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儿童 教育 英语
楼主: 孩子怎么教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3-6岁学前期] 聊聊孩子学习过程中那些让父母操碎心的事儿,从不爱读书说起

[复制链接]
31#
 楼主| 发表于 2016-4-4 12:20:16 | 只看该作者
天生孩子必有用



孩子在愚人节这天来到了人世间,让人没想到的是,他患有21对染色体综合症,永远只有三四岁孩子的智力,也就是说,不管他年龄有多大,他永远是一个愚人。
愚人的父母并没有嫌弃自己的孩子,他们无微不至地关爱着孩子,努力教孩子从一数到五,可不争气的孩子永远不明白一到五的顺序。
愚人16岁时,愚人的妈妈被查出患上了乳腺癌。愚人的妈妈从医院出来,悲伤地坐在回家的公共汽车上,眼泪不住地往下流,她不是为自己的病情伤心,她担心的是自己死后,自己的愚子该怎么办?自己健在时他还经常被人欺负,如果自己死了,谁又会来关心照顾他呢?汽车在站台停了下来,一个衣着破烂、浑身脏兮兮的孩子在乞讨,有的人丢给他一枚硬币,有的人大声呵斥他滚开。愚人的妈妈见此情景心如刀绞—自己死后,自己的愚子很可能连这乞讨的孩子都不如,因为他连什么是乞讨也不懂呀!
愚人的妈妈在汽车上再也坐不住了,她提前下了车,到一家土产商店买了两瓶敌敌畏,她决定要和自己的愚子一起离开这个世界。
愚人的妈妈回到家打开门,愚人快乐地尖叫着从屋子里冲出来迎接妈妈,并在地上摸索半天,从几双拖鞋中找到妈妈那双拖鞋,送到站在门口发愣的妈妈脚下,示意妈妈赶紧换鞋。妈妈再也控制不住自己的感情,一把抱住愚子哭了起来。愚子一边挣脱妈妈,一边着急地举起手里自己拼装的机器人给妈妈看,并得意地说,这是自己装的。愚子的表现让妈妈猛然发现儿子并不愚—他是有感情的,也是有一定思想的,他能拼装出机器人,也一定会干其它事情,天生我这个儿子一定是有用处的。她放弃了死的念头,决定和孩子一起好好生活下去。她又开始教孩子数数,教孩子系鞋带……
一个偶然的机会,愚人的妈妈发现他对音乐有着特殊的敏感性。他一听到音乐,有时会两三个小时一动不动静静地听着,有时会随着音乐手舞足蹈,俨然像一个指挥家。看着愚人的这些表现,愚人的妈妈兴奋极了,她终于找到了适合愚子的生活方式和生存方式,她们夫妇决定送愚子上智育培训学习班,请一些指挥家来教儿子学习指挥……
为了省下钱让愚子学指挥,愚人的妈妈不但主动减少了化疗次数,而且还拖着病体外出打工。经过不懈的努力,愚人的指挥终于达到了出神入化的地步。他应邀参加了中国残联举办的春节晚会,将自己的指挥天赋发挥得淋漓尽致。演出结束,残联主席邓朴方拥抱着愚人,深情地说:“一切生命都是伟大的!”
愚人在用自己的表现赢得世界对他的尊重与承认的同时,他的妈妈却由于化疗不彻底,走到自己生命的尽头。然而,这时的妈妈走得却是非常安详,因为她已经为自己最牵挂的愚子找到了一条生存之路。
(gong zhong wei xin:孩子怎么教)
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文中的愚人就是现在蜚声海内外的著名智障指挥家舟舟。上面这段长长的文字就是舟舟来我的家乡演出时,主持人对舟舟的介绍。
在大家的感动之中演出开始了,看着舟舟充满激情的指挥,我身边一位女士啜泣起来。原来,来观看演出前她的儿子由于染上网瘾,数学只考了60分,她感到自己的儿子已无可救药,便产生了放任自流的思想,但在听了舟舟的故事和观看了舟舟的演出后,她被触动了,天生孩子必有用,她开始深深地反省自己,流下了感动和悔恨的眼泪。
[发帖际遇]: 一个袋子砸在了 孩子怎么教 头上,孩子怎么教 赚了 4 金币 ,真开心。 幸运榜 / 衰神榜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2#
 楼主| 发表于 2016-4-5 12:44:45 | 只看该作者
飞来飞去的鸟巢



接到一个陌生电话,劈头就问:“你家的房子出租吗?”我说:“不出租。”她又问:“那你家房子出售吗?”我说:“不出售。”想不到她居然接着问:“那你知道你们那栋楼房有谁家的房子出租、出售吗?”我没有回答她,而是试探着问:“你是想给读XX高中的学生租房、买房吧?”她作出了肯定的回答。
因为与这所省重点高中比邻,周边房子的房价、租金逆势上涨。我认识一对父母,孩子读了三年高中,父母就在我们这栋楼租住了三年。我总在心里问自己:这样寸步不离的陪伴,究竟是为了满足孩子的心理需求还是为了满足父母的心理需求?

