效果明显。如在红茶中加上柠檬,强壮骨骼,效果更强,在红茶中也可加上各种水果,能起协同作用。  日本大阪市立大学实验指出,饮用红茶一小时后,测得经心脏的血管血流速度改善,证实红茶有较强的防治心梗效用。  美国杂志报道,红茶抗衰老效果强于大蒜头、西兰花和胡萝卜等。  紅茶有几种有趣的說法,提供大家参考:   健康保健方面:红茶可以帮助胃肠消化、促近食欲,可利尿、消除水肿,并强壮心肌功能。    预防疾病方面:红茶的抗菌力强,用红茶漱口可防滤过性病毒引起的感冒,并预防蛀牙与食物中毒,降低血糖值与高血压。 小种红茶:开创了中国红茶的纪元。起源16世纪。最早为武夷山一带发明的小种红茶。 1610年荷兰商人第一次运销欧洲的红茶就是福建省崇安县星村生产的小种红茶(今称之为“正山小种”)。至18世纪中叶,又从小种红茶演变为工夫红茶。从19世纪80年代起,我国红茶特别是工夫红茶,在国际市场上曾占统治地位。小种红茶是福建省的特产,有正山小种和外山小种之分。正山小种产于崇安县星村乡桐木关一带,也称“桐木关小种”或“星村”小种。政和、但洋、古田。沙县及江西铅山等地所产的仿照正山品质的小种红茶,统称“外山小种”或“人工小种”。在小种红茶中,唯正山小种百年不衰,主要是因其产自武夷高山地区,崇安县星村和桐木关一带,地处武夷山脉之北段,海拔1000~1500米,冬暖夏凉,年均气温18C,年降雨量2000毫米左右,春夏之间终日云雾燎绕,茶园土质肥沃,茶树生长繁茂,叶质肥厚,持嫩性好,成茶品质特别优异。 工夫红茶:是我国特有的红茶品种,也是我国传统出口商品。当前我国十九个省产茶(包括试种地区新疆、西藏),其中有十二个省先后生产工夫红茶。我国工夫红茶品类多、产地广。按地区命名的有滇红工夫、祁门工夫、浮梁工夫、宁红工夫、湘江工夫、闽红工夫(含但洋工夫、白琳工夫、政和工夫)、越红工夫、台湾工夫、江苏工夫及粤红工夫等。按品种又分为大叶工夫和小叶工夫。大叶工夫茶是以乔木或半乔木茶树鲜叶制成﹔小叶工夫茶是以灌木型小叶种茶树鲜叶为原料制成的工夫茶。 红碎茶:我国红碎茶生产较晚,始于本世纪的50年代后期。近年来产量不断增加,质量也不断提高。红碎茶的制法分为传统制法和非传统制法两类。 传统红碎茶:以传统揉捻机自然产生的红碎茶滋味浓,但产量较低。非传统制法的红碎茶:分为转子红碎茶(国外称洛托凡(Ro tO va ne)红碎茶);C.T.C红茶和L.T.P(劳瑞制茶机)红碎茶。如以C.T.C揉切机生产红碎茶,彻底改变了传统的揉切方法。萎雕叶通过两个不锈钢滚轴间隙的时间不到一秒钟就达到了破坏细胞的目的,同时使叶子全部轧碎衣颗粒状。发酵均匀而迅速,所以必须及时进行烘干,才能达到汤味浓强鲜的品质特征。以不同机械设备制成的红碎茶,尽管在其品质上差异悬殊,但其总的品质特征,共分为四个花色。(1)、叶茶:传统红碎茶的一种花色,条索紧结匀齐,色泽乌润,内质香气芬芳,汤色红亮,滋味醇厚,叶底红亮多嫩茎。(2)、碎茶:外形颗粒重实匀齐,色泽乌润或泛棕,内质香气馥郁,汤色红艳,滋味浓强鲜爽,叶底红匀。(3)、片茶:外形全部为木耳形的屑片或皱折角片,色泽乌褐,内质香气尚纯,汤色尚红,滋味尚浓略涩,叶底红匀;(4)、未茶:外形全部为砂粒状未,色泽乌黑或灰褐,内质汤色深暗,香低味粗涩,叶底暗红。红碎茶产区主要是云南、广东、海南、广红茶为中国第二大茶类,出口量占中国茶叶总产量的50%左右,客户遍布60多个国家和地区。其中销量最多的是埃及、苏丹。黎巴嫩、叙利亚、伊拉克、巴基斯坦、英国及爱尔兰、加拿大、智从德国、荷兰及东欧各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
 楼主| 发表于 2005-5-4 15:41:53 | 只看该作者
花茶知识


