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儿童 教育 英语
查看: 2791|回复: 7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其它交流] 刘俐 :如何化解孩子在阅读中的问题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5-6-12 11:56:3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如何化解孩子在阅读中的问题

2015-06-11  刘俐    世青国际教育研究中心

我们身处一个焦虑的时代。中国父母们总带着浓厚的焦虑感,从而也可能会带来挫败感:比如对考试以成绩为本的焦虑,如今注重综合素质了未必没有焦虑。

对教学中的教与学的焦虑,对中国现行教育体制的焦虑,教育改革了又有了新的焦虑;如今,英语分值下降,语文分值上升,倡导全民中文阅读,新一轮焦虑又蜂拥而至,那就是孩子们在阅读中存在着一些问题,父母不知道如何应对。

转载刘俐老师的文章《如何化解孩子在阅读中的问题》,素材源自“初心书房”。



我和一些妈妈们进行了深入交流,意识到孩子们在阅读上大致存在四个问题,本文试图以自己的阅读经验为切入点浅谈应对办法。

一、从不爱阅读的孩子怎么办

对于孩子坚决不爱阅读这个问题,很多专家都提出了对策,如提供良好的阅读环境,提供更多的阅读选择,多结交爱阅读的朋友,父母一起自己制作书,为故事配画等等。

虽然阅读并不是生存和学习的必然条件—毕竟知识及人生经验可以通过很多途径获得,但阅读是人生中很重要的一个层面;更实际的意义是,对于处于求学阶段的孩子们来说,语文成绩必然会受到影响,也可能会影响对其他学科的理解。

那么,怎么让不爱阅读的孩子喜欢上阅读呢?我觉得最可行的可能是父母用自己的阅读体验感染孩子。身教重于言教,如果父母有一方喜欢阅读,尤其是平时常常和孩子接触的爸爸或者妈妈喜欢阅读的话,孩子也极有可能爱上阅读。

我小时候的阅读经验基本都来自他人。父母喜欢读故事类的书籍,比如《上海故事》、《故事会》、《民间故事》、《童话大王》等等,刚刚学认字的我跟着读了很多故事书,至今还能记得上官云珠的传奇故事;小学五年级的时候,因为一个朋友不敢把小说拿回家,就放在有独立房间的我那里。

我接触到了第一本武侠小说《雪山飞狐》;邻居家一个哥哥已经读大学,大概是文科学生的缘故,父母给他买了很多书籍,小时候总羡慕读大部头书的邻家哥哥,进入初中以后,就开始找他借书,看了《红楼梦》、《家》、《寄小读者》、《沙哈拉沙漠》。

和朋友在一起的读书经验基本上都是看连环画,小时候,小县城的街头有很多租连环画的书摊,花上不到一毛钱,就可以坐在那里读一个上午,很多连环画改自民间故事、电影,记得最清的是《偷拳》、《南征北战》、《三侠五义》等。那时候虽然以通俗文学居多,但奠定了文学阅读的基础。

书非借不能读也。现在的孩子条件特别好,只要愿意读书,父母马上会给孩子买回来,书籍堆积过多,反而阻碍了孩子的阅读,给孩子借书也是另外一个可以尝试的途径。

带孩子去图书馆,或者带孩子去书城,看到琳琅满目的书,孩子就能涌现阅读的欲望。我曾经带着孩子在书城读了不少书,因为我发现,以前我把书买回家后,孩子反而不热衷看,很多书都成了书架的摆设。

有一天下午,我带着孩子去书城,告诉他这本书我们不买,结果孩子反而坚持把书读完了,所以此后我们使用了很多次这种方法,目前仍然有效。

二、喜欢听父母读但自己不愿阅读的孩子怎么办

亲子阅读是孩子小时候给孩子增加阅读兴趣的好方法,但孩子一天天长大,认识了很多字,却仍然不喜欢自己阅读,可能就造成了父母的焦虑。这种情况大多数是父母放纵的结果。

喜欢听故事的孩子应该是爱上读书的第一步,在应该从听读过度到自己读书的过程中,父母没有坚持让孩子读书,或者因为孩子一时的不愿意而让步,这样可能增加了孩子不愿读书的惰性。

读书当然要比听书累,这是毋庸置疑的。父母首先选择适合孩子读,孩子更可能感兴趣的书,孩子可能就愿意自己捧起来读。过度时期,要想办法促使孩子阅读,比如可以和孩子进行角色扮演来读书,父母读一部分,孩子读另一部分,或者父母扮演故事中中的一个人物,让孩子扮演另一个人物,就能够带动孩子阅读的兴趣。