(gong zhong wei xin :孩子怎么教)

你以为孩子高中毕业,父母的“陪读使命”就完成了吗?你错了。让我们来听听一个大学生的心声:“从小到大一直在父母的唠叨、斥责中生活。我之所以报考外地大学,就是想脱离父母的束缚和庇护,过自由自在的大学生活,没想到妈妈非要来陪读,我大概永无出头之日了,想起来真够恐怖的。”
就算孩子到国外去读研、读博,也有伟大的中国母亲不远万里追过去。我儿子在英国读博期间就瞻仰过这种令人发指的母爱,并且,他还荣幸地品尝过那位慈母为她的宝贝儿子包的五彩水饺。
孩子在异地工作之后就可摆脱父母“纠缠”了吧?那可难说。有位慈父曾对我说:“什么叫落叶归根?就是做父母的这叶子枯黄了之后,自然落到儿女的根上。”按照这样的理论,孩子纵然飞到天边,父母也必定追到天边。
小鸟被孵出之后,要长大,要练飞,要拥有辽阔的天空。你能够想象吗——老鸟因为热爱小鸟,所以,小鸟飞到哪里,老鸟就把巢搬到哪里。生怕小鸟遭到冻馁之苦,生怕小鸟遇到不测之灾,所以,老鸟不辞辛苦,为小鸟提供一个移动的家。
总听有专家指责当今孩子“精神断乳期”来得太迟。其实,分析一下我们就不难发现,是父母对儿女的“婴幼儿延迟期待”心理,扼杀了孩子的精神成长。
我校高中新生入学的时候,保安在门口拦住欲要亲自将孩子送到宿舍的家长——有学哥学姐帮着提行李,用不着父母操心。但是,年年都有父母跟保安发生冲突;也有父母掏出“记者证”、“警察证”等证件,冒充执行公务混进学校;更多的父母站在门外向越走越远的宝贝挥手、哭喊,仿佛影视片中的生离死别……对多数父母而言,宝贝就这一个,顶在头上怕歪了,含在嘴里怕化了,要星星不给月亮,要“苹果”不给“三星”。孩子,几乎变成了父母全部的精神寄托,所以他们才会把孩子搂得过紧。父母对孩子的死缠烂打,与其说是在满足孩子的心理需求,不如说是在满足父母的心理需求。
被超量的爱喂大的孩子不可能精神健康。他们被父母以各种美妙的借口过分地保护起来,他们被一个飞来飞去的巢追得越来越沮丧、越来越平庸。他们错失了困窘的机缘、跌倒的机缘、流泪的机缘、流血的机缘、重生的机缘……
愿天下父母都能明白——没有任何一个鸟巢可以成为鸟儿永久的避难所。让鸟儿练就一双迎击风雨的翅膀、让鸟儿生出展翅云端的心志,这才是鸟儿一生享用不尽的福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3#
 楼主| 发表于 2016-4-6 15:06:49 | 只看该作者
0-18岁的孩子,分阶段去爱



教育好孩子是门艺术。0-18岁孩子,分阶段去'爱'。0-6岁,爱等于陪伴;6-12岁,爱等于教练;12-18岁,爱等于尊重;在三个不同阶段父母应扮演不同的角色。

  一、第一阶段0-6岁:爱等于陪伴

  信任、亲密、安全感

  情感的培养和建立主要便是这个时间段,尤其是0-3岁的时候。忘了什么时候看过一篇心理学关于孩子的情感培养问题,更重要的其实是在0-3岁的阶段(也所以那个时候决定做全职妈妈,给孩子全部的爱)大部分人认为,孩子那么小,根本不懂感情。错了!其实在孩子越小的时候,他们的依赖性也就越强。所有的嗷嗷啼哭只是为了生存、饿了、不舒服了等,而这个时候,给他恰当的照顾,给他安慰的微笑和拥抱,你便是他的全部了!他其实是把他所有的生命都交付在你的手上啊!你又怎么忍心转托他人。如果0-3岁没有好好陪伴孩子的身边,那么接下来的三年还有弥补的机会。那个时候,孩子已经渐渐懂得,父母对他的爱是那么地坚定和丰盛。从此他的生命中,便会确定如果有一个人可以是交付生命的信任,那一定是父母。也因此他会对人生产生更强烈的安全感。也会有一个更加接纳的心情遇上将来的某一个人,建立亲密的关系。有个小漫画,讲的是一个孩子摔跤了,很疼,他一路忍着走回家,直到见到妈妈的那一刻,他开始哭了。为什么?妈妈能慰藉他受伤的疼痛,能抚慰他孤独的心灵!

