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儿童 教育 英语
查看: 2195|回复: 4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语文学习] 问对教育:小学生作文专题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5-5-8 07:35:2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今日推送【小学生作文专题】,总计四篇。现状分析、案例借鉴、作文秘诀、书籍推荐,供您借鉴和参考。
这是第一篇,首先描述时下千篇一律、千人一面的雷同化写作之现状。
钱锋:千篇一律几时休?

我们经常从孩子的口中听到这样的“口头禅”:作文难,难于上青天;见到作文,我头就疼……那么,儿童写作的症结究竟在哪里?我的多年教学观察发现,目前中小学生作文最明显、最突出的特征就是雷同化,千篇一律,千人一面。案例万万千千,信手拈来,每个案例都让人触目惊心。
微型政府工作报告
某校高一新生写作文《变化》,有近三分之一学生写成了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形势报告,从国内的政治、经济、文化甚至计划生育,到国际大环境无所不包。你透过文章看到的不是一张张爱思考、有个性、青春、稚气的面孔,而是会议桌前官员或新闻播音员。即使没有写成形势报告的,大多结尾如同商量好了的一样,真可谓不约而同:“从这一点变化我们看到了在党的领导下,在十一届三中全会的指引下,祖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我们一定要……”这种结尾可以说几十年不变。
这个案例想必大家都非常熟悉,20岁以上的人,谁敢说自己没有写过这样的主题,甚至这样句子的文章?
《变化》这样的命题作文,在我们国家的教育方针里,在我们国家的教育话语里,在我们的语文教学中,本来就要写成社会主义建设取得翻天覆地的成就,你不这样写还不行。
高大全的思想统一
武汉有一年的统考作文题目是《掏粪》,一位专家看到,有一个班50篇文章令人惊异的一致:扫厕所,洞堵住了,经过一番思想斗争,“我”用手掏了出来。结尾是:“我的手虽然脏了,但心里很高兴。”如此训练有素地说瞎话,令人触目惊心。
这个案例乍一看,确实觉得这些孩子不可思议,怎么能这么异手同文地胡说八道?但是,只要反问一下,命题者用这样一个几乎100%的学生100%都不了解的“掏粪”作为统考作文题目是何用意?或者,如果要求命题者写一篇“下水作文”来看,我们就可明白其中的关键。在屎尿横飞的学生作文里,我们依然可以清晰见出教育者的成功:掏粪,“经过思想斗争”,集体主义战胜了个人主义,“大我”战胜了“小我”,奉献精神战胜了自扫门前雪的自私,崇高战胜了平凡。这不正是我们的教育所要施加于学生的影响么?这不正是常规的作文主题之一么?你能在作文里不这么写?可以推想,在当时的社会文化语境中,命题者若要写“下水作文”,也只有跟学生一样“瞎写”出相同主题的文章,不可能有两样!
我们看到,学生的胡说八道、虚情假意、千篇一律、雷同写作,是教育者的教育和教学——尤其是考试选拔刻意经营的结果。
相对主义的逻辑泥潭
一位老师将作文收上来后,他发现有相当一部分同学对“美”的理解不全面。有的说“美”贵在永恒,不被时代所淘汰。有的说“美”贵在合乎潮流,哪怕只是昙花一现。
于是,这位老师便在班里讲了一则寓言:“虹看到弧形的石桥,对它说:‘我的大地上的姐妹,你的生命比我长久。’石桥回答:‘你那样美,你在人们的记忆中必然是久恒的。’”
引导同学们讨论之后,老师总结道:“我认为虹和桥都是美的。虹美在壮烈灿烂,美得短暂;桥美在默默奉献,美在长久。美的内涵是丰富的,她的外延又十分广大。她丰富多彩,无所不在。我们不能因为有虹在,而鄙夷脚下的石桥;也不能因为踏上了石桥,便不愿抬头看天上的彩虹。美,决非一个简单的判断句所能包容。我们要积极地发现身边的美,包括美的事物、美的人格、美的生活、美的理想。既不能因喜欢蓝色的辽阔,便排斥绿色的生机活泼;也不能因羡慕轰轰烈烈,而忽视了默默无闻。应在自己生活的时时刻刻中,自觉地追求美的语言、美的行为、美的心灵,用美的标准要求自己……”
