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儿童 教育 英语
楼主: 大申爸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教育] 又到一年入学时:前瞻孩子在小学阶段的思维发展(五岁以下孩子家长慎入)

[复制链接]
161#
 楼主| 发表于 2015-3-27 14:47:02 | 只看该作者
To美言妈妈

送给美言妈妈一本书,托马斯·库恩的《科学革命的结构》:
http://ishare.iask.sina.com.cn/f/5818846.html


上述各种,是申爸看了美言妈妈昨晚的评论之后,特意加进来的。
美言和大申,都是9岁。大申大一点点,也就是几个月吧,我感觉。
现在,我们在美言和大申那里,遇到的一个教育问题就是.....很现实的问题.....:上述的方法,如何教给孩子?

解释一下:
上述的方法,就是所说的“科学的方法”。它源自古希腊,由弗拉西斯·培根加以完善。一般,我们说科学有两个源头,一个是思辨的源头,一个实验的源头,就是指这。
科学这个东西,不只是一些广为人知事实和结论。在更本质的意义上,是上述的这种方法论。
假设、思辨、预测、在实践中验证。

孩子掌握了这个方法论,辅以佛教所擅长的体悟,基本上,在方法论这个层面上,就登峰造极了:一个对物,另一个对人。

申爸现在思考的问题是:
这个方法论,是可教的吗?
如果是,什么时候教给孩子,是最合适的时间?
怎么做awareness?
拿什么来awareness,可以让孩子感受得到?这么宏观的东西....
在什么时候,着手awareness?
真的到了这些到时刻,怎么做?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62#
 楼主| 发表于 2015-3-29 18:49:50 | 只看该作者
悠悠蜜:对第3个观点,我是心存疑虑的,知道得越多就越聪明或者说智力状态就越好吗?比如我知道10个国家的国旗,那我就比只知道3个国家国旗甚至完全不认识国旗的人聪明吗? ...



知道得多,有两个维度。好比说,孩子不只知道有国旗,还知道有国歌、国鸟、国花。孩子不只知道三个国家的国旗,更知道七个国家的;不只知道三种国鸟,更知道七个国家的,等等。
另外,聪明这件事情,和孩子知道多少,并不精确相关。
就好像我们说,“孩子越大,年级越高。”这句话一定是对的。五年级的孩子年龄一定比一年级的孩子大。
可是,一方面,在同一年里出生的孩子,都在同一个年级。这时候,指着一个年初出生的孩子说,他比年尾出生的孩子年级高,就不对了;
另一方面,会有特殊情况。孩子跳级,会造成个别高年级的孩子比低年级的孩子年龄小。

从总体上来说,《朗读手册》上说的是对的:
你读得越多、孩子就知道得越多、知道得越多,他就越聪明。
[发帖际遇]: 热情好客的 大申爸 花了 1 金币 请坛友去旅游,有想去的吗,快回帖吧! 幸运榜 / 衰神榜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63#
 楼主| 发表于 2015-3-29 18:50:25 | 只看该作者
悠悠蜜:我认为该书提到的研究方法应该是靠谱的。以前也看到过文章论证 男孩智商随母亲,倒是可以和上文对应。

哈,既然智商都是由遗传基因决定了,那我等为人父母者在孩子出生后还能干啥啊?...



DK丛书上说的是正确的。
但是,并不等于父母不用去积极地教育孩子,等这基因自己发挥作用就好了。
差别来自于对DK丛书上说的科学原理的理解。

孩子从基因带来的,其实是“能够变成聪明人”的潜力,不是一定变成聪明人这个事实。
这就好比一个顶级大厨,他有做出一桌好菜的能力。但是,能力不等于眼前的一桌好席。他还得有厨具、原材料,去做,才能有一桌好席。
孩子出生时,就有了大厨的能力;给孩子好厨具、优质的原材料,孩子去做饭,相当于教育。
大厨的能力加上教育,最终才是一桌好饭:一个聪明的孩子。
[发帖际遇]: 大申爸 发帖时遇到财神路过,得到 4 金币,愉快的放进了口袋。 幸运榜 / 衰神榜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64#
 楼主| 发表于 2015-3-29 18:52:57 | 只看该作者
青豆雪:小雪四岁半了,三天前,从热心的坛友那得到了《夏洛的网》,给她听了一集
孩子聚精会神的听,那是睡觉前, ...



