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儿童 教育 英语
查看: 2010|回复: 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音乐] 音乐是玩出来的——专访旅美音乐家萧宽志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4-11-28 07:55:5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旅美音乐家萧宽志(EdwardShaw),出生于台湾高雄,纽约大学作曲专业。从事音乐教育三十多年,积累了丰富的音乐教育经验。他是美国加州爱德华音乐与艺术学院创始人!出版了数十册钢琴音乐教材。

我让他们把锅碗瓢盆都带来,每一样都是天然乐器。孩子们玩得很开心,回家也会到处敲。敲完之后,就会对妈妈说:“妈妈,这个声音高,那个声音低……”在玩音乐的过程中,孩子不仅学到了音乐,也学习了科学知识,开发了创造力和体会到了团队合作的精神。

学音乐≠考级

考级不是学音乐的最终目标。国外的音乐也考级,但考的是程度。比如八级,国外是考八级的程度,达到八级水平要做到随便抽出一首八级程度的曲子(这首曲子你可能之前根本没有弹过),拿到谱就要能弹出来。但我们国家的考级是考你准备了一整年的三首曲子,同样是八级,但孩子只会弹那三首,其他的就不会了。所以即便通过了八级或十级的考试,主办的音乐学院也不会就因为这个级数接受你成为他们的学生。但在国外,你的考级是被学校承认的,申请学校的时候是认定你有这个能力的。考级制度本是为了鼓励与肯定孩子的学习成果,但现在却成了老师、家长、孩子的共同负担与压力。孩子失去了学习音乐的快乐。

寓教于乐,音乐真好玩

在国外,谈起音乐就是“play”the piano,“play”music,音乐是要玩的。而我们是study,是learn,是认真学习,然后是练习。练习重要吗?当然重要!同样是练习,人家是因为喜欢而练习。就像是打篮球,有的孩子因为喜欢而不断练习,脚扭到了也不顾,就是要投准。运动的本质是为了强身健体。学习音乐的目的是为了陶冶身心,提高孩子综合素质,使他拥有艺术气质和修养。当学音乐与名利、虚荣心挂钩的时候,孩子就变成了一颗为家长和学校增光的棋子。这就忽略了教育的本质:培养孩子健全的人格和健康的身心。

很多家长认为,玩是不好的。我认为,玩和读书一样重要。不但是孩子,大人也是喜欢玩的。很多孩子的童年都被无数的考试毁掉了。孩子是独一无二的,如果他知道自己喜欢做什么,想要做什么,又懂得安排自己的生活,我认为这比孩子得了第一名还重要。孩子走出学校,面对的不再是考试,而是真实的人生。培养孩子学习的能力很重要。

父母是孩子最好的教育家。原生家庭带来的,是孩子的价值观。父母要关心孩子的心理需要,满足孩子爱玩的心理和探索的心理。最好的学习就是玩。在玩中体验到学习的内容,是最好的方式,而不是填鸭式。

帮助孩子感受音乐

音乐要多听,要学会欣赏音乐。父母和孩子的互动以及对他的引导很重要。父母可以陪孩子一起听古典音乐、轻音乐,甚至是孩子喜欢的流行音乐。比如,我告诉孩子,这是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前面几段像不像爸爸生气的样子,后面几段像不像你很伤心时候的感觉。让孩子明白,原来音乐是可以感受的。小孩子的领悟力是很强的,你告诉她,笑得像花一样,她真的可以笑得和花一样美丽。

带孩子去听音乐会、观看音乐剧、舞台剧,都可以帮助孩子理解音乐。我的大儿子小的时候学习弹钢琴,后来,他不想弹琴了。我跟他说,你可以不弹钢琴,但你要选择一个你喜欢的

乐器。结果,他选择了三个手指头就可以演奏的小号。我尊重他的选择,给他买了很多小号的CD让他听。他吹的时候,我告诉他,注意哪些地方比较难,要多练习。我女儿后来学习了横笛,现在已经成为专业的横笛演奏家。孩子学习音乐的过程,家长要参与,也是自己

的成长过程。

肯定孩子的努力

孩子学习音乐, 不一定要当音乐家。全世界没几个音乐家。有不少家长认为,自己的孩子很有天分。但用专业的标准来衡量,绝大多数都是普通人。家长的观念要改变,最好用一颗平常心来看待你的孩子。家长的态度决定孩子的未来。家长很功利,孩子也会很功利。他不是为自己学,而是为爸爸妈妈学,长大很有可能会叛逆。父母让孩子学音乐应该是因为爱孩子,让他开心快乐,不是一定要孩子成为音乐家,用音乐来赚钱。

有人夸奖我的孩子,对我说:“你的孩子教得真好,念的都是世界前百名的好学校。”我告诉他们:“不是我教得好,是他们自己努力的结果。”我对我的孩子们说:“你们很棒,你们很努力,我以你们为荣。”有的家长会对孩子说,要不是当初给你报补习班,给你找“名师”,给你选最好的学校,你怎么会有这样的成绩呢?请问:孩子的努力去哪里了呢?我们要学会肯定孩子的努力付出。

如何为孩子选择音乐教材

音乐教材的编写是什么目的?传递什么信息?家长在选择老师的时候需要多注意。我编写的幼儿音乐班教材——《奇奇音乐教学》是让孩子在玩中感受音乐,认识音乐,了解音乐,学习音乐,激发孩子自己创作音乐。

