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儿童 教育 英语
楼主: haokaixu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其它] 什么样的英语教材适合二岁的小孩?

[复制链接]
41#
发表于 2005-7-29 15:21:20 | 只看该作者
如果这么小,建议听纯英语的CD,不要那种中英文间杂的英语朗读教材,原因:(找来的)
英文的理解有三种(或者是三种境界):
1、 借助于汉语学英语,这就要求孩子懂得每一个单词的中文意思,懂得每一句话的中文涵意;
2、 用英文理解英文;
3、 系统地掌握英语以后,能在英汉两种语言系统之间建立联系(不是中英文单词之间的简单对号),能在两种语言当中自如转换。
现在大多数人所认为的理解,基本都属于第一种情况,而且认为可以通过第一方法的学习,达到第二种程度,以至于达到第三种境界。但几十年来的英文教学证明,这种方法根本行不通,因为,虽然都是语言,但中英文是两种不同的系统,不能相互替代。如果在英文的学习当中一直需要中文或明或暗的提示,最终根本不可能达到用英文理解英文。

有人可能认为,这种学习因为不是在具体语言环境中学习,只是抽象地记忆语言符号,不可能理解经典的内涵,不可能在具体语言环境自如运用。
姑且不论这种观点是否正确(因为语言既是符号又是内容),有一点是肯定的,那就是四年来的经验证明,孩子不需要借助中文,就能听读经典,背诵英文经典,能记下大量英文单词,并可以不借助字典而阅读原版英文小说。根据我们的英文读经教育课程安排,在阅读小说之后,就让孩子观摩西方的影视作品(要求英文对白和英文字幕),因为有听读经典的基础,又有大量阅读小说的能力,所以孩子观摩西方的影视作品时,对于聆听英文对白和观看英文字幕非常轻松。这个时候孩子就能将他所学的“所谓的抽象语言符号"和自然环境、社会环境、人类的思想、情感及人类的行为相结合,一旦有了这种结合,我想您就不需要担心孩子能不能用英文理解英文、能不能了解英文经典内涵了。

所以,直接听英文散文、小说、诗歌、剧本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2#
发表于 2005-7-29 18:42:26 | 只看该作者
纤云弄巧+2005-07-24 10:58-->引用:纤云弄巧 @ 2005-07-24 10:58  请问您所推荐的"小乌龟学美语"是"洪恩小乌龟学美语"吗?我买了一套,可效果很差,音质不清晰,有杂音,音量也不好控制,英文音量合适中文就小声得听不到,中文音量合适英文就非常大声,我的宝宝一点都不喜欢看呀!!!洪恩的产品怎么会这样糟呢.可论坛里的朋友好象挺推崇的,???
  你那是DD版了。  我手上三套:  正版没的说。  就是D版,也没的说,我买的D版17张CD的那种,除了没有书,和正版一样。  压缩后一张DVD的(RMVB)格式,质量也接近正版。  楼上的观点我基本支持。  第3种境界是有可能的,当两门语言是第一母语和第二母语时,完全可以达到这个境界。只是,两门语言是不可能完全对应的,比如中文和英文,有的东西适合中文表达,有的东西适合英文表达,毕竟是两个不同环境下产生和发展的语言。所以偶尔夹中夹英,也可以体谅。  只是我一听什么“三只Pig上了房,五个mouse穿了墙”之类的,身上汗毛就会竖起来。此帖由 hq1966 在 2005-07-29 18:55 进行编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3#
发表于 2005-8-1 11:58:09 | 只看该作者
据说现在很多孩子会说了ABC,中文写作却很差.我个人觉得,还是多学学语文为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4#
发表于 2006-2-20 17:20:22 | 只看该作者
我买了<<天线宝宝>>英文版,可是没有字幕,我的英文不是很好,有很多内容听不清楚.可是宝宝很喜欢画面,不知她能否对英语产生语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5#
发表于 2006-2-20 17:34:51 | 只看该作者
请教一下有经验的网友,想要下载的内容如BT为什么总是打不开呢?我是点右键另存的.谢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6#
发表于 2010-4-30 23:43:35 | 只看该作者
好帖子,给现在的我很多启示,谢谢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345|

小黑屋|手机版|新儿教资料网-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 闽ICP备19010693号-1|广告自助中心  

闽公网安备 35052502000123号

GMT+8, 2025-5-6 16:41 , Processed in 0.076858 second(s), 27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etjy.com!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