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儿童 教育 英语
查看: 604|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素质教育] 孩子有攻击性怎么办?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5-4-29 15:56:42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近日来,北京105中学一女生遭多名同学掌掴的新闻引发热议,打人者和围观者都是中学生,并在整个过程中神色得意、面带笑容。这些画面刺痛了很多家长的心——是什么让孩子变成这样?面对孩子的攻击行为,父母又该如何引导和帮助孩子?

    一、引导孩子纾解情绪,释放压力

    孩子们生活在一个节奏飞快、环境日益恶劣、家长期望颇高的世界里,同时还要处理自己的成长困惑和烦恼,这给他们还未成熟的身心带来巨大的压力。长期的压力和郁结的情感会堆积成过多的心理垃圾,如果没有合理疏导的渠道,就会以各种极端的形式表达出来,暴力和攻击也是其中一种典型表现。日常生活中梳理情绪和发泄情感的方式很多,绘画、运动、亲近大自然、参与社交和倾诉等都可以帮助孩子更好地处理心理滞留物。家长要接纳孩子内心存在的愤怒、焦虑、不安等感受,利用合适的纾解方式,让孩子的情绪逐渐平和安定。



    二、多用“我”表达,培养孩子同理心

    幼儿时期的孩子也许并不清楚自己的攻击性行为意味着什么,会对别人造成什么样的影响,对他们而言可能只是自身的防卫和保护而已。因此,家长要注意从小培养孩子的同理心,让他们学会理解他人的感受。在看到孩子出现攻击性行为时,许多家长可能会说:“你不可以这样!”“你怎么可以打妈妈呢?”这样的命令或指责对于本身存在情绪问题的孩子来说,是另一种形式的强化,会促使他们不断利用这些行为来获得关注。假如换一种表达方式,比如:“我不喜欢这样的行为。”“这样会让我特别疼。”将自己的主观感受反馈给孩子,让他们明白自己的行为对他人造成了不适的影响,促进他们体验他人情感、关注他人感受的能力。

    三、情感陪伴和心理支持是关键

    在孩子攻击行为的背后,除了愤怒之外,往往隐藏着不甘、软弱和悲伤。愤怒是一种最容易掩盖自己内心脆弱的表现方式,孩子也常常利用类似的情绪爆发和极端行为,将心底深处的情感和需求掩藏起来。孩子成长的整个过程中都需要家长的爱和支持,和谐的家庭和亲子关系是孩子成长发展过程中的基础和关键。现在许多家长常常因为工作忙碌等原因,忽视和错失了陪伴孩子成长的机会,情感陪伴和心理支持的严重缺失让孩子变得越来越空虚和不满。在家庭中得不到心灵满足和情感安定的孩子,便倾向于在家庭外寻求其它形式的释放和满足,种种怨忿和不满的情绪非常容易演变成各种问题行为。



    四、不能忽视规则性和道德感的培养

    很多家长过于重视孩子的个性和自由发展,便容易忽视对孩子行为的约束。但社会的运转有其自身的规则,自由从来都不是绝对的,我们追求的是心灵的自由,而不是行为的肆无忌惮和道德感的缺失。在孩子小的时候就开始多关注他的行为表现,可以从家庭内部开始,与孩子一起制定规则,通过参与和切身体会让他明白遵守规则的好处与重要性。另外,也可以利用身边的真实事件和话题对孩子进行教育,培养他们的道德意识和法律意识。

    孩子的攻击性是不良情绪积累和脆弱内心的外在表现,家长要看到行为背后的真正原因,引导孩子逐渐走出压力和情绪积压的阴霾,耐心地为孩子提供情感陪伴和心理支持,让孩子拥有平和、宁静的心灵。

[发帖际遇]: lilingyun410 捡到的钱包找到了失主,获得新儿教奖励 2 威望,恭喜啦! 幸运榜 / 衰神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333|

小黑屋|手机版|新儿教资料网-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 闽ICP备19010693号-1|广告自助中心  

闽公网安备 35052502000123号

GMT+8, 2025-5-5 20:20 , Processed in 0.079053 second(s), 30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etjy.com!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