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儿童 教育 英语
查看: 629|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1-3岁幼儿期] 宝宝对你属于哪种类型的依恋?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5-2-11 13:39:49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有的孩子在我们儿童自由绘画心理乐园的游戏区里会不知所措,不愿意在家长的注视下与其他老师、小伙伴游戏、探索,只和自己的家长一起游戏。这样的孩子缺乏安全感,用心理学里面的术语来说就是“不安全型依恋”。
不知道各位家长是否仔细观察过,将自己的宝宝带到一个陌生的环境玩耍,您的宝宝是如何表现的呢?是以家长作为探索外在世界的基点,在玩耍时,不时回到家长身边寻求安慰,然后继续玩耍?或者紧张的注视着家长,不能尽情游戏?亦或者对于母亲在或不在,都表现得不在乎,没有太大反应。这三种表现分别代表着安全型依恋、焦虑-矛盾型依恋、回避型依恋。依恋特指“婴儿(0-3岁)与其照看者之间形成的强烈的情感联结,宝宝与其照看者之间一旦形成安全型依恋,宝宝更多表现出欢笑、很少哭闹、喜欢探索,都有助于宝宝社会性的发展、创造力的开发、未来建立安全稳定的亲密关系。

那我们应该从哪几个方面来培养宝宝与养育者之间的“安全型依恋”呢?
一、做一个敏感的家长
研究表明,父母是否敏感是培养“安全型依恋”的重要因素。如果父母能够及时对宝宝的信号准确的理解、及时并且恰当的反应,那么亲子依恋关系多会往安全的方向发展。另外,“哈罗恒河猴”实验表明,来自与父母的温柔触感相对于生理需求来说也是同样重要的,这样就需要父母多多抚摸、拥抱宝宝,用温柔的语言与宝宝交流,宝宝能够感知到自己是被关注的,温柔抚慰的。
并且要让宝宝正确体会分离,在宝宝还在6个月到一岁期间,宝宝会随着场景的变化而产生对父母的依赖,以及体验陌生人的焦虑的感觉,此时一定要在短暂离开宝宝身边的时候告诉宝宝离开的原因、离开只是短暂的分离、父母仍然会回来等等,安抚宝宝的焦虑。
二、了解你宝宝与生俱来的特点
心理学有观点认为宝宝与生俱来的特点会影响安全型依恋关系的养成。有的宝宝与生俱来喜欢笑喜欢被触摸,有的宝宝天生较沉默,不喜欢拥抱,此时根据宝宝不同的反应,养育者可能就会自然而然增加与爱笑宝宝的互动,而对沉默的宝宝稍微冷淡。这样就对家长提出了需要针对不同性格宝宝调整行为,保持着持续的、稳定的、温暖的关爱。
三、重视父亲的作用
有的人可能会对依恋关系产生误区,认为只是母亲的责任,有研究表明这些父子依恋同样重要:与父亲建立了安全型依恋的人则会在之后的活动中表现出较少的焦虑、退缩的行为。因为虽然父亲陪伴宝宝的时间更少,但是与宝宝的游戏中会有更多的力量型、刺激性运动,很受宝宝的喜欢,受到宝宝的崇拜。

幼儿依恋类型的养成会影响到孩子日后人际关系、甚至更亲密关系的发展,通常会表现出他/她曾经与养育者关系的表现模式。也请各位家长多点耐心、多点细心促使孩子成为一个开朗、具有安全感的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193|

小黑屋|手机版|新儿教资料网-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 闽ICP备19010693号-1|广告自助中心  

闽公网安备 35052502000123号

GMT+8, 2025-5-5 21:51 , Processed in 0.266267 second(s), 29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etjy.com!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