现在,我在为中国孩子编写一套儿童钢琴教材。旋律清新、曲式活泼,很生活化,民俗化,贴近我们的生活,可以让孩子主动来弹奏这些曲目。我会选择《茉莉花》中的一小段曲

子,融合进自己的音乐创作。主旋律大致不变,但弹奏方法可以随意变化,这种创意让孩子觉得很新鲜。

我们的“12345,快乐学钢琴”方法能够一分钟教你认简谱、音名、唱名、和弦名称;两分钟教你认清键盘;三分钟教会你五线谱;四分钟教你使用和弦;五分钟教你伴奏。基本的音乐基础成人或孩子很快就能学会了。我教钢琴的目的是为了使孩子具备各种音乐素养,能够自由随意地演奏出自己喜欢的曲子。

在美国,我曾经创办“儿童奇奇音乐”。我让孩子们敲玻璃杯,听不同部位发出的不同声音。为什么有回音?因为上面已经空了,下面因为有水,所以发出的声音不同。用筷子敲和用铁勺敲,又不一样……通过这种方式让孩子在生活中感受到音乐的无处不在。当孩子有了兴趣

之后,我就让孩子自己随意组合不同的物体。孩子们在一起的时候,通过彼此间的配合,就能演奏出了奇妙的音乐。孩子怎么会不喜欢呢?我让他们把锅碗瓢盆都带来,每一样都是天然乐器。孩子们玩得很开心,回家也会到处敲。敲完之后,就会对妈妈说:“妈妈,这个声音高,那个声音低……”在玩音乐的过程中,孩子不仅学到了音乐,也学习了科学知识,开发了创造力和体会到了团队合作的精神。

当孩子玩过音乐之后,他会根据自己的兴趣喜好选择乐器。其实,每个孩子都有无穷的创造力,主要是看老师和家长能不能挖掘出来。

孩子几岁可以玩音乐?学钢琴几岁开始比较好?错过了最佳的学习年龄,还来得及吗?

三岁就可以玩音乐了,最好是大关节运动。钢琴是用手指弹奏的,是小关节运动。三岁到五岁的孩子脑部发育呈影像式成长。所以,通常弹钢琴从五岁开始比较好。错过了最佳年龄依然可以学习的。即便是二三十岁或四五十岁,都可以学的。

如果孩子开始表现出了很浓厚的兴趣,后来不想学习了,还要他坚持吗?

孩子有抵触情绪,一定是某个环节出现了问题,可能是老师或家长批评了他,让他有了心理压力。这些是可以调整的。父母要经常反思自己的态度。我的大儿子开始学的是钢琴,后来不喜欢了,就改学了小号。到大学的时候,他又主动去学习钢琴了。因为他长大了,发现女同学喜欢弹钢琴的男生。这些都是自然发展的现象。当孩子想放弃的时候,父母的引导就很重要,不一定要孩子坚持下去,培养孩子的兴趣是最需要的。

我的孩子看起来没什么音乐天分,还要学吗?

有的孩子实在不想学音乐,就不要勉强他学了。但如果孩子愿意学,就鼓励孩子。没有笨学生,只有笨老师。孩子的潜能是可以被激发的。当孩子潜能开发出来的时候,也不会比看上去天分很好的孩子差多少。通常,我们的大脑只用到了3%,还有97%可以开发,其中包括了想像力和创造力。这些都是很重要,也是每个孩子真正需要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
 楼主| 发表于 2014-11-28 07:56:44 | 只看该作者
虽然有很多被画着重线的句子,这一段却很震动我:

比如八级,国外是考八级的程度,达到八级水平要做到随便抽出一首八级程度的曲子(这首曲子你可能之前根本没有弹过),拿到谱就要能弹出来。但我们国家的考级是考你准备了一整年的三首曲子,同样是八级,但孩子只会弹那三首,其他的就不会了。所以即便通过了八级或十级的考试,主办的音乐学院也不会就因为这个级数接受你成为他们的学生。但在国外,你的考级是被学校承认的,申请学校的时候是认定你有这个能力的。考级制度本是为了鼓励与肯定孩子的学习成果,但现在却成了老师、家长、孩子的共同负担与压力。孩子失去了学习音乐的快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发表于 2014-11-28 08:33:43 | 只看该作者
如果孩子开始表现出了很浓厚的兴趣,后来不想学习了,还要他坚持吗?

孩子有抵触情绪,一定是某个环节出现了问题,可能是老师或家长批评了他,让他有了心理压力。这些是可以调整的。父母要经常反思自己的态度。我的大儿子开始学的是钢琴,后来不喜欢了,就改学了小号。到大学的时候,他又主动去学习钢琴了。因为他长大了,发现女同学喜欢弹钢琴的男生。这些都是自然发展的现象。当孩子想放弃的时候,父母的引导就很重要,不一定要孩子坚持下去,培养孩子的兴趣是最需要的。

如何引导兴趣呢?有实战篇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楼主| 发表于 2014-11-28 09:51:45 | 只看该作者
anita_july 发表于 2014-11-28 08:33
如果孩子开始表现出了很浓厚的兴趣,后来不想学习了,还要他坚持吗?

孩子有抵触情绪,一定是某个环节出 ...

看看《游戏力》,用游戏的方式,孩子有兴趣参与的。
个人感觉,常常给负面评价,或者不够到位的评论,都可能让孩子失望而失去兴趣。
我儿子现在很喜欢听歌,我觉得也挺好的,不见得音乐必须是某种乐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990|

小黑屋|手机版|新儿教资料网-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 闽ICP备19010693号-1|广告自助中心  

闽公网安备 35052502000123号

GMT+8, 2025-5-4 23:14 , Processed in 0.073516 second(s), 28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etjy.com!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