学生认真地边听边思考。在下一次作文中,崔老师高兴地发现,学生开始尝试用辩证的方法,一分为二地看问题了。
这个案例中,老师其实用“德行的美”遮蔽了其它的“美”,用“对美德的认识”取代了“审美活动”。我们知道,审美是一种自由活动,审美就意味着有差异。但是,现在连“审美”这种最富个人体验色彩,也最具差异性的活动都被要求同一,都要“一分为二”,这是多么可怕的事!
所谓“一分为二地看”,根本与黑格尔的“辩证法”无关,实际上是一种无是非无观点的相对主义。一分为二之后,任何有差异的个性色彩都没有存在的可能,更别提个性审美能力的发芽、生根和成长了。崔老师的教学,无疑是对审美的剥夺和对人性温柔的虐杀。
其实,几十年作文教学的主流,一直都在用“要全面的观点,不要片面的观点”“要运动的观点,不要静止的观点”“要唯物主义,不要唯心主义”这些所谓的哲学真理对学生写作进行“思想”的指导、灌输、审查和控制。最后,所有人的思想,都归于“规律”和“真理”,归于同一。在这样的作文教学里,美被杀死,教条横行。
这样的作文教学案例比比皆是。这是几十年、几代人的作文缩影。几十年来全中国中小学老师都这样教作文,几十年来全中国中小学生都这样学作文。
作文:社会控制的手段
我女儿上小学三年级的时候,有一天放学回家,一进门就急切地问:“爸爸,老师选了我和其他11个同学参加作文比赛,作文题目是《“道德楷模”的感受》,什么叫道德楷模?”
我想了想,化繁为简地告诉她:“譬如你们班郑好同学,经常帮助别人,老师告诉你们要向她学习,她就是‘楷模’。”
“哦,我知道了,就是榜样。”
“那‘道德楷模’从哪里来呢?”我为她担心起来。
“不要紧的。”她反倒安慰起我,“老师说,星期六下午我们学校门口就有楷模……”
周末,她妈妈专程带她去学校看了“道德楷模图片展”。回来后,她兴奋地讲述自己的见闻:“有周恩来,有老师舍弃自己生命救学生的……我就认识一个老周……”但接着又问,“可是,作文怎么写呢?我还是不会!”
我早有准备,说:“不会写才是正常的,会写才是不正常的。爸爸教你,你就写自己会写的!先写你回家向爸爸‘问楷模’,再写跟妈妈去‘找楷模’,接下来写‘看楷模’,这样就差不多了。”
“我会了。”她又补充一句,“结尾写自己的感受。”
最后,她写出来的作文是这样的:
星期五,老师让我回家写道德楷模,我回家问爸爸什么是楷模,爸爸说:“假如你们班郑好做了好事,她就是我们的榜样,就是楷模。”星期六,我和妈妈来到学校寻找楷模,一进大门,只见门口有一排道德楷模,第5个人是我认识的老周。有助人为乐篇,有诚实守信篇。我读了很感动,差点哭出来。
这样既保护了她的“写作之心”,又把作文竞赛应付过去了。
虽然对作文教学现状有广泛而深入的理解,我仍然忍不住要问:“为什么要让三年级小学生写这种作文,为什么要做这么伤天害理的事情?”
然而,这还不是最严重的。不只是作文教学,我们所有的教育教学生活,一直在源源不断地向我们贡献荒谬到极致的案例。
某年七月一日上午,无锡市某幼儿园,一名年轻的幼儿教师左手拿着教案,右手提着一盒蛋糕,兴冲冲地走进了大(2)班的教室,她要进行双语教学。她首先问孩子:“今天是什么日子?”小朋友集体茫然,没有人回答,老师继续说:“今天是党的生日!你们过生日吃什么?”小朋友齐答:“吃蛋糕!”老师说:“好,今天我们就来先认识‘蛋糕’这个单词。”随后开始了教学活动。但是小朋友们的精力怎么也集中不起来,有的两眼紧紧盯着讲桌上的大蛋糕,有的一直盯着窗外。老师问一位小朋友:“你为什么朝窗外看?”小朋友着急地问:“党为什么还不来过生日呀?!”
这些案例传达出的信息是:在我们的作文教学中,“教”就是将已经规定好的“写什么”“为什么写”和“怎么写”传授给学生,“学”就是将已经规定好的“写什么”“为什么写”和“怎么写”等外在要求内化成每个人的思考逻辑。作文成为思想汇报,成为政治表态,你赞成什么、反对什么,必须在作文里明确告知;作文成为道德表白,你的道德状况,必须用作文向社会展示。通过这样的作文教学,将社会文化价值取向、道德伦理规范和政治思想内化到学生包括作文在内的言行中,达到社会控制的目的。作文教学成为规范人们思想的一种手段,成为社会控制的一种方式。

