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儿童 教育 英语
查看: 7884|回复: 1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其它] 父母“多动症” 孩子难成人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5-4-22 21:56:1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多动症”本是专指儿童患有的“脑功能轻微失调症”,表现为注意力分散,情绪不稳定,活动超常,坐立不安等,这样生理疾病只在少数儿童身上表现出来。然而在家庭教育中,不少家长却染上了另一种心理疾病——父母“多动症”。
    动脑多。教育子女是每个家长的天职,想方设法教育好孩子是无可非议的。但不少家长不顾及儿童身心特点和自身素质,不考虑家庭教育环境、条件及孩子的兴趣,闭门造车为孩子设计“蓝图”。盘算着怎样使孩子成名成家;出人头地,三天一套“方案”,五天一个“措施”,强制孩子按制定的“行为模式”做事。有的是完全根据成人意愿,给孩子确定某一方向,有的强迫孩子发展一种兴趣而舍去其他方面的兴趣,其结果“宏伟目标”多数落空。一个人在儿童期如不在言语、知识、习惯、思想等方面打下良好基础,将来要造就健全的人格是很难的。由于受自身的教育素质和教育艺术限制,这种脑子动得越多,越事与愿违,不仅阻碍儿童的智力发展,使知识面变窄,更会加重儿童心理负担,产生自卑感,压抑感,失去自信心,严重的还会产生心理疾病。
    动手多。一些家长过分溺爱孩子,以多为孩子服务而自慰,以多发扬“奉献精神”而心甘。于是乎,上班没有下班忙,舍弃了自己的爱好和兴趣,放松了对事业的追求,对孩子衣、食、住、行实行“全包”。上学送,放学接,游玩陪,穿衣、洗脸、叠被,不管孩子是否能做,一律包办代替,更有甚者帮着做作业,帮着到学校打扫卫生,一帮到底。这样全方位地动手,一是认为孩子小,舍不得让他们吃苦;二是怕孩子做事影响学习。前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说:“最可怕的是用父母的幸福来栽培孩子的幸福”。父母过分地多动手得到的只是儿童的依赖性越来越大,独立性萎缩。如此下去,儿童的劳动观念,艰苦朴素作风是很难形成的。
    动口多。言教是家教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但一要掌握“度”,注意分寸;二要提高语言纯洁,不要丢三落四;三要注意趣味、方法,讲究科学性。有的家长忽视对孩子行为训练,整天唠唠叨叨。抱着对孩子不信任态度,怕“越雷池一步”,始终放不下心。在孩子的饮食起居上是千叮咛,万嘱咐;孩子们出门前是一套“几不准,几盘算”。在学习上是左检查,右指导,孩子问与思被家长的“灌”取而代之,孩子偶有过失更是无休止地训斥。他们总认为,只有这样,才能使孩子念念不忘循规蹈矩。其实未必,心理学科研究认为,当载有新信息的语言第一次讲出,对大脑刺激最大,印象最深,以后每重复一次,其印象就会依次递减,重复次数多了,就会使大脑关闭其接受系统。另外,多次重复而又不注重令行禁止的权威性,会使孩子产生心理走势,对你的要求不以为然,形成“婆婆嘴碎,媳妇耳滑”的局面,同时过分地、不适当的语言刺激会使孩子感到对他们不信任,从而产生反感,出现“逆反心理”,这样既破坏了儿童成长中的安谧、和谐气氛,又影响独立人格的形成,有害于身心健康。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
发表于 2005-4-25 14:49:40 | 只看该作者
我回帖就就应该能看了吧,支持一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发表于 2005-4-27 16:37:30 | 只看该作者
看看 kkkkkkkkkk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发表于 2005-4-27 16:38:25 | 只看该作者
kkkkkkkkkkkkkkkkkkkk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05-4-27 17:19:18 | 只看该作者
家长还是要以此为戒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2009-4-21 10:19:55 | 只看该作者
学习了,谢谢楼主分享~现在很留意关于多动症的资料~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
发表于 2009-4-21 10:26:25 | 只看该作者
家长还是要以此为戒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
发表于 2009-4-21 13:21:19 | 只看该作者
我们周围这样的家长可不少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
发表于 2009-4-21 14:06:14 | 只看该作者
家长“懒”孩子“勤快”辩证的,哈哈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
发表于 2009-4-26 08:39:31 | 只看该作者
只有你会欣赏我

    第一次参加家长会,幼儿园的老师说:“你的儿子有多动症,在板凳上连三分钟都座不了,你最好带他去医院看一看。”回家的路上,儿子问妈妈,老师都说了些什么,她鼻子一酸,差点流下泪来。因为全班30位小朋友,只有她的儿子表现最差;惟有对他,老师表现出不屑。然而她还是告诉她的儿子:“老师表扬你了,说宝宝原来在板凳上坐不了一分钟,现在能坐三分钟了。其他的妈妈都非常羡慕你的妈妈,因为全班只有宝宝进步了。”

    那天晚上,她儿子破天荒吃了两碗米饭,并且没让她喂。

    儿子上小学了。家长会上,老师说:“全班50名同学,这次数学考试,你儿子排在第40名,我们怀疑他智力上有些障碍,你最好能带他去医院查一查。”走出教室,她流下了泪。然而,当她回到家里,却对坐在桌前的儿子说:“老师对你充满了信心。他说了,你并不是个笨孩子,只要能细心些,会超过你的同桌,这次你的同桌排在第21名。” 说这话时,她发现,儿子黯淡的眼神一下子充满了光亮,沮丧的脸也一下子舒展开。

    她甚至发现,从这以后,儿子温顺得让她吃惊,好象长大了许多。第二天上学时,去得比平时都要早。

    孩子上了初中,又一次家长会。她坐在儿子的座位上,等着老师点她儿子的名字,因为每次家长会,她儿子的名字总是在差生的行列中被点到。然而,这次却出乎她的预料,直到家长会结束,都没听到他儿子的名字。她有些不习惯,临别去问老师,老师告诉她:“按你儿子现在的成绩,考重点高中有点危险。”听了这话,她惊喜地走出校门,此时,她发现儿子在等她。走在路上,她扶着儿子的肩膀,心里有一种说不出的甜蜜,她告诉儿子:“班主任对你非常满意,他说了,只要你努力,很有希望考上重点高中。”

    高中毕业了。第一批大学录取通知书下达时,学校打电话让她儿子到学校去一趟。她子,早有一种预感,她儿子被第一批重点大学录取了,因为在报考时,她对儿子说过,相信他能考取重点大学。儿子从学校回来,把一封印有清华大学招生办公室的特快专递交到她的手里,突然,就转身跑到自己的房间里大哭起来,儿子边哭边说:“妈妈,我知道我不是个聪明的孩子,可是,这个世界上只有你能欣赏我……”

    听了这话,妈妈悲喜交加,再也按捺不住十几年来凝聚在心中的泪水,任它流下,打在手中的信封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582|

小黑屋|手机版|新儿教资料网-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 闽ICP备19010693号-1|广告自助中心  

闽公网安备 35052502000123号

GMT+8, 2025-5-6 08:49 , Processed in 0.096690 second(s), 28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etjy.com!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