作者:未知 来自:未知 时间:2004-6-5


    花茶(Scented tea) 又称熏花茶、香花茶、香片。为我国独特的一个茶叶品类。由精制茶坯与具有香气的鲜花拌和,通过一定的加工方法,促使茶叶吸附鲜花的芬芳香气而成。

    产于福建、江苏、浙江、广西、四川、安徽、湖南、江西、湖北、云南等地。早在1000多年前,就有上等绿茶中加入一种香料——龙脑香的制法。13世纪已有茉莉茶窨茶的记载,明朝(1592)程荣所著的《茶谱》一书,对花茶的制法有较为详细的叙述:“木樨、茉莉、玫瑰、蔷薇、蕙兰、莲桔、栀子、梅花皆可作茶,诸花开放,摘其半含半放,蕊之香气全者,量其茶叶多少,扎花为拌。三停茶,一停花,用磁罐,一层茶,一层花,相间至满,纸箬扎固入锅,重汤煮之,取出待冷,用纸封裹,置火上焙干收用。”清道光年间,吴人顾禄的《清嘉录》载:“珠兰、茉莉花于薰风欲拂,已毕集于山塘花肆,茶叶铺买以为配茶之用者。……茉莉则去蒂衡值,号为打爪”清雍正元年(1723年),苏州茉莉花茶批量运销东北、华北、西北市场。花茶较为大量的生产始于1851年至1861年的清咸丰年间。1949年后,我国花茶生产有较大的发展,产销量逐年增加,主销东北、华北、山东等地,出口东南亚各国,行销港澳地区。

    加工工艺窨制是将鲜花和经过精制的茶叶拌和,在静止状态下茶叶缓慢吸收花香,然后筛去花渣,将茶叶烘干而成。按所用鲜花的划分,有茉莉花茶、白兰花茶、珠兰花茶、玳玳花茶及桂花、玫瑰、柚花等花茶。一般以烘青绿茶为茶坯,因其组织结构疏松,吸香性强,茶味清纯,用以窨花,无火味夺花香之患,能使茶香花香融为一体。先将烘青毛茶去除片、末、梗等,精制成符合商品规格要求的茶坯。茶坯质量执行GB172标准。鲜花应选用当天采摘的成熟花朵,经过摊、堆、筛、凉等维护和助开过程,使花朵开放匀齐,再与茶坯按一定配比拌和均匀,堆积静置,让茶坏尽量吸收鲜花持续吐放的香气。窨制期间,有的还需视其堆温的变化翻拌通风散热,以降低堆温和透换新鲜空气,以利于鲜花恢复生机,继续吐香,调换茶花接触面,使茶坯均匀地吸香。最后筛去花渣,完成一个窨次。不同品种级别的花茶,窨制时间、下花量、窨次各异,多窨次的花茶,其下花量是逐次递减。为了提高鲜爽度,有的花茶还配以适量的白兰鲜花打底。成品一般分为1~6级和片茶。