转自微信公众号:问对教育


[发帖际遇]: 读书人 乐于助人,积极发帖,得到新儿教奖励 5 威望。 幸运榜 / 衰神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
 楼主| 发表于 2015-5-8 07:36:55 | 只看该作者

李江南:中英作文教学区别:技术 VS 想象力

这是第二篇,一位在英国上学的小朋友亲自讲述中英两国作文教学的区别,她说,在英国:作文就是靠想象力。

作者李江南,小名香香,写此文时是苏格兰爱丁堡SCIENNES小学六年级A班学生,现在苏格兰读7年级(初一)。香香在爱丁堡上了三年学,现在已经是班上英文写作最好的学生,超过了本地同学,连老师都惊讶不已。

在中国,写作文靠技术
我在北京上小学的时候,老师是这样教我们写作文的:作文一般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开头,第二部分是故事的发生,第三部分是故事的结尾。老师还教我们各种各样的修辞手法,比喻、拟人、排比等等,所以我们学会了把作文写得很美,而老师会把我们写的好词好句圈出来。
由于老师会用课文来举例说明,我们有时就模仿课文来写,同学有个男生就写他有一次去滑冰,妈妈说他滑得精彩极了,爸爸说他滑得糟糕透了。
老师布置的题目一般是写祖国,写学校,写故乡,写自然景色,或者写自己的梦想。有点搞笑的是写学雷锋做好事,老师给我们一个任务,让同学们都去做一件好事,然后再把这件事写下来。妈妈曾跟我讲过,她小时候写学雷锋,一半同学会写扶老奶奶过马路,另一半会写捡到钱交给警察叔叔,结尾都是那句:我叫雷锋。
我们没那么俗,我们是真的去做好事。不过有一次有个同学捡了很多树叶回来,让老师哭笑不得,她说捡树叶不算是做好事,因为树叶落到地上能变成肥料,捡回来反倒办了坏事。
班里作文分数高的同学都是描写景物比较好的,用的成语比较多,比喻和拟人也用得好。