  二、第二阶段6-12岁:爱等于教练

  孩子拥有第二个世界了:学校!

  教育孩子正确的价值观、责任感;独立能力的培养,好的学习生活习惯的养成。这个阶段,孩子大部分时间都在学校里了,但是,学校是教育知识的地方,很多家长以为把孩子送到学校里,教育问题自己便不用负责任了。错!'因材施教、循循善诱',这样的好老师也是百里挑一。而且每个老师要带几十个学生,真的很忙。每个孩子又是不同的个性习惯,父母只一个孩子都不知道该如何教育,又怎么指望老师能点石成金、妙手回春呢?

  这一阶段的孩子具体怎么教育?

(gong zhong wei xin :孩子怎么教)

  1、多给孩子鼓励和信心,多用正面的语言,多说:‘你真棒!’而不是'你太笨了!'

  2、培养孩子多方面的兴趣。(日常的学习不要压得太紧,我的观点是:如果花了80%的精力就可以达到90分,就没有必要去花到100%的精力去达到95分。而这一阶段,让他们更多的接触多样的知识,培养他们的求知欲望,带他们多见识世界万物,对他们一生都是受益匪浅。)

  3、尊重孩子,他们也会尊重你。尤其是不要在外人面前说自己的孩子不好。即使犯了错误,也不要当众惩罚。

  4、坏习惯及时纠正。这个坏习惯,不光是学习习惯,更重要的是很多生活习惯,比如及时整理好自己的东西,不说脏话、懂礼貌,一个人的气质一定是从小培养出来的。

  5、多看书,多出去玩。这个是需要家长身体力行的东西,你在一旁打游戏看电视,或者打麻将很晚回家,怎么可能让孩子定下心来自己看书?偶尔也有,那是天才!要陪着一起看,陪着孩子一起玩,你感兴趣的东西,才会让他也感兴趣。

  6、对于错误,一定惩罚。从小就对孩子们讲一个故事:'有一个男孩,父母特别宠爱他,要什么有什么。犯了错误也从来不惩罚。长大一点,他偷了隔壁的鸡,父母就去赔偿,回家后依然不舍得责骂;再长大,他和别人打架,把人打伤了,父母还是去赔偿,不舍得责骂。最后,他杀了人,必须偿命。上断头台的那一刻,他把妈妈喊来,妈妈哭着凑过去,他竟然一口把他妈妈的耳朵咬下来了。别人都说:你太不孝了,父母为你做了这么多,从来没有报答,最后来这样对待父母。他说:因为在我第一次干坏事的时候,他们就没有制止我,告诉我不可以这么做,我才有这样的下场。所以,犯了错误,不是认错就可以了的,必须受到惩罚,下次才不会再犯!'这是我的原则!

  7、继续培养责任心:独立或依赖都是培养出来的,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代替他做,无法代替一生,教会他做,他可受用一生。

  三、第三阶段

  12-18岁:爱等于尊重

  这时候的孩子有点长大了,自信心越来越强,也越来越以自我为中心。认为自己懂了很多,不要你管!他要平等、尊重!那么就给他平等、尊重!但同时也要让他学会思考,自己到底要做一个怎样的人。朋友说,她父亲从小告诉她:宁可做一个被别人看不惯的人,那证明你是特别。但千万不能做一个被别人看不起的人!多关心、多沟通,更多相互的理解、信任、尊重。也做好自己,一个让孩子可以做榜样的,让孩子骄傲、值得尊重的妈妈!最后:请分阶段去爱你的孩子。永远记得让家成为每个孩子心中最温暖的港湾。让他们知道,即使他们长大了,不管成为什么样的人,家依然在那里。父母对孩子的爱就是那样坚定不移,亘古不变!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4#
 楼主| 发表于 2016-4-6 15:07:10 | 只看该作者
0-18岁的孩子,分阶段去爱



教育好孩子是门艺术。0-18岁孩子,分阶段去'爱'。0-6岁,爱等于陪伴;6-12岁,爱等于教练;12-18岁,爱等于尊重;在三个不同阶段父母应扮演不同的角色。

  一、第一阶段0-6岁:爱等于陪伴

  信任、亲密、安全感

  情感的培养和建立主要便是这个时间段,尤其是0-3岁的时候。忘了什么时候看过一篇心理学关于孩子的情感培养问题,更重要的其实是在0-3岁的阶段(也所以那个时候决定做全职妈妈,给孩子全部的爱)大部分人认为,孩子那么小,根本不懂感情。错了!其实在孩子越小的时候,他们的依赖性也就越强。所有的嗷嗷啼哭只是为了生存、饿了、不舒服了等,而这个时候,给他恰当的照顾,给他安慰的微笑和拥抱,你便是他的全部了!他其实是把他所有的生命都交付在你的手上啊!你又怎么忍心转托他人。如果0-3岁没有好好陪伴孩子的身边,那么接下来的三年还有弥补的机会。那个时候,孩子已经渐渐懂得,父母对他的爱是那么地坚定和丰盛。从此他的生命中,便会确定如果有一个人可以是交付生命的信任,那一定是父母。也因此他会对人生产生更强烈的安全感。也会有一个更加接纳的心情遇上将来的某一个人,建立亲密的关系。有个小漫画,讲的是一个孩子摔跤了,很疼,他一路忍着走回家,直到见到妈妈的那一刻,他开始哭了。为什么?妈妈能慰藉他受伤的疼痛,能抚慰他孤独的心灵!

