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儿童 教育 英语
查看: 503|回复: 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孩子哭闹不可怕 辨析原因巧应对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5-1-12 14:54:48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哭闹是孩子们比较普遍的负面情绪表达方式。俗话说的好,“孩子见了娘,没事哭三场”,其实哭闹的背后是孩子对家长的信任和依靠。如果家长采取的是排斥的态度,那就会抑制孩子的真实情绪表达,孩子的负面情绪积攒压抑,久而久之反而容易带来心理问题。所以,建议家长首先能够接纳孩子的哭闹表达,然后分析并根据哭闹背后不同原因采取回应措施。有了这样重视孩子感受的悉心照料,再加上耐心的坚持,孩子的情绪调整能力不但会越来越好,而且也会逐渐学会用更加成熟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情感。

因表达情感而哭泣

上天赋予人类哭泣的权利,最重要的作用就是表达情感。不管是心愿没有得到满足、还是情感受到伤害,伤心是孩子哭闹的一个最主要的原因。面对孩子的伤心哭闹,家长首先应该做的是不要制止,让孩子充分的表达和释放,哭出来,情绪就能够得到缓解。还有一点也很重要,家长千万不能在孩子伤心的时候离开他们,这将会让他们感到被抛弃,从而从伤心恶化成绝望。建议家长最好能一直陪伴孩子并给予身体上的接触,比如拥抱,这也能让孩子感到安心。最后,建议家长能用“自己充分理解孩子感受”的语言安慰孩子,孩子不但能好受很多,而且在这样的熏陶下也能逐渐学会用语言来代替哭闹表达自己的情感。

为了满足自己的需求而哭泣

但人类确实很早就学会通过哭闹,来赢得别人的认同,满足自己的需求。孩子往往也会用哭闹来威胁成人以达到自己的需要和目的,这也是大人最头疼,最容易出现负面情绪的时刻。面对孩子的哭闹威胁,家长往往表现出两个极端:一是很不耐烦的训斥和批评孩子,甚至用反威胁的方式粗暴对待孩子,试图用强硬方式制止孩子的威胁手段,但其实久而久之孩子反而会模仿家长简单粗暴的情绪表达方式,并且内心也感受不到被理解和接纳;还有一种是孩子一哭闹家长就纵容,盲目许诺孩子的“无理要求”和默认这种“无礼表达方式”,助长孩子用这样的惯用伎俩继续要挟家长,孩子也有可能变得越来越缺乏同理心、任性、骄纵。笔者认为,面对孩子的哭闹威胁,家长应该做到:坚持观点 ;理解接纳孩子为什么会这样 ;明确表达用这样的方式是满足不了的。举个例子,家长可以先明确的告诉孩子自己的立场并解释原因,然后可以用肢体接触和言语抚慰的方式表达对孩子内心感受的理解和接纳,但最后还是要向孩子申明这样的威胁方式是无效的。这就是边界明确、立场坚定并伴随理解接纳的沟通,既不会纵容孩子,也不会伤害孩子。

因恐惧而哭泣

当灾难或者恐惧来袭时,哭泣是我们最无助的表达,因此,对于最弱小的孩子,恐惧感也是孩子哭闹的非常重要的原因。比如安全感不足的孩子面对陌生环境或者与家人分离时候的哭闹,除了这些显见的原因,一些不易察觉的偶然事件也可能会让孩子因害怕而哭闹。比如昨晚梦见爸爸不要自己了,或者是因为听到的某个故事,或者是因为某个突发的幻想和念头等(这种情况其实也是孩子常有的)。这时候就需要家长,一是细心的体察和询问孩子害怕的原因,二是面对年龄小的孩子也可以用猜测式提问的方式,给孩子一些选项,帮助孩子更清楚的表达自己。当了解到孩子哭闹背后真正害怕的是什么,就可以给予针对性的解释、安慰、支持,缓解孩子内心的恐惧感。

面对孩子的哭闹,家长首先要调整好自己的情绪,不要被孩子的负面情绪激惹起自己的负面情绪,应该把应对孩子哭闹的过程当做一次熏陶孩子学会如何表达、如何沟通、如何理解尊重他人的好时机。家长若能理智合理的应对孩子的负面情绪表达,不但能帮助孩子缓解和调整情绪,还能教会孩子平和的情感表达方式、理性的交流沟通方式,包容接纳的人格境界。久而久之,哭闹之苦恼也就不复存在了。

[发帖际遇]: lilingyun410 分享了自己的快乐,得到了 3 金币,多好啊,快来分享你的快乐吧! 幸运榜 / 衰神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
发表于 2015-1-12 21:42:39 | 只看该作者
只要不是身体不舒服,其它情况都可以轻松对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发表于 2015-1-13 10:48:42 | 只看该作者
唉!哭闹是孩子最常用的情绪表现手法,我们大人最需要的是耐心,然后找一下哭闹的原因,找一个合适的方法来帮他解决问题,可是我觉得自己很多时候是控制不了自己的情绪,尝试一些方法后,他继续哭闹,我就可能会失去耐心而发火,我需要面壁思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发表于 2015-1-28 09:41:47 | 只看该作者
学习了,谢谢分享
[发帖际遇]: fangqi1405 找回了丢失的钱包,得到了 5 金币,感谢好心人。 幸运榜 / 衰神榜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642|

小黑屋|手机版|新儿教资料网-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 闽ICP备19010693号-1|广告自助中心  

闽公网安备 35052502000123号

GMT+8, 2025-5-5 12:33 , Processed in 0.094118 second(s), 29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etjy.com!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