    品质特点,外形条索紧结匀整,色泽黄绿尚润;内质香气鲜灵浓郁,具有明显的鲜花香气,汤色浅黄明亮,叶底细嫩匀亮。

    理化指标:含水量不大于9%(外销不大于8%),碎茶含量不大于8%(外销不大于6%),粉末含量不大于1.5%。

    花茶宜于清饮,不加奶、糖,以保持天然香味。用瓷制小茶壶或瓷制盖杯泡茶,用以独啜,待客则用较大茶壶,冲以沸以,三五分钟后饮用,可续泡一二次。

    大包装用胶合板箱、纸箱或麻袋,内衬铝箔或塑料袋。小包装有铁听、纸盒、瓷罐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
 楼主| 发表于 2005-5-4 15:57:07 | 只看该作者
<p align="center"><font color="blue">借国粹力推“茶”保健直奔血脂市场 中国居民血脂异常者高达1.6亿,其中蕴含的消费需求使降血脂市场有“保健食品市场剩下的最大一块蛋糕”之称;但同时,降血脂市场也有着如同百慕大般的令人迷惑与畏惧之处。自上世纪90年代末起,已有不少企业折戟沉沙,之中不乏大名鼎鼎之辈;而维系下来的产品也多是惨淡经营。所以时至今日,整个市场依然处于沉睡状态。然而业界仍普遍寄予厚望,认为市场很快就会成熟,“市场井喷时刻就要来临”。最根本的依据是,人们已逐渐认识到高血脂的危害,降血脂产品的认可度正在提高。2003年有人甚至预言,大品牌将在近年诞生,只是尚不清楚它来自何方。2005年的4月阳春,这个预言在某种程度上显现出了“先见之明”。国内保健品市场的头号品牌———安利纽崔莱在京城一家古色古香的茶室中,上演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洋保健品的“中式”新品发布会,其即将于5月份推广上市的新品———茶族益脂胶囊就此亮相——方向明确茶族益脂胶囊直指都市常见慢性病“通过功能性营养食品去降低慢性疾病的患病几率,在预防慢性疾病方面发挥一定的作用,是安利纽崔莱一直以来致力的一个目标。”纽崔莱营养与健康研究中心总裁山姆宏邦博士在去年中国之行中曾对媒体这样说过。作为安利纽崔莱继深海鲑鱼油和银杏健忆胶囊之后在中国市场上投放的第三款功能性营养保健食品,茶族益脂胶囊显示了纽崔莱非常明确的战略方向,其“调节血脂”的保健功能直指当前最令人忧虑的高血脂。中国营养学界泰斗、联合国粮农组织顾问<font color="red">何志谦教授指出,高血脂问题在中国非常严重,平均每5个中国人中就有1个高血脂。去年10月卫生部发布《2002年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现状》调查报告称,全国血脂异常现患人数估计达1.6亿;而且中、老年人患病率相近,城乡差别不大。  <font color="red">高血脂是心脑血管疾病爆发的主要罪魁祸首。所幸,高血脂同时也是心脑血管病可调控的危险因素之一。大量流行病学观察结果显示,血脂中血清胆固醇每上升1%,冠状动脉疾病的危险就增高2%—3%;相反,调整血脂水平后,5年内能使冠心病发生率下降34%。另外,血脂的降低还被证实可以减慢已经形成的粥样硬化斑块的进展,甚至使其消退,并有可能减低冠心病的病死率。由于在防治心血管疾病方面具有积极的意义,“调节血脂”近20年来一直是全世界医学界极为重视的课题,并由此在全球医药、保健品市场上为调节血脂类产品搭建了一个宽广的发展平台。2002年全球药品销量的冠、亚军都是降血脂药品,而且,降血脂药品在过去的5年中始终保持着每年9%的快速增长态势。受到极大鼓舞的全球功能食品厂商回过头来把自己和降血脂药品比较一番,对自身具有的相对优势了然于胸:成分天然,安全性极高,意味着可以放心长期服用;源自东方尤其是中国的“药食同源”的养生保健理念已经影响到国外并日益深入人心。也正因如此,虽然中国的降血脂市场曾经让不少前仆后继的淘金者梦断于斯,而且不乏名门大户败走麦城,但业界始终对中国保健品市场这最后一块“处女地”寄予厚望。而且这份乐观也得到了越来越有力的支撑。2003年有分析指出,种种迹象表明,沉睡的中国降血脂市场即将被唤醒。今天,在调节血脂类保健食品的市场环境正在迎来种种利好的时候,安利纽崔莱携着茶族益脂胶囊前来赴宴了。视角独特以活性黄素为主要功效成分安利一向认为,一项成功的研发成果,必须在技术层面具有前瞻性,在行业层面具有先进性,在生产层面具有可操作性,三者缺一不可。纽崔莱茶族益脂胶囊充分地体现了这一原则。到目前为止,在国家已批准的1000个以上的调节血脂保健品中,纽崔莱茶族益脂胶囊以“活性茶黄素”作为产品的主要功效成分。这套独树一帜的产品构思中凝结着哪些科学依据呢?作为茶族益脂胶囊的技术研发主管,美国安利公司研发部的吉姆卢佛斯最有发言权。吉姆说,<font color="red">饮茶可降低人体血液中总胆固醇、ldl和甘油三酯,同时可以升高hdl,加速脂肪和胆固醇的代谢。对此,国内外早已有大量报道。茶<font color="red">多酚是茶中富含的一组多酚类物质(其主要活性物质是儿茶素),茶色素是茶多酚的氧化产物。