  二、第二阶段6-12岁:爱等于教练

  孩子拥有第二个世界了:学校!

  教育孩子正确的价值观、责任感;独立能力的培养,好的学习生活习惯的养成。这个阶段,孩子大部分时间都在学校里了,但是,学校是教育知识的地方,很多家长以为把孩子送到学校里,教育问题自己便不用负责任了。错!'因材施教、循循善诱',这样的好老师也是百里挑一。而且每个老师要带几十个学生,真的很忙。每个孩子又是不同的个性习惯,父母只一个孩子都不知道该如何教育,又怎么指望老师能点石成金、妙手回春呢?

  这一阶段的孩子具体怎么教育?

(gong zhong wei xin :孩子怎么教)

  1、多给孩子鼓励和信心,多用正面的语言,多说:‘你真棒!’而不是'你太笨了!'

  2、培养孩子多方面的兴趣。(日常的学习不要压得太紧,我的观点是:如果花了80%的精力就可以达到90分,就没有必要去花到100%的精力去达到95分。而这一阶段,让他们更多的接触多样的知识,培养他们的求知欲望,带他们多见识世界万物,对他们一生都是受益匪浅。)

  3、尊重孩子,他们也会尊重你。尤其是不要在外人面前说自己的孩子不好。即使犯了错误,也不要当众惩罚。

  4、坏习惯及时纠正。这个坏习惯,不光是学习习惯,更重要的是很多生活习惯,比如及时整理好自己的东西,不说脏话、懂礼貌,一个人的气质一定是从小培养出来的。

  5、多看书,多出去玩。这个是需要家长身体力行的东西,你在一旁打游戏看电视,或者打麻将很晚回家,怎么可能让孩子定下心来自己看书?偶尔也有,那是天才!要陪着一起看,陪着孩子一起玩,你感兴趣的东西,才会让他也感兴趣。

  6、对于错误,一定惩罚。从小就对孩子们讲一个故事:'有一个男孩,父母特别宠爱他,要什么有什么。犯了错误也从来不惩罚。长大一点,他偷了隔壁的鸡,父母就去赔偿,回家后依然不舍得责骂;再长大,他和别人打架,把人打伤了,父母还是去赔偿,不舍得责骂。最后,他杀了人,必须偿命。上断头台的那一刻,他把妈妈喊来,妈妈哭着凑过去,他竟然一口把他妈妈的耳朵咬下来了。别人都说:你太不孝了,父母为你做了这么多,从来没有报答,最后来这样对待父母。他说:因为在我第一次干坏事的时候,他们就没有制止我,告诉我不可以这么做,我才有这样的下场。所以,犯了错误,不是认错就可以了的,必须受到惩罚,下次才不会再犯!'这是我的原则!

  7、继续培养责任心:独立或依赖都是培养出来的,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代替他做,无法代替一生,教会他做,他可受用一生。

  三、第三阶段

  12-18岁:爱等于尊重

  这时候的孩子有点长大了,自信心越来越强,也越来越以自我为中心。认为自己懂了很多,不要你管!他要平等、尊重!那么就给他平等、尊重!但同时也要让他学会思考,自己到底要做一个怎样的人。朋友说,她父亲从小告诉她:宁可做一个被别人看不惯的人,那证明你是特别。但千万不能做一个被别人看不起的人!多关心、多沟通,更多相互的理解、信任、尊重。也做好自己,一个让孩子可以做榜样的,让孩子骄傲、值得尊重的妈妈!最后:请分阶段去爱你的孩子。永远记得让家成为每个孩子心中最温暖的港湾。让他们知道,即使他们长大了,不管成为什么样的人,家依然在那里。父母对孩子的爱就是那样坚定不移,亘古不变!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5#
 楼主| 发表于 2016-4-8 09:34:00 | 只看该作者
孕妇心情不好怎么办?