在英国,写作文靠想象力
英国老师教我们写作文就像玩游戏。五年级的时候,老师的教法非常简单,他电脑上有个PPT,里面有20个数字,10个代表人物,10个代表事物。每到写作课时,老师就会请一个同学随机挑选数字,先挑一个人物,再挑一个事物,这个人物就是故事的主人公,而这件事物必须出现在故事中,然后用这两个要素,写出一个故事来,看谁想出的主意好玩,写出的故事吸引人。
英美小学都非常重视基于想象力的写作。
比如有一次,我挑到了一个小女孩和一个滑板,然后全班同学就围绕这两者写一篇故事。时间是一个半小时,都在课堂上写好,这样老师可以随时帮助我们,这点跟在国内不一样。
现在我读七年级了,写作课有了些改变,开始着重于写场景。我们每次自己动手做一个场景,比如画一幅画,然后描述这幅画里面的场景,写出跟画中内容有关的故事。
有一次我们做了个小工艺品盒子,一面封闭一面开,然后我们会画一幅思维图,写上各种各样的主意,以及可能用到的词。我写的场景是一大片森林,森林里的松树比月亮还高,森林中间有一片空地,有一只闪闪发亮的鹿,正在吃蘑菇和小花。
老师很注重训练我们对动态物体的描写,比如他要求描写一条小溪,不能少于五句话,只要写得好,不管有没有好词,有没有比喻句,都是好作文。
作家来指导我们写故事,她先把我们分成不同性格的小组,然后让我们练习编一个故事,最后创作出一本书。这种方法跟老师教我们写作的方法其实是很相似的。据我爸爸讲,他在英国上写作班的时候,老师也是这么教他的。

我的一篇中文习作:
好想画一幅自己的世界地图
我小时候曾经跟别人说过这种话:“我好想吃个冰激凌。”然后再大一点是:“我好想要那件小花雨衣。”最近,我又跟老师说:“我好想当一个画家。”不过现在,我又长大了一点,我又有了一个理想,我对自己说:“我好想画一幅世界地图,一个自己创造的世界地图。”
我要等到20岁的时候再开始画这幅地图,因为到那时候,我就会有足够的钱买我需要的材料,比如彩笔,要绿色的、红色的、黄色的,还要很多蓝色的,画天空。
然后还要一张特别特别大的纸,能让我把世界上所有的房子和街道都画上。我画完只(之)后还要写上各个街道的名字,这是一个很难完成的理想。
地球是没有中心的,所以我会把我家当成中心点,我会画上我家楼上的烟cong(囱),我在花园里种的小树苗,然后我会画上楼上好心的老太太、楼下可爱的小狗,这幅世界地图,会把这个世界的一个shun(瞬)间记录下来。
我第一个要画的国家是英国,画完英国我就会画法国,我不喜欢法国男人,只喜欢法国女人,所以我要把法国男人画得又丑又肮脏,把法国女人画得又优雅又漂亮。你等着qiao(瞧)吧,路易十四的头上会有一片鸟shi(屎),亚历山大桥上的女神像会戴着白色的花环。
我要花20年在全世界画画,我要去荷兰,把好吃的香肠画下来,把我的房东画下来,把玉(郁)金香画下来。我要去南非,把曼德拉的故居画下来,把大象、猴子和长jinglu(颈鹿)画下来。等我到了30岁,我就去马来西亚、新加坡这些地方。等到40岁我就画完了,我就把它对折,再对折,接着对折……直到它大小正好,能放到我的黑色带小花的书包里,我会把画带到学校里,跟我的胖老师说:“看,我成了一个画家。”
这幅地图记录着世界上的一个shun(瞬)间,你可能已经不记得了,不过我会永远保cun(存)着它,在我黑色带小花的书包里。

我爸爸的点评
理性地分析中英作文教育的区别,对一个小学生来说有点困难,那是专业学者研究的领域,但阅读江南下面这篇期末语文作文,相信读者能感觉到她现在的作文与国内小学生的作文已经有了明显的区别。
至少在我看来,在江南现在的文章中,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少了,纯粹的景色描写和抒情也少了,以前的一些套话、大话基本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对场景的描写,大量的动作描写,还增加了对话以及看似顺手拈来的闲笔。
总体来说,比以前写得简单,也轻松了。这种变化,其实暗含着某种规律和原则性的东西。这与天赋无关,与教育方法和环境有关。

文章版权信息
本文选自微信公号“漂流的故事”,版权归原作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楼主| 发表于 2015-5-8 07:39:05 | 只看该作者

