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儿童 教育 英语
查看: 3267|回复: 9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 破解阅读后遗症——第一步:缩短从读到用的时差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6-3-9 16:48:1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如果您是第一次阅读这篇文章,请看阅读后遗症(1)(2)后再来,不然会“断片儿”。
昨儿和今天两日看了论坛一些文章,其实我今天讲的这些问题各位爸妈早在几年前就开始讨论了,只不过还没有系统具体的做法出现。
接下来开始逐步呈现一个系统的做法:学习技术——关于如何去读懂和应用的技术,适用所有阅读类型。(呃,为了避免读到这里有些读者有所质疑——莫非又是一个万能丹?)
我只是个搬砖工人和实践这个技术的一个普通人,仅此而已。它来自APS 国际应用教育学会,题目叫learn how to learn,有兴趣你可以去他们的网站上了解。
在我的教室里,年龄从小学生到成人,所学科目各不相同——有学校的科目,有关于生活教育的资料等;协助他们能够自己有能力读懂他们正在读的资料是我的职责,我并不讲解,只是协助他们自行阅读课本。

      我认为一个理想的阅读者应该是有能力自己解决阅读中遇到的问题,但前提是他们需要了解什么是阅读,和如何清除阅读时会遇到的障碍。

提出阅读的定义,是为了能够更好地让阅读为每个学习者服务

阅读——观看,确定字的定义,问问题并得到答案,直到你确定如何做某件事为止。

    本篇讲的是破解阅读后遗症的第一步,这个在我的操作经验里和aps的全球案例里,是阅读的先决条件。如果孩子遇到在阅读后遗症(1)的问题,那么各位爸妈可以拿着它去对照孩子的状况。

1. 从阅读的定义可以看出:阅读的最终目的是确定如何做某件事。阅读是受教育的主要手段之一。
这一篇就讲阅读的目的将怎么促进阅读,和具体如何操作:

       引用一段话:所有的科目,如果他们的最终成果并不是具体的实作(实际做出成果),那么。不管他学了多久,都不可能在这个领域里面称为受过教育的人。——APS 国际应用教育学会

       譬如:学语文的最终成果是应该会读懂别人在讲什么,并使用自己学过的词句将自己的观点表达出来之类的;学数学应该会算账,将实际问题转化成数学语言,把结果算出来以做参考决定之类的;学英语的应该会用英语交流等等。在学修理车的就应该把车修好,而不是学了一大堆零件的名称却修不好车。

      有了这个,你可以带孩子去看他正在阅读的东西在实际生活里有什么用处。或许大家会觉得这对小孩儿来说太难了。实际上并非这样,如果你带小孩多出去走走看看各行各业,然后问问他“想要生产一样什么东西?”他往往最后就会告诉你然后你再把他想要做的东西和他正在阅读的东西联系起来,他会同意你该认真阅读。譬如一个小孩不喜欢英文,但是很喜欢玩蜘蛛,可以问他玩蜘蛛可以让他生产一样什么东西。他很可能会告诉你玩蜘蛛会帮助他生产出解蜘蛛毒液的药物,那么这就需要学化学,化学又是用文字写成的,那么就需要学英文。(这是发生在我身边的真实例子,这位小朋友后来在澳洲学习化学。)