此外,可以尝试提问或者积极讨论的引导法,比如自己先读过,然后提出一个问题,假装自己不明白为什么会这样,向孩子示弱,孩子读后能得出答案,自然就很有成就感,成就感的积累就可能会让孩子爱上读书。

当然,首先要去除不必要的焦虑感,强迫或者不耐烦都可能会打消孩子读书的积极性。即便一时半会不能改变孩子的想法,也不是什么特别大的问题,毕竟只要父母有耐心,愿意坚持,通过听,孩子一样能获得知识、获得阅读的快乐。

三、爱读书但只集中某种类型的孩子怎么办

有的父母觉得孩子虽然爱读书,但只读其中一类,比如男孩子喜欢读侦探小说,女孩子喜欢读简单轻松的情感文,这种情况,父母就容易产生焦虑。这种焦虑可能还纠结着父母的另一个认知,那就是孩子应该多读经典的前提。

父母总是对孩子读经典情有独钟,问题是先不论经典与否,只要是书都有读者群的限制,不可能有一本放之四海皆爱的书。就中国的四大名著来说,男孩子可能很多不喜欢读《红楼梦》,对里面细腻的日常生活提不起兴趣。

女孩子未必能爱上读《三国演义》,对其中波澜壮阔的战争生活不感兴趣;还有专家反思,孩子不适合读《水浒》,因为这是一本暴力哲学的书,会灌输给孩子不恰当的观念,比如台湾作家龙应台就写了一篇散文《读“水浒”的小孩》,非常幽默地书写了因为读水浒后在路上打劫的儿子们。

实际上,很多时候,经典的书固然价值更大,但如何孩子不喜欢,或者没有得到良好的引导,还不如让孩子们读自己能理解,能接受的书。比如侦探小说启发孩子们的推理思维能力,武侠小说让孩子们感受正义的侠客精神,何乐而不为呢?

时间才是最好的老师,一个迷恋阅读的孩子最终会发现什么能够让他获得真正的阅读体验,请家长给孩子一点发现的时间。

四、爱读书但都是泛读的孩子怎么办

很多孩子喜欢读书,读书的量也够大,可惜多集中在泛读层面,即更多关注故事层面,对人物形象、故事内涵关注不够,更勿论对作品语言、叙述手法的关注,所以一本一本的读可以,虽然也能够判断自己喜欢与否,但问为什么喜欢?这本书好在哪里?却很难回答,这往往是缺乏思考的结果。

这种情况下,就需要父母或者其他人的参与。如果父母有一定的阅读修养,父母可以参与孩子的阅读,对孩子提问,和孩子讨论交流,适当地引导孩子;如果父母能掌握一些阅读方法,可以鼓励孩子自己查阅相关资料,辅助阅读。

如果父母没有时间或者没有精力参与其中,就可以鼓励孩子和朋友交流讨论,或者咨询相关专业人士参与孩子的阅读,而且切记不能引发孩子的反感,因为如果引发了孩子的反感,孩子失去了泛读兴趣,那么就得不偿失了。

总之,无论孩子处于以上哪一种阅读状态,父母都应不过于焦虑,而要慢慢引导,慢慢改善,最终促使孩子能爱上阅读、主动阅读,关键是学会阅读。



点评

谢谢分享  发表于 2015-11-4 11:28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
发表于 2015-6-12 14:00:01 | 只看该作者
说的很好,有借鉴意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发表于 2015-6-12 20:50:04 | 只看该作者
我家就是一个爱读书但都是泛读的孩子,如何精读,一直是个大问题。

点评

大概是没碰到特别喜欢的书吧,大部分书都没必要精读,只有自愿付出精力去读的书才值得精读。  发表于 2015-6-13 10:44
[发帖际遇]: yutian2005 接到新儿教神秘人物的邀请,收到了旅游经费 2 金币 ,真开心。 幸运榜 / 衰神榜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发表于 2015-6-13 19:54:54 | 只看该作者
谢谢分享,很有借鉴意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15-11-3 08:17:15 | 只看该作者
有借鉴意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2016-6-19 16:33:45 | 只看该作者
我儿独爱漫画,一部丁丁看了大半年。我也跟着焦虑了很久。现在想明白了,他喜欢的就尽情去读,我认为必要的和需要精读的,就带着他一起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831|

小黑屋|手机版|新儿教资料网-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 闽ICP备19010693号-1|广告自助中心  

闽公网安备 35052502000123号

GMT+8, 2025-5-4 20:44 , Processed in 0.106881 second(s), 28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etjy.com!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