萧愚:阅读为作文奠基

这是第三篇,作者说一生的写作能力秘诀是小学基础阅读。

写作能力,本质上是一种书面语言的组织能力,跟口头语言的原理是差不多的。
我们知道,孩子说话会有沉默期,写作能力也有沉默期。
沉默期的孩子其实也在不停息的进行学习,但是这种学习可能是一种无意识的学习,最近心理学界有个热门词汇“内隐学习”、“内隐记忆”,就是说的这种现象。
内隐学习对应的是外显学习,外显学习我们容易理解,就是师傅教徒弟,你一句我一句这样。或者给一道题目,想办法做出来。
内隐学习是无意识的学习,婴幼儿学语言是最典型的内隐学习。其实这种现象古人也意识到了。
古人说“厚积薄发”,还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都可以看做内隐学习的一种表达。
就写作能力而言,这种能力的形成也是很大程度来自内隐学习的。
著名语言学家克拉申曾经就写作能力做过很严谨的调查,他发现,建立在大量的,有兴趣基础上的阅读(也包括听读),对于提升作文能力最有帮助。
首先要保证量,也就是厚积,没有一定量的积累,是没法薄发的。这个积累过程可能就是沉默期的由来。
同时要有兴趣。兴趣不仅仅是好玩,有趣,更重要的是能保证这种阅读是可理解性输入。因为没有人能对自己不懂的东西感兴趣,特别感兴趣的东西肯定是自己的能力能够很好驾驭的。
用兴趣这个指标,可以保证孩子自主选择那些保证他能可理解性输入的内容。
这比老师或者家长随便扔给他一本书要强得多。
为了保证可理解性输入的效果,克拉申又提出了窄读(narrow reading)的概念。就是阅读的题材要相对集中,围绕一个作家来读,这样就不会遇到很多生词或者减少因不熟悉背景而造成的理解困难。
很多家长由于缺乏这些教育常识,往往发现孩子作文能力不佳就到社会上寻找作文辅导班来帮助。作文辅导班只能教会孩子糊弄老师的方法。让孩子搭积木一样被作文搭起来。
这种搭积木的作文,是我经常说的“表演性的能力”,不是真实作文能力的体现。
正确的做法是,孩子的作文写不好,不要着急。孩子处于沉默期。与此同时,让孩子加大阅读量,听读量(听读就是听广播,评书,故事,小说,广义上也包括看语言类的电视),让孩子感兴趣。
看卡通片,玩游戏,更多是刺激孩子的原始能力脑区,对于孩子的语言能力,认知能力提升不大。
现在孩子写作文越来越早。应该说,多练笔不是什么坏事。起码可以巩固现有的成果,也可以帮助家长评价目前孩子所处的水平。
但是,不要以多写作来代替阅读。更不要因为孩子写作文不好而加大写作量,这样做是不会提升作文水平的,只能原地踏步。
写作练习要适度,而阅读量要加大。
而且,孩子写作的每篇作文都要存档。让孩子形成作品意识,系统意识,创作意识。这种归档的方法,甚至打印成册的做法,能够帮孩子树立一种成就感。因为家长重视他的劳动成果。不仅仅孩子,成人也是如此,比如大家给我投票后,我的写作积极性明显提高。因为感到自己的努力受到了重视。
在国外,写作文还承载着一些“学术”功能。比如实验报告,讨论提纲,调查报告,小论文等等。这个过程,其实是在锻炼孩子的思维能力和素材搜集能力。有时候,这个搜集材料的过程比作文的结果更加锻炼人。
我的沉默期比较久,一直到小学四年级开始才写了一些小日记。一共坚持了一周,水平还不如现在许多一年级的孩子。但是到了五年级,仅仅一年时间,水平就开始爆发。到了六年级得了市级作文竞赛的一等奖。
这个沉默期里,我一直没有停止过有兴趣的阅读。因为是自主阅读,我都是真读,真读就是读或者收听那些自己真正能懂的东西,而假读,有时候是糊弄老师和家长,装模作样的读。我看到一些家长时不时扔给孩子世界文学名著来读就觉得担心。比如《好老师不如好妈妈》这本书中提到,不许孩子读缩微的世界名著,只能读那些原版名著。
这种做法很可能是违背可理解性输入这个原则的。这种阅读往往是一种假读。世界文学名著,因为翻译的时候是用比较欧化的语言,阅读起来,语感上就很吃力。而且文学名著可不是故事书,人物众多,含义深刻,看《战争与和平》这样的书,光人物关系就能把人搞晕。
所以,阅读要真读,要理解阅读的真谛,要理解阅读与写作能力的真正联系。要真正做到可理解性输入。
我大量的听各种广播节目。那个时候家里也没电视,广播是很好的伙伴。然后,阅读量很大。少年百科丛书出一本我就买一本,中国历史故事,中国革命历史故事,自然地理入门,成语故事,来自西方的故事,少年文艺,儿童文学,以及一些优秀作文选,对这类书爱不释手。后来对于历史故事饥渴到要拿来初中教材阅读。
每个人最终都能学会说话,大多数人都能学会游泳,骑自行车,作文能力实际上不是一种多么高深的能力。原则上,只要坚持可理解性输入,大部分人都能写好作文,有一个比较好的文笔。
至于中学时写的说服性文字,如议论文,则需要专门的思维训练,那就是另外一套学习方法了。但是无疑,小学时打下的文字基础,会对议论文的写作有很大帮助。
儿童时期的真读(有效阅读,可理解性阅读)之所以重要,是因为这一时期可以为一生奠定基础。我在高中时候学习历史,地理非常省力,因为小学时候的基础这个时候竟然还起作用。我小学时候奠定的写作基础,让我在高一,高二分别获得全市作文竞赛一、三等奖。这种成功让我萌发了成为一名作家的理想,并在此激励下,考入北大中文系。就我而言,一生的发展路线图,在小学时便已经奠定了。
其实想一想也不奇怪,小学六年,中学六年,一样长的时间,可中学有那么多学科,那么多习题,往往疲于奔命,哪里还有什么时间让我们去凭着兴趣真读?所以,小学时候这宝贵的阅读时光错过了,到了中学就比较难以弥补了。
阅读下一篇文章:来自清华附小的窦桂梅校长给小学生们推荐的阅读书目。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楼主| 发表于 2015-5-8 07:40:51 | 只看该作者
因为是一组文章,不打散零卖,所以这篇也贴出来。
其实里面这些书的分级未必那么合适,还是让孩子自选吧。

