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最近的一节会员课上,又和圆圆妈妈谈到圆圆与爸爸的关系。一直以来爸爸和圆圆的关系始终是这个小家庭担心的问题,圆圆不喜欢和爸爸在一起玩游戏,有时还喜欢掐爸爸,一直让爸爸感觉很伤心。如果爸爸单独带圆圆过来上课,圆圆也不愿意和爸爸在游戏区玩耍,上完课就要求马上回家。
恰巧这次在和圆圆互动时,圆圆自己主动提起了爸爸:“爸爸不按时起床,说好的事情也要临时反悔,和我一样像个小孩子”。一般孩子在6岁以前会对父母有强烈的依恋感觉,甚至产生崇拜感,虽然会倾向于模仿父母之中和自己同性别的一方,来进行性别认同,比如:女孩子会模仿妈妈化妆,偷偷穿妈妈的衣服,男孩子就会偷偷在自己光滑的下巴上用剃须刀学着爸爸刮并不存在的胡子。但是,圆圆对爸爸的态度确也超出了正常范围,属于排斥。
在和妈妈对这个问题单独进行沟通之后,终于发现了原因。妈妈在家里是比较理性的一方,经常会对家庭活动做一些规划,然后按照规划来行事。爸爸则属于比较随性之人。所以在生活中妈妈有时会对爸爸不按预先计划做事有一些小抱怨和调侃。也许正是这些小抱怨和调侃,改变了圆圆对爸爸的印象。
如果爸爸妈妈们在家庭中也遇到了类似这样的问题,该怎么办呢?
一、在孩子面前保持相互尊重
孩子受言语理解能力的限制,很难理解爸爸妈妈的双关语或者调侃。爸爸妈妈之间的调侃本来是玩笑,但是在孩子的心里,会把调侃当成是爸爸或者妈妈言语表达中字面上的意思。长此以往,孩子对家长的态度就会发成改变,就像圆圆会模仿妈妈的话来形容爸爸,对爸爸造成不信任,甚至有些排斥。
二、爸爸妈妈要相互肯定,达成教育方式的一致性
爱孩子的第一条件是要营造一个幸福的家庭环境,试想,一对儿争吵不断的父母,怎么给孩子带来安全感,幸福感,怎么为孩子创造快乐的童年呢!爸爸妈妈爱孩子首先要做的就是:爱你的另一半,肯定你的另一半。有分歧可以平等的讨论或者私下协商,减少家庭冲突对孩子的影响,也避免孩子对父母态度的偏颇,使亲子关系紧张。
三、爸爸妈妈要相互维持各自的形象
当孩子对爸爸妈妈一方产生排斥甚至误解时,另一方一定要维护对方的形象。从客观的角度说明事情的原委,要肯定对方对孩子的爱。不能让孩子成为父母分歧或是矛盾时某一方的拥护者,这样会不利于孩子与爸爸妈妈亲密关系的建立,也可能会成为青春期时亲子关系破裂的导火索,也容易引起其他心理问题。
希望每个家庭都幸福,每个孩子都有相爱的父母,每个家庭都充满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