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儿童 教育 英语
查看: 2473|回复: 1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家庭教育误区之九——孩子心灵上的痛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5-4-15 20:28:5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家庭教育误区之九——孩子心灵上的痛 奥数是奥林匹克数学的简称,属特长教育范畴,初衷是为了提高极少数具有学习兴趣且数理智能出类拔萃者的思维能力,入学前必须经严格测试方可参与。国际数学奥林匹克作为一项国际赛事,由国际数学教育专家命题,出题范围超出了所有国家的义务教育水平,有些题目让数学专家也感棘手,仅有运算能力和应试经验远远不够,只有智力超常儿童适合学奥林匹克数学,而能一路过关斩将冲到国际数学奥林匹克顶峰的人更是凤毛麟角。 学“奥数”,关键看孩子的能力与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果孩子有这方面的兴趣与天赋,选择一些科学的“奥数班”进行培养无可厚非。但问题是有些孩子本来基础就不好,盲目进入“奥数班”,进行强制性学习,势必会让孩子对数学产生恐惧感。在我从事的择差教育中,有不少是从奥数班出来的孩子,他们普遍存在的特征是:恐惧数学,对数学缺乏兴趣,有一些孩子连课本上的知识都错误百出,家长还逼着孩子进入奥数班学习,结果令孩子痛苦不堪,从心理上讨厌学习,并产生厌学情绪。 去年有一个四年级的叫雪宁(化名)的女孩子,平时活泼好动,听课注意力不集中,一写作业就给妈妈讲条件,拖拖拉拉,缺乏学习自主性,很聪明的孩子在班里的成绩却处在倒数。雪宁的妈妈找到我们中心的时候,是刚为孩子办了转学手续,趁孩子还没有进入新的学校,我建议让雪宁接受封闭培训,一旦成绩上去之后再进入新的学习环境。雪宁和家长都很赞成,一学期下来,孩子的成绩出现了大的逆转,期末参加新学校入学考试,以全班总分前十名的好成绩得到了各科老师的好评。进入新环境后,雪宁的妈妈找到我征求意见,看能否让孩子参加数学奥林匹克班,我否定了这位母亲的想法,雪宁虽然聪明,但她不属于智力超常的孩子,数学成绩全凭她的勤奋和独到的学习方法得以提高的,再说基础知识还很薄弱,学习习惯刚刚养成,正处巩固时期。雪宁的妈妈刚开始满口答应,临走时依然疑虑重重:“王老师,现在考初中有很多都是奥数题,孩子现在的成绩也不错,她的数学老师给我打好几次电话了,说让孩子参加比较好,” “打好几次电话,一定是他本人办的奥数班?” “是啊是啊!就因为这样我才不好推脱,不然孩子在人家班里……” 我没有说话,也算是默许了,因为我经历了太多这样的事情,太多的无奈,直到现在,还有不少刚到我这里的孩子,尽管成绩一塌糊涂,他的家长还沾沾自喜的对我说:“王老师,我的孩子在学校还学着奥数哩!”有些事情不得不令我们费解,现在的奥数变成了什么?有些地方几乎变成了全民学奥数,孩子不会的问妈妈,妈妈也不会就去问爸爸,爸爸同样不会就只好甩出一句:“问你们老师去!!!”甚至有些家长根本就不知道奥数是一种什么“玩意儿”,看别人家的孩子报奥数班,也就争先恐后的向前挤,生怕没有了自己孩子的份儿。学奥数进重点中学暂且不论,就奥数存在的形式不得不引起我们的关注,不少奥培机构与学校挂钩,培训费按比例分配,据说现在老师的份额越来越大,从外观看风马牛不相及,其内是暗度陈仓,有利可图。有些学校在班里择优办班儿,这叫肥水不流外人田,也难怪三番五次为家长打电话,家长哪敢不从! 然而令人忧心的是,时下奥数培训全然变味。有些题简直就像脑筋急转弯,题例1:有6个人都生于4月11日,都属猴,某年他们岁数的连乘积为17597125,这年他们岁数之和是多少?此题连成人看了都挠头 ,一位智商高达140、某理工名校硕士,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解出的题,在铺天盖地的小学奥培班里,被用来折腾大批年仅10岁左右的普通小学生。一位正读大学的学生曾这样感慨:自己读初一的时候,班上有位学奥数的同学经常炫耀自己数学了得,经常让我佩服得五体投地。记得有一道题是这样的:有红色球若干、黄色球若干、绿色球若干,每色球放置一排,往其中插入不同色球,能有几种排法?当时我就晕了头,排着排着就糊涂了。看到人家得意洋洋的样子,我一度认为自己很弱智,缺乏数学细胞,甚至几次出现学习情绪波动,成绩下滑,后来只好疏远他,几年后上了高中,老师讲到“排列组合”时,运用公式不到一分钟就把当年那个糊涂球问题解决了。看来,我不是弱智,而是没有学习到一定时候。后来还听说原来那位同学连高中都没考上,早早就进入社会了。说到这里可能家长会有同感,有些小学奥数里的题型,用中学里的方程组和相关的知识三下五除二就能解决,可用小学数学的方法自己解不出或者说不清道不明,就像中国古诗里的意境,只可意会不可言传。对一般学生而言,整天研究这些让他们为难题目对他们思维的发展没有任何好处,既违背了循序渐进的学习规律,又打击了他们的学习兴趣。不少在数学奥赛中获奖的学生后来都不愿继续从事数学研究,这就很能说明问题。奥数教学超负荷训练模式不利于青少年身心健康成长,陷入了拔苗助长的误区,违背了教育学的基本原理。 离开我们中心两个月后的雪宁曾经找过我,那是个星期天,孩子独自一人过来的,她看到几个还没有走的同学非常高兴,他们欢呼,她们拥抱,唧唧喳喳在院子里说个不停。后来她拿出一份老师留的奥数卷子,说好多题都不会做,我们的老师热情的把孩子领到我的办公室,一张卷面20多道题,孩子只做对了三四道,经过耐心的讲解和提示,要说让她记住题型还可以,完全让她弄懂每道题就不容易了,一个小时后,孩子总算完成了作业。可是,孩子脸上没有欣喜的表情,只有心事重重。在后来的交流中,我感受到孩子的心理压力太大了,我的心为之感到莫明的愤怒,我既可怜这位聪明漂亮的小女孩,又不知该如何去帮助她。 “王老师,我现在不喜欢数学了,上次单元测试我只考了70多分。” “老师批评你了吗?” 雪宁没有回答,只是点点头。 “妈妈知道吗?” “可能不知道,我没敢对妈妈说!” “70多分已经不少了,王老师相信你,因为你努力了,是不是你不愿意再学奥数了?” “我感觉自己很笨……”孩子话没说完,眼泪就淌了下来。 我的心刀割一样疼痛。“你不笨孩子,在我教的许多学生里,你是最聪明的,上次你能考全班前十名,王老师再教给你一些方法,你保准能拿第一名,如果你不喜欢奥数,咱从今天开始就不学了,我帮你做主!”我的语气激奋而坚定。 小雪宁听后哭出了声,沉积在孩子心灵深处的苦闷蓦然间宣泄了出来。我当即拨通了雪宁妈妈的电话,一番沟通后,我对着孩子的面,当场撕毁了孩子刚才做完的那张卷子,雪宁的脸上徒然间绽出了笑容,在孩子的笑容里,我仿佛看到了一只小鸟破笼而出,蓝天和白云拥抱着小鸟的梦……最近新闻媒体披露某省奥赛委提醒人们的话:小学、初中根本就没有奥数的说法,也没有奥林匹克正规竞赛,现在小学生学的所谓奥数实际上与奥赛内容大相径庭。一位知名的数学教授认为,奥数是极端重思维轻技能的“旁门左道”,有点像脑筋急转弯,偶尔玩玩可以开拓一下思路,但如果成天钻这个,那就是钻牛角尖,只对偏才、怪才有意义,而对于大量的普通孩子尤其是小学生,盲目从众钻奥数,非但连边都摸不上,还有可能钻出神经病。“奥数”不仅干扰了正常的教学秩序,加重了学生负担,且助长了少数教师不讲师道、惟利是图的恶习歪风。从学校方面看,功利教育正在蔓延。尤其是一些重点小学,擅自打出以奥数为名的重点班。为了让孩子获奖直升重点学校,许多家长心态畸变扭曲。 从表象上看,“奥数”现象属“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其实不然,尽管有关教育职能部门规定不准将奥数成绩与升学挂钩,然而事实上各名校在升学时均会暗中作祟将二者挂起钩来,考题中较注重那些难度较高的奥数题,教育管理部门不作为,才是真正助长奥数风的罪魁祸首,家长要想让孩子进入好的中学或好的班级就必须学奥数;小学老师要想让自己班的学生考入知名中学,学奥数也成了唯一的捷径。 我不反对奥数是一门具有竞技色彩的学科,是数学中的“精品”,如果一窝蜂地去学,自然会起到适得其反的作用。因此家长送孩子学奥数时一定要根据孩子的情况而定,切不可盲从。不是人人都适合学奥数,正如不是人人都适合学钢琴和舞蹈一样。 此帖由 yu0099 在 2005-09-13 09:51 进行编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
发表于 2005-4-17 15:45:38 | 只看该作者
如今,许多家长让孩子学习奥数,其中大部分是从众心理作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发表于 2005-5-16 20:16:59 | 只看该作者
现在我们为里的学校,教师叫我孩子去补课,可我孩子才上二年级,星期六去补课是不是太累了.可不去吧,以怕教师不高兴。我觉得孩子一天的快乐最重要。这才会培养学习兴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发表于 2005-5-18 10:14:30 | 只看该作者
我的儿子就是深受其害啊!!
老师的每份卷子上都有这种奥赛题,孩子每次都只考个60-70分。现在孩子看见卷子就害怕,开口就说:“我很笨,我不会做”
做妈妈的,心里真是疼啊!我知道我的儿子不笨,他只是不那么智力超常罢了。可是,这些题目已经把他的自信、自尊全部打没了~~,
我现在每天要做的事情,就是不停地鼓励他:你能行,你可以。
可是,下一次卷子出来,还是这样,我所有的工作全部归0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05-7-24 21:25:08 | 只看该作者
扭曲的教育,扭曲的心灵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2005-8-1 11:19:00 | 只看该作者
扭曲的教育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
发表于 2005-8-1 15:22:56 | 只看该作者
我想这不是家庭教育误区,应当是学校教育的误区.我不想让孩子学,可学校出的卷子中有奥数题,不学怎么行呢?我深刻同情楼上的家长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
发表于 2005-8-3 09:36:25 | 只看该作者
可悲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
发表于 2005-12-20 16:03:08 | 只看该作者
都是教育体制惹得祸.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
发表于 2011-4-11 14:40:13 | 只看该作者
我也觉得孩子一天的快乐最重要。沒有了快樂,怎麼會有興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140|

小黑屋|手机版|新儿教资料网-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 闽ICP备19010693号-1|广告自助中心  

闽公网安备 35052502000123号

GMT+8, 2025-5-6 14:50 , Processed in 0.112734 second(s), 27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etjy.com!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