申爸想,有几点:
第一,和孩子说,你听完了,妈妈再和你讨论。如果孩子告知你她听到的内容,就听着,不做评论。留出空间,让孩子专注地聆听。聆听完了,把音响关掉,再多作讨论;
第二,只要孩子不反对,就可以把音响开着。孩子可以一边做别的事情,一边听故事。两者做得都好;
第三,过一段时间,孩子会要求反复地听的。就让她听这一个故事,听个够。不用着急换故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65#
 楼主| 发表于 2015-3-29 18:55:16 | 只看该作者
青豆雪:还有,我在pad里面放了一部动画片 《The Magic Key》
小雪一点英语基础都没有,
但她爱看这个,自己会反复 ...


英语动画片的动画部分,吸引了孩子。
但是,孩子在看动画的同时,也学了英语。雪儿妈妈不用刻意去教孩子,让她自己看,就行了。看上两年,基本的英语句子,她自己就都学会了,并且知道是什么意思。
掌握语言是孩子的天赋能力,当初,学习汉语,就不是大人教的。把孩子放在那个环境里,她自己就学会了。

建议用电视放动画片。iPad屏幕小,对小孩子,各方面都不好。放英语动画片的时候,把声音开大,让孩子听清楚。
考虑到学习英语,不建议放汉语的动画片给孩子看。孩子看的动画片,全是英语的。
另外,可以考虑让孩子看英文原版的《蓝精灵》。
[发帖际遇]: 热情好客的 大申爸 花了 2 金币 请坛友去旅游,有想去的吗,快回帖吧! 幸运榜 / 衰神榜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66#
 楼主| 发表于 2015-3-29 20:32:33 | 只看该作者


哦,对了。雪儿妈妈,雪儿晚上入睡快吗?
青豆雪挺快的,偶尔也有慢的时候。我们一天的运动量挺大的,她是个非常爱运动的孩子。好奇心强,爱冒险,喜欢新奇的东西。
雪儿在家里,就放开音响,播故事听吧。



到了孩子自己非要听,不听不行的时候,孩子晚上头一沾枕头,就睡着了。

照理说,孩子在聆听时,头脑中要一刻不停地处理听进来的信息的。他听了一天,要消耗大量的能力,头脑需要休息。晚上到了点

儿,孩子头只要一沾枕头,就应该睡着了。

头脑消耗的能力占身体摄入能量相当大的一部分。头脑运作,特别是高速运作的时候,消耗的能量更多。需要入睡,以补充恢复。读

这座楼的帖子,看high了之后,只要到了睡觉时间,一松弛下来马上就会睡着:自己可即时体验 。

我和阳妈有分歧:只要营养跟上,不缺乏,大脑是没有“用过度”这一说的。
[发帖际遇]: 一个袋子砸在了 大申爸 头上,大申爸 赚了 5 金币 ,真开心。 幸运榜 / 衰神榜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67#
 楼主| 发表于 2015-3-30 14:42:20 | 只看该作者
弗洛伊德不可能错了,那么...:惊天预测

那啥,昨天在飞机因北京的雾霾延误了n个小时之后,申爸大申还有小姑娘终于成功地回到了北京。
接着揭谜哈。

“惊天”不是说这个预测本身有多了不起。孩子遗忘这件事情,怕是发生在每一个孩子身上.....也曾发生在我们每一个人身上,我们每个人都曾经是一个孩子不是.....童年的遗忘,大家都“知道”,但是没有谁去特别留意罢了。
但是,很快,我们将看到,这个“遗忘”对人的一生非常非常重要.....它是塑造自我砖石,创造力隐身于其中。

