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儿童 教育 英语
查看: 4624|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父母加油站] 【转帖】早期教育不等于放任自流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5-4-25 21:07:4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据了解,目前一部分家长对早期教育的科学性持观望和怀疑态度,认为对孩子应该“无为而治”。

  内蒙古师范大学早期教育专家解翠玲认为,对孩子的教育必须加以人为的适当控制。教育是一种约束力,是让孩子从原生态的人蜕变为社会道德约束下的常态人。从生理学角度讲,人类智力的发展是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呈递减规律的,一个人的婴儿时期是他的智力发展的最快时期。人在7岁以前的6年中,可以获得一生中60%左右的智力。因而在这个时期,给婴儿提供相应的适宜的环境,将对他的一生的事业和才能的发挥起着决定性的作用。简单地说,早期教育是在孩子大脑发育最关键的时期,给孩子储存一生享用不尽的财富。

  早期教育的年龄时间段没有一个非常严格的定义。解翠玲指出,早期教育这一概念在教育词典里是没有出处的。一般对早期教育的广义理解为学前教育,即指0岁-6岁的教育。

  早期教育并不是早期智力开发,早期教育其实就是养成教育,是学习准备状态的培养,培养孩子良好的阅读、作息、自理、卫生、道德、记忆、观察、思考等习惯。解翠玲指出,这些是在传统的早期教育中被忽略甚至是省略的。传统教育将智力开发推高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智力的“独尊”地位,排斥了非智力因素的作用。现在不少父母过早地让孩子识字读书,学这学那,以把孩子培养成全能小天才为己任。这种盲目的神童教育,是对孩子进行掠夺性的智力开发,它违背了学前教育规律,打乱了儿童身心发育的秩序。

  解翠玲说,很多孩子在智力上茁壮成长的同时,非智力因素却是孱弱、不堪一击的。如情感脆弱,不能独立解决问题等。所以才会出现大学生要父母陪读,生活完全不能自理的事情。她指出,人类社会永远都是由两个智力极端的中间态构成的。在当今社会,非智力因素的重要性已经凸显出来。如果一个人性格孤僻、没有与人合作的能力,且自卑、急躁、固执、难以面对挫折,智商再高也难成大器。幼儿时期是人格发育的重要阶段,因此应重视孩子优秀的非智力素质的培养,充分利用各种机会进行随机教育,培养孩子自信、坚强、不怕困难的性格以及较强的独立活动能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101|

小黑屋|手机版|新儿教资料网-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 闽ICP备19010693号-1|广告自助中心  

闽公网安备 35052502000123号

GMT+8, 2025-5-6 08:48 , Processed in 0.098885 second(s), 28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etjy.com!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