宝宝的到来总是让人欢喜的,但焦虑也会随之而来,而焦虑总是会造成情绪的变化。

1.为什么会心情不好

即使宝宝是在热烈期盼中来临的,对很多狂喜的准妈妈们来说,对于未来的担忧、夫妻关系、宝宝的健康、有了宝宝以后将面临的经济问题等仍然会时不时地冲淡她们的幸福感。

一些孕期很小的问题,比如烧心、疲劳以及尿频,都可能给准妈妈们带来心理负担。所有这些担忧都会让她们的孕期情绪起伏不定。

2.什么时候容易情绪波动

孕期情绪波动最容易发生在孕期的最初12周。如果你也是怀孕早期心情不好,那么不必担忧,你并不孤单,很多孕妇都跟你一样。等你理清了思路,并适应了激素水平的变化后,情绪波动的情况就会逐渐减少了。

3.怎样控制孕期心情

情绪波动是女人怀孕经历中的一部分,怀孕早期心情不好并不奇怪。孕妇们时而高兴,时而失落的感觉都是正常的。但是,准妈妈们可能会担心,怀孕早期心情不好会影响到宝宝的健康,从而对宝宝怀有内疚,越想心情会越差。

(gong zhong wei xin :孩子怎么教)

了解到自己的行为不是毫无道理,而是由体内的激素水平所支配的,也许有助于准妈妈们释放这种内疚感。

4.怀孕期心情不好怎么办

怀孕是人生中的重大事件,它肯定会使任何人,哪怕是一个期盼宝宝已久的准妈妈,不时地感到茫然、易激动和焦虑。准妈妈们不能让自己处在闷闷不乐的状态中,可以做些事情让自己感觉好起来。

(1)找本书看,找个朋友一起散散步或看场电影,别对自己太苛求。

(2)最好的解决方法之一就是谈话疗法——顾名思义,就是把孕期的心情都说给朋友、家人听,或者如果不介意,也可以说给医生听。

(3)如果孕期感觉情绪波动超出了一般正常的状况,那么最好去看一下专业的治疗师。虽然怀孕早期心情不好是正常现象,但确实有大约10%的准妈妈会在孕期遭遇轻到中度的抑郁。如果不是偶尔心情不好,而是经常或是持续性地感到情绪低落,可能会抑郁。

(4)如果出现了孕期情绪波动,可以尝试适当的运动。运动不仅能强健你的身体,而且同样重要的是,能够缓解怀孕早期心情不好的现象。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6#
 楼主| 发表于 2016-4-9 10:59:32 | 只看该作者
怎样让孩子乖乖地学习



只要孩子一上学,父母们便开始不淡定了,作息、就餐、路上安全,哪哪都要操心。但这要是和孩子的学习比起来,真是“小巫见大巫了”。优妈就曾见过一个朋友,因孩子不好好学习天天着急上火,都快得狂躁症了,少女时代的隽秀全无,见谁都是一副凶神恶煞的模样,真是被娃害的不轻。
所以,优妈决定为父母们排忧解难,将我多年来与小优在学习上的“PK”经验传授与大家,还请大家斟酌选用。
记得小优刚上学时,真是让我烦透了,因为他从来不做作业,有时还谎称做完了。后来我与优爸分析了原因:优优幼儿园时代我们工作忙,一直由爷爷奶奶接送照看,他们的溺爱造成了他跋扈的性格,要什么就要有什么,想什么就得来什么,所以现在的局面我们要承担责任,我们必须改变!
怎么改?强制性的打骂?和他死磕?这些都不是好办法,现在的孩子都执拗任性,你越强硬他便越不听,那怎么办?
我们决定来软的:和他一起玩
和他一起玩?这是什么方法!您一定会是这样的观点。但仔细想想,孩子爱玩有错吗,爱玩本来不就是他们的天性吗?我们小时候不也天天丢手绢、跳房子、捉迷藏吗,只不过现在它们换成了动漫、游戏和聊天。
(gong zhong wei xin :孩子怎么教)
所以,我们每天下班从不提作业的事,就陪孩子一起玩,玩他喜欢的,有时候还让他当老师教我们,每次教会我们玩一项游戏,我们便说:”优优老师真棒!“在他得意洋洋的时刻,我们便会继续:”优优老师能不能把今天老师讲的东西教给我们一下呢?我和爸爸也想学习一下。”
“可以啊,你们快坐好,我来教你们!”优优一板一眼的说道。然后就开始给我们读课文、讲数学题。
“优优讲的真好!是不是要给我布置一下作业呢?”
“对,得给你们布置作业,这是老师给我布置的作业,你们写了吧!”
“优优的作业我们写了,老师不就发现了吗,不如这样,我们三个一起做,看谁做的快、做的好!”
“好!”优优爽快的答应了。于是,一家人的作业比赛开始了。
“优优,这道题错了呢,今天上网的时间减10分钟;这个写的不工整,没有爸爸妈妈写的好,你需要证明一下你比我们写的好;今天的作业量不多,我们都写完了你却没有,是不是走神了?晚上陪妈妈一起刷碗哦。”每天,我们一家都沉浸在这样一种作业的“比拼”中,我们也渐渐发现,优优似乎已经爱上了这种比赛,爱上了学习、爱上了作业。通过优妈的分享,我们发现了让孩子爱上学习、认真写作业的密码:

1、把自己当孩子
许多家长都抱怨孩子执拗、不听话,与他们交谈后就发现,他们仍固守着传统的教育方式:站在长辈的角度,讲一堆孩子没兴趣的大道理,从不站在孩子的角度去考虑。
上面的例子中,优妈优爸便首先放低姿态,与小优平等交流,做他的朋友,甚至抬高小优(让他做老师),让他觉得我们都是一样的,打消原来的敌对心理。

2、陪伴孩子
陪伴!陪伴!这两个字都快说烂了,但真正能做到的父母却是少之又少,我们总拿工作忙来搪塞,却把大把时间给了手机、网游,还美其名曰“都是为了这个家”。
优妈优爸在意识到优优的问题便是陪伴太少后,他们果断采取了措施,每天陪孩子一起玩、一起学,记住!这种陪伴是“时刻的陪伴”,绝不是孩子堆积木,你在一旁玩手机;孩子做作业,你在那屋打游戏。

3、给孩子学习的力量
许多家长有疑惑:学习是孩子自己的事,我们如何给他力量?
你错了!一开始的学习并不是孩子自己的事,是你与孩子共同的事!大部分孩子进入小学后会不适应,因为他们已经习惯了幼儿园时期自由、懒散的状态,这就需要家长陪孩子度过这个过渡期,给他引导、给他自信。
优妈便通过让孩子“做老师”为切入点,充分利用了优优要强、好胜的心理,一步步将优优引导进学习的“氛围”,满足了他的小欲望,提升了他的自信心,这正是一种“柔性的力量”。
让孩子好好学习并不难,关键在于作为家长的你是真正“用心”,真正去“体味”孩子,还是仅仅“说说而已”!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7#
 楼主| 发表于 2016-4-10 18:16:59 | 只看该作者
六个绝招让孩子不再黏电视



很多孩子都喜欢长时间“挂”在电视机前,大人拖也拖不动,电视怎么也关不掉。电视看得太多,不但对眼睛极为不利,体能、智力、脑力的发育也会受到影响。因此,美国小儿科医学会建议,别让两岁以下的小孩看电视,至于大一点的孩子,建议只看优质节目。
让孩子不黏在电视前,看看美国《预防》杂志教你的绝招吧!
1.事先订好规则
先说好规则,可减少争执和赖皮的机会。周末就和孩子讨论下周可看哪些节目,包括看的时间和次数。像吃饭时不能看电视、作业没做好不能看或是看到几点就要去做作业,都要事先跟孩子说好。
2.用好的DVD取代
其实,已有愈来愈多的家长发现电视节目并不能提供孩子有益的内容。他们愿意花钱购买或租借优质的DVD当孩子的教学工具。
(gong zhong wei xin :孩子在怎么教)
3.把电视和遥控器藏起来
自从人类有了电视,它似乎就霸占了客厅最重要的角落,但现在最新的潮流却要把电视推到最不起眼的角落,以减少它的诱惑。美国“关机联盟”就不断倡导,把你们家的电视连同遥控器都一起藏起来。如果不习惯家里突然没有电视的声音,不妨打开收音机,利用音乐和有趣的广播节目当家里的背景音乐。
4.别在孩子的房间放电视
现代人的家里都会有一台以上的电视,理由是让家中不同成员各取所需。但如果在孩子房里也放电视,只会让孩子和家中其他成员更疏远,也会影响他们学习和睡觉的时间。更糟的是父母看不到孩子是否看了不健康或不该看的节目。
5.别把电视当保姆
别因为无暇陪伴,就把孩子丢给电视。相反的,可请孩子来分担一些家务,比如一起准备晚餐、打扫房间等等。时间长了,你会发现和孩子变得更加亲近了。
6.家长要以身作则
如果不想让孩子看电视,家长首先要以身作则,关掉电视,花心思创造更多有趣的家庭活动,比如参加各种活动或游戏、一起运动健身等。更重要的是增加与孩子互动相处的时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8#
 楼主| 发表于 2016-4-10 18:17:27 | 只看该作者
六个绝招让孩子不再黏电视