      这和我们目前阅读的问题有什么关系?这是打开孩子阅读大门最重要的第一关。第一关其实很多孩子都还没迈过去就被一路带到了小学初中高中。。。只是看书看书,记住记住,会知道一些东西叫什么名字,几乎没什么作用,孩子心里会有疑问:“这是在干什么,妈妈(爸爸)叫我看了记住,那就看吧;只是这是用来干什么的?”或许他会开始对一样东西很感兴趣,可是慢慢地,他发现阅读的目的只是去“知道”或是“记住”什么是什么的话,那孩子就会觉得很没意思,他的阅读也没那么如饥似渴、情绪高涨了。那他自然就不会去理解,因为没有理由去理解呀。举个例子:小多(化名)小朋友可以告诉我们一整串的:子鼠; 丑:牛; 寅:虎; 卯:兔; 辰:龙; 巳:蛇; 午:马; 未:羊; 申:猴; 酉:鸡; 戌:狗; 亥:猪。我们可以问问她:“为什么叫子鼠,这些东西可以用在什么地方?”这句话,就可以让她开始去思考阅读和实际生活的联系了(而她之前觉得自己只需要“知道”很多字怎么读就行了)各位爸妈可以常问这句:“你觉得它可以用在什么地方呢?”或者:“给我一个可以用它的地方。”我经常会说:“好!给我一个它可以用在生活中的例子。”或是带他们出门,让他们看看刚学的东西可以怎么使用出来。这个动作让小孩子非常感兴趣,他们觉得刚读到的东西可以即刻看到应用的成果。譬如有一次我们刚看完一个影片和配套的短文字:情绪度等级表(讲的是如何通过问问题来判断一个人的情绪为何)。读完不仅仅是读完,然后放学;或是“哦,知道了。”或是“我今天又读完一页书了,还看了很有趣的视频,嗯!非常棒!”那他们就永远不会有应用的意识和成果出来。所以先问:“这可以用在哪里?举个例子。”然后,带他们出门去向别人提问题。之后,我会经常有机会就问:“你刚才跟这个人聊过,你觉得他的情绪怎么样?那你可以用什么样的情绪来跟他聊天。”这样几次下来,小孩儿们就会对这个主题非常热衷。如果有应用不出理想的结果时,他们会问我为什么用出来的没什么效果?我会让他们去再看看课文,看看哪里有理解不透的地方,清理完后,再重新使用,让他们看到“自己做得出成果”。应用促进理解,理解带来应用。
       生产成果是士气的基础。没有以生产为目的的阅读,孩子的目标是不清楚的;没有以生产作为结束点,孩子的阅读热情会下滑。而且会给他这种印象:我只要记住,不需要理解,因为没有人要求我去应用,而且这和生活没什么关系。如果爸妈想检验孩子是否理解了或是你想促进他的理解,不需要等到测验,你可以去问他这篇文章可以怎么用在他的实际生活中?并举个例子。
       或许这对很多爸妈来说都比较不可思议。因为我们很少这么做。也比较难想出那篇文章是可以拿来用在生活里的。那我们先来举个例子,从很小的一个词开始——解释,来说明我们可以怎么立刻应用在生活里。从阅读到生活应用一步到位。这可能刚开始会花你一点点的心思。

       2015年时,我在小学作业班里协助过一段时间。一天晚上看到一位小朋友坐在座位上傻笑,他是遇到问题了。我走过去,看到他停留在一个问题上:
    请解释这句话:蟋蟀和它们不同,不肯随遇而安。
    他说:“老师,这题怎么做?”可能很难想到,他对这句话听了解,但是他真的不懂怎么做。问题在题目的“解释”两个字上,我带他查字典,举例子,带着他绕着班级对其它同学应用这个词“解释”,应用的方法是:向几个低年级的同学解释一个他学过的数学概念、或是向老师解释怎么从学校走到他家。经过几番折腾,因为刚开始他没有“解释”好他要讲的数学概念,他以为只要说句话就行了;结果几个低年级小朋友被他弄得晕乎乎的,后来大家争着问他他刚才在讲的这个是什么,那个是什么意思,他才明白要如何去“解释”一样他明白的、而别人却不明白的东西。然后他明白题目要他做什么,他也很愉快地把回答写了上去。事后,我还是问了他另外一个问题: “你觉得你还可以把你对解释的理解用在哪里?”他的回答简直是个小专家的范儿了,他说:“别人听不懂时,我可以画图,或是把东西都摆出来来解释给他们听;有时候我自己懂,别人不一定懂,可以看他们的表情就知道。”

    单从一个词出发,爸妈就可以激发孩子的理解应用能力。其实没必要把词放在他脑子里,等到他很大很大,让他自己去体悟。因为如果他从小没有这种应用的的乐趣和成就感,他会觉得自己的学习和生活是割裂开来的,这容易造就“只读不用”的学生。他就会一直读一直读,直到他无法离开学校或是觉得实际生活应用是个困难的谜团。读到用的“时差”越长,孩子越容易习惯“读而不思不用”的想法。即刻就建立起文字和生活的链接,会让孩子的学习态度改观非常大,不仅如此,他们会觉得阅读是有实际用处的,而不是一堆没什么意义的“聒噪声”。

     下楼沙发也是一个例子,各位爸妈可以参考如何去做。当然,您或许要一个全盘的阅读安排,但是,我的经验告诉我:如果一个您可以在生活里让他去好好参与体会应用字词,那么他的整个理解力不比阅读大量书籍的差。相反,他会对阅读有非常实用的观点,这个观点就足以让他在每个科目里披荆斩棘了。供各位爸妈参考。
       阅读——观看,确定字的定义,问问题并得到答案,直到你确定如何做某件事为止。
         下篇介绍孩子有了阅读目的后,通过些什么步骤,就可以阅读各类书籍。而不需要一种类别一种类别       地去适应和阅读。而且,真正让孩子拥有自我学习的能力。    给他那么多书去读,就先给他如何去读懂的方法吧。  

点评

谢谢分享  发表于 2016-3-14 22:51
[发帖际遇]: 小天8008 捡到钱包找不到失主,花了 2 金币寻人,是不是你掉的,快回帖看看。 幸运榜 / 衰神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
发表于 2016-3-10 00:11:10 | 只看该作者
谢谢,这篇文章写得很好,我家孩子小时候书读得不少,但记下来的东西少之又少,而且上初中后才发现孩子以前看书并没有学会思考,只是纯粹的看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楼主| 发表于 2016-3-10 11:35:11 | 只看该作者
婧珂妈 发表于 2016-3-10 00:11
谢谢,这篇文章写得很好,我家孩子小时候书读得不少,但记下来的东西少之又少,而且上初中后才发现孩子以前 ...

