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作业 | 精读中级班 《史记 . 孙子吴起列传》篇目结构图2015-03-24 [url=]初心书房[/url]
本周是中级班的第二次课,课堂上我们学习了《资治通鉴》中关于吴起的片段,重点以乱世、战争为背景和孩子一起讨论道德规范的形成,人的自主与被动选择。
课后,我们给孩子们布置了任务,阅读《史记.孙子吴起列传》中的吴起部分,根据自己的理解为这篇文章做结构导图。以下是孩子们做出的结构导图,为了理解课文,孩子们都查阅了大量资料,每一个孩子的导图都充分体现出孩子自己的理解和思考。
导图一:从事件、身份到性格特征,作者都进行了梳理,从而能够一分为二地看待人物,进行反思。
导图二:这幅图更注重人物生命历程,对重要事件都进一步思考,并有自己的评价。
导图三:把事件和人物历程分为两部分,互相印证,殊为可贵。
导图四:这是一份既有发散思维,又有流线思维的结构图,人生本不是能一条线贯之,从中能看出人生的复杂性。
导图五:这份图,简洁,以关键词串线,虽稍显凌乱,但人物经历的复杂性一览无遗。
导图六:这是一篇特别有创意的导图,人物的形象居于其中,身份一目了然,人生经历散落在四周。遗憾在于没有勾勒出人生的轨迹。
导图七:这是一篇课堂课文的导图,作者对吴起行为的重点重在批判,有批判性思维。如能辩证来看吴起,则会更全面。
导图八:这份导图对吴起的具体时间都展示了出来,简明精炼,不过有一点点错误呀,卫国的经历,除了生于卫国,还有其它能够表现人物的事件没有总结出来。
导图九:这是一份特别详尽、清晰的结构图,而且都是用原文来总结认知,最终还引用了太史公的评价作为结论。如果能写出自己的评价就更好了。
导图十:这是一份显然偷懒了的导图。作者选取的是自己印象深刻的片段来认知人物,难免遗漏了其它片段,对篇目整体把握不足。
导图十一:这是一份以地域来串联的导图,对故事流程把握到位,有自己的理解。如果能有作者自己的评论和结论就更好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