这是第四篇。来自清华附小的窦桂梅校长给小学生们推荐的阅读书目。
1-2年级推荐

必读
1、《猜猜我有多爱你》(绘本)
2、《逃家小兔》
3、《我爱我爸爸》(绘本)
4、《红鞋子》
5、《爷爷一定有办法》
6、《安徒生童话选》(拼音读物或绘本)
7、《格林童话选》

选读:
1《哪吒传奇故事》童趣出版社
2《王一梅童话系列》王-梅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3《小企鹅心灵成长故事》汤素兰等 明天出版社
4《晚上的浩浩荡荡童话》梅子涵著 江苏少年儿童出版社
5《可爱的鼠小弟》 (日)中江嘉美、上野纪子著 赵静、文纪子译 南海出版社
6《你看起来好像很好吃》(日) 宫西达也著 杨文译 蒲蒲兰绘本馆
7《丁丁历险记》 (英)迈克法尔著 邹晓平译 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
8《了不起的狐狸爸爸》 (英)罗尔德达尔 代维译 明天出版社
9《胡萝卜种子》
10《小精灵的秋天》
11《小猪唏哩呼噜》孙幼军
12《大个子老鼠小个子猫》周锐
13《豆蔻镇的居民和强盗》(挪威)埃格钠
14《兔子坡》(美国)罗伯特罗素
15、《稻草人》叶圣陶

