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儿童 教育 英语
查看: 485|回复: 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孩子打人怎么办?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5-1-18 14:57:4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我们自由绘画心理乐园的家长们经常提到一个共同的问题——孩子打人怎么办?


家长会焦虑地询问:“我的孩子在学校爱动手打人,老师总是找家长,我们家长该怎么办呢?怎么说都不管用,好头痛啊!”

孩子在学校里爱动手打同学,常让家长头痛不已,也让孩子失去了很多童年伙伴,倍感孤单。家长们常希望能快速找到制止孩子这种不当行为的方法,殊不知,在我们找方法的同时,了解孩子攻击性行为的来源更为重要。只有了解到孩子攻击性行为的来源,才能真正有效地解决孩子的问题,让孩子用正确的方式表达自己、完全的释放自己。

孩子攻击性行为的来源复杂,常常会因个体、环境等的不同其来源也不尽相同。今天我们先从常见的三个方面来和大家聊一聊:


1、内心有冲突、愤怒和挫折感的孩子容易产生攻击性的行为。孩子爱动手打人,是心中有怒气,通过打人的行为来表达自己内心的愤怒。那什么是愤怒?愤怒是当愿望不能实现或为达到目的行为受到的挫折而引起的一种紧张而不愉快的情绪。我们要一起来探究孩子不愉快的情绪是什么,这种负面情绪来自于哪里。了解到了孩子的负面情绪的来源,才能有效的帮助孩子消除它。


2、儿童的很多行为最早来源于模仿。美国著名心理学家班杜拉认为除直接的鼓励和惩罚之外,行为的塑造还有一种重要的方式,既可以通过简单的观察、模仿其他人的行为而形成。   

常言道,身教胜过言教。身教,首先我们要从家庭做起,从家长做起,家长要注意自己的言行,用良好的行为规范来影响孩子。一方面家长不对孩子使用暴力,不仅是粗暴的行为,同样也不能使用粗暴的语言。另一方面当家长看到孩子有动手打人的行为时要立即的制止,及时纠正错误的行为。孩子会模仿在动画片或是电视节目中看到的暴力、打斗的场面,家长可以为孩子挑选内容健康的动画片或电视节目,也可以和孩子一起观看,相互交流感受,增进家庭中的亲子关系。

3、缺乏正确的表达和交流的能力。家长应了解孩子的行为欲达到的目的,针对儿童的心理特点进行教育。有的家长由于工作忙,和孩子共同交流的很少,孩子内心孤独,也会以打人的方式来宣泄。

孩子在学校和同学有冲突和矛盾时候,不知道如何正确的表达自己的想法。当家长发现孩子的攻击性行为时,要耐心引导孩子说出打人的原因,如果孩子说不清楚的时候,家长要鼓励并帮助他表达清楚,然后和孩子一起分析。


总而言之,家长或老师在发现孩子有攻击性行为的时候,要多关注孩子的各种情绪的变化,可以通过亲子的游戏、阅读、绘画等形式的活动让孩子加深对各种情绪情感的理解,增强理解别人话语的能力和自我表达的能力。

当孩子理解了言语、行动和情绪的关系,会用语言或行动来恰当的表达自己喜怒哀乐等各种情绪、表达自己真实的情感的时候,孩子攻击性的行为也会越来越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
发表于 2015-1-19 09:27:49 | 只看该作者
对大孩子,这个问题好解决一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发表于 2015-1-19 15:15:48 | 只看该作者
大孩子恐怕更不好办吧
[发帖际遇]: hjyo 经常泡在新儿教,得到新儿教奖励 2 金币 ,真开心。 幸运榜 / 衰神榜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发表于 2015-1-28 09:51:22 | 只看该作者
学习了,谢谢分享
[发帖际遇]: fangqi1405 乐于助人,积极发帖,得到新儿教奖励 1 威望。 幸运榜 / 衰神榜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151|

小黑屋|手机版|新儿教资料网-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 闽ICP备19010693号-1|广告自助中心  

闽公网安备 35052502000123号

GMT+8, 2025-9-20 18:32 , Processed in 0.097721 second(s), 26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etjy.com!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