说“惊天”,是针对申爸自己来说的。

既然想到了,事不宜迟....啊,不,应该是机不可失失不再来。大申的这种遗忘既然就在这个时候发生,那么,可能已经发生了、可能已经发生着、可能马上就要发生......不管怎么样,得快。
申爸的想法是:抓两个点。第一个点在遗忘发生之前;第二个点在遗忘发生之后。
也就是说,申爸能在很短的是时间内,明确抓到大申的这种遗忘,那么,类似“1919年日全食”的那种证明就重现了。

去年初春的一个晴朗暖和的下午。
申爸和大申肩并肩,骑着自行车,准备从光明桥南边的护城河的一个缓坡,冲下去。
申爸不动声色地拿出准备好的Nano,按下了录音键。
既然是人工控制的实验,申爸早做好了准备:提什么问题。更重要的,申爸要把问答的过程录音,录下来。Nano可以录音,当录音笔用的。
申爸刚一按下录音,红色的警告就闪烁了起来:电量低!
一股怒火从两肋窜了上来。
申爸真想剁了这狗日的Nano。净在关键的时候掉链子。
气得申爸真想把它扔护城河里去:好不容易用你一次,你竟然没电了!混蛋。
再想想,申爸平抑了怒气。
这个怪不到Nano。谁让申爸自己不充好电的........也难怪,在此之前,准备工作全都围绕着问卷进行的,申爸实在没有精力注意Nano的电的问题。

自行车开始加速,往坡下冲了。
申爸定了定神,整理好思路。
自行车在飞奔。和煦的风迎面吹来,带着淡淡的柳树的花粉味儿,旁边鹅黄的树木闪电般地向后闪去。爷儿两个爽得不行。
冲出了100来米,车速自然缓慢了下来。
“大申,爸爸问你一个问题,行么?”申爸问。
大申:“什么问题?”
申爸:“你知道天线宝宝吗?”
“知道啊。”大申疑惑地随口答道。
“那....你还记得你看过天线宝宝吗?”申爸盯着大申,赶紧追问。
“看过啊。天线宝宝,天线宝宝!天线宝宝又蹦又跳。很好玩儿。”大申很兴奋地回答。
天线宝宝是大申一岁差一天开始看的,大约看了有一年的时间,后来再没看过。
“还行,”申爸心想,“大申还没开始遗忘,这个时点,抓得不错。”
“那....你还记得去西湖玩儿吗?”申爸问。
“西湖边上有鸽子,我买了很多鸽子食,喂鸽子。”大申回答,很渴望的样子。
So Far So Good。
去西湖喂鸽子应该是大申三岁的时候发生的事情,大申还记得。
“你还记得去龙潭湖吗?”申爸小心地问。
“记得啊!”大申拿手指了指旁边。我们就在龙潭湖公园外边的护城河边骑车,和龙潭湖只隔一条马路。“买馒头。先喂鱼,再喂鸽子!”大申兴奋地说。
“你想再去龙潭湖喂鸽子吗?咱们骑上坡,”申爸拿手指了指前边的缓坡,“一拐弯,就到龙潭湖西门儿了。”
大申说:“不想去了。那都是小豆儿玩的东西。”
大申已经以大孩子自居,玩儿“小豆儿”玩儿的东西,很掉身价。
这些事情,都发生在大申四岁到五岁的时候。

“那.....你还记得爸爸给你读的《战争与和平》吗?”
“记得啊,别祖霍夫.....怎么了?”大申开始警觉起来。这些奇怪的问题,大申觉得不对劲儿。
“没什么,就是随便问问。”申爸赶紧加以掩饰。
《战争与和平》是两年前读的,当时,大申已经快6岁了。

看来,大申对于以前典型时间点上发生的事情,都还记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68#
 楼主| 发表于 2015-3-31 10:41:14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大申爸 于 2015-3-31 10:48 编辑

看来吧,这个时间点抓得还是蛮及时的。尽管没录下音来,小有遗憾,总体上,还不错。
前边儿,申爸说“就在这个时间点上”,不过是个比拟的说法而已。大脑中发生的事情,一般不会恰是一个点的。如果恰如申爸指所预期,遗忘发生在两三个月之内,在人生的时间尺度上看起来,不过是“一个一点”而已。

