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其他] 怎么逃离纠结? |
点评
真是纠结啊。不如静下心想想最关注的是什么,然后再选择。不可能事事如意的,总要有所放弃
俗话说兵来将挡水来土掩,根本就是自己放不开,才有那么多纠结。很多时候,就像走在三岔口,只能选一条路走,不可能既走这条路,又走那条路,总得选一条,选了就没必要后悔。
| ||
|
||
点评
呵呵,上帝思维困人心,害了不知多少人。总是想要绝对的灵丹妙药,以为得着就可长生不老,结果人总得死。
| ||
点评
那20岁的年轻人,是否应该认为20年以后自己的想法会改变而不去为自己现在的想法做点事情呢?
因此接下来的问题就是:如何对不确定因素进行一些所谓确定性分析,也就是之前提到的什么科学知识。有点费神,这种投机玩意儿还是少说少碰。别被偶整得神神乏阀的。
这个结论解释了为什么有人涨一点就卖,以及亏损不愿斩仓的原因。心理因素虽然占据操作很大的位置,但是过久了还是可以克服的。无法克服的是对不确定因素的不安全感。
| ||
点评
似乎看懂了最后一句。而且,个体获得信息的能力,只要个体主观想要提高,一般都能提高,一提高约束就跟着浮云了。
| ||
点评
不过话说回来,也只有草根才更可能有潜质。就像赵薇演了个虎妈角色,我还以为她很专家了,结果现实生活中,照样追名校,上好几个班。网友评论说,以概率讲,有成就的偏偏多来源于普通公校里。
开始说的研究是指多方面的研究和决策,不是研究员的研究。老板请研究生给自己工作,并不会请研究生为自己做决策。
研究员是以研究为生,不是以交易为生。杨现在在哪呢,他不算的。后起之秀一茬接一茬,都是些神龙见首不见尾的狠角色。早就升级到young3.0时代了。等国际金融市场一放开,那才到了腥风血雨时。
不一定的,在中国的市场,很多做大的那些人都是草根,杨百万就是以前在申万门口捣腾国债的黄牛,后来成了专家,上了电视台;专业的研究员,有些还专门上电视台财经新闻的,我也接触的多了,做的好的也屈指可数。
所以嘛,以交易为生与偶尔去股市打打牙祭操作手法有很大的不同。非专业型很难保持长期稳定的盈利,只能当作发笔横财。
| ||
点评
马克·格特勒(Mark Gertler)和安德鲁·罗斯(Andrew Rose)写道:科学家清楚,空气分子没有动机在其自然属性上欺骗观察人员,但银行的世界可没有这么简单,不仅如此,大部分经济领域都存在形形色色的误导。
荷兰的郁金香,呵呵
| ||
点评
放弃倒不会,至少不会太偏激吧。保守也有好处,总不能处处楞头青。就是认为一代不如一代有些搞笑,这个算得上屁股决定脑袋。不过碰上某些退步的年代,的确会有失去的一代。有些人又会觉得是为后来的进步打基础。
评分 | ||
点评
怎样都难。除非物质水平极度发达,否则很难。我相信物质水平终将改变精神世界。
| ||
小黑屋|手机版|新儿教资料网-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 闽ICP备19010693号-1 ) 闽公网安备 35052502000123号|广告自助中心
GMT+8, 2025-5-5 10:19 , Processed in 0.101030 second(s), 40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etjy.com!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