3-4年级推荐

必读
1、《活了一百万次的猫》(绘本)或《森林大熊》(绘本)
2、几米作品--《森林畅游》或《月亮不见了》
3、《夏洛的网》 (美)E稡怀特任溶溶译上海译文出版社
4、《时代广场的蟋蟀》(美国)乔治塞尔登
5、《长袜子皮皮》(瑞典)林格伦
6、《爱的教育》(意大利)阿米琪斯
7、《犟龟》(德国)米切尔恩德

选读:
1《笨狼的故事》(1、2、3)汤素兰  浙江少年儿童出版社
2《足球大侠》张之路 浙江少年儿童出版社
3《狐狸小学的插班生》北董春风文艺出版社
4《小巴掌童话》张秋生 中国福利会出版社
5《蓝鲸的眼睛》冰波 中国福利会出版社
6《女巫》 (英)罗尔德达尔 任溶溶译 明天出版社
7《魔法师的帽子》 (芬兰)托芙杨松任溶溶译明天出版社
8《帅狗杜明尼克》(美)威廉史代格著 赵永芬译新蕾出版社
9《文身狗》 (德)保罗马尔著 陈俊译二十一世纪出版社
10《大盗贼》 (德)普鲁士勒 陈俊 二十一世纪出版社
11《了不起的狐狸爸爸》(英国)罗尔德达尔
12《装在口袋里的爸爸》杨鹏
13《蓝鲸的眼睛》赵冰波
14《西顿野生动物故事集》(加拿大)西顿
15《嘭嘭嘭》童喜喜
16《大林和小林》张天翼
17《狐狸列那的故事》浙江少儿出版社
18、《美丽的巴拿马》(德国)米切尔恩德
19《中国童话》黄蓓佳江苏少年儿童出版社
20、《汤姆索亚历险记》

5-6年级推荐

必读
1、《失落的一角》(绘本)南海出版社
2、《草房子》曹文轩(新版)
3、《小王子》[法] 圣德克旭贝里
4、哈里波特系列
5、《秘密花园》(美国)弗朗西丝霍奇森伯内特
6、《苏菲的世界》乔斯坦贾德作家出版社

选读:
1《风与树的歌》 (日)安房直子著彭懿译少年儿童出版社
2《永远讲不完的故事》 (德)米切尔恩德 著 何珊译 二十一世纪出版社
4《我能跳过水洼》 (澳)艾伦.马歇尔 黄源深陈士龙译 人民文学山版祉
5《逃逃》秦文君春风文艺出版社
6《桥下一家人》(美)纳塔丽王宗文译 新蕾出版社
7《小河男孩》 (英)蒂姆.鲍勒麦倩宜新蕾出版社
8《奥兹仙境》 (美)弗兰克鲍姆 张磷、潘堵译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9《一只狗和他的城市》
10《女生日记》杨红樱
11《乌丢丢的奇遇》金波
12《昆虫记》(法国)法布尔
13《城南旧事》林海音
14《女生贾梅》《男生贾里》秦文君
15《毛毛--时间窃贼和一个小女孩的不可思议的故事》(德国)米切尔恩德
16《挪威的森林》上海译文出版社
17《窗边的小豆豆》《小时候的故事》黑柳彻子
19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海伦凯勒
20《青铜葵花》曹文轩
21《女儿的故事》梅子涵
22《第三军团》张之路
23《寄小读者》冰心


[发帖际遇]: 读书人 经常泡在新儿教,得到新儿教奖励 3 金币 ,真开心。 幸运榜 / 衰神榜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15-5-8 08:31:49 | 只看该作者
受益匪浅啊,感谢楼主分享,我顶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630|

小黑屋|手机版|新儿教资料网-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 闽ICP备19010693号-1|广告自助中心  

闽公网安备 35052502000123号

GMT+8, 2025-5-4 20:47 , Processed in 0.075544 second(s), 28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etjy.com!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