申爸不能老和大申提天线宝宝啊、龙潭湖啊、战争与和平啊之类的话题。要不,申爸提起本身,在大申那里就是一种提醒,会干扰“正常的”遗忘过程。老提老提,戏法儿就不灵了。
申爸决定,过上两个月,再回到大申那里去试一下。
这两个月期间,这些话题,申爸绝口不提。

在去年的八月份.....就在大申涌现出强悍的阅读能力之前....申爸决定收网,试试捞不捞得上鱼来。
一个凉快的傍晚.....具体哪一天忘了,得去查录音......爷儿两个又去河边捞鱼。捞鱼,这是大申最喜欢的活儿。一路上,大申小鸟一样地飞着,嘁嘁喳喳,不停地说;水银一样,不停地动。高兴。
申爸准备好了,决定检验大神遗忘了没有。

申爸一边把扔到河里的网箱拉线往栏杆上系,一边按下Nano的录音键。这回申爸没忘了给Nano充电。头两天,电就已经充好了。
大申那边也正在系另一个网箱的线。远处立交桥上车水马龙,对面河岸上遛狗的阿姨牵着贵宾犬,慢悠悠地踱着步子,远处有几个人在河里游泳。安详,恬淡而快乐,一起都很自然,没有任何异常的情况。
申爸装得很自然顺口地问:“大申,你知道天线宝宝吗?”可眼睛紧紧地盯着大申,想看大申的反应。
大申眼睛看着线,顺口回答:“当然知道啦。”
“那....你还记得你看过天线宝宝吗?”申爸更加紧张了,不错眼珠儿地盯着大申看。
大申像是被这问题刺了一下,不自主地,系着线的手停了下来,抬起头,疑惑地看着申爸,皱起眉头,很努力地在想。
就这样,爷儿俩对视了有两三秒钟的时间。
大申的眉头皱得更紧了,抿起嘴唇,轻轻地说:“不记得了。”
一岁的时候发生的事情,大申忘了,不记得了。

事情,恰如申爸所预测的那样,发生了。
大申的遗忘,就在过去的两个多月内发生的。
这和前边提到的,我们遇到初中同学,想不起名字的情况一样,大申知道天线宝宝,知道自己和这个天线宝宝有关系....可就是,想不起来具体是怎么个关系了.....关系密切,知道自己知道,可就是想不起具体是怎么回事了。这是我们都曾感受过的感觉。这种感觉很特别,所以,这感觉一经触发,我们的意识马上给予特别的关注.....申爸一提起“你还记得你看过天线宝宝吗”,在大申的头脑里激活了的感觉,就是这种感觉。
所以,大申才皱眉抿嘴精力集中,努力地想。

大申一下子沉静下来了,若有所思。
爷儿两个系好了网箱,走到河边的石墩墩上坐下。
申爸决定继续:“你知道西湖吗?”申爸小心地问。大申还在皱着眉,应该是在想天线宝宝。
大申轻轻地点点头。
“那.....你还记得你去过西湖吗?”申爸赶紧接着问。
大申抬眼看着申爸,眉头拧得更紧了。努力想了一两秒钟,轻轻地叹口气:“不记得了。”
“啊?你不记得西湖了?喂鸽子,买鸽子食....那个卖鸽子食的老爷爷......”
大申一边听,眉头一边锁得更紧。努力啊,想啊!
孩子有点儿可怜。
想了半天,大申还是轻轻地摇摇头:“想不起来了。”
大申不说“不记得了”,而是说“想不起来了”。
这两个说法,明显是不一样的。
三岁的时候发生的事情,大申忘了,不记得了。

申爸不管大申可不可怜,继续问:“你还记得龙潭湖喂鸽子吗?”
大申轻轻地摇摇头。
四五岁的时候发生的事情,大申忘了,不记得了。

申爸忽然感觉有点儿冷。孩子这么个忘记法儿,怕不是把所有的事情都忘了吧!这有点儿可怕。尽管申爸预见到会忘,可这么个忘法儿,也让申爸不寒而栗。
早期的忘了,还能接受。可不要把最近几年的事儿,也都忘了啊。
申爸期望着,下面的问题得到肯定的回答。
“爸爸晚上给你讲故事,对吧?”申爸有些急切了。
大申使劲儿点点头。
“你还记得爸爸给你讲的《战争与和平》吗?”申爸问。
申爸有些急不可耐了,恨不得上去扒住大申的小嘴巴,千万别说出“不记得”。
哪壶不开提哪壶。大申坚定地摇摇头,清晰的三个字吐了出来:“不记得”。

这回,轮到申爸不吱声了。
孩子六岁的时候发生的事情,也忘了。
这才刚过了两年啊。
哎!