很多孩子都喜欢长时间“挂”在电视机前,大人拖也拖不动,电视怎么也关不掉。电视看得太多,不但对眼睛极为不利,体能、智力、脑力的发育也会受到影响。因此,美国小儿科医学会建议,别让两岁以下的小孩看电视,至于大一点的孩子,建议只看优质节目。
让孩子不黏在电视前,看看美国《预防》杂志教你的绝招吧!
1.事先订好规则
先说好规则,可减少争执和赖皮的机会。周末就和孩子讨论下周可看哪些节目,包括看的时间和次数。像吃饭时不能看电视、作业没做好不能看或是看到几点就要去做作业,都要事先跟孩子说好。
2.用好的DVD取代
其实,已有愈来愈多的家长发现电视节目并不能提供孩子有益的内容。他们愿意花钱购买或租借优质的DVD当孩子的教学工具。
(gong zhong wei xin :孩子在怎么教)
3.把电视和遥控器藏起来
自从人类有了电视,它似乎就霸占了客厅最重要的角落,但现在最新的潮流却要把电视推到最不起眼的角落,以减少它的诱惑。美国“关机联盟”就不断倡导,把你们家的电视连同遥控器都一起藏起来。如果不习惯家里突然没有电视的声音,不妨打开收音机,利用音乐和有趣的广播节目当家里的背景音乐。
4.别在孩子的房间放电视
现代人的家里都会有一台以上的电视,理由是让家中不同成员各取所需。但如果在孩子房里也放电视,只会让孩子和家中其他成员更疏远,也会影响他们学习和睡觉的时间。更糟的是父母看不到孩子是否看了不健康或不该看的节目。
5.别把电视当保姆
别因为无暇陪伴,就把孩子丢给电视。相反的,可请孩子来分担一些家务,比如一起准备晚餐、打扫房间等等。时间长了,你会发现和孩子变得更加亲近了。
6.家长要以身作则
如果不想让孩子看电视,家长首先要以身作则,关掉电视,花心思创造更多有趣的家庭活动,比如参加各种活动或游戏、一起运动健身等。更重要的是增加与孩子互动相处的时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9#
 楼主| 发表于 2016-4-13 09:22:09 | 只看该作者
妈妈常挂嘴边的这句话,竟坑了女儿一生

   小时候,

  我因为没化好妆而哭泣,

  你却安慰说我是你眼里最漂亮的。

  你的一句“你不懂”,

  让我破涕为笑。



  我笨手笨脚,

  想试着体验生活的时候,

  你却总是满是心疼,

  夺走了我学习的机会,

  只因为一句“你不懂,让妈妈来。”



  我慢慢长大,

  想帮你分担家务,

  你却催促我学习、休息,

  自己默默奉献,

  我开始习以为常。



  再到后来,

  我开始拒绝任何的帮忙,

  叛逆地想要成全你的那句“你不懂”。



  当我想要获取自己的自由空间,

  证明自己已经长大时,

  你却还是担心地说“你不懂”,



  却从不告诉我应该怎么办。

  等我真正需要自己独当一面时,

  却发现这些年来的“你不懂”,

  真的让自己变得什么都不会了。

现实生活中,这样的父母和孩子很常见。从小开始,因为孩子繁重的学业压力,家长们便开始了被“奴役”的生活。衣食无忧的孩子每天都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日子,从来不去管家务,偶尔想要帮一下忙时,等来的不是父母的鼓励而是呵斥“你去学习吧,别的都不用管。”

  多少孩子正因为父母的一句“你不懂”而最后真的变成了什么都不懂,什么都不会,什么都不做。等有一天你发现孩子成了生活上的“弱者”时,你是不是才会反省,我给孩子全心全意的爱难道错了吗?

  是的,你的确细心地保护着孩子长大了,但孩子却长期接受着你担心的“爱”,受之无愧,却不知如何去关爱他人,变成了不愿付出“爱”的空壳。而这样只知索取而不知感恩的孩子,在成年后很难融入社会,因为社会不可能“无条件”给予任何人想要的东西。

(gong zhong wei xin :孩子怎么教)

1、让孩子体验生活的点滴

  每个孩子对生活中的新鲜事物都存在好奇心。当孩子对某件事物产生兴趣时,父母需要有意识地进行引导。

  比如孩子想要做某项家务时,不妨让他试一试,别担心他捣乱或做不好,只要有心,没有学不会的事。

  当孩子想要学习某项才艺时,可以带他先去了解和体验,如果真的有信心和耐心坚持下去,那就鼓励他学。

  当孩子想外出游玩时,听一听他的想法,为什么想要去那里,能否全家一起出发……

  孩子的每一次体验都是对未来生活的良好积淀,不要因为时间、金钱或“你不懂”等原因,浇灭孩子体验生活、学习生活技能的热情。

  2、教会孩子付出和责任感

  别让自己的一味付出成为习惯,适当地做“懒”父母:

  下班回到家,向孩子撒撒娇,能否给爸妈一个拥抱?能否帮爸妈拿拖鞋?

  吃饭时,告诉孩子做饭并不容易,能否给家人夹点菜?能否试着洗碗?

  玩耍时,告诉孩子家里保持整洁需要经常打扫,下次打扫能否帮帮忙?

