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儿童 教育 英语
查看: 786|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创予心理:“乖孩子”让孩子无法做自己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4-11-30 22:06:4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在生活中,很多的父母认为“乖”孩子才是好孩子。

听话的孩子真的是我们要的孩子吗?

父母是否同时也希望孩子有自己的目标和想法、敢于创新、拥有一定的领导力?

听话的孩子,是否可以拥有这些能力呢?

也许我们要的是一个善于合作的孩子、能够有一定理解力的孩子,而这样的孩子不一定是个完全“听话”的孩子!

那就让我们先来看看父母让孩子“听话”的结果吧。

小鸡和老鹰

在一次亲子讲座中,我给大家举了一个例子:

一个老母鸡,吃够了被老鹰追逐的苦,因此不想让自己的孩子重复自己的苦难。

于是,当她的小鸡被孵出来之后,它就按照老鹰的标准训练它,让它学习飞翔、学习吃蛇、吃老鼠,并对自己的孩子说:“你一定要成为老鹰”。

小鸡在开始的时候,会有反抗,因为老鼠的味道实在不适合自己!而飞翔让自己感觉非常挫败。

然而母鸡对他说“你怎么这么不懂事?我都是为了你好!你必须听我的!”

于是,小鸡在抗争不过的情况下,只好接受母亲的训练。

慢慢地,由于这种抗争非常艰难,小鸡放弃了自我感受的争取,变得配合母亲。

母鸡对小鸡说,“孩子,真乖,现在这样就对了!”

再后来,小鸡真的习惯了吃老鼠、吃蛇,学会了飞翔,并且真的以为自己成为了老鹰中的一类。

但是他却发现自己找不到快乐了,甚至连自己为什么不快乐都已经不知道了。

看起来,吃老鼠、吃蛇都是自己应该吃的,孤独的飞翔才是自己的性格,自己做着自己该做的事情,为什么不快乐呢?它早已经忘记了自己只有吃虫子才是快乐的、只有在叽叽喳喳中才能愉悦。

而这一切都不是最大的影响。最大的影响是什么呢?
在场的几百名父母没有一个回答上来。

却是一个八岁男孩尖锐的声音立刻传递了出来:“它会把自己当成老鹰,去和老鹰交朋友,结果被老鹰吃掉!”

是的,当一只小鸡以为自己可以做老鹰的事,甚至以为自己就是老鹰,它就可能去做不适合自己的事情,或者还可能去悬崖上飞翔,在飞翔中失去自己的生命!

任何一种生命都会有天敌,并不是因为有天敌而危险,一个没有自我认知的人才是最危险。因为他不知道什么相对自己是安全的、什么是自己所不能做的!

而无数的例证似乎说明,孩子们在这一点上,似乎比父母们更多些觉察力,也许太多的父母就已经是被鹰化的小鸡了,因此才不能清晰的感受到这种危险!

让我们痛苦的不是我们是谁、在做什么,而是我们不接受我们是谁、在做什么。

事例回放:

几年前,一次一个朋友打电话给我,说他遇到困惑了,向我申援。

我问他到底出了什么事情,他告诉我说“两个月前我辞职了!但是现在看来可能是一种错误。”

我知道他辞职前,是一个世界五百强企业的区域副总,手下有着一万多人的业务团队。这个职务经过他八年的不断打拼,从几乎是从最基层的位子上点滴的发展上来。是什么原因让他放弃了这样的一个经营多年的事业呢?

他的回答是这样的“我的上级老板已经有一年的时间,对我没有任何的评价了,也不说我做得好,也不说我做的不好!我不知道他到底是怎么看我的,也许他早已经对我有想法了,所以我还是先下手为强!”

看到这里,可能很多的朋友会很奇怪,一个曾经统领一万多人团队的人看起来应该也是很有能力,怎么会为了这样的一个问题做出这么大的决定呢?

我和他探讨了他从小成长的经历。

他的父亲从小对他要求的非常严格,做对了就奖励、做错了就惩罚,甚至于奖罚不隔夜。

这造就了他从小就习惯于父亲对他的管理标准,长大了把老师的要求做自己的行为标准,再后来以领导的要求作为行为标准。所以一旦当外界失去了给与他的标准,他马上束手无策,感觉到恐慌和危险。

如果一个人始终需要不断得到外界标准的认同,来证明自己做的事情就是正确的,而一旦发展到某种职级,能够给你定义的人越来越少,我们怎么办?

在给企业人员各种心理和潜能培训中,我们发现相当一部分的企业中中高层干部的瓶颈往往在于,由于这样的位置不像一些基层岗位,只要努力会比较容易升迁或者获得奖励,而中高层的岗位在进行更换和升迁的时候,可能要经历很长的时间,所以这种没有太多外在标准肯定的情况下,我们是否耐得住寂寞,在我们自己的心里是不是有一杆秤去清晰的界定我自己现在该做的事情,就变得非常的重要!

我们说过,成人的自我认知要花费更多的时间,很多人认知的自己都不是真实的自己,所以宗教里面有话说“你是谁?你是父母的你?金钱的你?权利的你?爱情的你?还是房子的你?桌子的你?你是你吗?”

我们了解自己的实力和方向吗?我们能够区分“应该做的”和“想要的”吗?

当父母用自己的喜好来要求孩子,孩子就无法了解自己的真实感受和自我状况。

一个在自己的内心没有标准的人,做不了自己真正的主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
 楼主| 发表于 2014-11-30 22:08:40 | 只看该作者
我们说过,成人的自我认知要花费更多的时间,很多人认知的自己都不是真实的自己,所以宗教里面有话说“你是谁?你是父母的你?金钱的你?权利的你?爱情的你?还是房子的你?桌子的你?你是你吗?”

我们了解自己的实力和方向吗?我们能够区分“应该做的”和“想要的”吗?

当父母用自己的喜好来要求孩子,孩子就无法了解自己的真实感受和自我状况。

一个在自己的内心没有标准的人,做不了自己真正的主人。
[发帖际遇]: 谷雨 经常泡在新儿教,得到新儿教奖励 3 金币 ,真开心。 幸运榜 / 衰神榜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644|

小黑屋|手机版|新儿教资料网-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 闽ICP备19010693号-1|广告自助中心  

闽公网安备 35052502000123号

GMT+8, 2025-5-5 02:28 , Processed in 0.108184 second(s), 28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etjy.com!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