爷儿两个呆呆地坐在石墩墩上,呆呆地想。各想各的,谁也不说话。
就这么着,过了好长好长时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69#
 楼主| 发表于 2015-3-31 10:44:32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大申爸 于 2015-3-31 10:52 编辑

把图书馆翻了个底儿朝天

哦....这孩子把所有的所有,一切的一切,一股脑,都扔进潜意识里面去了.....数百小时的有声故事,每天申爸给读的天书,这些,自然都不在话下。就连孩子曾经津津乐道,花了很长的时间做的事情,像天线宝宝、喂鸽子这些事情,孩子也一股脑地扔了。
消失了。没有了。不见了。
终于找到了记载这个现象的书了
有一天,申爸忽然想到,这种遗忘,大申不应该是个案。所有的孩子,都应该有这个问题。
既然是所有的孩子都有的现象.....如此大规模的“遗忘”......心理学应该有记录。
对!去心理学书中找。

申爸呆的环境吧,尽管高档金碧辉煌的,可是文化的沙漠。身边除了些庸俗的商务书,谈什么执行行动之类,最多,也就是给加西亚送信,谁动了奶酪什么的。学术专著,那得跑出去若干公里,才能找到。学术论文就更甭想了。
申爸很焦急,想找心理学书去印证,就特意跑道首都图书馆。凡是写着“普通心理学”还有“发展心理学”的书,申爸重点照顾。站在书架旁边,一本纸砖一本纸砖,仔细地翻。
那个啥,没翻到。
这个翻吧,倒是给了申爸一个机会,总体浏览一下普通心理学和发展心理学的书。
申爸觉得,这两个领域,书都差不多。讲讲皮亚杰,批评一下;从经验主义一直讲到认知学派......大家的主要内容,都差不多。倒是有一些有自己观点的书,一看封面,都是些经典。

申爸不死心。第二天,到国图,继续翻。
别说,功夫不负有心人,还真给申爸翻着了。
在一本《发展心理学》的书里,有一个专题,专门讲这个事情。
嘿嘿,不错。就这本书:



它里边儿把这现象叫做早年记忆缺失,是这么说的:


[发帖际遇]: 大申爸 发帖时遇到财神路过,得到 5 金币,愉快的放进了口袋。 幸运榜 / 衰神榜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0#
 楼主| 发表于 2015-3-31 10:53:00 | 只看该作者
阳阳妈2010 :另外,申爸,你为什么推荐的是《蓝精灵》?而不是其他动画片?有什么门道不? ...

先说简单容易说明白的问题。
至于说动画片为什么是蓝精灵,这个问题相对容易说一些。
大申需要一条又长又黏的斜坡,这就决定了所有的好莱坞大片中的动画片全部要排除在外。
动画大片被排除,倒不止是这一个原因。更重要的原因是,这些大片对情绪的刺激太强烈。如果给多了,对孩子的成长非常不利。
当然,动画片要是英文的。
申爸找来巨多的动画片,有蓝精灵、柳林风声、忍者神龟.....应该有七八种。
最后,选中的就是这个蓝精灵。
主要的考量有几点:第一,内容很健康;第二,长。有430集,全播一遍要105个小时;第三,这个片子的画面很和缓,人物的动作不快。
没有更好的选择,就这个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315|

小黑屋|手机版|新儿教资料网-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 闽ICP备19010693号-1|广告自助中心  

闽公网安备 35052502000123号

GMT+8, 2025-5-20 18:57 , Processed in 0.117757 second(s), 27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etjy.com!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