如果说茶多酚是绿茶和花茶的主要成分,茶色素则是红茶和乌龙茶的主要成分。长期以来,国内外学者都认为茶多酚是茶保健作用的主要成分,茶多酚的抗氧化作用是茶发挥其保健作用的主要功臣;并认为茶色素既然是茶多酚的氧化产物,就不太可能保留茶多酚的抗氧化作用。直至2003年,茶色素的价值才得到正确的评价。研究首次证实:茶色素与茶多酚同样有效;研究人员同时还指出,茶色素几乎与茶多酚在茶中的含量相当,而且其化学性质远比茶多酚稳定。因此,茶色素是一种很值得进一步研究和开发的茶成分。同年,还有研究显示,茶色素的主要功能成分——茶黄素是茶叶中具有确切药理作用的化合物,有关的临床实验进一步证实了茶黄素的降脂作用,特别是降低胆固醇和ldl水平明显。 但是,在将茶色素用于营养保健食品开发方面一直存在着技术障碍。<font color="blue">茶黄素是在绿茶发酵成红茶的过程中产生的,然而天然红茶提取物中茶色素含量极少,仅为0.3%—1.7%。所以,从红茶中直接萃取茶色素,不仅得率低而且成本高。据吉姆介绍,纽崔莱并非简单地从茶叶中萃取有效成分,然后混合;而是通过有效地控制发酵进程,使红茶中的茶黄素含量最大化,从而尽可能多地提取出目标成分——茶黄素。每粒茶族益脂胶囊能含有的茶黄素相当于7杯红茶(1杯红茶为使用1克红茶加170毫升沸水浸泡约6分钟所得)或50杯绿茶中所能提供的量,靠的就是这种受到专利保护的萃取技术。既然茶黄素比儿茶素具有更好的降低ldl的功能,为什么每粒茶族益脂胶囊中除了85.2毫克的茶黄素外,还有100多毫克的儿茶素呢?吉姆解释说,茶的保健功能其实是由多种活性成分“分工合作”完成的。以降血脂为例,<font color="red">茶黄素能够强力抑制酶活性,减少内源性胆固醇合成,清除自由基,抑制ldl的氧化修饰;儿茶素则能减少外源性胆固醇的肠道吸收或增加胆固醇和甘油三酯从肠道的排泄,阻止其回到肝脏被重新合成胆固醇。 功效显著临床测试数据事实说话确保产品功能真实有效是在市场竞争中取胜的颠扑不破的真理。与所有产品一样,降血脂产品的功效如不明显,即使初期成功占领市场,也不可能维持长久。吉姆说,茶族益脂胶囊经过了一系列临床试验的证实。“迄今为止,我们已经进行了大大小小10个临床测试。其中9个是公开的临床测试。试验结果均表明,茶族益脂胶囊可以有效降低人体总胆固醇和ldl的水平。为进一步从更科学的层面去证实产品的功能和有效性,又开展了一次双盲随机临床测试。选择了220名高血脂的人,随机分成两组,一组服用安慰剂,另一组食用茶族益脂胶囊。12周后,安慰剂组没有出现任何变化,而实验组人群的总胆固醇水平降低了11.3,ldl水平降低了16.4。而且在这个过程中,不要求受试者对自己的饮食和生活习惯作出任何改变。这个临床测试取得的试验数据已经发表在美国医学会杂志jama上。”有效率也是人们在评估一个临床测试时比较关心的问题。在上述双盲随机临床测试中,茶族益脂胶囊的有效率达73%。“在临床测试中,这算是很好的成绩。要知道,很多药品在临床测试中的有效率最高也不过80%,低的甚至会到40%。”吉姆说。有着与药物不相上下的有效率,茶族益脂胶囊同时又有着药物不可比拟的高度安全性。据吉姆介绍,茶族益脂胶囊的推荐服用量与临床测试中使用的量是一致的。在双盲测试中,受试者的生化指标如血常规、转氨酶等均未受到影响;在9次公开临床测试中的共计2.7万受试者中,也未发现任何毒副作用。这无疑为有保持血脂平衡健康意识的消费者们提供了有别于药物的一种智慧选择。当然,每天喝茶也可以降血脂,但要获得1颗茶族益脂胶囊所提供的茶黄素和茶多酚,每天要喝许多杯茶。对于生活繁忙紧张的人来说,几乎不可能做到,还有些人更是不敢这样做。因为咖啡因的存在,饮茶过多容易出现失眠、心悸、肠胃不适、尿频等问题。而茶族益脂胶囊是不含咖啡因的。<font color="red">何志谦教授还提到,茶族益脂胶囊由于不含单宁酸,与中国消费者更有一份“意外的默契”存在。中国居民的贫血率较高,成年女性尤其如此,贫血率高达15%—25%。一是育龄妇女由于生理失血的原因,日常生活中会有不少的铁流失;二是中国居民以植物性食物为主的膳食中,铁的吸收率很低;三是食物中的很多成分干扰人体对于铁的吸收,茶叶中的单宁酸即是其中之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743|

小黑屋|手机版|新儿教资料网-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 闽ICP备19010693号-1|广告自助中心  

闽公网安备 35052502000123号

GMT+8, 2025-5-7 05:52 , Processed in 0.511195 second(s), 27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etjy.com!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