希望我下篇内容可以给您些参考。

点评

期待中,谢谢.  发表于 2016-3-10 15:37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发表于 2016-3-10 16:41:23 | 只看该作者
文章写得很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楼主| 发表于 2016-3-11 16:56:10 | 只看该作者

谢谢!如有建议,非常欢迎告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2016-3-11 21:32:08 | 只看该作者
楼主在另一个帖子有问到可行否,之前说的太多,都不好意思再叨叨了。

【阅读——观看,确定字的定义,问问题并得到答案,直到你确定如何做某件事为止。】

我知道你的意思,而且你解释得很详细了。可能大面积实施起来会有些难。你会觉得奇怪,都说的这么清楚了,难在哪里呢,就在我们平时的思维习惯中。

所谓会者不难,难者不会。单个的个人或家长会不会,我不是特别关心,如果我们的教学系统会呢,我才觉得美事一桩。

家长想学会呢,得先慢慢改变自己的思维或阅读习惯,自己去想怎样提高阅读质量,再来读你的或相关其TA的文章,这样才有可能真的帮到自己孩子的阅读。反正我有些无奈,孩子不喜爱阅读,我又不想管太多,爱读不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
发表于 2016-3-12 07:14:43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zty1122bb 于 2016-3-12 07:16 编辑

字的定义,这在现代汉语教学里弄的的确不多,在实际学习中,更多的学习是针对词的学习。
而对词的学习,其实大可不必乱了阵脚脚,材料就在手边--课本内注释。
如果你稍加留意中小学课本,就会发现,每课的词语注释少则七八条,多则几十条,甚至上百条,从小学到高中统共六七百篇现代文课文,上万甚至几万个词条,这简直就是一本小辞海。如果孩子能够在学习中多读几遍注释,有意识记一下其中含义,有什么解决不了的呢。
我要说的是,对于现代文注释,很多老师并不太在意,这需要家长督促。只要日积月累,再加上字典这样的小助手拾遗补阙,实在没有什么难事。

再说字的解释,初中甚至小学高年级考试中经常出现。比如颜色,何为颜,何为色。这就要牵扯到古文的学习,而这往往也来自课文注释--古文注释,这又是数千个词条。当然,有些课本没有,还是一句话--查字典。

用好课本,用活课本,不要眼高手低,好高骛远。

我再说个例子--年代,导语。每一篇古诗文,都会有这样的东西,孩子多读一下导语,诗文的已经就很容易导入,多读一下年代,整个中国的文学史年表就悉收于心。
[发帖际遇]: zty1122bb 捡到钱包找不到失主,花了 3 金币寻人,是不是你掉的,快回帖看看。 幸运榜 / 衰神榜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
发表于 2016-3-12 11:02:11 | 只看该作者
可是怎么说呢,孩子的特性通常都是无法专注于字词解释,除非这个字词解释恰好在学生的关注点上。结果就转化为如何让字词解释成为学生的关注点之一。

眼高手低和好高骛远也是多数人无法克服的,不栽跟头似乎很难明白为什么不能眼高手低和好高骛远。要不怎么都是爱耍小聪明的更容易眼高手低和好高骛远,反而傻傻笨笨脚踏实地的走得更长远呢,大概是受的挫折多,学聪明了吧。

年表就像地图,属于方法,而方法的总结在于学习者本人,要怎样做依然是学习者本人的意愿。TA人或家长的帮助至多是尽提醒或讨论义务罢了。

学校不一样,面对大群学生,有必要让大多数学生掌握正确合适的方法,否则就算不是毁人不倦,也是坐视不管。往高大上去套,于国于民不妥。
[发帖际遇]: tricom163 花了 1 金币 资助失学儿童,真是热心人啊,你也想试试帮助别人的快乐吗? 幸运榜 / 衰神榜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744|

小黑屋|手机版|新儿教资料网-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 闽ICP备19010693号-1|广告自助中心  

闽公网安备 35052502000123号

GMT+8, 2025-5-4 22:50 , Processed in 0.076263 second(s), 28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etjy.com!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