  做作业时,告诉孩子学习都是艰辛的,不努力付出,就不能收获丰富的知识。

  ……

  带孩子外出时,告诉孩子如果自己愿意可以和他人一起分享自己的物品,付出时间,才能收获真正的友谊。

  平时不妨带孩子做一些有意义的事,比如照顾孤寡老人,或为山区的孩子捐衣物、书籍、钱等,或喂养小动物等,让他懂得付出的意义。

  3、给孩子表达爱和感激的机会

  作为父母,家庭和睦相处就是给孩子最好的爱的范本。夫妻恩爱,孝敬老人,帮助他人。在良好的家庭氛围之下,经常告诉孩子“我爱你”。

  当孩子给你分享他喜欢的事物或为你准备的东西时,请欣然接受他的好意,感激他给你的爱。

  适当地向孩子示示弱,在自己不舒服或累了或难受时,请求孩子帮忙照顾你,倒杯水、捏捏腿、唱首歌等,让孩子相信自己是充满力量的,从而更有动力。

  偶尔和孩子角色互换,让孩子体验当父母是有多么辛苦,每天除了工作、家务还要照顾家庭。

  每个孩子内心都有一颗“爱”的种子,需要父母的悉心浇灌,才能稳稳扎根、发芽。其实孩子并不是“不懂”,反而他们拥有强大的给予“爱”的能力。只有引导孩子感受生活,体会爱与被爱,他才会心怀感恩、热爱人生!

  父母不可能陪伴孩子一辈子,别让“你不懂”,阻挡孩子成为自立、有爱之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0#
 楼主| 发表于 2016-4-14 10:14:14 | 只看该作者
孩子犯错时,问这8个问题



当您的孩子犯错时,您有问过下面的8个问题吗?

第一个问题:“发生什么事情了?”

第二个问题:“你的感觉如何?”

第三个问题:“你想要怎样?”

第四个问题:“那你觉得有些什么办法?”

第五个问题:“这些方法的后果会怎样?”

第六个问题:“你决定怎么做?”

第七个问题:“你希望我做什么?”

第八个问题:“结果怎样?有没有如你所料?”

(gong zhong wei xin :孩子怎么教)

第一个问题是:“发生什么事情了?”这个问题看起来不起眼,但是非常重要。许多成人碰到突发状况时,会习惯性的太快下判断:“一定是你先打他,他才会打你。”“一定是你做错事,老师才会处罚你。”如果我们不让孩子从他的角度说说事情的经过,很可能冤枉孩子。况且,让孩子有机会说话,即使真的是他的错,他也会因为有机会为自己辩解而比较甘心认错。

第二个问题是:“你的感觉如何?”事情经过是客观事实,当事人心里受到的冲击纯然是主观的感受,无所谓是非对错。很多时候,我们只是需要把自己的感受说出来而已。一旦说出来,哭一哭,骂一骂,心情就会好多了。

脑科学研究表明,当一个人情绪强烈的时候,外在刺激不容易被脑部吸收。也就是说,当一个人还有情绪的时候,别人说什么他都会听不进去。总要等到他心情平静下来,才可能冷静思考。所以如果我们希望孩子能够听得进去我们的意见,我们就需要先了解他的感情,让他的情绪有个出口。

孩子够冷静之后,可以问他第三个问题:“你想要怎样?”这时不管孩子说出什么惊人之语,先不要急着教训他,而是冷静的接着问。

问他第四个问题:“那你觉得有些什么办法?”在这个阶段,不妨跟孩子一起做脑力激荡,想各种点子,合理的、不合理的、荒唐的、可笑的、恶心的、幼稚的……脑力激荡的重点就是允许任何看似无稽的想法。这时候不论听到什么,都暂时不要做批评或判断。

等到再也想不出任何点子的时候,就可以问他第五个问题:“这些方法的后果会怎样?”让孩子自己一一检视,每个方法的后果会是什么?你可能会很讶异的发现,大部分的孩子都明白事情的后果。如果他的认知有差距,这时候就可以跟他好好讨论,让他明白现实真相。这是一个很好的亲子沟通机会,但是要避免说教,只要陈述事实就可以了。

第六个问题然后问他:“你决定怎么做?”孩子一定会选择对自己最有利的状况,如果他了解后果,通常会做出最合理、最明智的选择。即使他的抉择不是成人期望的结果,也要尊重孩子的决定。成人一定要言而有信,不能先问他怎么决定,然后又告诉他不可以这么决定。这样子,他以后再也不敢信任你了。何况,就算他选择错误,他从这个错误中也可以学习到更珍贵难忘的教训。

接着问第七个问题:“你希望我做什么?”并且表示支持。

等到事情过去之后,问他最后第八个问题:“结果怎样?有没有如你所料?”或是“下次碰见相似的情形,你会怎么选择?”让他有机会检视自己的判断。

如此练习几次,孩子就会有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不需要我们操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218|

小黑屋|手机版|新儿教资料网-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 闽ICP备19010693号-1|广告自助中心  

闽公网安备 35052502000123号

GMT+8, 2025-5-5 00:45 , Processed in 0.077923 second(s), 27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etjy.com!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